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违规情境中父母体罚的代际传递性及体罚态度在代际传递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以332名小学儿童父母为被试,以父母儿时受体罚经历问卷测量父母儿时受体罚经历,以体罚态度问卷(ATPP)测量父母对待体罚的态度,以假设故事情境测量父母实施的体罚行为。结果:①父母最可能体罚谨慎违规儿童,最不可能体罚社会习俗违规儿童,年龄越大,受教育水平越低的父母越可能体罚社会习俗违规儿童;②年长父母比年轻父母更认可体罚这一管教方式;③父母体罚存在代际传递性,且父母体罚态度在父母儿时受体罚经历与父母对谨慎违规和道德违规儿童所实施的体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父母儿时受体罚经历与父母对社会习俗违规儿童所实施的体罚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儿时受父母体罚经历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山东省某高校抽取623名大学生,以大学生儿时受父母体罚经历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研究工具进行测查。结果:①97.9%的大学生在儿时曾遭受过父母体罚,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可能遭受父母严厉体罚;②儿时遭受父母轻度体罚与严厉体罚的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异,而儿时遭受过父母严厉体罚的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儿时仅遭受过轻度体罚的女大学生。结论:儿时遭受父母严厉体罚的经历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长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父母体罚是指父母通过引起儿童身体的不舒适感或疼痛来阻止儿童重复某种行为、纠正儿童的行为或教育儿童。父母和儿童处在从直接环境(如家庭)到间接环境(如宽泛的文化)的几个环境的中心或嵌套于其中,父母体罚会受到生态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以Gershoff的理论为基础较系统地探讨了父母体罚发生的生态背景(由内而外):即时的亲子互动背景、稳定的个体与关系背景和宏观的社会文化背景。最后,指出了各层系统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父母体罚的发生以及加强我国父母体罚研究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成对数据分析的主客体互倚性模型,探讨小学儿童父母的体罚态度与体罚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体罚态度量表和亲子冲突解决测量量表测量760名小学儿童父母的体罚态度和体罚行为。结果:(1)父亲和母亲均对体罚持轻微反对态度,且男孩父母比女孩父母更赞同体罚。(2)基于主客体互倚性模型,父亲和母亲的体罚态度均能显著预测自身的体罚行为,但不能预测对方的体罚行为。(3)基于群组主客体互倚性模型,男孩父亲体罚态度对其体罚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大于女孩父亲。结论:小学儿童父母的体罚态度与其体罚行为之间均存在显著的主体效应,但不存在显著的客体效应,且只有父亲体罚态度对其体罚行为的预测关系存在显著的儿童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我国小学儿童遭受父母体罚的基本特点。方法:采用Straus编制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测查938名小学儿童的父母。结果:63.2%的小学儿童父母在近半年内对孩子实施过体罚,实施体罚的平均次数约为8次;我国父母使用最普遍的体罚方式依次是用手打孩子的屁股,打孩子的手、胳膊或腿,打孩子的脸、头或揪孩子的耳朵,体罚孩子最多的身体部位依次为屁股,手和胳膊;父母对男孩实施轻度体罚和严厉体罚的普遍性及实施严厉体罚的频繁性均显著均高于女孩;父母对一、二、三年级儿童实施轻度体罚和严厉体罚的普遍性显著高于对四、五、六年级儿童的体罚;低中社经地位家庭中的父母对儿童实施轻度体罚和严厉体罚的普遍性及实施严厉体罚的频繁性均显著高于高社经地位家庭的父母。结论:在我国,父母体罚的普遍性和频繁性均较高,且其发生情况与儿童的性别,年龄和家庭的社经地位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父亲和母亲的严厉管教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traus编制的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的儿童自我报告版测查1070名初中生.结果:①初中男生遭受的父亲严厉管教的频繁性高于女生.初中男生遭受母亲体罚的频繁性高于女生.初二学生遭受母亲心理攻击的频繁性显著高于初一学生.②父亲和母亲的心理攻击、体罚和身体虐待均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③父亲和母亲的心理攻击、母亲的体罚和身体虐待可以显著预测初中生的外化问题行为,但父亲的体罚和身体虐待不能显著预测初中生的外化问题行为.结论:父母实施严厉管教行为的频繁性受到初中生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并且父母亲的严厉管教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体罚已经成为特殊儿童康复训练中常见的干预方法,这是一种不良的现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体罚对特殊儿童各方面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2018年6~10月在我院进行康复训练的150名特殊儿童的家长作为调查对象,以中文修订版体罚态度问卷(ATPP)调查儿童父母对待体罚的态度,以自制调查问卷调查父母对体罚行为的认知及体罚行为实施情况。结果 ①本次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3份,有效问卷123份,回收率95.33%,有效率82.00%;②有效问卷中父亲作答52份,母亲作答71份,其中父亲体罚态度得分(66.97±16.08)分,母亲体罚态度得分为(54.76±20.95)分;③20.32%的家长了解体罚,64.22%的家长都用过体罚,57.72%的家长认为体罚有用,34.95%的家长认为孩子会模仿体罚行为,26.82%的家长认为体罚会上瘾,29.26%的家长认为体罚会影响亲子关系,84.55%的家长在体罚时夹杂个人情绪。结论 绝大多数父母赞同体罚行为,体罚会使实施体罚者上瘾,同时会影响儿童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应该呼吁家长慎用或禁用体罚,不断探索新的解决儿童不良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学生遭受体罚的现状,探讨体罚现象存在的原因,为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体罚现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208名小学生进行口头调查。结果89%的小学生遭受过老师的的体罚;体罚的方式主要有罚站和被打;被罚的原因主要是不完成作业和违反纪律;体罚效果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结论小学教育中的体罚现象应尽快消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父母体罚在父母教养压力与儿童内化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的父母教养压力问卷、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和儿童行为核查表对311名学前儿童的父母双亲进行测查。结果:(1)男孩的父母比女孩的父母体验到更高水平的教养压力,母亲比父亲体验到更高水平的育儿压力,而父亲比母亲报告了更高水平的亲子互动失调;(2)父亲和母亲教养压力与其各自的体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父亲和母亲教养压力与儿童内化问题行为的大多数症状呈显著正相关;(3)母亲体罚在母亲教养压力与儿童内化问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母亲教养压力既能直接影响的儿童内化问题行为,也能通过母亲体罚间接影响儿童内化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中专学生童年期非接触性体罚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中专学生童年期非身体接触性体罚的发生情况,探讨童年期非身体接触体罚经历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某中专2年级484名学生就儿童期非身体接触体罚经历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总的看来,59.9%的学生16岁前曾经历过至少1次体罚。儿童期体罚的前三个主要来源依次是教师(53.1%)、母亲(16.7%)和父亲(14.5%)。儿童期经历l0次及以上体罚的学生,SCL-90量表中的躯体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症状等因子分明显高于没有儿童期体罚经历的学生。结论:本研究提示,在我国儿童期体罚问题常见,儿童期的体罚经历与中专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明显相关。应重视学校家庭儿童体罚的于预研究,制止对儿童不正当的体罚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8岁儿童父母性别角色教养态度的特点及其与性别图式的关系。方法:使用父母性别角色教养态度量表及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对349名儿童的父亲和母亲进行调查。结果:①3~8岁儿童父亲和母亲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得分均显著高于量表计分中位数,并且父亲和母亲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女孩父亲和母亲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男孩父亲和母亲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得分;③不同年龄儿童的父亲和母亲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得分之间无显著差异;④性别图式化父母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得分显著低于性别非图式化父母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得分。结论:整体而言,父母倾向持有非传统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但他们的性别角色教养态度因儿童性别和自身性别图式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定义、理论框架、研究不足等层面论述了家庭体罚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比较了体罚与虐待的区别,从心理学角度给出了家庭体罚的定义。心理学者的理论解释和实证研究简单展现了家庭体罚的作用机制,从3个心理学模型解释了体罚的产生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Parents' Contributions to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Regarding AI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igelman Carol K.; Derenowski Eileen B.; Mullaney Helene A.; Siders Annice T. 《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1993,18(2):221-235
Examined, in a sample of 170 students in Grades 112,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al background and socializationvariables and children's knowledge of AIDS risk factors andwillingness to interact with people who have AIDS. Most parentshad talked to their children about AIDS and supported earlyAIDS education, but were susceptible to common transmissionmyths. Age w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a child's knowledgeand attitudes, but parent ethnicity, education, and occupationalstatus also contributed. Moreover, consistent with a "potentiation"model of socialization, parent knowledge of common transmissionmyths predicted child knowledge of those same myths only when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about AIDS was relatively frequent.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