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e IF4E和整合素αvβ6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9例结肠癌及3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e IF4E和整合素αvβ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e IF4E和整合素αvβ6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 IF4E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3),整合素αvβ6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有关(P=0.027,P=0.034,P=0.031)。结肠癌组织中e IF4E与整合素αvβ6蛋白的表达呈低度正相关(P=0.016,r=0.288)。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e IF4E和整合素αvβ6蛋白的表达与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08,P=0.040)。Cox回归分析显示,e IF4E及整合素αVβ6蛋白的表达水平、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和年龄是结肠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e IF4E高表达和αVβ6阳性表达的相对危险度分别是4.212(95%CI:1.779,9.973)和2.774(95%CI:1.148,6.700)。结论:结肠癌组织中e IF4E和整合素αvβ6蛋白可作为结肠癌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指标,二者潜在的信号通路可能成为治疗结肠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6和钙黏蛋白Fat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揭示其背后的意义。方法:将100例结肠癌标本的肿瘤边缘部分及肿瘤中心部分制作成200点的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整合素αvβ6和钙黏蛋白Fat1在结肠癌不同部位的分布和表达差异。利用siRNA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对HT-29结肠癌细胞和SW480结肠癌细胞进行试验分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结肠癌细胞表面整合素ανβ6和钙黏蛋白Fat1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分析各组结肠癌中Ras蛋白活化的情况。结果:肿瘤侵袭边缘,整合素αvβ6呈现高表达,而钙黏蛋白Fat1低表达;瘤体中央,整合素αvβ6低表达,而钙黏蛋白Fat1高表达。流式细胞分析证实在结肠癌细胞表面,整合素αvβ6和钙黏蛋白Fat1表达水平同样呈现负相关关系。Western Blot分析证实,整合素αvβ6能够促进结肠癌细胞Ras蛋白的活化水平。结论:整合素αvβ6和钙黏蛋白Fat1在结肠癌中呈现负相关表达,αvβ6通过抑制Fat1功能促进Ras蛋白的活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整合素αvβ6在中国与孟加拉国乳腺癌标本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8例中国患者及42例孟加拉患者的乳腺癌标本及癌旁组织中αvβ6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整合素αvβ6的表达情况与病理组织分级(中国患者组P=0.032,孟加拉患者组P=0.013)、腋淋巴结受累情况(中国患者组P=0.010,孟加拉患者组P=0.001)密切相关。利用Kaplan-Meier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发现,与整合素αvβ6表达阴性患者相比,整合素αvβ6表达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降低(中国患者组P=0.021,孟加拉患者组P=0.002,log-rank检验)。结论:在中国与孟加拉国,整合素αvβ6均为乳腺癌浸润与转移的标记物,将来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整合素αvβ3和VEGF在前列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整合素αvβ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整合素αvβ3和VEGF在41例前列腺癌中的表达,2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作对照.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中整合素αvβ3和VEGF的表达上调,与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整合素αvβ3和VEGF的表达均随着PCa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增加其表达上调(P〈0.05),与PCa的病理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1).在各术前血清PSA值组中,整合素αvβ3及VEGF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整合素αvβ3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s=0.220),相关有显著性(P〈0.05).结论 整合素αvβ3和VEGF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恶性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将二者结合分析,有助于判断PCa的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整合素ανβ6与MMP-9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结肠癌组织中整合素ανβ6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结肠癌及切缘正常组织中整合素ανβ6与MMP-9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整合素ανβ6、MMP-9阳性率明显高于切缘结肠组织(P〈0.01),且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肠癌组织中整合素ανβ6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0.892,P〈0.01)。结论:检测整合素ανβ6与MMP-9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可作为结肠癌预后评估指标之一;针对二者进行相关靶向研究可能为治疗结肠癌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高密度和细胞挤压状态对结肠癌细胞表面整合素αvβ6表达的影响效果,探讨结肠癌细胞永生化侵袭生长的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肠癌细胞系WiDr、Sw480细胞株和人正常角质细胞系HaCaT细胞株,在高低密度培养条件下各细胞表面的αvβ6表达水平;同时将100例结肠癌标本高细胞密度易侵袭的肿瘤边缘部分及低细胞密度的肿瘤中心部分制作成200点的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整合素叫B6在结肠癌不同部位的分布和表达差异。结果:表达αvβ6的结肠癌细胞出现细胞密度依赖的αvβ6表达增加,而缺乏αvβ6表达的癌细胞和正常角质细胞系HaCaT细胞在高低密度培养条件下αvβ6表达没有改变。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显示结肠癌αvβ6阳性表达率为38%,在癌细胞密度高、细胞拥挤的肿瘤边缘部分αvβ6高表达占73.7%(28/38),且αvβ6密布于肿瘤侵袭边缘,而肿瘤中央组织以仅αvβ6低表达为主,高表达仅占28.9%(11/38)。结论:细胞高密度和细胞挤压状态诱导癌细胞αvβ6表达可能是构成结肠癌细胞永生化侵袭性生长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溶血磷脂酸(LPA)是否能诱导整合素αvβ6在肝细胞性肝癌中的过度表达。 方法收集23例肝细胞癌患者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整合素αvβ6蛋白的表达水平。培养人肝癌细胞Hep-3B,以正常肝细胞(HL-7702)为对照,采用逆转录PCR(RT-PCR)法检测整合素αvβ6表达,再分别用TGF-β1和(或)LPA刺激Hep-3B细胞,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整合素αvβ6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Hep-3B中整合素αvβ6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整合素αvβ6在肝癌标本中呈高表达,而在正常肝脏组织中并不表达。(2)逆转录PCR检测Hep-3B细胞表达整合素αvβ6,在正常肝细胞中未发现表达。(3)Western Blotting、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TGF-β1、LPA和TGF-β1+LPA均可诱导Hep-3B细胞过度表达整合素αvβ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整合素αvβ6在肝癌组织及Hep-3B细胞中呈高表达。TGF-β1和LPA可诱导整合素αvβ6在Hep-3B细胞中过度表达,这将有望为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明确整合素αvβ6能否调控钙黏蛋白Fat1表达,及其可能的信号传导通路,进一步揭示其促进结肠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孵育HT-29及SW480结肠癌细胞,利用si RNA技术和转基因技术调控整合素αvβ6的表达,并根据其表达情况进行实验分组;应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各组结肠癌细胞中Total-ERK、phosphate-ERK和Fat-1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ER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观察阻断ERK活化后Fat-1的表达情况。明胶酶谱分析αvβ6的表达与否与肿瘤细胞分泌Gelatinase B的情况。结果:通过干预整合素αvβ6表达,能够负向调控钙黏蛋白Fat-1表达,阻断ERK磷酸化过程能够抑制αvβ6对Fat-1的负向调控作用。明胶酶谱分析证实整合素αvβ6能够促进Gelatinase B表达。结论:整合素αvβ6对钙黏蛋白Fat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有负向调控作用,αvβ6-ERK信号通路可能涉及这一分子机制,增强αvβ6表达能够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归巢受体整合素α4β7在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20只,仅用丙酮液灌肠)、模型组(2、4-二硝基氯苯丙酮液灌肠,20只)和干预组(造模后即自大鼠尾静脉注入α4抗体,20只).观察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IL-2和IL-6水平;采用RT-PCR检测结肠组织中α4和β7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大鼠门静脉血中整合素α4阳性淋巴细胞数.结果 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结肠组织α4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8±0.24和0.58±0.37,β7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4±0.37和0.65±0.3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15±0.13,0.24±0.62,均P<0.01).模型组和干预组结肠静脉回流血中α4阳性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76.7±8.2)%和(68.2±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7±6.7)%(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大鼠结肠组织大体损伤评分、组织学评分、IL-2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 淋巴细胞整合素α4β7的高表达与大鼠的结肠黏膜炎性反应形成有关,阻断整合素α4β7可有效减轻结肠黏膜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环氧化酶-2(COX-2)和α-连接蛋白(α-cat)在正常结肠及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正常结肠和86例结肠癌组织中COX-2和α-eat的表达,分析其与结肠癌分化、淋巴结及远处转移、Dukes分期的关系。结果正常结肠COX-2表达阴性,结肠癌组织较正常结肠组织中表达增强(72.1%)(P〈0.01);正常结肠中α-cat阳性表达(100%),结肠癌组织表达明显降低(25.6%)(P〈O.01)。两者的表达情况与结肠癌的分化、淋巴结及远处转移、Dukes分期明显相关(P〈0.05)。结论α-cat在结肠癌组织表达降低及COX-2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增强与结肠癌分化、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关系密切,联合检测二者在结肠癌组织中的含量可以帮助评价结肠癌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整合素αvβ6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9月60例PTC肿瘤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整合素αvβ6的表达情况;在PTC细胞系TPC-1及B-CPAP中利用siRNA干扰整合素αvβ6表达,CCK8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PTC细胞增殖能力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整合素αvβ6在癌旁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显著,且在伴有周围侵犯的肿瘤组织中表达高于不伴有周围侵犯的肿瘤组织。体外干扰αvβ6表达后,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及侵袭能力受到显著抑制。结论:在PTC组织中整合素αvβ6表达显著上调,上调的整合素αvβ6与肿瘤的侵袭浸润显著相关,干扰整合素αvβ6的表达可以显著抑制PTC细胞的增殖能力与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整合素αvβ6在胃癌AGS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整合素αvβ6在胃癌AGS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单克隆抗体10D5封闭AGS细胞表面αvβ6功能,并采用10D5的阴性对照剂鼠IgG2a处理细胞作为阴性对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用10D5封闭αvβ6后,10D5组AGS细胞的存活率较对照组和IgG2a组下降,而凋亡率和caspase-3的表达水平则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2a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素αvβ6表达促进胃癌AGS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和抑癌基因KAI-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和25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CDX-2和KAI-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①在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距癌组织≤2cm)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CDX-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4%(17/50)、54%(27/50)及88%(22/25),KAI-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15/50)、58%(29/50)及92%(23/25),CDX-2和KAI-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均分别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P〈0.05)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也均明显低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②CDX-2和KAI-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结肠癌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均有关(P〈0.05),即在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浸及浆膜及分化程度较低者中CDX-2和KAI-1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其在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未及浆膜及分化程度较高者(P〈0.05),二者均与患者的发病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③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CDX-2和KAI-1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0.544,P〈0.01)。结论CDX-2和KAI-1的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相关,联合评价其功能可能对结肠癌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整合素α6β4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度其与膀胱癌分化、慢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万法对85例膀胱癌石蜡包埋标本进行整合素α6β4半定量检测.结果 有60例膀胱癌组织整合素α6β4呈阳性或不同程度表达增强,高分化癌的整合素α6β4阳性率明显低于低分化癌(P <0 05).整合素α6β4阳性率在膀胱癌伴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 05).结论 整合素α6β4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整合素α6β4可作为判断膀胱癌恶性程度度怠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结肠癌细胞杀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从6例结肠癌患者转移淋巴结中分离TIL细胞,采用^51Cr释放法测定其杀伤结肠癌SW480细胞的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结肠癌细胞的凋亡;采用固定化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TIL细胞和结肠癌细胞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TIL细胞能有效杀伤结肠癌SW480细胞,其杀伤作用明显强于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100:1,P=0.004;50:1,P=0.002;10:1,P=0.006)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100:1,P=0.001;50:1,P=0.002;10:1,P=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IL细胞能促进结肠癌细胞的早期凋亡;TTL细胞高表达FasL分子,而SW480细胞高表达Fas分子,不表达FasL分子。结论TIL细胞能有效杀伤不表达FasL分子的结肠癌细胞,其机制可能通过Fas/FasL通路诱导结肠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整合素αvβ3在人各时期子宫内膜及蜕膜组织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反复种植失败的相关性。方法以40例IVF-ET治疗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40例因男性因素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患者及5例正常孕早期患者作为对照,获取患者各个时期的子宫内膜及蜕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整合素αvβ3蛋白的定位和表达,并对所获得的结果应用Image-ProPlus6.0图像分析软件测定阳性反应强度。结果整合素αvβ3蛋白定位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和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浆;增殖早、中、晚期及分泌早期内膜上均无表达,分泌中期、晚期内膜明显表达,蜕膜中表达最强(P〈0.05)。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同样存在周期性变化,但其在分泌中、晚期的表达要明显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素αvβ3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呈现明显周期依赖性,与胚胎种植密切相关;而其在IVF—ET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减弱,可能是导致胚胎种植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整合素αvβ6缺失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2(ERK2)结合位点对结肠癌SW480细胞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构建稳定转染β6基因结构的结肠癌SW480细胞(SW480β6)和缺失ERK2结合位点的缺失突变型β6转染的SW480细胞(SW480β6Del.mutant),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整合素αvβ6、总ERK(t-ERK)及磷酸化ERK(p-ERK)表达水平,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整合素αvβ6缺失ERK2结合位点对SW480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RNA测序研究整合素αvβ6缺失ERK2结合位点对SW480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并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SW480β6和SW480β6 Del.mutant细胞均高表达αvβ6,两者之间的t-ERK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480β6 Del.mutant细胞p-ERK2水平较SW480β6细胞明显降低,且侵袭能力也明显下降(P<0.05)。通过RNA测序,在SW480β6Del.mutant细胞中共筛选出2249个DEGs,包括上调基因936个,下调基因1313个,DEGs显著富集在癌症通路、PI3K-AKT通路、MAPK通路、细胞与细胞因子受体互作方面。结论:整合素αvβ6通过αvβ6-ERK2直接连接提高ERK2的磷酸化水平,激活MAPK信号通路,促进结肠癌细胞侵袭。缺失整合素αvβ6-ERK2直接连接后,DEGs除富集于MAPK通路外,还富集于多条在结肠癌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通路,提示在结肠癌中各种信号通路具有互补作用,多靶点药物对结直肠癌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YB-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正常结肠组织、结肠癌细胞株、正常结肠细胞株中的表达量及其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YB-1蛋白在103例结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30例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移位YB-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正常结肠组织、人结肠腺癌细胞株LS-174T、正常细胞株SW480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YB-1蛋白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浆,其阳性率为(75.73%,78/10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7.86%,39/103)及正常组织(30%,9/3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7例(35.92%,37/103)结肠癌组织伴有明显核阳性表达,且核阳性表达与结肠癌肿瘤直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或直接侵犯及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P<0.05)。Western blot检测同样证实核移位YB-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0.382±0.09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251±0.043)及正常结肠组织(0.238±0.04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268,P<0.05)。核移位YB-1蛋白在LS-174T中的表达(0.548±0.031)明显高于SW480(0.269±0.017),其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64.273,P<0.05)。结论:YB-1蛋白量的变化与核转移及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分化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结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复合体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与非肿瘤胃黏膜组织中的Syndecan-1、E钙粘素(E-cadherin)与整合素β3(integrin-β3)的表达。结果本组118例胃癌组织中Syndecan-1、E-cadherin的表达明显低于20例非肿瘤胃黏膜组织(P=0.000、P=0.000),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P=0.000、P= 0.000)、脉管侵犯(P=0.000、P=0.000)、淋巴结转移(P=0.000、P=0.000)和远处转移(P=0.000、P=0.000)呈显著负相关;而integrin-β3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肿瘤胃黏膜组织(P=0.000),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P=0.000)、脉管侵犯(P=0.000)、淋巴结转移(P=0.000)和远处转移(P= 0.000)呈显著正相关。三种蛋白的表达均与胃癌的生长方式相关(P=0.000、P=0.000、P=0.015),而与分化程度无关(P=0.063、P=0.138、P=0.585)。Syndecan-1与E-cadherin两种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00),二者与integrin-β3的表达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P=0.000、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Syndecan-1、E-cadherin蛋白低表达及integrin-β3白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低于Syndecan-1、E-cadherin蛋白高表达及integrin-β3白低表达的患者(分别为12.8%及91.7%,P= 0.000;12.8%及93.6%,P=0.000;13.9%及72.8%,P=0.000)。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Syndecan-1的表达水平可作为独立于胃癌生长方式、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指标外的胃癌预后指标(P=0.000),而E-cadherin与integrin-β3能作为反映胃癌预后的独立指标(P=0.978、P=0.789)。结论Syndecan-1、E-cadherin蛋白低表达及integrin-β3蛋白高表达均与胃癌的侵袭与转移显著相关,可作为胃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整合素αVβ3、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探讨整合素αVβ3与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生成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整合素αVβ3、VEGF、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5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αVβ3、VEGF、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76%、64.41%和55.93%,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3%、6.67%和6.67%三种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间的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αVβ3、VEGF、MMP-9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级分期相关;αVβ3、VEGF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癌灶直径、单发/多发相关;αVβ3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年龄相关;整合素αVβ3与VEGF及MMP-之间的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r=0.3703,r=0.3182,P〈0.01)。结论:整合素αVβ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升高,并与分级分期等指标相关,表明其具有促进膀胱移行细胞癌生长的作用。整合素αVβ3可能通过协同VEGF及MMP-9作用,促进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血管生成及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