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檗碱(BBR)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TGF-β1/SnoN表达失衡及其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BBR对DN大鼠早期肾脏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复制早期DN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BBR低、中、高剂量(50,100,200 mg·kg-1)治疗组及阳性对照(依那普利1 mg· kg-1)治疗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5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24 h Upro)及24h尿微量白蛋白(24 hUmAlb);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TGF-β1,SnoN,Smad2/3与Smad7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TGF-β1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BR各治疗组大鼠FBG,BUN,Scr,24 h Upro及24 hUmAlb水平显著降低;肾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善;TGF-β1蛋白及mRNA和Smad2/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SnoN和Smad7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结论:BBR可通过Smad信号通路来维持DN肾组织TGF-β1/SnoN表达的动态平衡,从而改善早期DN大鼠肾功能病变,延缓DN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黄连胶囊(CRCC)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复制早期DN大鼠模型,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CRCC高、中、低剂量组(生药含量分别为4.36,2.18,1.09 g.kg-1)、消渴丸(XKW)0.80 g.kg-1治疗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30 d后检测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肌酐(Cr)、胰岛素(Ins)及尿蛋白(Upro);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1)与Ⅳ型胶原(Ⅳ-C)蛋白的表达。结果:CRCC可降低大鼠FBG,BUN,Cr及Upro水平,升高Ins,降低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与Ⅳ-C蛋白的表达,改善肾组织形态学异常。结论:CRCC对早期DN大鼠肾微循环病变具有保护作用,延缓DN慢性病理进展,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肾组织TGF-β1与Ⅳ-C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对DN大鼠的作用及产生该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大剂量(60 mg·kg-1)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DN大鼠模型。将DN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及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之后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8周后测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光镜观察肾组织结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TGF-β_1,Smad2/3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_1,Smad2/3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肾组织TGF-β_1,Smad2/3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BUN,SCr,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升高,ELISA检测大鼠TGF-β_1,Smad2/3含量明显升高,肾组织病理结构异常较为明显,TGF-β_1,Smad2/3蛋白量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各组均不同程度降低了DN大鼠FBG,BUN,SCr,24 h尿蛋白水平(P0.05);ELISA检测大鼠TGF-β_1,Smad2/3含量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结构异常得到改善,TGF-β_1,Smad2/3蛋白量表达减少(P0.05,P0.01),TGF-β_1,Smad2/3 mRNA表达减少(P0.05,P0.01)。结论:当归-红芪超滤膜提取物可改善DN大鼠肾功能病变,延缓DN慢性病理进展,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_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吴以岭  魏聪  梁俊清  王宏涛  张会欣  贾振华 《中成药》2007,29(12):1754-1757
目的:探讨通肾络胶囊对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糖适平组、通肾络胶囊组。动态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24h尿微量白蛋白(24hmALB),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lAc)、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肾脏超微结构改变,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及图像采集分析系统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转化生长因子βⅡ型受体(TβRⅡ)、Ⅳ型胶原(Ⅳ-C)、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结果:通肾络胶囊可降低DN大鼠FBG、HblAc、24hmALB(P<0.05或P<0.01)的水平,减轻肾小球基底膜(GBM)增厚程度,降低GLUT-1的表达,降低TGF-β1、TβRⅡ的表达(P<0.05或P<0.01),减少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通肾络胶囊可能通过降低GLUT-1、TGF-β1和TβRⅡ的表达,直接和间接地减少了ECM成分的表达从而发挥对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参藤三黄汤合葛根芩连汤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N)的保护机制。方法:通过单侧肾切除术联合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DN模型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15 mg·kg-1)、参藤三黄汤合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5,10,20 g·kg-1)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8周,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血尿素氮(BUN),24 h尿量(24 h U-vol),24 h尿蛋白(24 h U-pro),血清肌酐(SCr),肾质量/体质量指数(KW/BW),取各组大鼠肾组织,匀浆取上清,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KW/BW增大(P<0.05),各项生化指标明显异常,表现在血糖明显升高(P<0.05),BUN,24 h U-vol,24 h U-pro,SCr及MDA明显升高,SOD及CAT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显示,Smurf2及TGF-β1蛋白表达升高(P<0.05),MMP-9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厄贝沙坦组和参藤三黄汤合葛根芩连汤各组指标改善明显,体质量增加(P<0.05),KW/BW降低(P<0.05),血糖,BUN,24 h U-vol,24 h U-pro,SCr及MDA明显降低,SOD及CAT明显升高(P<0.05),Smurf2及TGF-β1表达明显降低(P<0.05),MMP-9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参藤三黄汤合葛根芩连汤能有效改善DN模型大鼠多项生化指标,改善肾脏功能,其作用机制与降低Smurf2及TGF-β1表达,增强及MMP-9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归降糖益肾方对糖尿病肾病骨骼肌特异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缺失转基因鼠(MKR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MKR鼠60只,按性别、空腹血糖、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左归降糖益肾方组(28.8 g·kg-1),阳性药物组(格列喹酮0.003 9 g·kg-1与盐酸贝那普利0.001 3 g·kg-1),每组15只,同龄C57鼠10只作为正常组,除正常组与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高脂喂养联合单侧肾切除造成糖尿病肾病(DN)小鼠模型,造模后8周ig给予相应药物8周,留取尿标本,心脏采血处死各组小鼠。电化学法检测空腹血糖(FBG),常规生化法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ELISA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并取新鲜肾组织,RT-PCR检测肾组织TGF-β1及CTGF mRNA的表达水平;其余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24 h,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FBG,SCr,BUN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比较,左归降糖益肾方能明显降低DN小鼠FBG,降低SCr,BUN及尿微量白蛋白含量(P0.01);下调TGF-β1mRNA及CTGF mRNA的表达水平(P0.05,P0.01),疗效等同于阳性药物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肾小球体积缩小,肾小球萎缩,球囊腔增宽,球囊腔壁层细胞增多且异形化,左归降糖益肾方能明显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结论:左归降糖益肾方可以通过下调TGF-β1mRNA及CTGF 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肾组织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方法,探索小檗皮对STZ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保护机制,发现相关血清代谢标志物。方法: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复制DN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灌胃给予小檗皮0.7 g/kg水浸膏组、盐酸小檗碱+盐酸小檗胺171 mg/kg+48 mg/kg组和二甲双胍0.196 g/kg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4周,同时检测空腹血糖水平(FBG)。采集大鼠血清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尿酸(UA)、总蛋白(TP)、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电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及测定肾小球基底膜厚度。同时,大鼠血清采用LC-MS代谢组学技术,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等方法筛选并鉴定与DN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利用MetPa数据库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FBG、BUN、Scr、UA、TGF-β1和VEGF显著升高,TP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血清FBG、BUN、Scr、UA、TGF-β1和VEGF明显降低,TP显著升高;电镜结果表明给药组均能改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减少肾小球基底膜厚度。代谢组学结果表明给药组的代谢物能够显著区分,发现并初步鉴定了17个差异代谢物及6条相关通路。结论:小檗皮能够改善DN的病理变化和药效学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上调DN大鼠血清中的鸟氨酸含量,参与精氨酸与脯氨酸的代谢,而盐酸小檗碱、盐酸小檗胺可能是小檗皮发挥治疗DN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异方对实验性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灶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SD大鼠采用自身种植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内异方低、高剂量(含生药25.2,50.4 g·kg-1·d-1)、孕三烯酮对照组(2.5 mg·kg-1·d-1),ig 3周后,应用RT-PCR检测内异灶组织中TGF-β1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内异灶组织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TGF-β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内异方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孕三烯酮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大鼠模型内异灶中TGF-β1mRNA及蛋白的表达升高,内异方通过下调TGF-β1mRNA及蛋白的表达,起到抗EMS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糖肾清1号对糖尿病肾病肾组织局部AngⅡ及TGFβ1 mRNA转录表达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卡托普利24 mg.kg-1.d-1)、糖肾清1号甲、乙、丙、丁的高、中、低剂量治疗组(甲组给药糖肾清1号有效成分A,高剂量组94 mg.kg-1.d-1,中剂量组47 mg.kg-1.d-1,低剂量组23.5mg.kg-1.d-1。乙组给药糖肾清1号有效成分B,高剂量组94 mg.kg-1.d-1,中剂量组47 mg.kg-1.d-1,低剂量组23.5 mg.kg-1.d-1。丙组用药为1/2A与1/2B配成,高剂量组94 mg.kg-1.d-1,中剂量组47 mg.kg-1.d-1,低剂量组23.5 mg.kg-1.d-1。丁组为糖肾清1号生药制剂,高剂量组用药为195 mg.kg-1.d-1,中剂量为97.5 mg.kg-1.d-1,低剂量组48.75 mg.kg-1.d-1),每组10只。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检测大鼠AngⅡ,TGF-β1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行组织形态学观测。结果:糖肾清1号呈量效依赖性下调AngⅡ,TGF-β1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P<0.01或0.05),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P<0.05)。结论:糖肾清1号可通过调控AngⅡ,TGF-β1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抑制肾组织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TW)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中TGF-β1/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TW灌服DN模型大鼠,生化检测实验大鼠24h尿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Leica QwinPlus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肾小球直径、肾小管短径和完整肾小管数目,并称取各组大鼠左肾重量、计算肥大指数,PAS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免疫组化(IHC)检测肾组织TGF-β1、p38MAPK表达。结果:TW能够降低实验大鼠肾组织TGF-β1、p38MAPK的表达,减少24h尿蛋白、Scr、BUN,升高ALB,缩小肾小球直径及肾小管短径,完整肾小管数量增加,肾脏病理改善,肾重及肥大指数减少,TW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ALT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W可能通过影响DN大鼠肾组织TGF-β1/p38MAPK的表达,而改善上述生化指标,减轻肾脏病理损害,而对肝功能未见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黄芪水蛭制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加STZ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黄芪水蛭制剂)、雷公藤治疗组(雷公藤)、西药治疗组(洛汀新)、中西药治疗组(黄芪水蛭制剂加洛汀新),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后血糖变化,并于实验结束前进行留尿,测24 h尿蛋白定量。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大鼠TGF-β1的表达。结果经黄芪水蛭制剂治疗2个月后,各治疗组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模型对照组TGF-β1表达显著高于各治疗组。结论黄芪水蛭制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当归补血汤对气血双虚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组织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及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结合环磷酰胺和放血法建立气血双虚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检测成功后模型大鼠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模型对照组、当归补血汤(DBD)高剂量组、DBD低剂量组、贝那普利(BN)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另选10只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当归补血汤前检测各组受试动物的血液学指标,灌胃给予当归补血汤8周后称量各组受试动物的体质量,计算肾体比,检测血糖、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血液学等指标,并对肾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各组受试动物的血液学指标与给药前相比有显著提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DBD受试动物的体质量显著增加,肾体比显著减小,血糖、尿蛋白、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以及肾脏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有明显改善。结论:当归补血汤对于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具有补气补血,控制肾脏肥大,改善肾组织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芪丹益肾降糖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芪丹益肾降糖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DN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芪丹益肾降糖胶囊(QYJC)组,每组10只,ig给药,每天1次,12周后检测体重(BW)、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蛋白排泄率(UAE);光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并对损害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QYJC能显著降低DN大鼠的FBG,BUN,TC,TG,UAE,降低肾小球硬化指数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指数。结论:芪丹益肾降糖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具有好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血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反应,观察天荔汤对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天荔汤高、低剂量组,西药对照组(Capotril HB419),病理组和正常对照组。用四氧嘧啶(Alloxan)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8周后检测大鼠血糖、肾脏肥大、肾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病理组血糖、血脂、尿蛋白、肾重、体重等指标明显增高,肾匀浆MDA含量亦增加,而肾脏抗氧化酶的活性则降低,天荔汤显著降低肾组织匀浆SOD、MDA含量。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存在氧化应激反应,肾组织抗氧化酶缺乏。经天荔汤治疗后上述变化明显被逆转。  相似文献   

15.
糖肾清Ⅰ号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糖肾清I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四氧嘧啶所诱导的清洁级Wistar糖尿病肾病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肾病未干预组(B组)和糖尿病肾病糖肾清Ⅰ号干预组(C组),每组各12只。糖尿病肾病模型成功后开始给予糖肾清Ⅰ号药物干预,8周后收集24h尿液及血标本,处死大鼠后,取肾组织行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明显增加,尿蛋白增加,肌酐清除率上升;糖肾清Ⅰ号使尿蛋白减少(P<0.01),肌酐清除率降低(P<0.01),TGF-β1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下降,病理学检查显示糖肾清Ⅰ号使糖尿病肾小球硬化减轻。[结论]糖肾清Ⅰ号通过部分抑制TGF-β1的活性而对糖尿病肾脏损害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Rg1、Rb1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造模组,造模组采用空腹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Rg1大剂量组、Rg1小剂量组、Rb1组,给药12周;12周末处死大鼠,取肾后固定包埋切片,采用HE染色、Mallory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Rg1、Rb1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蛋白尿,增加体重,降低Scr和BUN,改善肾功能,调节TG,改善脂代谢紊乱,并且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细胞内的VEGF在细胞浆内的表达。结论Rg1、Rb1可抑制VEGF蛋白的过度表达,进而减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仙贞片对链脲佐茵素(STZ)糖尿病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糖尿病西药治疗组(洛汀新加糖适平,阳性对照药)和仙贞片大、小剂量治疗组,灌胃给药12周和24周,另以体重、鼠龄相匹配的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尿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仙贞片大、小剂量治疗组大鼠12周和24周血糖、HbA_1c、m-Alb、SCr 和 BUN 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大剂量治疗组12、24周 HbA_1c、m-Alb、BUN,24周血糖、SCr 低于小剂量治疗组(P<0.05~0.01)。结论:仙贞片可能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HbA_1c,改善肾脏功能,防治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清营汤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造成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成模后8周,观察各组间肾重/体重、血与肾组织中MDA、肾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病理组大鼠肾重/体重、肾组织与血中的MDA明显升高,而清营汤组的肾重/体重、肾组织与血中的MDA明显降低,清营汤组基底膜的增厚与系膜的增生不明显。结论:清营汤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病变的干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大鼠体内脂质过氧化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和podocin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讨六味地黄丸(LWDHW)保护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机制。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1周后,按血糖浓度将成模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TZ,8只)、治疗组(STZ+LWDHW,8只),另设正常组(Control,8只)。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丸灌胃,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观察8周。治疗第8周末,称大鼠体重,计算肾系数,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检测24h尿蛋白总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免疫印迹检测nephrin和podocin在肾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体重明显下降(P<0.01),肾系数,24h尿蛋白总量,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肾小球肥大、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样变,见蛋白管型;nephrin和podocin蛋白表达减少(P<0.01)。治疗组血糖、体重无明显改变;肾系数,24h尿蛋白总量,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降低(P<0.05);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大鼠肾组织nephrin和podocin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可能通过增加足细胞nephrin和podocin表达发挥保护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