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由心房或房室交界处异位兴奋灶快速释放所产生的一种心律失常,若不及时治疗易致心力衰竭[1].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术探讨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电生理特点并进行临床分型。方法:对18例PSVT患儿应用食管心房调搏术,采用S1S1分级递增法,或S1S1连续递增法,或S1S2(或S1S2S3)程序早搏刺激法,进行心房调搏,均成功诱发PSVT发作,并分析其电生理特点。采用S1S1超速抑制法终止PSVT发作。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均为慢—快型)6例,隐匿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6例,显性预激综合征4例,多发性旁路2例。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无创性电生理检查术,对小儿PSVT的临床分型,指导用药甚至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磷酸腺苷应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金龙  陈蒙华 《临床荟萃》2007,22(9):681-68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PSVT)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1]。终止PSVT方法较多,包括药物复律[2]、食管心房调搏术、直流电复律、导管射频消融术[3]等,而在药物复律中三磷酸腺苷(ATP)因起效迅速、半衰期短、不良反应小、在欧美应用比较普  相似文献   

4.
数种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方法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急诊常见的心律失常,症状严重程度相差悬殊,若发作持久,可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需尽快复律.作者自1998年1月~2003年12月采用静脉注射心律平、ATP、西地兰以及食道心房调搏、直流电复律等不同方法,终止PSVT 86例,共计126例次.几种方法的即时效应及安全性,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徐明珠  蒋廷波 《临床荟萃》2009,24(3):237-238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是最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两者共约占95%以上。近年来,射频消融手术的开展使AVNRT、AVRT得到明确诊断,通过射频消融术达到根治,术后复发率低,并发症少。部分患者难以耐受食管心房调搏术,难以在术前对两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如不厦时纠正,可引起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后果严重。临康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厦电复律,但仍有不少无效者。经临床观察我们感到,食道心房调搏,应用短阵猝发刺激法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原理是通过短阵猝发刺激打断因折返而致的PSVT折返环,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这一方法与药物、电复律厦手术疗法相比就显得更加安全、迅速、有效而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魏仁珍 《护理研究》2005,19(21):1908-1908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出现于有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常呈阵发性发作,发作时因心排血量下降可伴有胸闷、头晕等症状,或原有器质性心脏病加重而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复转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改善或消除其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极为重要.目前治疗措施有药物复转、电复转和根治性射频消融.其中盐酸普罗帕酮(心律平)能有效地终止大多数病例的PSVT,但也有报道其致心律失常,特别是心肌缺血易诱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1].本文选用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2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经食管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时,常有心悸、心前区不适或心绞痛、眩晕,持续时间长而严重者可有血压下降、心力衰竭及昏厥。过去我们采用压迫颈动脉窦或其它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对少数患者有效,抗心律失常药物虽对大部分患者有效,但毒副作用大,尤其对病理机制不明又急需转复的PSVT给选择药物带来困难。1992年8月~1994年7月,我院采用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技术治疗PSVT 39例次(31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2007年11月,我们共收治30例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食道心房调搏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时,常有心悸、心前区不适、心绞痛、晕厥,持续时间长,严重者可有低血压,心力衰竭及昏厥。部分患者用药物治疗难以控制,且毒副作用较大。我们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术(TEAP)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 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1998—02~2005—04对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史的33例患儿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术(TEAP)检查,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赵继良  郑洪喜  崔进昌 《临床荟萃》1999,14(14):640-64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房室结双径路参与折返所致者约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50%[1],房室结双径路的诊断多以食道心房调搏和(或)有创性心内电生理检查而确诊.然而,此两种诊断方法都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araven-tricular tachyeartiia,PSVT)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心律失常[1],发作时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无效时易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4.
预激综合征是引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反复发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在临床上确有部分预激综合征患者 ,其常规心电图无预激 δ波的特征表现 ,或呈间歇性而难以发现。近年 ,我们采用经食管心房调搏术 ,以显示出典型预激图形和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可疑预激综合征 2 0例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 998- 0 6~ 2 0 0 1 - 0 8,门诊及住院患者 42例 ,常规心电图无δ波或δ波不典型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男 30例 ,女 1 2例 ,年龄 1 5~ 50岁 ,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1 .2 方法 检查前常规 1 2导联心电图检查 ,无δ波…  相似文献   

15.
食管心房调搏是一种无创、安全、简便的电生理检查技术,我们选择65例经食管电生理、心内电生理检查并进行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成功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并将其诊断结果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食管心房调搏与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胡婷婷 《中国急救医学》2003,23(12):894-895
目的 探讨食管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食管心房调搏与药物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结果 食管心房调搏组成功率为89.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药物组成功率71.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结论 食管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方法安全、有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07例PSVT急诊患者分成食管心房调搏治疗组(调搏组)与药物治疗组(药物纽),并观察两组成功终止率,10min内PSVT终止率,终止人数内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成功终止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调搏组10min内终止率显著高于药物组(P〈0.01),调搏组终止人数内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治疗PSVT较药物治疗迅速、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文静  陈云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517-1518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性疾病.射频消融术是利用射频电流产生热能经导管消融,使心肌细胞凝固性坏死而打断心脏异常通路,从而达到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目的.该技术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性高的特点[1].本文报告对我院24例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传统方法首选异搏定静注,近年来心律平亦被广泛应用,然两者均不可避免地有着应用的局限性[1].本文通过静注三磷酸腺苷(ATP)与另二种药物的疗效比较,证明了静注ATP治疗PSVT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多种方法及药物不能有效终止。作者应用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3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