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都江堰长寿老人家庭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晓晖  吴锦晖  张琼  董碧蓉  吴红梅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9):1627-1629,1632
[目的]了解都江堰地区长寿老人家庭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探讨健康及长寿的可能原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90岁以上长寿老人的家庭功能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平均为95.6岁,91.2%的老人与子女同住,65.0%老人日常生活主要由子女照顾,81.7%老人主要经济来源于家庭。APGDR家庭功能评分为6.5分,56.2%的长寿老人家庭功能良好。家庭功能影响因素为是否与家人同住,老人对家庭经济满意度及老人60岁以前的职业。家庭功能评分高者,健康自评好的比例高。[结论]主干家庭是长寿老年人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其家庭功能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功能与健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刘爱佳 《长寿》2007,(4):53-53
来自江苏省的朱漱梅老先生是当地著名的书法家,老人祖籍镇江丹徒县,受家庭影响,自幼学习书法、文学。除了书法艺术,老人对自已的长寿健康也颇有心得。 2004年12月,朱漱梅被全国老年体育协会评为全国健康老人,所以笔者想探讨一下朱漱梅的健康之道、长寿诀窍。老人认为自己的长寿之道在于“二三养、三动”。“三养”即营养、保养、修养。“三动”即身体运动、脑力劳动、社会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安阳地区长寿老人与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在长寿人群中的流行病学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完善长寿老人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安阳市3县(市)90岁高龄以上1050名长寿老人为研究对象,以内黄县长寿老人(≥90岁)477人为研究组,分别以汤阴县长寿老人(≥90岁)208人和林州市长寿老人365人为对照组,以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合的方式对全体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饮食习惯、个人嗜好是影响内黄等3县(市)长寿人口存在差别的重要因素(P0.05)。内黄等3县(市)长寿人口的身体状况、认知能力、生活能力状况人群特征分布不均(P0.05)。结论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关爱是促进长寿的积极因素,如合理饮食、杜绝不良嗜好、提高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幸福感等,能够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促进老人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4.
人口与生育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总和生育率的显著下降,人口健康问题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长寿和高质量的生活成为众多家庭的追求,生育健康正成为广大群众新的需求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仙霞社区高龄老人长寿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上门体检、访谈、观察,了解影响长寿的相关因素。结果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情绪乐观、良好睡眠、忌烟酒、坚持运动/活动、家庭和睦、合理营养饮食是有利于仙霞社区高龄老人长寿的主要因素。结论在中老年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中应积极宣传和坚持有利于健康长寿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接触了许多长寿老人,其长寿秘诀无外乎健康饮食、运动健身、心态平和。正像"幸福的家庭雷同,不幸的家庭千万种"一样,我们想要健康的身体,偷懒是不行的,得肯下功夫才行。我这人比较喜欢体育,尤其是NBA,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要长寿并不难,但要健康地长寿,有点难。而要健康、时尚地长寿。就更难了。你见过90岁高龄的老太太健康、时尚、优雅地生活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90岁以上健康老人进行现状调查,探索长寿的“奥秘”,以获得健康启示。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状调查研究方法,对本市9个乡镇健在的90周岁以上老人进行上门随访调查,对其生活质量、饮食现状、个人心态、体重指数、生活行为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睡眠良好、主食适量、口味偏淡、用油偏少、性格开朗、家庭和睦、控制体重、控烟限酒等是健康促进因素。结论:优越社会制度为人民健康长寿提供了社会保障;心态好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关键;劳动是铸造长寿老人健康体魄的基础;传统膳食是长寿老人健康的必备条件;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长寿老人健康的必备要素。  相似文献   

9.
环境因素     
秦素云 《长寿》2006,(10):7-7
自然环境包括地层结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气温、气压、日照时间等。自然环境优美为家庭个人提供了舒适、安静、优美的居住环境,有益于身体健康,是健康、幸福、长寿的摇篮。例如世界著名的五大长寿地区,前苏联高加索、巴基斯坦罕萨、厄瓜多尔卡理、中国新疆的南疆和广西的巴  相似文献   

10.
《长寿》2009,(11):52-53
健康、长寿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表明,以下便是长寿者的10个迹象。  相似文献   

11.
<正>据法新社近期报道,由美国专门为长寿者提供健康服务的“永久看护公司”公布的调查显示,年龄超过百岁的老人拥有共同的长寿秘诀:看MTV、上网、玩iPod与电动玩具、上快餐厅吃饭。  相似文献   

12.
中国老年学会统计:2013年,全国31个省区市健在的百岁老人达54166人,这是我国百岁老人数量首次突破5万人大关,其中最长寿者达127岁。百岁老人中女性数量明显多于男性,健在的百岁老人中,男性11307人,占总数的20.87%;而女性有42859人,占总数的79.13%,男女比例1:3.79,女性长寿者是男性长寿者3.79倍;而乡村健在的百岁老人有40183人,占74.18%。连续几届的百岁老人调查发现,长寿老人普遍具有心态平和、饮食节制、终身劳作、家庭和谐、居住地生态环境良好的共同特征,这是值得所有老年人借鉴的“长寿密码”。 对女性长寿现象,国内外科学家都很感兴趣,研究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健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随着我国人口发展进入新常态,最大化实现健康红利成为长寿时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选择。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健康转变的过程,当前我国已步入健康转变的第四阶段即慢性退行性疾病延迟期。我国人口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但也面临挑战。长寿时代释放更多健康红利需要从个体、家庭和社会多层面正向发力。要深化对健康的认识,提升个体健康促进的内生动力;树立健康领域优先理念,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强化战略协同,增进健康公平;增强社会包容性,创造释放健康红利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不断走向和谐富裕的当下,人们越发看重健康,积极寻求长寿的秘诀。而当留心诸多关于长寿老人、百岁寿星的报道之后,却发现尽管他们在年龄上都是长寿者,但生活习惯与养生之道却是千差万别的,有的甚至大相径庭。比如:不嗜烟酒者长寿,也有喜烟酒者照样长寿;有粗茶淡饭、常年食素者长寿,  相似文献   

15.
长寿老人流行病学研究的科学意义与展望题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长寿老人作为"健康老人模板", 对其开展健康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 建设健康老龄社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长寿老人流行病学研究前瞻性研究仍然较少, 尚需涵盖人口社会学、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疾病谱、心理精神状态、医学影像指标、生物标志物、基因等诸多层面的长寿老人队列数据的长期随访收集以及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完善。本期重点号展示了中国海南百岁老人队列研究基于7年随访数据, 围绕百岁老人全因死亡的风险因素展开的研究成果, 以期为长寿老人流行病学研究的深入和健康老龄化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但不是人人都能长寿。长寿与许多因素有关,遗传、饮食、环境、运动、生活方式、心理、机体状态都能影响人体的健康状况与长寿。而心理健康对人能否长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1心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情绪、情感是心理变化的表现形式,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从体验的性质看,它们存在着肯定的(如愉快)和否定的(如愤怒)两极。情绪、情感对个人的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当一个人处于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时,体内多种腺体的分泌活动处于适度的平衡,机体内部十分协调,使人感到身心愉快。这种良好的情…  相似文献   

17.
无需统计就可明了,年龄上夫大妻小的家庭占绝大多数,而众所周知的是女性的平均寿命要比男性长好几年。两下一比不难发现,无数的女人将会面对近10年“老来无伴”的尴尬。那么,男人应该怎么办呢?如果你是个男人,你爱你的妻子和家庭,珍惜你的生命,就应该转变观念,努力去争取长寿。人寿命长短的决定因素是他的生活、思想和环境。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而多次发出“不要死于愚昧和无知”的告诫,遗憾的是很多人仍然没有建立起养生的概念,不健康地生活着。其中最不健康的8种生活方式是:①生活毫无…  相似文献   

18.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以新英格兰10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身体、精神、健康状态、家谱、生活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调查,得出了百岁长寿的秘诀.  相似文献   

19.
朱本浩 《家庭医学》2006,(23):49-49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以新英格兰10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身体、精神、健康状态、家谱、生活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调查,归纳起来这些老人的长寿秘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广西巴马地区居民血清沉默信号调节蛋白6(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6,SIRT6)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其与家庭聚集性长寿现象的关系.方法 于2011年5--6月,在巴马地区单纯随机抽取有3~4代直系亲属的家庭分为长寿家族史组共137例(年龄30~106岁,男70人,女67人)和非长寿家族史组共91例(年龄22~89岁,男51人,女40人).测定血压、血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和血清SIRT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长寿家族史组血清TC、TG和HDL含量均低于非长寿家族史组(P<0.05,P<0.01).长寿家族史组血清中SIRT6表达水平低于非长寿家族史组(P<0.05).经单因素分析,长寿家族史组血清SIRT6蛋白水平与年龄、FPG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TG含量呈负相关(P<0.05);而非长寿家族史组血清SIRT6蛋白水平仅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SIRT6蛋白表达水平可能与巴马地区家庭聚集性长寿现象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