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比较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要求、服用方法、储存方法、不足等方面内容,表明中药饮片临床用药以汤剂为主要剂型,且用药灵活、辨证施治是主要特点;中药配方颗粒相比中药饮片同样疗效确切,且剂型稳定、简便易用、携带方便,临床应用更普遍。  相似文献   

2.
中药配方颗粒是利用现代制药技术,将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制成的一种免煎煮的颗粒剂,自应用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笔者就其优点与传统汤剂比较,分析我院在其应用方面存在局限性的原因,并探讨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劣势分析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临床用药需求的不断变化,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新型配方用药,弥补了传统汤剂的许多不足之处。近年来,使用人群与范围不断扩大,前景看好。然而面对全国良莠不齐的中药饮片市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对比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的主要特点。方法:将我院2015年3~12月收治的64例痛经患者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服用温经汤饮片水煎剂,观察组服用温经汤颗粒剂,对比疗效;48例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服用补中益气汤饮片水煎剂,观察组服用补中益气汤颗粒剂,对比疗效。结果:痛经病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与94.8%,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子宫脱垂病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与96.2%,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配方颗粒除了价格偏高,销售额和临床使用量都低于传统中药饮片(P<0.01)。结论:中药配方颗粒、传统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相当,有着各自治疗优缺点,在临床应当根据患者经济状况选择应用,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的中药配方颗粒,从概念上来讲,指的是将传统的中药饮片作为原材料,经过现代的加工工艺和制药技术提取、分离、浓缩出有效成分后再进行干燥、制粒、精致包装,从而制成不需要煎煮,直接冲服的纯中药制剂[1]。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中药配方颗粒见于1992年江阴天江药业推出的制剂,发展至今,无论是配方的药效还是提取、加工的工艺,都有着长足的进步。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的中药饮片相比,具有药性强、药效好,尤其是免煎煮,操作方便,安全卫生等优势,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青睐,临床应用广泛。另外,作为祖国医学的代表产品,相比于传统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在国外的推广方面,同样发展迅猛,目前在美国、欧盟、澳大利亚、韩国、日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中药配方颗粒在慢性病临床上的应用现状,并且介绍了不同的症状所采用的中药配方。相关的病例数据均表明,中药配方颗粒具有用量小、毒性小、不良反应小,且高效、长效等特性,能够解决了传统汤剂的缺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苏丽梅 《海峡药学》2008,20(10):195-197
介绍"中药配方颗粒"的现状,优势及不足,并指出解决不足的办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中药配方颗粒国内及国际发展状况,论述了现阶段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发展中的问题,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忠壮 《家庭用药》2012,(12):49-49
王阿姨最近到医院看中医,开方时医生征询其意见,是选成药,中药配方颗粒,还是传统饮片?结果王阿姨就懵了,问医生,啥叫中药配方颗粒?  相似文献   

10.
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研究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天朝 《中国药业》2003,12(7):23-25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时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制备工艺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结果:以水为溶媒、煮提方法制备配方颗粒不完全符合中医药特点。汤剂中中药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是达到增效降毒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结论:为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药配方颗粒临床运用体会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绿色药品的认识和理念越来越高,中医中药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赞同,对中药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传统的中药汤剂已经远不能满足和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与节奏。煎药时间长、携带不方便,特别是中药煎煮要求以银具、陶瓷、砂锅煎煮为佳,而人们日常生活大多采取铁锅煎煮,对药效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对特殊要求煎煮的如先煎、后下、包煎等,若非专业药剂人员一般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其次煎药时间约为1h,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门诊中药配方颗粒处方情况,提高处方合理用药水平。方法:调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2月中药配方颗粒门诊处方信息,对其中患者性别、年龄、科别、用药金额及比例、涉及中药配方颗粒品种、药品在处方中出现次数和剂量等进行统计、分析,对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的临床诊断也进行人工统计、分析。结果:女性用药比例高于男性;中老年用药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普通内科、呼吸科、皮肤科、脾胃科和专家门诊用药比例高;2011年12月的处方量和用药金额高;我院涉及配方颗粒的药品有400种,当归、陈皮、黄芩、茯苓、白芍居使用频率排序前5位;使用频率排序前20种药品的使用剂量在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剂量范围内平均出现频率为56.97%,超出规定剂量平均出现频率的41.84%;处方临床诊断不规范比例为17.6%。结论:我院中药配方颗粒处方中存在用药剂量问题,处方中的临床诊断也存在不规范问题。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要加强临床用药剂量监测和合理用药检查,切实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潘锋峰 《海峡药学》2013,25(9):42-43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将原药材按照现代规范炮制,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喷雾干燥和制备工艺,经科学提取而成的颗粒。本着“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原则。运输、保管、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14.
中药配方颗粒优劣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中药配方颗粒是指按照中药制剂浸提法,选用适当的溶媒和程序,将中药饮片中的可溶性有效成分浸出,经浓缩干燥,按一定比例制成的散剂或颗粒剂。实行单味定量包装,供药剂人员遵临医嘱随证处方,按规定剂量调配给患者直接服  相似文献   

15.
李爱君 《首都医药》2010,(20):44-44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的问题。方法分析总结实际工作中有关中药配方颗粒的疑惑。结果通过实际调剂发现其存在价格偏高、精度偏低、监管缺失等方面的诸多问题。结论需要切实加强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和监管。  相似文献   

16.
"中药配方颗粒"又名中药颗粒饮片、免煎饮片、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从概念上来说,中药配方颗粒是用符合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做原料,经过提取、浓缩、分离、干燥、制粒、包装等现代化制药技术制成的单味中药颗粒剂[1].其性味、归经、功效与原中药饮片基本一致,在保留传统用药特点基础上,又具有处方加减灵活、携带方便、质量可控、不需煎煮等优点,其调配更加方便、卫生、快捷,减少人力,节省了时间,方便患者服用.  相似文献   

17.
陈惠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141-141
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疗效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疗效、患者用药的安全。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优劣,提出了加强中药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仇法新  高福君 《中国药房》2007,18(3):163-165
目的阐明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方法综合分析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现状、研究内容及存在问题。结果与结论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应密切结合传统的用药习惯和临床经验,以经方颗粒为主,单味中药颗粒配方为辅,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建立方便可行的质量标准体系,规范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正>中药配方颗粒又称免煎颗粒、单味中药浓缩颗粒,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制药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精制而成的颗粒状剂型[1]。临床应用,可以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剂配成复方,加水溶化服用。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在我国各地各级医院临床广为应用,已具有一定的影响。我院附属医院自2008年引进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所制数百余种中药配方颗粒,经在儿科临床应用,现浅谈几点体会。1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述中药配方颗粒与中药汤剂的临床对比。方法对比两者优缺点,给出解决方案。结果与结论传统中药汤剂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处方调剂后,加水煎煮,达到治疗效果。但中药材既不卫生又不易保管,称量误差大,煎煮不方便。而颗粒状剂型是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将中药饮片提取、浓缩制成的,即保持了中药汤剂的特点,又有所专长,具有"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毒性、作用)及"五方便"(服用、携带、贮藏、组方、运输)等优点[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