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有关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有关。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包括改善内皮功能、抗氧化、抗炎、调节神经内分泌、抑制心室重构、抗血栓等。  相似文献   

2.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他汀类药物进行了诸多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明确了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之外的心血管系统多效性作用,从而促进了他汀类药物在缺血和非缺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3.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已被充分证实,包括炎症作用、抗心室重塑、改善神经体液调节、抗心律失常、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等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减轻心肌的慢性炎性反应,改善心肌代谢,因而延缓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刘瑞芬 《北方药学》2016,(1):165-165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明显,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能够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探讨他汀类药物对CRF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54例CRF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非他汀组予常规治疗;他汀组予常规治疗加普伐他汀20 mg/d或辛伐他汀20 mg/d.同时设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各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CRP、Fg水平.结果 CRF患者治疗前CRP、Fg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他汀组CRP、Fg水平下降,与治疗前及同期非他汀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CRF患者中存在CRP水平升高的炎性反应;(2)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CRP、Fg水平,提示其具有降脂以外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片为代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观察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应。方法确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22例,给予常规强心、利尿等抗心力衰竭治疗,他汀联合组38例,在常规强心、利尿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片20mg/d,各治疗半年。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脏超声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患者比治疗前LVED和LVES)均缩小,LVEF有所增加,且他汀联合组比常规对照组变化更明显,具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利弊。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除了采用与对照组一样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外,还要采用他汀类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Ⅰ级、Ⅱ级心功能患者数多于对照组,Ⅲ级、Ⅳ级心功能患者数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谨慎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调脂及抑制动脉炎性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高脂血症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3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TC、LDL-C、HDL-C、hs-CRP水平均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结束后肝功能复查无异常,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能显著改善HDL-C、hs-CRP水平,对改善血脂成分、抑制血管内膜炎性反应、稳定动脉粥样斑块、进一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抑制斑块破裂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他汀类药物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CHF患者,NYHA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他汀类药物治疗组,48例,采用常规治疗(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有或无洋地黄等)+辛伐他汀;B组为对照组,无他汀类药物,48例,采用常规治疗(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有或无洋地黄等)。随访1~2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NYHA心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心率(HR)、LVESD、LVEDD、收缩压(SBP)、心肌耗氧量(HR×SBP)、LVEF、6min步行试验、NYHA心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而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在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改善上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并且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应用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CHF安全有效,患者心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炎症状态下的慢性肾脏病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对其脂代谢紊乱的临床价值,以期为后续临床治疗同类疾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82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与炎性因子水平、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  相似文献   

11.
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类最强效的降血脂药物,可降低慢性肾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的恶化。但是,也有报道他汀类药物对肾脏可能有损害作用。本文主要搜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旨在进一步阐述他汀类药物在慢性肾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并客观评估其对肾脏损害的可能性,指导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 B组进行常规慢性心力衰竭标准治疗,A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合理配以普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使用他汀类药的A组相比常规治疗的B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不断探索观察他汀类药物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注意用药剂量,以提高他汀类药物对心力衰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许多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以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和复发,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其抗炎和抗氧化,减少心肌纤维化,影响心房肌的结构重构与电重构,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抗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他汀类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缺血性卒中的预防,但也有研究发现该类药物可能增加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发生机制可能与血胆固醇水平、微出血及他汀类药物自身药理作用有关.他汀类药物所引起的出血性卒中主要表现为颅内出血,包括脑叶出血和深部出血.既往用药史是判断相关性的重要依据.治疗措施包括停药、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5.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一类广泛应用的口服降血脂药物,可显著降低机体外周血中胆固醇酯和甘油三酯水平,从而降低因高血脂所引发的相关疾病,如缺血性脑卒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但他汀类药物长期服用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肌肉疼痛、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转氨酶升高等肝毒性反应.本文主要对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应用情...  相似文献   

16.
他汀类药物有望成为继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后又一具有预防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作用的药物.该类药物具有很强的针对肺部和血管的抗炎作用,可降低COPD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延缓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的下降,并可降低肺癌的发生率.目前以单纯的"健康用户效应"尚不能完全解释他汀类药物对COPD患者的益处.本文综述...  相似文献   

17.
高脂血症在我国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高脂血症主要表现为血脂代谢紊乱,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高脂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调脂治疗,同时还发挥了其他调脂药物所不具备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和冠心病的一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72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比组,每组36例。联合组行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组行常规β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各项指标变化、凝血功能评分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联合组均好于对比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效果更佳,能够迅速起效,缓解患者慢性心衰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抗血小板功能,不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万年县中医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年收治的12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  相似文献   

20.
董改英 《中国药业》2011,20(16):17-20
目的评价他汀类药物通过调脂、减少心室重构和延缓心力衰竭进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结合手工筛选,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文随机或临床对照试验(CRT和CCT)文献,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11项研究包括902例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心力衰竭,总胆固醇(TC)降低0.99[95%(CI)0.82-1.1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0.63[95%(CI)0.41-0.85],C反应蛋白(CRP)降低4.46[95%(CI)3.58-5.35];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降低0.35[95%(CI)0.11-0.59],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降低22.31[95%(CI)6.13-38.5],左室射血分数升高7.03[95%(CI)5.88-8.19]。结论现有研究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在调节心力衰竭患者血脂的同时,还可降低心肌促炎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延缓心力衰竭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