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质是指在人类个体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1]。体质问题的研究,不但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个体的生命特征,而且  相似文献   

2.
中医体质学说作为研究人之生命、健康与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对各种体质特征、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的总结归纳,来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趋向,并以此指导疾病预防和诊治。慢性胃炎在我国的的发病率可高达60%,其之发病与否、证候类型、预后归转等与人之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运用体质学说指导慢性胃炎的预防和诊治,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患者的个体的特异性,做出因人制宜的具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奚兴  张雪芳 《河北中医》2011,33(10):1578-1581
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及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1]。体质的差异性影响着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不同的体质对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易罹性,而许  相似文献   

4.
<正>体质是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共同形成的,是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1]。个体体质的不同,不只表现在生理状态下对外部刺激的反应和适应性上的一些差异性,还表现在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发展的倾向性,不同的体质类型具有不同的发病倾向。中医体质学深化了中医对人体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  相似文献   

5.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体质不仅表现为个体差异性,而且具有群类趋同性,研究体质分类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进而指导临床诊疗,对于增强治疗的针对性、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医体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本文简要概述了近年来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论中医体质研究的3个关键问题(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王琦 《中医杂志》2006,47(5):329-332
1体病相关论 1.1体病相关的依据 1.1.1体质状态决定发病与否及发病的倾向性:体质和正气均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作为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体质强弱是对正气强弱的具体诠释,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正气的盛衰.正气的强弱是人体是否发病的决定因素.因此,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可导致个体对某些致病因素有着易感性,或对某些疾病有着易罹性、倾向性.  相似文献   

8.
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本文简要概述了近年来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体质是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综合特质。一般说来,某种体质一旦形成,则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但并非一成不变,可以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发生相应的变化。体质的临床特点在疾病过程中尤为突出,而对疾病的治疗则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体质具有改善作用。婴幼儿时期体质可塑性最强,是调理体质、促进健康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0.
体质,有身体素质、形体质量、个体特质等多种含义。体,指身体、形体、个体;质,指素质、质量、性质。在中医体质学说中,体质的概念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1];证候,是指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本质的病理概括。  相似文献   

11.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体质决定了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以及疾病的传变与转归。  相似文献   

12.
孙广仁 《天津中医药》2008,25(4):304-306
讨论了中医学的精气生命说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精气生命说对中医学体质理论构建的影响,指出人体之精是人类个体体质形成的根本和基础,而人体之气在个体体质的形成和改造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古代哲学的精气生命说是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思想基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类个体或人群体质的形成和改造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医体质学说以生命个体的人为出发点,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同时由于女性具有经带胎产特点而区别于男性,因此体质学说可在妇科疾病中发挥作用,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4.
体质反映了机体在发病前的一种潜在趋势和对疾病的易感性。在个体生命的不同阶段,体质类型会不断演变,因而呈现出不同年龄段的体质特点。从属于妇科疾病的月经病,受女性体质特点的影响,其发病形式和特点在不同年龄段亦不同。归纳总结女性体质特点与月经变化关系,旨在更有效地指导月经病的中医调护。  相似文献   

15.
体质是人与自然、社会相适应的个性特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起关键作用。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目前对于中医体质学的研究日渐深入,现就体质分类、影响因素、与健康状态的相关性、体质与预防调摄、体质与基因组学等5个方面,对近年来关于中医体质学的相关文献和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1]。中医体质学以生命个体的人为研究出发点,旨在研究不同体质构成特点、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分类标准,从而应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与养生。2009年4月9  相似文献   

17.
m,论瘀血体质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反映在生命过程中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疾病的抵抗能力方面,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方面。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又是可以改变的,后天诸因素,如地理自然环境、饮食营养习惯、生活起居摄生、运动锻炼、心理情志和疾病药物等对体质形成更具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杜艳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6):1808-1808,F003
体质是指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 ,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等方面的水平 ,具有个体差异性。这里的体指形体、身体 ,亦可理解为躯体和生理 ;质指特质、性质 ,即特性[1] 。机体的生命过程伴随着体质的差异而延续或衰亡 ,不同的个体有脏腑、气血等相同的形质和功能活动 ,但又存在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 ,这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直接的影响。正确认识体质与疾病的相互关系 ,对临床诊疗、养生保健十分重要。现就两者的关系探讨如下。1 古代医家对体质与疾病的认识祖国医学认为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 …  相似文献   

19.
社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体质是指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向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体质的特异性决定着个体对某些致病因子和疾病的易感性易罹性.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根据中医理论,高血压病的病机特点是阴阳失调,痰瘀互结.我们推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这一特殊人群,在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上可能存在不同于非高血压人群的分布特点.为此,我们开展了这项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论瘀血体质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反映在生命过程中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疾病的抵抗能力方面,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等方面[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