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年春天,各大医院的门诊部内往往人满为患,有人因此把春季戏称为"多病之春"。医学专家指出,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天气多变忽冷忽热,若不注意健康保养,很容易患上流行疾病。因此,春季养生应以预防为主。据专家介绍,春季容易流  相似文献   

2.
春节过后,春天的脚步就一天天临近了。每年春天,各大医院的门诊部内往往人满为患,鼻炎、流感、肺炎、麻疹、心脏病、精神疾病等。一时之间众症齐发,有人因此把春季戏称为“多病之春”。春季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天气多变忽冷忽热,若不注意健康保养,很容易患上流行疾病,因此春季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3.
冯小鹿 《泰山卫生》2009,33(1):45-46
春季万物复苏,同时也是百病复发的季节。因此,春季保健必须要重视防病。春季醉意流行的传染病主要有二类十种。其具体的是:1呼吸道传染病春季容易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有以下四种:1.1麻疹原本是由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传染病,是一种发热伴出疹性的疾病,但因儿童普遍接种过麻疹疫苗,因此目前成人麻疹病例较多。此病在发热同时伴有呼吸道的其他症状,如咳嗽、流涕、打喷嚏、  相似文献   

4.
一年四季中,气象要素变化最为无常的季节是春季,从立春到清明前后是冷暖空气频繁交汇的时期,天气多变忽冷忽热乍暖还寒,让人防不胜防,另外春天因温暖多风,细菌、病毒极易生长、繁殖和传播,很容易患上流行疾病。  相似文献   

5.
在这乍暖还寒、风凉气燥变化无常的春季里,天气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俗话说.“百草回芽,百病发作”,春季也是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白喉、麻疹、猩红热等多种小儿疾病的流行季节。因此.婴幼儿的春季防病保健很是重要。  相似文献   

6.
冬去春来,各种致病细菌和病毒大量繁殖,人最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春季流行的疾病以流行性感冒、麻疹、上呼吸道感染等居多,这些疾病在中医学多属风温范畴,即感受春季风热邪气所引起的外感温热病.有一种中药叫芦根,每日用它煎水代茶饮,就能对这些疾病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许多疾病在初起以至病程中期,其症状貌似感冒,容易被人们所忽视,这样很容易贻误治疗时机,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必须对以下几种容易被误诊为感冒的疾病,予以特别的注意。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它的症状与感冒相近,但流感起病急骤,一般先畏寒,继而发烧,高达39度以上,全身酸痛、食欲差等全身症状比感冒更重。最主要的区别是,流感呈明显的流行状,短期之内一个地区可出现大量症状相似的病人。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这是冬春季较多见的急性传染病。初起时很像感冒。其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头痛剧烈,伴呕吐,皮肤上可…  相似文献   

8.
小美 《健康大视野》2010,(5):130-131
春季是多种疾病易发的季节,比如感冒、肠胃疾病、过敏、红眼病等多为百姓所熟悉。因此患者很容易出现麻痹大意的现象,未经医嘱,就按照自己以往的用药经验使用药物。殊不知,这种行为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建议人们遵守一下的用药规则,为自己和家人建筑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9.
<正>春天极易引发多种呼吸道传染疾病,这主要由于人口流动频率、气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呼吸道传染疾病出现局部爆发流行。因此,春季需重视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工作,特别是防治流感。在笔者的临床诊疗中,很多家长询问小儿在春天里感冒预防措施,因此,笔者将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分析春季小儿感冒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家庭医学》2007,(10):64-64
春季乍暖还寒,人们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一方面高血糖环境使病毒、细菌更易于繁殖:另一方面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杀菌能力减弱、免疫力下降.稍不注意便会诱发感染.产生新病或旧病复发。因此.春季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保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百草发芽,百病发作”。春天,万物生长,气候反复,呼吸道、肝脏等疾病容易发作。医生表示,春季养生应从健康饮食开始,营养均衡、保肝健脾是关键。 感冒多发注意补充维C 进入春季以来,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患者有增无减,医生表示,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时雨时晴,  相似文献   

12.
杨杨  孙玉淳 《自我保健》2007,(12):48-49
冬天是许多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季节,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旧病复发,因为冬天的早晚温差大、供暖期间室内外温差大等特点,身患冠心病的病人可能发生病情恶化。因此冬天也是冠心病的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春季早晚温差大.心脏的负荷加重,脑部容易缺血,再加上天气干燥.睡眠时体内水分消耗过大,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通过日常饮食的调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在这乍暖还寒、风凉气燥变化无常的春季里,天气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俗话说,“百草回芽,百病发作“,春季也是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白喉、麻疹、猩红热等多种小儿疾病的流行季节.因此,婴幼儿的春季防病保健很是重要.……  相似文献   

15.
正中医认为,春应于肝。春季由于阳气升发,容易导致肝阴暗损、肝火上冲,若再不善于调整情绪,郁怒伤肝,最易引发与加重肝脏本身和与肝有关的各种疾病,因此重视肝的保健,是春季养生之重点。防止郁怒伤肝肝气疏泄条达才能气血流畅,少生疾病。性格急躁、容易生气动怒的人,一定要戒怒,注意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平和乐观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16.
徐榕 《健康生活》2008,(4):33-33
春回大地,天气由寒转温,草木生发萌芽。万物复苏。此时,人体肌肤新陈代谢还不能适应气候变化的速度,因此皮肤中的污垢易引起炎症、化脓。加上春季湿度逐渐加大,而温暖的气候和一定的湿度给细菌、病毒在呼吸道的生长创造了条件,感冒、流感、流脑、肺炎、急睦支气管炎、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常易发生。作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支气管哮喘也在春季高发。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春季常因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肝炎复发。对中老年人而言,气候乍寒乍暖,容易引起宿疾复发,  相似文献   

17.
中医认为,春季“百草回芽,百病发作”。春季乍暖还寒,气候变化频繁,温差较大,是多种疾病的高发季节,身体虚弱的老人更是如此。因此,在春季,老年人养生需谨慎防病。  相似文献   

18.
<正>春季是人们出门旅游的好时节。然而在途中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坐车、乘船还是乘飞机,稍不注意很容易引发疾病。因此,在旅途中做好以下疾病的防治,对确保旅游愉快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今年二月四日,是传统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春。自古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春季是由寒转暖,万物生长的季节,同时也是传染病、呼吸、消化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过敏性疾病、精神病容易复发和高发的时期。民间谚语云:“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在这个季节顺应自然,合理养生,防病保健,那么一定会给今后一年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春天风多雨少气候干燥,气温变化反复无常。使人体免疫力和防御功能下降,容易诱发一些春季常见的疾病。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吃的营养,又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呢?在此,为您搜罗了春季食橙的健康资讯,助您健康度过这个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