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家庭照料者认知团体心理治疗干预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在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中招募80名密切接触患者的照料者.分为干预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对对照组的照料者实施常规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对干预组是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对照料者增加认知团体心理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完成时、干预6个月后测量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来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在干预前和干预完成时,两组家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之间的PANSS、SDSS、ADL等量表及其因子平均得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家庭患者在PANSS的阴性量表分因子、SDSS、ADL量表因子的平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组的PANSS的阴性量表分因子和ADL量表躯体生活因子均比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均<0.05),SDSS、ADL量表的工具性日常生活因子和ADL总分的平均得分比干预前和干预完成时都有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认知团体心理治疗干预家庭照料者对该家庭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近期影响有限,但具有改善患者阴性症状控制、生活功能的远期效果.家庭照料者所提供的积极康复氛围是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远期康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双胎妊娠妇女焦虑、抑郁情绪及母婴结局影响.方法 将86例双胎妊娠女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孕产妇均接受常规体检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指导.两组孕产妇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以及母婴结局情况比较.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患者SAS、SDS量表评分分别为(62.49±10.28)分、(53.37±9.26)分,研究组分别为(63.02±10.31)分、(54.11±9.88)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SAS、SDS量表评分分别为(47.49±8.07)分、(44.47±10.15)分,研究组分别为(33.63±7.45)分、(37.26±8.33)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评分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能够改善双胎妊娠妇女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可控制性细微运动干预应用于股骨骨折患者术后对其生存质量及功能康复的影响,并为这类患者的优质诊疗照护模式积累循证经验.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于2013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02例股骨骨折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依据,将所有纳入对象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其中对照组实行传统的护理照护,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可控制性细微运动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在于预前及干预后第3周末的LySholm评分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以及活动评分分别为(85.1±10.7)分、(88.1±13.7)分、(88.3±13.2)分、(85.3±9.2)分、(82.1±8.4)分、(78.3±7.5)分、(72.1±10.3)分、(78.9±7.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第3周末,研究组患者的跛行、支撑、交锁、不稳定、疼痛、肿胀、爬楼梯、下蹲评分分别为(4.3±0.6)分、(4.4±0.3)分、(11.6±0.4)分、(19.7±0.7)分、(20.6±1.2)分、(8.9±0.5)分、(8.3±0.3)分、(4.3±0.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对于股骨骨折患者来说,引入可控制性细微运动干预,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能促进肢体的功能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静 《中国医药指南》2009,7(24):241-243
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康复组实施12个月的精神康复干预。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康复效果。结果康复组干预后比干预前SDSS分数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康复组比对照组SDSS分数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康复组的复发住院率低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性差异(χ2=9.22,P<0.005)。结论精神康复对提高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降低其复发住院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医患联谊会"模式的综合心理干预手段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干预效果。并检验"精神分裂症医患联谊会"形式的综合心理干预手段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方法随机选取了本院门诊及病房内符合研究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知情同意书告知后愿意参加研究的共80例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39例,对照组41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量表(IPRO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等工具对于他们在干预前后的不同时间截点进行评定。然后将两组测定结果分别进行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研究并进行分析。结果 PANSS量表分随研究开展下降,3个月后评分下降(P<0.01),保持降低至12个月,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12个月后较基线IPROS总分及生活能力、关心兴趣、讲究卫生、社交能力4个因子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另研究组12个月后较基线比较ADL的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及工具性日常生活自理量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则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服药依从性、复发率上,研究组较对照组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神分裂症医患联谊会"形式的综合心理干预手段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和康复起到了明显作用,减少复发,提高依从性,并帮助其获得更多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行胸腔式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2%,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干预前,对照组SF-36评分为(21.86±4.32)分,研究组SF-36评分为(28.89±5.1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干预后,对照组SF-36评分为(22.75±4.67)分,研究组SF-36评分为(28.56±4.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评估程式化作业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期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采取摸彩球形式随机分组单盲法研究,对照组(n=36)采取常规作业治疗20周;干预组50例,制定程式化作业治疗标准方案进行为期20周的训练。对比两组患者PANSS评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康复状态量表(MRS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变化。结果两组干预治疗后PANSS评分、MRSS评分、SDSS评分均明显降低,ITAQ评分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PANSS评分、MRSS评分、SDSS评分、ITAQ评分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程式化作业治疗效果确切,增强患者主动式参与训练,提升作业治疗质量,促进康复效果提升。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9,(24):131-134
目的探讨利伯曼康复技术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收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给予利伯曼康复技术训练。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自知力治疗和态度问卷(ITAQ)、用药依从性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利伯曼康复技术训练干预后,SDSS总分(8.25±4.12)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ITAQ评分(11.07±4.12)分高于对照组(8.01±5.02)分(P 0.05);且研究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利伯曼康复技术训练能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自知力及用药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的精神病症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结局。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维持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药物维持治疗联合社会技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局、ITAQ量表评分、PANSS量表评分、SDSS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稳定率(72.5%)显著优于对照组(47.5%),观察组复发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45.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TAQ评分(20.5±5.0)分,PANSS总分(34.0±3.2)分,SDSS评分(2.0±1.1)分;对照组组ITAQ评分(14.5±4.2)分,PANSS总分(36.9±3.9)分,SDSS评分(3.5±1.7)分;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会技能训练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结局,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信息-动机-行为(IMB)模型引导精神分裂症患者知信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9例的资料, 根据干预方法不同, 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 研究组采用IMB模型引导知信行干预。干预3个月后, 比较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服药依从性问卷(MAQ)、注意控制量表(ACS)、家庭关怀指数问卷(APGAR)、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结果干预后, 研究组阳性症状评分[(10.15±2.20)分]、阴性症状评分[(11.49±2.38)分]和PANSS总分[(64.22±9.4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8±2.71)分、(14.72±2.45)分、(72.57±9.58)分(t=7.50、6.96、4.58, 均P < 0.001);研究组MAQ评分[(1.09±0.2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5±0.39)分(t=5.66, P < 0.001);ACS[(62.20±7.31)分]、APGAR[(11.26±2.24)分]和PSP...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理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入院顺序编号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精神分裂症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及简明精神量表(BPR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7.67%(42/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3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TAQ评分(18.32±2.64)分、Morisky评分(7.28±0.49)分高于对照组的(15.04±3.42)、(6.35±0.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抑郁、缺乏活力、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干预能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基于同理心为基调的护理策略应用于冠心病患者对其期望感知与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心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依据,将纳入对象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以同理心为基调的护理策略.利用由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在于预前及干预后第2周末的情感状况进行测评;利用Heah希望量表(HHI)对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2周末的病情期望水平进行测评.结果 两组干预前HH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HHI中的T、P、I维度及总评分分别为(12.9土2.5)分、(12.8±2.7)分、(12.9±2.3)分和(38.6±6.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干预后HHI各维度评分相较本组干预前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分别为(51.0±3.7)分和(52.3±3.2)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患者,引入以同理心为基调的护理策略,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期望感知,且能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成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人住中途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社会功能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刚刚出院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入住中途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自然回归社会。对比研究1年,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两组病人的康复效果。结果经过为期1年的中途宿舍系统的康复训练,研究组PANSS量表评分、SDSS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人住中途宿舍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对其社会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庭式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抽取2010年曾在我院住院治疗,现坚持在家中服药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同时进行为期6个月的家庭式康复治疗;在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使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各项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SDSS总分﹑MMSE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随访前后SDSS总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家庭式康复治疗能够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用药在减少复发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出院后在社区维持服药的患者分为护理介入组(研究组)和非护理介入组(对照组),介入组患者定期得到护理干预,并采用PANSS、TESS量表对患者情况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1年后复发率为13.9%,对照组复发率43.8%,研究组复发率明显较低(P<0.001)。PANSS量表评定对照组阳性与阴性症状均分、PANSS总均分比研究组高(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护理是具有投入少、效益高为特点的一项工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与研究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作用。方法:对54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2组,研究组27例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27例单纯给予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末分别进行精神病阴性、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社会功能量表(SDSS)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8周末在PANSS量表评分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SDSS因子分职业和工作、家庭外活动、个人生活自理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改善某些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对老年抑郁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实行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对照组实行目前的医学模式.分别在治疗前、治疗期间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症状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12周后,干预组患者HAMD17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有效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小,且无显著性差异.讨论应用慢性病病案管理模式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较好,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心理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方法下的心理情绪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PANSS评分、护理满意度、简明精神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SDSS评分、临床指标、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 <0.05)。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后PANSS量表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后PAN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量表评分、SD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时间、治疗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开展利伯曼康复训练程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用药态度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符合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由病区护士和利伯曼康复训练师进行系统的利伯曼训练12周.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采用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和用药态度量表(DIA)在入组前、第4周、第12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对照组NOSIE的社会兴趣因子得分分别为(23.85±9.77)、(15.48±8.85) (P<0.01),迟缓因子得分分别为(1.22±2.48)、(3.43±3.28)(P<0.05),总积极因子得分分别为(88.00±18.14)、(75.19±16.35) (P<0.05);SQLS仅有精力/动机因子[得分分别为(24.00±18.60)、(42.50±1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IA得分分别为(6.68±2.39)、(3.0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伯曼康复训练程式能有效改善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用药态度,迸一步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社区老年慢性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28例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均给予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干预前后遵医率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ADL、SDS、SDSS评分低于干预前,QOL评分、遵医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