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痰瘀同治法治疗疑难杂症探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怡就 《河北中医》1998,20(1):28-30
近年来,笔者运用痰瘀同治法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取得了较好疗效.兹就本法治疗疑难杂症的作用机制及临床验案,谈几点体会.1痰瘀同治法治疗疑难杂症作用机理1.1痰瘀致病的特点津血同源,痰瘀相关,津与血在生理上相互滋生,密切联系,在病理上也互为因果,相互转化.津化为痰,血滞为瘀,痰滞则血瘀,血瘀则痰凝.痰瘀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诸病源候论》说:“诸痰者,此由血瘀壅塞,饮水结聚而不消散,故能痰也.”叶天上在胃病发生机理中,指出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血证论》更明确地说:“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这些论述都说明了痰瘀之间相互转化的病理关系及痰瘀致病的广泛性和复杂性.现代医学实验研究,痰瘀是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障碍、物质代谢障碍以及炎性反应、变态反应等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痰瘀互结的结果导致毛细血管壁的增厚,血液流变学及血液成份的改变,出现微循环障碍,突出表现在血液浓稠性、粘滞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呈现高粘、高凝、高聚、高脂状态,以及脑血流量减少.此  相似文献   

2.
痰瘀同治法治疗中风病沈宝藩,路桂英新疆中医学院附属医院(830000)中风病是中医内科四大病证(风、痨、臌、膈)之一,现代医学之脑卒中属于中风范畴。我院中风病科研组自1982年以来应用痰瘀同治法治疗中风病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就有关问题作粗浅的探讨。1....  相似文献   

3.
痰与瘀血,即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多因气滞、寒凝火烁和气虚而形成.临床上可单独致病,也可互为因果或共同致病.女子生理特点以血为主,以气为用,一生中又经历经、带、胎、产,故临床多见奇病、怪病,经年累月,久治不愈,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根据古人之"怪病多痰"、"久痛必瘀"之观点,凡久治不愈之疑难杂症,采用化痰与祛瘀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病案整理一、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4.
痰瘀同治法浅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中医痰瘀相关理论出发,结合现代有关临床与实验研究,阐述了痰瘀同治法的形成基础及临床运用原则,并认为痰瘀同治法的运用是中医学“异病同治”理论的重要体现,对丰富中医学治则治法体系及提高疑难病的治疗效果均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软组织疼痛,包括皮肉、肌腱、关节囊及韧带等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其发病因素,有由外伤所致血瘀气滞,内伤多由气血运行虚弱,血不荣筋或外邪侵袭影响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络所致。临床上治疗软组织疼痛,古今多从气血论治,伤科立法上多宗行气活血祛瘀。  相似文献   

6.
痰瘀同治法治疗老年性痴呆体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宋颖民  宋小平 《河北中医》1998,20(4):219-219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老年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高.近几年来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和人群的老龄化,处于痴呆危险中的人群数量增加引起世界医学界老年医学研究工作者的重视.老年性痴呆发病率占总人口的4%~5%,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思维力、定向力、计算力、判断力、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幻觉、幻听、幻视,或出现妄想,晚期则出现个性和人格的改变,表现为自私、主观、急躁易怒、不理智、焦虑、多疑、语言失序、丧失读写能力、对人淡漠,甚至发展为完全茫然而无表情,终至丧失生活能力,此期病人多见消瘦、步履蹒跚、动作迟缓,以至卧床不起、大小便失禁、褥疮,终至死亡.此类患者治疗周期长,治疗困难.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痰瘀同治法为主治疗老年性痴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对老年性痴呆病人应用痰瘀同治法时,重点掌握3个步骤:首先要化痰为主兼祛瘀,其次化痰祛瘀并重,最后滋补肝肾为主,兼顾化痰祛瘀,痰瘀同治贯穿于治疗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借鉴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阐述和选方用药原则,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提出痰瘀同治之法来治疗中风,同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验.  相似文献   

8.
对痰瘀同治法形成的历史源流进行了探讨,以“津血同源”为生理基础,以“痰瘀同源”为病理基础,论证了痰瘀同治法形成的理论依据,引用现代医学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证实,痰瘀同治法的形成、运用与发展有着丰富的科学底蕴。指出临床上运用该法治疗顽症痼疾应辨明本虚标实,分清脏腑表里,并掌握涤痰瘀务尽的原则。该法的临床运用范围不断拓展,有值得进一步研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中风又名“卒中”。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所致。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痰瘀同治法治疗中风历代医家曾有不少论述,笔者根据古今文献和临床实践,在辨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配合西药及针灸治疗中风,获得满意疗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和家庭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目前,西医学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虽然明显,但是不良反应较多。中医学治疗冠心病已有千年的历史,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中医学者普遍认为痰瘀互结是导致冠心病的主要病机,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越来越受到中医学者的认可,逐渐成为冠心病研究的热点。该文从中医学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痰瘀同治法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认识,以及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痰瘀同治法治疗中风病1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我科按1983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中风病科研组制定的诊断、疗效评定标准,采用痰瘀同治法治疗中风病160例,获得较为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般情况;男110例,女50例。40岁以下者3例;40~49岁者18例;50~59岁者57例;60~69岁者54例;70岁以上者28例。发病年龄50岁以上者共139例,占86.9%。汉族142例,维、哈、回、锡伯族共18例。急性期106例,恢复期54例。住院时间最短3天,  相似文献   

12.
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4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7年10月~1998年12月笔者采用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45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诊断标准采用1979年WHO规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标准采用199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  相似文献   

13.
痰瘀同治法应用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瘀同治法是为痰瘀同病而设的主要治疗方法。痰瘀同病是指同一病症中痰浊与瘀血共同为病,被广泛用于阐明胸痹、中风、黄疸、积聚、癫痫等疑难重症某些阶段的病机,并为治疗这些疾病开辟了新的途径。痰瘀均为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致病因素,并且痰可致瘀,瘀亦可致痰。痰瘀均为津液所化,阴性凝滞,互相影响,胶结难化,故痰瘀必须同治,即治痰必治瘀,瘀去则痰易化,治瘀必治痰,痰化则瘀易除,痰瘀同治则二者均易清除,有利于疾病的康复。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4.
痰瘀同治法应用体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痰浊、瘀血都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而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脏腑器官,导致各种疾病,故又属致病因素。古有“百病多痰”、“久病多瘀”之说。唐容川《血证论》中有“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之语。痰瘀互结所致病证甚多,痰瘀同治为临床常用之法。现将临床应用痰瘀同治法的体会简介如下。1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又称前列腺良性肥大,是以排尿因难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男性老年人常见病,属中医癃闭范畴。关于本病之成因,多责之于肾气专职虚及下焦湿热。然据笔者临床观察,本病痰瘀互结者亦颇常见。年高之…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34岁 ,于 1997年 11月 12日就诊。患者于 1995年体检发现脂肪肝 ,血脂高 ,因无特殊不适 ,未予重视。近 1个月来自觉肝区时作胀痛 ,食欲不振 ,恶心 ,四肢乏力。检查 :巩膜及全身无黄染。腹软 ,肝于肋缘下 2 cm,质稍硬 ,触痛 ( ) ,脾 ( - )。化验 :总胆固醇 4 .6mmol/L,甘油三酯 2 .4 mmol/ L,乙肝二对半 ( - ) ;谷丙转氨酶 68U/ L,总蛋白 78g/ L,白蛋白 4 6g/ L;总胆红素15.8μmol/ L。 B超示 :肝脂肪中度浸润。诊断 :脂肪肝。初诊 :腹胀 ,肝区隐痛 ,胃纳差 ,恶心欲吐 ,神疲乏力 ,夜寝不安 ,多梦 ,大便不畅 ,溲黄。…  相似文献   

16.
痰饮与瘀血都是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物,但又能倒果为因,成为致病因素。许多研究指出瘀血形成之时必有痰浊形成,痰瘀同源而互衍,交互为患。痰瘀互结常见于中医学的中风、胸痹、癫狂、痹证、膨胀、症瘕、瘿瘤等疾病的过程中。因此,医学家们提出痰瘀同治的理论。本文就痰瘀同治法的临床应用规律作一初步探析。1疲瘀同治当以治气为先人身之气血津液贵于流畅,而津血的运行又与“气”息息相关。其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则运血无力而瘀;其二,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为患。气滞、气虚则津液…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发病成因或因瘀致痰,或因痰致瘀,亦或是因寒致痰瘀,故"痰、瘀"是本病的病机关键。近年来本领域中医学者对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较多经验和成果,本文就近年来相关文献作一综述,分析总结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的优势,论证此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朱正新 《光明中医》2008,23(6):820-821
我国目前胸痹平均患病率约为6.49%。胸痹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人类的一个巨大的疾病负担。中医药针对胸痹独具优势,本人运用痰瘀同治法采用自拟方治疗胸痹痰瘀互结证,获得肯定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痰瘀同治法在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邵明义  施斌  郑玉 《河南中医》2005,25(3):59-60
高脂血症中血浆脂质代谢障碍所致,是形成动脉硬化进而形成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其发病率有大幅度提高的趋势,但现代药物治疗高脂血症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药为治疗高脂血症开辟了新途径,但辨证分型多不统一,笔者试从痰瘀同治来探讨高脂血症的分型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汤剂(心痛宁方),4周后观察并比较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的改变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改变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在硝酸甘油片停减率方面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减少心绞痛发生的次数,降低发生程度,改善冠心病相关的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