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永 《广州医药》2012,43(1):36-37
目的 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唇部血管瘤23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婴儿唇部血管瘤患儿于2009年1月-2011年7月间在我科接受口服普萘洛尔治疗,服用3~6个月,每周复诊,动态观察患儿唇部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及不良反应.按Achauer评分法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23例随访3~8个月,Ⅰ级:0例,Ⅱ级:0例,Ⅲ级:6例,Ⅳ级:17例.23例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口服小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婴儿增生期唇部血管瘤近期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范琴  王树坚  李娜  黎毅  姚艳 《当代医学》2022,(17):187-190
婴儿血管瘤(IH)是婴儿期最常见的一种肿瘤,婴儿出生后1年,血管瘤发生率可达12%。血管瘤在早期常呈迅速生长状态,后期缓慢消退,部分婴儿血管瘤无需治疗,但大部分则应根据病灶大小、生长速度、形态、瘤体数量和位置、与瘤体相关的现有或潜在并发症、患儿年龄、父母的关注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且医生应谨慎选择不同治疗方案。本文对婴儿血管瘤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小剂量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儿血管瘤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共58例血管瘤患儿在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接受并完成普萘洛尔治疗.男19例,女39例;年龄1~12个月,平均4个月;血管瘤大小为1.5 cm×1.0 cm~18.0 cm×5.0 cm,浅表血管瘤27例,深部血管瘤9例,混合型血管瘤22例;病变位于头颈部41例,四肢和躯干12例,阴唇2例,肛周、会阴、阴囊各1例.普萘洛尔1.0~1.5 mg/kg,每天1次顿服,连续服用.住院治疗7~10 d后,出院连续服药,每2周复诊,动态观察和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观察并随时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按4级评分法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服药后24 h,所有患儿瘤体张力均有不同程度减小,颜色开始变淡,体积开始缩小,5~7 d内变化最显著.服药2个月者7例,3个月者22例,4个月者21例,5个月者8例.随访5~9个月,疗效评定为Ⅳ级(优)者10例(17.2%),Ⅲ级(好)35例(60.4%),Ⅱ级(中)12例(20.7%),Ⅰ级(差)1例(1.7%).深部血管瘤的疗效显著优于浅表型血管瘤(P<0.05),但不同部位血管瘤之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心率减慢(100%),腹泻(37例,63.8%)和睡眠改变(21例,30.2%),均未造成严重影响,经对症处理,全部恢复正常.结论 普萘洛尔小剂量口服治疗婴儿血管瘤近期疗效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婴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腮腺血管瘤是指发生在腮腺组织内的一种以血管异常增生为特征的良性肿瘤 ,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由于面神经在腮腺组织内行走 ,因此腮腺血管瘤的诊断及治疗有其特殊性。我科 1980~ 1998年间共收治腮腺血管瘤患者 18例 ,均进行手术治疗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性别与年龄 本组共 18例 ,其中男 11例 ,女 7例 ,男女性别之比为 1.5 7∶1。年龄 8~ 63岁 ,平均 2 8岁。1.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以腮腺区无痛性肿块就诊 ,病史最长者 9年 ,最短者 3个月 ,左侧 10例 ,右侧 8例 ,临床多表现为软性肿块 ,局限在腮腺组织内 ,境界清楚 ,具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阶梯治疗方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混合型和深层血管瘤,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前对98例婴幼儿混合型和深层血管瘤患儿进行全面评估,并行心电图、心脏彩超、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和血常规检查,排除禁忌证后均给予"阶梯治疗方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剂量从0.5mg·kg-1·d-1逐渐增加至4.0 mg·kg-1·d-1,分3次口服,服药前和服药后1和2h监测心率,动态观察瘤体大小、质地、颜色等变化及患儿有无相关不良反应,每个月复诊,按4级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服药后,98例患儿瘤体均出现不同程度颜色变浅或质地变软,普茶洛尔剂量增至4.0 mg·kg-1·d-1后瘤体性质变化最快。疗效评价,Ⅳ级(优)84例(85.71%),Ⅲ级(好)2例(2.04%),Ⅱ级(中)4例(4.08%),Ⅰ级(差)8例(8.16%)。混合型血管瘤的疗效优于深层血管瘤(P<0.05)。74例血管瘤患儿痊愈时间为6个月。主要不良反应,心率下降5例(5/98,5.10%),嗜睡3例(3/98,3.06%),腹泻7例(7/98,7.14%),食欲不振1例(1/98,1.02%),抽搐2例(2/98,2.04%),给予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停药后2个月复发4例,继续服药仍然有效。结论:"阶梯治疗方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混合型和深层血管瘤疗效明显,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普奈洛尔治疗婴儿混合型和深层血管瘤的临床效果,为血管瘤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将入选的62例混合型和深层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普奈洛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31例,分别采用1.5和3.0 mg.kg-1?d-1普奈洛尔口服,每日3次,疗程6个月,动态观察血管瘤的体积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根据Achauer 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疗效比较,普奈洛尔低剂量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0.65%(其中Ⅰ级 6例,Ⅱ级 9例,Ⅲ级 11例,Ⅳ级5例),普奈洛尔高剂量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55%(其中Ⅰ级 2例,Ⅱ级4例,Ⅲ级 10例,Ⅳ级15例),普奈洛尔高剂量组疗效优于低剂量组(P<0.01)。不同部位和不同类型血管瘤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普奈洛尔3.0 mg?kg-1?d-1口服治疗婴儿混合型和深层血管瘤疗效明显增加,但不良反应未见增加。建议临床治疗婴儿血管瘤时,可提高普奈洛尔的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腮腺血管瘤治疗王惠琴(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血管瘤是先天性血管畸形,属良性肿瘤,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对位于腮腺内部的血管瘤目前常用的各种治疗方法如冷冻、激光、放疗、手术等都不适用。我们引用Spencer[1]与woo...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翻瓣瘤腔缝扎联合平阳霉素、地塞米松瘤腔内注射治疗腮腺区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选择腮腺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61例,分为2组,瘤腔缝扎药物注射组41例,采用翻瓣瘤腔缝扎联合平阳霉素、地塞米松瘤腔内注射;单纯药物注射组20例,采用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并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 85 例婴幼儿腮腺区肿瘤的发病情况及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方法:选取我院1987~1997 年 85 例 6 周岁以内婴幼儿腮腺区肿瘤进行组织病理学分类,并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了不同的诊治方法。结果:先天性血管瘤最多见(623% ),其次为淋巴管瘤和其它类型肿瘤;采取手术和/或缝扎后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的方法,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婴幼儿腮腺区肿瘤以先天性血管瘤多见,采取以手术和缝扎后平阳霉素瘤体内注射的综合治疗方法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并发症少。其它类型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8例一岁以内血管瘤的婴儿采用普萘洛尔口服治疗,用药前对患儿进行评估,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住院期间服药进行心电监测,观察生命体征,瘤体的改变,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与护理,出院后做跟踪随访。结果本组患儿通过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所有婴儿瘤体均有不同程度减小,颜色变淡;仅1例患儿显示有明显生命体征改变,未予特殊处理,自行恢复,随访半年到一年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手术治疗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 1990年 5月~ 2 0 0 1年 5月我科收治的 2 9例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的婴幼儿腮腺血管瘤 ,分析其手术时机的选择 ,术中注意事项 ,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结果  2 9例手术治疗的婴幼儿腮腺血管瘤全部治愈。经 1年以上随访 ,无 1例复发。术后发生并发症 12例 ,其中 11例经对症处理后于 12个月内恢复。结论 手术治疗婴幼儿腮腺血管瘤 ,因其治愈率高 ,不可逆的并发症少 (仅 1例 ) ,可视为一种较有价值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病变28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4年以来,使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病变28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8例中男21例,女7例;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59岁,平均30岁;瘤体部位下唇8例,咬肌内3例,额部2例,下眼睑1例,舌部5例,颊粘膜下4例,腮腺内4例,咽侧壁1例;按临床分类:毛细血管瘤6例,海绵状血管瘤13例,血管痣3例,混合性血管瘤6例.2方法2.1术前胸透和血常规检查,健康者为治疗对象。2.2根据瘤体大小和部位,以1%利多卡因1~4ml稀释8mg平阳霉素(国产),首次使用半量。2.3分点注入,注入量以瘤体适度肿胀或粘膜、皮…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腮腺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了10例婴幼儿腮腺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经验。提出了对婴幼儿腮腺海绵状血管瘤以尽早手术为宜,并对手术难点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儿童眼睑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7例儿童眼睑血管瘤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其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7例儿童眼睑血管瘤包括2例婴儿血管瘤和5例丛状血管瘤。1例眼睑婴儿血管瘤伴有眶内婴儿血管瘤,呈增殖期;1例婴儿血管瘤呈消退期,9年后仍然残留病变。5例眼睑丛状血管瘤表现为真皮内增生的毛细血管型结节,周边有裂隙样管腔,结节可呈"炮弹头样"向管腔突出。婴儿血管瘤CD34(+),SMA(+),GLUT1(+);丛状血管瘤CD34(+),SMA(+),GLUT1(-)。结论:本文儿童眼睑血管瘤包括婴儿血管瘤和丛状血管瘤,两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GLUT1可作为两者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介入硬化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6例行介入硬化治疗的病例,术前行MRI检查明确瘤体大小范围等,术中经皮穿刺瘤体,DSA造影显示其分布形态、引流血管等情况,然后在透视下缓慢注入聚桂醇泡沫,直至硬化剂充满瘤腔、瘤体肿胀不能注入,术后1个月根据病灶缩小、症状缓解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治疗,1~3次治疗后消退较明显者复查MRI,完成全疗程者随访3个月,评估疗效。结果6例患者均完成全程治疗,注射1~3次,并经随访3个月,其中疗效Ⅰ级者0例,Ⅱ级者1例,Ⅲ级者2例,Ⅳ级者3例,1例术后出现咳嗽不适,经吸氧、平卧休息后好转。结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介入硬化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婴儿腮腺血管瘤虽不少见,但国内报告较少.今将我们遇到4例报告如下:讨论一、发病情况:Cope等指出:婴儿腮腺血管瘤不是真性肿瘤,而是一种先天性畸形性病变.Kauffmans等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与腮腺区发生的淋巴管瘤相似,并提出了颌部淋巴管系统隐退残留,  相似文献   

17.
李诗运  肖欢  邱金成 《海南医学》2010,21(12):55-57
目的探讨胶体磷酸铬-32单用及其与平阳霉素联合局部注射治疗皮下深部血管瘤的价值,并对它们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方法对18例患者20个瘤体实施32P单用治疗方案,对43例患者59个瘤体实施32P+平阳霉素联合治疗方案。注射方法是先计算出瘤体体积,注射胶体32P15-25μCi/cm3,成人1次不超过1mCi,儿童不超过0.5mCi;平阳霉素的每次注药量不超过8mg。用药量及浓度根据血管瘤的部位、大小、类型及患者年龄而定。结果 32P单用治疗组病例注射2-6次不等,18例患者20个瘤体平均每个瘤体注射2.9次,治疗时间平均为8个月;整个治疗组血管瘤的总有效率为75.0%。32P+平阳霉素联合治疗组病例注射2-4次不等,43例患者59个瘤体平均每个瘤体注射2.2次,治疗时间平均为6个月;整个治疗组血管瘤的总有效率近100%。与32P单用治疗组之间比较采用秩和WilcoxonTest检验:Z=4.5358,P〈0.0001,治疗疗效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平阳霉素和32P联合治疗婴幼儿皮下深部血管瘤具有简便、疗效肯定、经济、疗程短、毒副反应少的优点,而且对其他方法无效或不便时仍可应用,不失为治疗血管瘤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海绵状血管瘤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 ,治疗方法很多 ,有放疗、硬化剂注射、冷冻、血管结扎、外科切除、激光外科和栓塞等应用抗肿瘤药物治疗 ,1 96 6年Rush报告经动脉灌注氮芥治愈 1例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 ,1 986年Hurvitz等应用环类酰胺静脉注射治疗 2例其它方法治疗失败的血管瘤取得成功。由于药物毒副作用大 ,临床未得推广 ,本文采用瘤腔内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30例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共 30例 ,男性 1 9例 ,女性 1 1例 ,年龄 6~ 6 2岁。瘤体部位 :腮腺咬肌区 9例 ,舌部 8例 ,软…  相似文献   

19.
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瘤是口腔科常见病之一 ,其中以毛细血管型和海绵状血管瘤为多见 ,临床治疗方法较多。我科近年来采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海绵状血管瘤 ,获得满意效果 ,现做以下报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8例均为海绵状血管瘤。其中男性 2 6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3个月~ 4 6岁 ;舌部 18例 ,唇颊部 2 6例 ,面颈部和腮腺区 4例 ;直径1.5~ 4 .0cm。1.2 治疗方法 本组均采用平阳霉素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 ,其中 36例注射用药前行血管瘤瘤体环扎术。治疗前患者行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心电图和胸透检查 ,必要时治疗过程中复查胸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入选的于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住院的57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的72个血管瘤采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3个月的患儿剂量为1.5mg·kg-1·d-1,≥3个月的患儿剂量为2.0mg·kg-1·d-1,每天分两次服用。动态观察记录患儿血管瘤瘤体大小、颜色等变化及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随访6~12月,统计分析医疗数据,将照片利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0个血管瘤(97.2%)在用药1周内出现瘤体颜色变浅、质地变软或缩小,患者持续用药时间为(5.65±1.41)个月。治疗期间有3例(5.4%)出现不需特殊处理的不良反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停药后有4个(5.6%)出现复发;按Achauer等分级标准评价疗效Ⅰ级2个(2.8%),Ⅱ级16个(22.2%),Ⅲ级35个(48.6%),Ⅳ级19个(26.4%)。结论口服普萘洛尔对婴幼儿血管瘤有明显的疗效和可靠的安全性。但其使用剂量及停药时间尚无统一指南,且存在一定比例的治疗后复发,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