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析感染EV71重症手足口病细胞因子水平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EV71感染的手足口神经系统受累期患儿104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入A组(重症急性期患儿)、B组(普通组),每组52例,应用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IL-6、IL-10、TNF—α/、TGF-β血清浓度,比较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水平、T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A组的IgA、IgG、IgM等指标水平显著高于B组(P<O.05);A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呈高浓度状态,T细胞亚群指标呈现低浓度状态。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更准确地早期识别重症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功能,探讨其在预防发生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5月5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重症组及43例普通手足口病患儿为普通组的临床资料,同期对比50名健康同龄儿童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3组儿童T、B细胞亚型及NK细胞,联合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分析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与医院感染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症组及普通组患儿B细胞、CD19+均显著升高,总T细胞、CD3+、CD4+、CD4+/CD8+均显著下降(P<0.05);与普通组比较,重症组患儿B细胞、总T细胞CD3+、CD4+、CD4+/CD8+均显著下降,而CD19+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重症组及普通组患儿IgG、IgM、C3、C4均显著升高(P<0.05),IgA与Ig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普通组比较,重症组患儿IgM、C3、C4、IgA与IgE均显著下降,而IgG显著升高(P<0.05);重症组患儿总感染率16.07%显著高于普通组2.33%(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异常,其医院感染发病率较普通组患儿高,细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状态与发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5月-8月间医院收治的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共111例,将其作为病例组,并根据病情分为普通型组(37例)、重症组(58例)以及危重症组(16例);选择同期医院门诊51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采取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CD_3~+)、Th细胞(CD_3~+CD_4~+)、Tc细胞(CD_3~+CD_8~+)、NK细胞(CD~(++)_(1656))和B淋巴细胞(CD~+_(19))数量及其所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并以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lgG、IgM、IgA及补体C_3、C_4水平。结果病例组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3~+CD_4~+表达低于对照组,CD~+_(19)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_3~+、CD_3~+CD_8~+的百分比在普通型组、重症组和危重症组中逐渐降低;而CD~+_(19)、CD~(++)_(1656)则呈相反趋势;在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方面,病例组患儿IgA、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C_3、C_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gA、IgG水平在普通型组、重症组和危重症组中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手足口病患儿EV71-IgM抗体分泌水平与CD_4~+/CD_8~+比值、补体C_4呈负相关(r=-0.213,P0.05,r=-0.210,P0.05),和CD~+_(19)频数、免疫球蛋白IgM呈正相关(r=0.205,P0.05;r=0.231,P0.05)。结论肠道病毒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存在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免疫水平与病情轻重相关,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手足口病特异性IgM抗体的产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检测手足口病患儿体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天津市东丽区东丽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手足口病患儿142例,其中重症手足口病患儿32例为观察1组,轻型手足口病患儿110例为观察2组,另选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入院后一周内检查其体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记录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1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所占比例以及IgG、IgA水平明显较观察2组及健康对照组低,观察2组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CD4~+T/CD8~+T、IgM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对研究手足口病发病机理和致病机制、确定患儿病情、防控重症患儿病情恶化将起到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手足口病病毒分型与免疫功能的关系及分析药物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住院的17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毒分型分为EV71型组、CoxA 16型组及普通型组,分析不同病毒分型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因子、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变化、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EV71型组、普通型组的3A期患儿CD3+和CD4+显著低于1期、2期患儿(t=5.05~9.03,均P<0.05),而3A期患儿的CD8+显著高于1期、2期患儿(t=4.89~8.87,均P<0.05);CoxA 16型组显效率显著高于EV71型组、普通型组(χ2值分别为5.32、6.36,均P<0.05),三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天后,EV71型组CD3+、CD4+/CD8+显著低于CoxA 16型组、普通型组(t=4.82~6.02,均P<0.05),而IgM显著高于CoxA 16型组、普通型组(t=6.91~10.04,均P<0.05);治疗5天后,CoxA 16型组IgA显著高于EV71型组、普通型组(t=4.88~5.29,均P<0.05),而CD8+显著低于EV71型组、普通型组(t=5.81~7.71,均P<0.05);各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P>0.05).结论 EV71型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功能紊乱更为严重,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CoxA 16型病毒患儿免疫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细胞及体液免疫状况,为临床及时有效地对MPP患儿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40例肺炎患儿分为支原体肺炎组80例、细菌性肺炎组60例,选取同期门诊体检正常小儿42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三组儿童的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结果:CD3+、CD4+、CD4+/CD8+比值及补体C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4及CD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失调,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明显低下状态,而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儿童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常规治疗同时,使用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药物,提高患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MPP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对患儿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I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另选取30例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20例于该院体检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3~+CD4~+、CD3~+CD8~+、CD4~+/CD8~+表达;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及IgG亚类(IgG subclass)表达。结果哮喘组和感染组患儿IL-6、IL-8、TNF-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CD3~+CD4~+、CD3~+CD8~+、CD4~+CD8~+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组IgA、IgM、IgG1、IgG2、IgG3、IgG4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哮喘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在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体内存在异常表达,通过检测T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表达,可以提高儿童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检出率,对肺炎链球菌感染患儿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组,治疗时间均为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水平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IgA、Ig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IgM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患儿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其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受抑制,掌握此变化规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IgA、IgG、IgM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型。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血清IgA、IgG、IgM明显高于治疗前,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明显升高,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多莫德能有效改善血清IgA、IgG、IgM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型,明显增强患儿免疫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8,(3):347-348
目的分析多次感染手足口病儿童的免疫功能及微量元素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8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44例多次感染手足口病(观察组),其余44例初次感染手足口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免疫功能及微量元素变化。结果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IgA、IgM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锌、铁、硒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铜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初次感染手足口病患儿比较,多次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功能及微量元素发生显著变化,CD3~+、CD4~+、CD8~+、CD4~+/CD8~+水平及铜含量均升高,锌、铁、硒含量及IgG降低。因此,应适量补充相关微量元素,可最大限度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l型(EV71)手足口病患儿CD8~+T、NK细胞穿孔素(PRF)和颗粒酶B(Grz B)的变化。方法选取某儿童医院2017年5—7月普通型、重型手足口病患儿(普通型组、重型组),健康儿童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各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CD8~+T、NK细胞PRF和Grz B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普通型组和重型组EV71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两种细胞中PRF和Grz B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普通型组和重型组EV71手足口病恢复期患儿CD8~+T细胞PRF、Grz B的表达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 0. 05)。NK细胞PRF、Grz B的表达水平:普通型组和重型组急性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普通型组EV71手足口病恢复期患儿较急性期虽稍升高,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重型组EV71手足口病恢复期患儿较急性期明显升高(均P 0. 05)。结论 CD8~+T、NK细胞PRF和Crz B在EV71手足口病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喘息性疾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喘息性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和喘息性肺炎组CD3+淋巴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且二者降低水平一致(P>0.05)。哮喘急性发作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和喘息性肺炎组均明显增高(P<0.05),且喘息性肺炎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急性发作组及喘息性肺炎组CD8+淋巴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而哮喘急性发作组及喘息性肺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急性发作组和普通喘息组CD3-CD19+和CD19+CD23+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些指标在哮喘急性发作组和普通喘息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参与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吴涛  蔡笃运  林锋  贾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517-4519,4522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患者T细胞亚群特点,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方法 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7名CHB患者及25例CSHB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HBV-DNA(+)CHB组与HBV-DNA(-)CHB组的T细胞亚群比较:HBV-DNA(+)CHB组CD8+T绝对值显著低于HBV-DNA(-)CHB组(P<0.01),CD4+T/CD8+T比值显著高于HBV-DNA(-)CHB组(P<0.01).HBV-DNA(+)CSHB组与HBV-DNA(-)CSHB组的T细胞亚群比较:HBV-DNA(+)CSHB组CD8+T绝对值显著高于HBV-DNA(-)CSHB组(P<O.05); HBV-DNA(+)CSHB组CD4+T/CD8+T比值显著低于HBV-DNA(-)CSHB组(P<0.01).高HBV-DNA载量-CHB组和低HBV-DNA载量-CHB组的T细胞亚群比较:高HBV-DNA载量-CHB组CD8+T绝对值显著低于低HBV-DNA载量-CHB组(P<0.05).HBeAg(-)CHB患者HBV-DNA(+)组与HBV-DNA(-)组的T细胞亚群比较:在HBeAg(-)CHB患者中,HBV-DNA(+)组CD8+T绝对值显著低于HBV-DNA(-)组(P< 0.05);HBV-DNA(+)组CD4+T/CD8+T比值显著高干HBV-DNA(-)组(P<0.05).结论 不同的临床转归患者T细胞亚群状态不同,T细胞亚群紊乱程度和CD8+T绝对值与HBV-DNA载量、HBeAg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EV71感染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免疫状态.方法 将临床诊断的EV71感染手足口病的92例患儿设为感染组,其中又分普通组(67例)、重症组(25例),将体检正常的42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用ELISA方法检测患儿血清中干扰素-γ(IFN-γ)及白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普通组和重症组IFN-γ含量分别为(7.56±2.71)、(22.66±9.66)、(16.59±7.57)pg/m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述3组IL-10含量分别为(8.12±2.64)、(10.9±4.66)、(26.19±10.2)pg/m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恢复期IFN-γ含量为(8.31±3.13) pg/ml,IL-10含量为(9.39±4.22) pg/ml,两种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重症组急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V71感染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免疫状态紊乱,IFN-γ、IL-10含量改变可能与手足口病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变化,并探讨其在MP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了43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和4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亚群以及Th1、Th2细胞的百分比;并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含量。结果MPP患儿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0.03±9.37和30.25±7.11,较对照组65.88±8.83和36.55±6.01显著降低(P〈0.05),CD8+T细胞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别;患儿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为14.26±5.78,对照组为21.08±6.83,两者差异极为显著(P〈0.01)。Th1/Th2比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B淋巴细胞和B1细胞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43例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gG和IgA均无明显差异,IgM较对照组稍高,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P患儿存在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Th1/Th2失衡,且Th1型细胞受抑制,而Th2型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占相对优势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辨证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持续期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辨证穴位敷贴。比较两组的疗效,分析观察组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探讨患儿肺功能指标、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评分及哮喘发作次数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0.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提高,CD8^+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指标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均有显著提高,C-ACT评分显著升高,哮喘发作次数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FEV1、PEF与CD3^+、CD4^+、CD4^+/CD8^+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CD8^+水平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ACT评分与CD3^+、CD4^+、CD4^+/CD8^+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CD8^+水平呈负相关(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与CD3^+、CD4^+、CD4^+/CD8^+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CD8^+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辨证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持续期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其通过改善患儿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来控制临床症状和哮喘发作次数,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高砷饮水对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2006年选择某高砷饮水地区194名9~13岁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家庭饮用水样和空腹晨尿,测定水砷和尿砷含量,按照水砷含量分为对照组(P<0.05mg/L)、暴露组(≥0.1mg/L),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和白细胞介素2(IL-2)测定,并对家庭一般情况、饮水水源情况、儿童健康状况、父母健康及职业暴露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对照组、暴露组儿童尿砷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02和0.12 mg/L,尿砷与水砷含量呈统计学相关.暴露组儿童T淋巴细胞(CD3~+)、CD4~+、CD8~+亚群百分含量均值和CD4~+/CD8~+的均值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暴露组CD~(4+)亚群百分含量和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T淋巴细胞(CD3~+)、CD8~+亚群百分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男生T淋巴细胞CD~(4+)亚群百分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暴露组女生CD4~+亚群百分含量和CD4~+/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暴露组儿童血清IgG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gM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gA含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暴露组男生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分布情况与全体学生近似,女生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白细胞介素2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饮用砷含量在0.1 mg/L以上的高砷水对儿童的免疫功能可能造成不利影响.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是水砷暴露非常敏感的健康效应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及其后期肝病患者免疫状态,了解其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纳入临床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37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患者35例、乙肝肝癌(hepatocellular cancer,HCC)患者32例及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38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4+ /CD8+和Th1、Th2)的构成比,用ELISA法分析各组血清中Th1类(IFN-γ)、Th2类(IL-4)、Th17(IL-17)细胞因子的表达量。 结果 CHB、 LC、HCC与正常对照相比外周血CD3+、CD3+CD4+、CD3+CD8+、CD4+/CD8+百分数比例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HB、 LC、HCC患者TH1(CD4+IFN-γ+)细胞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P<0.05),CHB、 LC、HCC三组患者TH2(CD4+IL4+)均高于健康对照(P<0.05); 对应CHB、LC、HCC患者血清IL-4、IL17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CHB、LC、HCC患者血清中IFN-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程与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均有明显相关性(均P<0.0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外周血存在T细胞亚群标志改变,提示患者免疫功能紊乱,监测免疫功能并纠正免疫紊乱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