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目的:了解洛阳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主要特征,探讨影响出生缺陷的因素,为政府决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对该市2007~2009年的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年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80.86/万;城镇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低于乡村;前5位出生缺陷类别依次为神经管畸形、总唇裂、先天性脑积水、多指(趾)、肢体短缩。结论:该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偏低,城乡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与全国、全省监测结果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反映山西省水平的出生缺陷动态监测资料。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观察山西省出生缺陷发生及变化情况。结果 :山西省 1 996~ 2 0 0 2年度出生缺陷总发生率及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呈下降趋势 ,但是高于同期全国水平 ;同期农村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城市 ;缺陷前 5位为脊柱裂、先天性脑积水、无脑畸形、多指 (趾 )、唇裂合并腭裂 ;近 7年 ,女性围产儿缺陷发生率高于男性 ,孕母年龄 <2 0岁或≥ 35岁年龄组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 2 5岁~年龄组 ;缺陷儿活产呈上升趋势 ,死胎、死产呈下降趋势。结论 :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 ,提高环境意识 ,做好婚前保健、优生保健和孕产期保健 ,开展产前筛查和诊断 ,减少出生缺陷 ,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出生缺陷是指出生前胎儿期形成的各种异常,包括形态结构及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1]。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其发生率在4%~6%,它不仅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婴幼儿发病与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是成年严重致残的重要原因[2]。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1990~2001年期间中国围产儿死亡率以及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变化趋势,探讨出生缺陷对围产儿死亡的影响。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28周到产后7天住院分娩的围产儿。把资料按出生地分为城乡两组,按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分为沿海、内地、边远地区三组,调查围产儿死亡率和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结果 中国围产儿死亡率由1990年的22.85‰下降到2001年的13.26‰,呈下降趋势;死胎死产率和早期新生儿死亡比例也呈下降趋势。同期围产儿出生缺陷死亡专率呈下降趋势,但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却逐年上升;在城镇和乡村以及沿海、内地、边远三类地区中都观察到同样变化趋势,1996~2001年间趋势更为明显。死亡围产儿中出生缺陷发生率城镇高于乡村,沿海和内地高于边远地区。结论 出生缺陷在死亡围产儿中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3-2018年温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变化趋势、分布特征,为科学开展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3-2018年温州市所有助产机构上报的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3-2018年温州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220.86/万,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6年间出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近5年济南市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济南市妇幼信息平台收集出生缺陷相关信息,分析出生缺陷发生率、发生顺位变化趋势。结果 2014-2018年济南市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136.02/万,发生率最高的年份为2017年(183.87/万),发生率最低的年份为2014年(99.63/万)总体呈上升趋势(Z=185.153,P<0.05)。男性围产儿缺陷发生率为152.79/万,女性围产儿缺陷发生率为117.34/万。出生缺陷围产儿的母亲发生年龄分布呈“U”型,20岁以下低年龄段和35岁以上高年龄段发生率较高,其中2014年、2015年20岁以下年龄段发生率最高,2016、2017、2018年35岁以上年龄段发生率最高;主要出生缺陷病种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并指/趾、尿道下裂,其中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逐年上升(Z=223.604,P<0.05)。结论 济南市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特别关注低年龄段人群,重点关注先天性心脏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11.
12.
郑州市1999~2003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近5年郑州市出生缺陷发生、分布、消长等情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郑州市出生缺陷监测方案的要求,对郑州市4区2县中14所县级以上产科医院中住院分娩的所有孕满28周至产后7天的围生儿进行监测。结果:1999~2003年郑州市平均先天畸形发生率为104.96/万,较1996-1998年有所上升,围生儿死亡率为13.68‰,畸形儿死亡率为366.86‰,畸形儿死亡率是围生儿死亡率的26倍多,出生缺陷率、围生儿死亡率均为农村高于城市,出生缺陷儿中男婴多于女婴。出生缺陷率的首位仍为神经管畸形,此种畸形中女婴多于男婴。结论:降低出生缺陷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西安市2003-2008年围产儿出生缺陷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了解西安市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分布特征及影响出生缺陷发生的有关因素,为政府部门制订预防出生缺陷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3~2008年在西安市各级开设产科的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的孕28周至生后7天所有国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3~2008年出生缺陷率呈逐年下降趋势(X2=23.590,P=0.000<0.05),平均为7.90%,,低于我国平均水平,6年下降了22.01%(X2=15.761,P=0.000<0.05).出生缺陷中以神经管缺陷最多,其次为多指(趾)、先天性脑积水、唇裂合并腭裂、单纯唇裂、先天性心脏病.其中神经管缺陷的发生率为15.87/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X2=43.651,P=0.000<0.05).农村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是8.62%,显著高于城镇出生缺陷发生率7.18%.(X2=25.333,P=0.000<0.05).男童出生缺陷率为8.34%,显著高于女童7.16%.(X2=17.124,P=0.000<0.05).四季出生缺陷率无显著性差异(X2=1.920,P=0.589>0.05).产母年龄在25-29岁者出生缺陷发生率最低,产母年龄>35岁和<20岁者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X2=64.185,P=0.000<0.05).缺陷儿产母有21.06%在孕早期有过致畸因素,5.81%有异常生育史,1.33%有出生缺陷家族遗传史.31.22%出生缺陷在产前通过B超等手段已确诊.出生缺陷儿中围产儿死亡率为299.24%,显著高于非出生缺陷围产儿的死亡率4.55%.(X2=37 972.440,P=0.000<0.05).结论 加强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即做好孕前保健、孕早期保健,二级预防即全面产前筛查与高危孕妇的产前诊断,三级预防即新生儿体检、疾病筛查等,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的发生、特征分布及其可能影响的因素,降低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在化州市妇幼保健院待产的孕妇,产前用B超监测胎儿,出生至产后7天内的围产儿由产科及新生儿科医生进行认真全面的检查监测。结果1998—2003年共监测围产儿9408例,发现出生缺陷儿66例,发生率为70.15/万。男、女性别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不大:乡村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镇;年龄小于20岁及35岁以上的孕妇生育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最高。发现的出生缺陷儿大部分为体表特征明显的畸形,内脏畸形的诊断较少。结论医疗卫生工作及保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广大农村。’提倡适龄结婚,适龄生育;努力提高出生缺陷的诊断水平,加强病因诊断,找出引起出生缺陷的因素,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与1986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承德市2004与1986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探讨干预措施对降低出生缺陷的作用。方法:比较承德市2004、1986两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2004年较1986年明显下降,神经管畸形下降2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水平。结论:强化孕产妇系统管理,加强孕4~6个月B超筛查,加强一、二级预防保健队伍建设,提高出生缺陷监测质量;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加强出生缺陷监测和科研工作,在巩固监测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致畸因素,制定针对性较强的干预措施,可使出生缺陷发生率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朝阳市位于辽宁西部、地处山区,经济、文化、人口素质较发达地区落后.出生缺陷的发生有其局部特点.为了解我市出生缺陷发生的种类、相关因素,提出适合朝阳市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瓯海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探讨出生缺陷预防有效途径,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对瓯海区户籍常住新婚、待孕、在孕夫妇进行"出生缺陷预防指导跟踪服务与出生缺陷调查"工作,共建《出生缺陷干预情况记录卡》7 486张,已结卡3 299张。结果:发现出生婴儿3 227张(其中正常新生儿3 220例、出生缺陷儿15例、双胞胎8例)、治疗性引产25张、自然流产47张。发现出生缺陷总发生率达12.12‰;而出生缺陷儿发病率为4.64‰(25例治疗性引产使出生缺陷儿发生率下降62.5%),明显低于浙江省2008年的23.9‰、温州市2008年的15.7‰。结论:加强出生缺陷预防指导跟踪服务,大力宣传普及优生与出生缺陷预防知识,指导和督促计划育夫妇做好孕前-围孕期保健与产前筛查工作,是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的直接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推行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霞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3,23(1):54-55
目的:为了掌握兖州市出生缺陷发生率,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制订和推行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缺陷儿的发生和出生。方法;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订的监测方案,对兖州市(1998-2001年)住院分娩的围产儿进行筛查。对确诊的缺陷儿进行相关因素的回顾性调查,对出生缺陷的综合干预通过前瞻性研究评价效果。结果:在22300例围产儿中,缺陷儿165例,出生缺陷发生率7.40‰。实施干预前神经管畸形发生率2.27‰(1998-1999年),实施干预后神经管畸形发生率0.92‰(2000-2001年)。缺陷儿围产期死亡86例,占出生缺陷总数的52.12%。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城镇。主要原因与孕早期体内外不良环境影响胎儿有关。提示:广泛开展优生优育宣传,育龄妇女增补叶酸,加强农村早孕期保健管理,制订有效的行政和医疗干预措施,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渭南市出生缺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出生缺陷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2000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在渭南市19所出生缺陷监测医院住院分娩孕满28周~出生后7 d的围产儿.结果 在60 412例围产儿中,共查出599例出生缺陷儿,出生缺陷发生率99.1/万.结论 渭南市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神经管畸形仍然居首位.工作重点在农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