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八笺》引《本草总篇》摄生防病的内容曰:摄生之道,莫若守中,守中则无过与不及之害。《经》云:"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盖不适其性而强,云为逐强处即病生。五脏受气,盖有常分,用之过耗,是以病生。善养生者,既(即)无过耗之弊,又能保守真元,何患乎外邪所中耶?故善服药不若善保养,不善保养不若善服药。世有不善保养又不善  相似文献   

2.
龚鹏 《益寿宝典》2012,(10):58-58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中道文化一直有强大的影响力。当今社会更多强调的是“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中道似乎有些不符合于时代精神。但在健康领域,中道仍然具有压倒性的指导意义。明代周守中在《养生类篡》中就说:“摄养之道,莫若守中。守中,则无过之与不及之害。”  相似文献   

3.
<正>《黄帝内经》记载"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一理论对指导我们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恬惔,安静之义。虚无,心无杂念。恬惔虚无,即思想安闲清净、没有忧思杂念。精神内守,指日常生活中精神守持于内而不外耗。因此,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保持思想安闲清净、排除不良情绪,真气(即正气)就会顺畅、调和,精神也会守持于内。如此,疾病便无从发生。喜怒忧思悲恐惊宋代名医陈无择将人类复杂的  相似文献   

4.
王玉川 《现代养生》2014,(17):35-35
静以养神《素问·痹论》中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刘元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所谓“静则神藏”、“静以养之”,乃指神静而不妄思,即便用神,也要防止用神太过。静是一种心态,是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是不为名利所困扰的自然之静。这种静有助于神气的潜降内守。反之,神气的过用、躁动,为名利所诱惑,往往容易耗伤人的元气,使人的元气在不知不觉中耗散消亡。  相似文献   

5.
养生之法,欲养其身必先养其心。《内经》把“上古天真论”列在卷首,并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一“天真”(即自然、纯真、质朴)的天性,是上古之人获得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论语·季氏》指出: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然衰,戒之在得”。提出养心尤重“戒之在得”的原则。唐代著名药王孙思邈认  相似文献   

6.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苏东坡的一首《浣溪沙》将茶的生津解渴作用表露无遗。 茶是世界流行的三大非酒精性饮料之一。数千年来,中医视茶若药。《神农本草经》写道:“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以荼而解之”,文中的“荼”是人们当时对茶的称呼。《本草纲目》中说:“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唐代医学家陈藏器甚至提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  相似文献   

7.
历代养生家都把静心作为摄养之首务。《养生四要》中说:“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明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黄帝内经》中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静心养神、以静制躁,是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重要条件。心神安静者,其精气日渐充实,形体随之健壮;心神躁动者,精气日益耗损,形体必然过早衰退。《黄帝内经》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相似文献   

8.
《家庭医学》2006,(14):64-64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描述女贞子的:“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女贞状之。”[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若琦 《医食参考》2020,(3):I0001-I0001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黄帝内经》“心淡”原本是指人心里不抱希望,有心灰意冷的意思,但“心淡”也是一种养生方式。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有其独特的喜好,心特别喜欢“淡”,因此有“心喜淡”之说。“淡”其实包含两层含义,广义上“淡”指的是恬淡虚无。《黄帝内经》记载:“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皮肤美容、通过科学的中医方法来保持皮肤健美,以食疗、按摩、针灸等手段促进皮肤美容,兹就中医体质分型与皮肤美容之关系及其运用食疗、药膳来益颜健体等方面探讨如下: 1中医体质理论 早在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记载“体质”两字,国外称 Constitntion(译为“状态” )是人体在先天和后天生长发育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生理机能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要研究中医体质理论,必须立足于整体观,据《灵枢·寿夭刚柔》篇记载:“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强有弱,有短有长,有阴有阳。”表明了性格、气质的刚与柔;机体功能的强与…  相似文献   

11.
常敏毅 《长寿》2005,(12):41-41
读《三国演义》孔明到辽东舌战群儒篇章,方知道诸葛亮对医理、医术也颇有见地。他说:“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投以猛药厚味,欲长安保,诚为难矣。”  相似文献   

12.
阳春三月即农历正月、二月和三月,按节气则从立春日开始到立夏前一日止。阳春三月,温煦多风,阳气升发,万物复苏,自然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春天也是百病多发的季节,不仅流行病猖獗,如果不注意保养,一些慢性病也容易复发或加重。那么,在阳春三月养生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守,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这段话的大意是:春天三个月,是阳…  相似文献   

13.
中医养生之道很多,也很重视心身并养。《内经》“上古天真论”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里的“天真”,是喻上古之人大多具自然纯真、质朴无邪的天性,亦是其长寿的原因。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不可能再保持上古之人的“天真”。某些老人对物质的攫取欲望,便成为养生的障碍。早在《论语·季氏》中就有“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的记载,告诫老人没有必要再去为攫取更大的财富而丧失平静和谐的心理;对于财富的多寡,应顺其自然。正如宋代名医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所言:“人居富贵,有厚已而薄于亲者,人所不录,天所不容,虽处富  相似文献   

14.
有人统计分析了古今中外200名70~135岁老人的资料,其中,心理健康者占87.5%,居21项长寿因素之首。古人认为:凡欲身无病.必先正其心。《内经》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  相似文献   

15.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人性欲清,泥沙污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一)处世之环境人类生活的社会空间,正如《遵生八笺》所说:"仰观宇宙之廓落,俯视身世之卑戚,如一浮萍之泛大海,一秭米之寄大仓。"意为身处宇宙大空间的每个人,像大海中漂浮的浮萍,  相似文献   

16.
敬畏火候     
“火候”一词源于道家炼丹的术语,外丹炼制中极讲究用火技巧及温度变化的把握,火候到了,才能炼制出灵丹妙药.也就是袁枚在《火候须知》中说的:“道人以丹成九转为仙,儒家以无过、不及为中.司厨者,能知火候而谨伺之,则几于道矣.”  相似文献   

17.
中医小知识     
七损八益 《索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着重论述男女生长发育以至衰老的生理过程,并以此与预防早衰相联系。历代注家对此解说不一。如:①七为阳数,八为阴数。损即消,益即长:阳不宜消,阴不宜长.反之则病。故能知七损八益.察其消长之机.则阳气旺盛不受阴邪侵袭,阴阳可以调和(《内经知要》)。②阳常有余,故须损:阴常不足.故须益。  相似文献   

18.
君兰 《自我保健》2013,(2):22-22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就是养生的最高智慧!英国伟大哲学家培根在《论养生》一文中说:“养生是一种智慧,非医学规律所能囊括,在自己观察的基础上,找出什么对自己有益,什么对自己有害,乃是最好的保健药品……”  相似文献   

19.
《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藉,全书关于预防保健的论述,涉及养生、病理、诊断与治则等各个篇章,对后世预防医学的实践和发展,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一、未病防患必须保持两个稳态系统平衡人生存于自然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人的外稳态。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强调人必须适应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调整生活习惯,才能保持身体健康。正如《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所说:“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又说:“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  相似文献   

20.
"气"这个概念和《易经》有密切的关系,《易经》认为"气"对生命有着重要意义。中医认为人的生命赖气以生,气存则生,气失则亡,所以有"善养生者,必知养气"的说法。明代张景岳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命长。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