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叠HCV感染对HBV/C基因热点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时HCV对HBV复制和基因变异的影响,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相结合。对19例HBV感染重叠HCV感染(A组)和31例单独HBV感染(B组)的慢怀肝病患者分析前C区密码28终止是(A83)和C密码97异亮氨酸变为亮氨酸变异L97)。结果显示A组第一次PCR阳性率(16%)明显低于B组(65%)(P,0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刘字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的关系已为大量资料所证实。随着HBV感染的下降,丙型肝炎病毒(HCV)在慢性肝病及HCC中的伴随率逐渐增高。美国、瑞士均有报道HCC中HCV的感染率高于HBV。我国H...  相似文献   

3.
慢性肝病者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3例老年慢性肝病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清标志物检测发现:HBV感染占73.24%、HBV和HCV重叠感染占重叠感染点15.49%、HCV感染占7.04%、其它占4.26%;HBV阴性者HCV检出率高于HBV阳性者,肝癌和肝硬化患者较慢性肝炎患者高;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的血清血蛋白下降显著,γ-球蛋白升高明显,肝硬化并腹水和上消化道出血者了多。结果表明,老  相似文献   

4.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影响杜遵宪,李瑛,罗春英,王喜宁,马羽萍作者对伴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的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HBVM)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与乙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患者血液中丙型及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林  王梅 《中华内科杂志》1996,35(11):753-755
为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血液中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对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了血清中HCVRNA及其抗体水平;同时采用斑点杂交及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了血清中HBVDNA及其血清标志物。结果显示,27%的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CV抗体阳性,其中33%的患者血清存在HCVRNA。在血清HCV抗体阴性的16例患者中,也有1例(6%)血清HCVRNA阳性。在22例血液透析患者中,3例(14%)血清HBVDNA阳性(HBeAg也均阳性)。其余19例HBVDNA阴性患者(HBeAg均阴性),有12例(63%)血清抗-HBc阳性。在7例血清HCVRNA或(和)抗-HCV阳性者,5例有既往或现在HBV感染的证据,但未见HCVRNA与HBVDNA同时存在者。提示在相当数量的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存在肝炎病毒血症,应加强对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的监测及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6.
王文奇 《山东医药》1997,37(4):16-16
乙型、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的关系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50014)王文奇为进一步探讨肝细胞癌(HCC)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关系,我们测定了26例HCC患者的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患者胃粘膜中病毒抗原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了解肝炎患者胃粘膜组织中忆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以抗-HCVNS3单克隆抗体及抗-HBs、抗-HBc多克隆抗体对3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胃粘膜组织中HBV和HCV进行了检测。同时还用双标记技术对二种抗原进行了双重染色以了解其在胃粘膜组织中的分布。HCVNS3、HBsAg及HBcAg的检出率分别为33.33%(11/33)、48.48%(16/33  相似文献   

8.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情况和致病力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弄清肝病患者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临床感染情况和评估庚型肝炎病毒的致病力。方法:本文调查了213例肝病患者的HGV感染情况和分析了HGV感染的致病力。结果:在213例肝病患者中,HGV的感染率为75%(16/213);其中,HGV与HBV、HCV以及HBV和HCV的合并感染分别是为71%(9/127)、182%(2/11)和278%(5/18)。未发现HBV合并HGV感染和单独HBV感染两组之间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存在差异。结论:以上结果提示,HGV通常与胃肠外传播的HBV和HCV合并感染。而且,HGV的致病力看来是温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否可同时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方法联合应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和生物素标记探针的双标记方法,成功建立起非放射性双重原位杂交技术,并应用这一技术检测了10例肝细胞性肝癌及癌周组织细胞内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结果发现HBV、HCV可同时感染同一宿主细胞这一独特的生物学现象.结论从而认为HBV、HCV双病毒感染可能并不遵循“病毒干扰”原则,并为了解这两种病毒在肝细胞癌发生中可能存在着的协同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乙型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HGBV和HCV)感染与肝细胞癌(肝癌)发生的关系采用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沈阳地区117例肝癌、107便肝硬化和45 析患者血清进行了HBV和HCV血清标志及HBVDNA和HCV RNA检测,并采用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其中73便HCV RNA阳性血清进行了HCV基因分型。结果,肝癌组HBV感染率(60.7%)显著高于HCV感染率(33.5%,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与HBV和HCV联合或重叠感染的情况,方法 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液制剂和血源乙肝疫苗原料血浆中的HBsAg和抗-HCV;并用5′非编码区的引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GBV-C/HGVRNA。结果 HBsAg和抗HCV均阴性血浆的GBV-C/HGVRNA阳性率为18.8%(15/80);HBsAg阳性而抗HCV阴性血浆的GBV-  相似文献   

12.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HBV和HCV)感染与肝细胞癌(肝癌)发生的关系,采用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沈阳地区117例肝癌、107例肝硬化和45例血液透析患者血清进行了HBV和HCV血清标志及HBVDNA和HCVRNA检测,并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其中73例HCVRNA阳性血清进行了HCV基因分型。结果,肝癌组HBV感染率(607%)显著高于HCV感染率(333%,P<001),肝硬化组HBV感染率(439%)明显高于HCV感染率(290%,P<005);血液透析组HBV和HCV重叠感染率(267%)明显高于肝硬化组(103%,P<005);各组均以HCVⅡ型为主(652%~800%),HCVⅢ型次之(200%~314%)。结果提示:沈阳地区肝癌的诱发因素仍以HBV为主,血液透析患者HBV和HCV重叠感染的机会更大,HCVⅡ型感染在本地区HCV相关性肝癌和肝硬化的发生中可能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丙型肝炎病毒在双重和三重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在双重和三重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邱望龙李福元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丁型肝炎病毒(HDV)存在相同的传播途径,因此,HCV、HBV或和HDV可同时或重叠感染并持续存在于同一患者中。近来不少研究报道,HCV、HBV或...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癌患者乙、丙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探讨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HBV,HCV和HDV)感染对肝细胞癌(肝癌)发生的意义,本文作者采用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法对72例广东籍肝癌患者HBV、HCV和HDV血清标志以及血浆HBVDNA和HCVRNA进行了检测。HBsAg和抗-HCV阳性率分别为84.7%和18.1%,显著高于128名健康对照者。HBsAg和/或HBVDNA总阳性率为93.1%,抗-HCV和/或HCVRNA阳性率为27.8%,HBV和HCV重叠感染率为22.2%。其中61例HBsAg阳性肝癌的HDV血清标志检出率为14.8%,明显高于61例HBsAg阳性的肝炎对照者。结果表明,广州地区肝癌的发生,主要与HBV和HCV感染密切相关外,且可能与HD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患者肝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过氧化物酶与抗过氧化物酶(PAP)法检测了73例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组织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抗原(HCVAg)和HBsAg及HBcAg。结果显示:HCVAg,HBsAg和HBcAg的检出率分别为28.8%,75.3%和26.0%,HCVAg阳性的肝细胞多呈散在分布,HCV染色颗粒既可见于细胞浆也可见于细胞核,HCVAg的检出与HBV的感染态多显著相关,提示,HCV可在HCC患者的肝细胞中表达,H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患者中各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资料与方法:用RT-PCR和EIA(ELISA)方法对昆明地区82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肝炎患者血清中HCVRNA和抗一HCV,并对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和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标志物进行了检测分析研究。2.结果:其它5型肝炎病毒均可同HCV混合感染,并且同一患者可混合感染3种或4种其它型肝炎病毒。在这82例患者中,26.8%为单一HCV感染,32.9%为HCV同HAV混合感染,45.l0为HCV同HBV混合…  相似文献   

17.
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与HBV及HCV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作者对124例临床诊断为巨脾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的患者作了肝组织病理、HBV和HCV标志检测及随访观察。病理诊断为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78例(62.9%),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合并肝炎31例(25%),门脉性肝硬化15例(12.1%),三组患者HBsAg及HCV标志检出率分别为35.9%、64.5%及93.3%,提示肝细胞病变及其严重程度与肝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以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109例中,HBsAg或HCV标志阳性组病死率为22.9%(11/48),显著高于阴性组1.6%(1/61)。18例死亡患者中,HBsAg和/或HCV标志阳性17例,占94.4%。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肝功能衰竭,第二位是原发性肝癌(HCC)。HBV及HCV感染是发生肝衰竭及HCC的关键因素,与晚血患者的死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突变株感染的临床和病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突变株(1896位点G→A点突变)慢性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及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突变特异性PCR检测108份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和/或肝组织中HBV前C区突变株,按Knodell方法评价肝组织病理损伤。结累HBV前C区突变株在不同e系统均存在,但HBeAb(+)组中单纯突变株感染或突变株感染占优势的混台感染(14.29%,46.23%)显著地高于HBeAg(+)组(0%,6.45%);突变株感染与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慢性肝炎重度组检出率(13.64%,40.91%)极显著地高于慢性无症状携带者(0%,10.26%)。5例前C区突变株感染者应用干扰素治疗可产生应答和无应答2种结果。临床症状较轻的HBV前C区突变株感染者的肝脏病理损伤程度无明显加重。结论前C区突变株感染普遍存在,但更常见于HBeAb阳性者。【关键词】##4乙型肝炎病毒;;突变;;病理学;;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肾小球肾炎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以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NS3和抗HCVNS5单克隆抗体对21例丙型肝炎患者尸检石蜡包埋肾组织中的丙型肝炎抗原(HCAg)进行检测。结果HCAg的检出率为619%(13/21),其中膜增殖性肾炎(MPGN)11例,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1例,1例未见明显病变。HCAg阳性颗粒定位于肾小球系膜区、系膜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内。21例中有17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呈阳性,同单纯HBV感染组相比,本组患者出现肾小球肾炎病变更为多见(χ2=85,P<001)。结论MPGN型是HCV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病变的主要类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从IL-2及其受体角度探讨人感染HBV导致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对22例HBV宫内感染儿童和15例正常儿童的外周血单个淋巴细胞(PBMC)在非特异性刺激(PHA)和特异性刺激(HBsAg)下的膜IL-2受体表达水平和IL-2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在HBsAg刺激情况下,HBV宫内感染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无反应组PBMC的IL-2膜受体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