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鹏华 《海峡药学》2014,(4):146-147
麻醉药品具有一定的双重性,一方面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规范地连续使用、滥用或不合理使用后,能形成身体依赖性、瘾癖,通常在临床治疗上使用。本文分析了麻醉药品的主要临床应用,以及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为更好地保障麻醉药品的安全管理和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2006-2007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和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2006-2007年麻醉药品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消耗金额逐年增加,吗啡制剂增幅较大,哌替啶注射液呈减少趋势。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主要用于手术麻醉前、中、后的镇静镇痛。结论我院麻醉药品用药结构渐趋合理,临床医师在癌症治疗中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本院门诊癌症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准确、合理、有效地使用麻醉药品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收集门诊2006年癌症患者麻醉处方7088张,对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用于门诊癌症患者止痛的麻醉药品有5种,DUI均小于1,使用情况基本合理.结论 论据WH0和卫生部提出的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吗啡注意液使用量偏小,部分处方在使用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评价药物利用的客观指标,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住院患者使用的麻醉药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有麻醉药品12种,包括注射剂6种、口服片剂5种、外用贴剂1种。药品金额排前3位的麻醉药品是注射用瑞芬太尼、舒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麻醉药品消耗主要分布在肿瘤内科、微创介入科、麻醉科、普外科、重症监护室等。芬太尼透皮贴剂、可待因片、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40 mg/片)和硫酸吗啡片的DUI>1,其余7种麻醉药品的DUI<1。结论:我院麻醉药品消耗基本用于肿瘤患者及手术麻醉和镇痛中,符合麻醉药品用药管理规定。其中,手术镇痛以舒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为主,癌痛治疗以羟考酮缓释片、吗啡注射液为主。我院癌性疼痛患者的镇痛用药方向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要求,但是消耗量和DUI仍偏小,特别是口服剂型。  相似文献   

5.
2001-2004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杨静  李荔  张成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4):497-499
目的:了解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药库微机系统提供的2001-2004年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吗啡制剂呈增长趋势,哌替啶制剂呈减少趋势,符合癌症三阶梯治疗指导原则.芬太尼针剂主要用于麻醉前、中、后的镇静与镇痛.结论:我院麻醉药品用药结构渐趋合理,临床医师在癌痛治疗中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该院病区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1月10日-12月31日麻醉处方2929张,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法分析麻醉药品合理使用情况。结果该院常用麻醉药品有7种,多数麻醉药品的DUI〈1.00。结论该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盐酸哌替啶及吗啡类镇痛药的使用须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7.
2008—2010年我院住院部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药库和住院药房微机管理系统,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分析指标对2008—2010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用药数量、用药天数、用药频度(DDDs)及用药科室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数量逐年增加,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注射液的DDDs、DUI值逐年缓慢增加,吗啡注射液用量增长最大,哌替啶注射液用量平稳下降;肿瘤患者镇痛以使用吗啡制剂为主。结论:我院贯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对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落实较好,麻醉药品在我院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8.
<正>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使用得当可以治病,使用不当就会成为瘾癖,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并影响社会秩序安定,必须加强管理,为此,国家对麻醉药品的管理是十分严格的。麻醉药物的种类繁多,目前国内外生产的有130多种。我国临床常用的有30多种。一、药物动力学及药物治疗学 1.药物动力学麻醉药物的分布和吸收药剂量、剂型和给药途径有关,患者的精神状态对疼痛的感受和药物的疗效亦有显著的影响。 (1)吸收:麻醉药物经各种途径给药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本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2010年《中国药典》与《临床用药须知》为理论依据,并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以限定日剂量(DDD)及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住院患者用药进行统计分析,评价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是否合理。结果:住院部常用麻醉药品9个品种,硫酸吗啡缓释片的总金额及用药频率均居第1位,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用药频率居第2位,所有药物利用指数DUI均≤1.0,其中芬太尼透皮贴剂DUI为1。结论:本院住院部麻醉药品用药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更新用药观念、强化用药意识,严格按照"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使麻醉药品在临床上应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0.
2004—2007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勇  李彬  袁浩宇 《中国药业》2008,17(9):47-47
目的了解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用药频度(DDDs)分析法,对成都核工业四一六医院2004—2007年麻醉药品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哌替啶制剂用量总体上呈微弱的上升趋势,吗啡制剂用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结论该院麻醉药品用药结构比较合理,基本符合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11.
2001~2005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与管理情况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葛德升  庄卫红 《安徽医药》2007,11(9):841-843
目的调查、分析和评价本院麻醉药品临床应用与管理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本院微机管理决策系统药品管理子系统提供的2001~2005年麻醉药品应用数据和人工方法统计的2001~2005年麻醉药品门诊和住院处方数据两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本院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逐年增加,其中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和盐酸吗啡片增幅较大;用于手术镇痛、麻醉辅助用药和癌症止痛的麻醉药品用药频度(DDDS)居前3位的分别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吗啡片,药物利用指数(DUI)分别是1.20、1.15和1.01,余麻醉药品药物利用指数(DUI)<1.0,用法用量基本合理。结论用于手术镇痛、麻醉辅助用药的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用于癌症止痛的麻醉药品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建议将硫酸吗啡控释片和芬太尼贴片作为晚期癌症患者的首选止痛药应用。  相似文献   

12.
黄洋水  陈冬裕 《海峡药学》2008,20(3):170-171
根据《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临床指导原则》、《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麻醉、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各环节进行规范管理,使医院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临床使用更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13.
周胜来  桂凌 《安徽医药》2012,16(7):1029-1031
目的了解该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初步评价"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在该院推行情况,为麻醉品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08—2010年门诊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0年整体用量增幅较大。结论该院使用的麻醉药品品种相对比较齐全,能给病人提供良好的治疗,对吗啡制剂的使用与WHO倡导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我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为l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住院患者的麻醉处方,对各品种的用量及用药天数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芬太尼贴剂增幅最大;哌替啶注射液的用药频度(DDDs)逐年递减,而吗啡制剂的DDDs逐年增加;药物利用指数(DUI)均小于1。结论本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癌症止痛治疗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为合法、安全、合理地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药物利用研究和评价单位,统计我院2007—2009年麻醉药品处方,对麻醉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用量、剂型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注射液、吗啡注射液的用量占该院麻醉药品的前3位;DUI排序前3位的是芬太尼注射液、吗啡缓释片、哌替啶注射液。不同麻醉药物在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有较大的用药差异。大部分处方使用基本合理,大多在DDD范围内。结论我院麻醉处方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医师和药师应更加重视麻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麻醉性镇痛药常用于外科手术、外伤及内科疼痛,尤其是阿片类镇痛药己成为控制晚期癌症患者的最有效药物。为了解我院对WHO推荐的有效止痛指导原则的执行情况以及临床应用的现状与趋势,现将2006~2008年我院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旨为合理应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静 《天津药学》2001,13(4):73-74
麻醉药品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等不良反应,我国<药品管理法>第39条规定,国家对麻醉药品实行特殊管理办法,因而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严格限制.麻醉药品的利用合理与否可产生完全不同的意义,合理应用可治疗疾病,减轻病人痛苦,但使用不合理则可造成身体依赖性.为了解本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的药物利用情况,笔者采用处方分析方法,对住院药房2000年1~10月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其目的是监测用药的合理性,考察药物利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陆华  陈帜莹  蓝琼妮 《中国药业》2007,16(19):42-43
目的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宁养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统计该院2005年晚期癌症患者使用的麻醉药品处方,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麻醉药品中使用数量最多的是盐酸吗啡片,最少的是磷酸可待因片;除磷酸可待因片、多瑞吉贴剂的DUI值大于1外,其余麻醉药品的DUI值均小于1。结论该院在晚期癌痛患者治疗中所使用的麻醉药品基本合理,符合癌症三阶梯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9.
2005~2007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和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麻醉药品应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消耗金额逐年增加,吗啡制剂增幅较大,哌替啶注射液呈减少趋势。用药频度(DDDs)居首位的是枸椽酸芬太尼注射液,主要用于手术麻醉前、中、后的镇静与镇痛。结论:我院麻醉药品使用符合癌痛三阶梯止痛原则,用药结构渐趋合理。  相似文献   

20.
史小四  郭喆  马斌银  刘勇  王惠 《中国医药》2010,5(4):349-351
目的调查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准确合理有效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本院门、急诊麻醉处方387张,并用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为指标分析其使用情况。结果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用药频率最高,为59.69%;急诊科处方276张,门诊外科45张,门诊内科166张。结论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基本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麻醉药品用药及管理的发展趋势,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