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爽 《中外医疗》2021,40(2):47-49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冠脉介入术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该研究方便选择该院心内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之间收治80例AMI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冠脉介入术治疗)和实验组(40例,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冠脉介入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90.0%以...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脉介入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0例STEMI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对照组20例术中不应用替罗非班,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观察心源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和重度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植入1枚支架者10例,2枚8例,3枚2例;观察组植入1枚支架9例,2枚9例,3枚2例。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发生心源性死亡分别有1例(5%)、1例(5%)和3例(15%);而对照组分别有2例(10%)、2例(10%)和5例(25%),两组心源性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12个月发生靶血管血运重建分别有1例(5%)、4例(20%)和5例(25%),而对照组分别有4例(20%)、5例(25%)和7例(35%),两组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下降>50g/L者1例(5%),发生颅内出血1例,而对照组未发生重度出血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EMI急诊冠脉介入术中应用替罗非班能降低心源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但须注意防治重度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64)与对照组(n=56),对照组常规用药,替罗非班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在术后即刻TIMI血流、校正TIMI帧数、术后48 h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集聚率与术后30 d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同时观察术后30 d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术后TIMI血流改善显著,达TIMI 3级血流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校正TIMI帧数及术后48 h血小板集聚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替罗非班组术后30 d LVEF高于对照组(P<0.05), 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替罗非班组心绞痛、心肌梗死、MACE发生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需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脉三支病变患者,合理使用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提高心肌灌注水平,保护心功能,降低MACE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4例AMI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替罗非班。观察2组患者出血事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及主要心脏不良反应。结果 2组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LVEF、LVEDVI及LVESVI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LVEF、LVEDVI及LVESV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行PCI治疗患者的心功能,抗血小板聚集,减少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及主要心脏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杨智宏 《黑龙江医学》2019,43(3):210-211
目的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8年6月期间于洛阳东方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严格依据随机分组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过程中加用硝酸甘油,而观察组(50例)则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过程中加用替罗非班。对患者治疗后TIMI血流分级进行记录,同时观察患者治疗后不良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IMI 1级例数与2级例数均少于对照组,而3级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注射替罗非班,在可有效避免术后出现无复流或慢血流等情况危及患者性命,故值得加大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及梗死区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将160例发病〈12h急诊行PCI的急性STEMI患者分为PCI前早期应用组及PCI前即刻应用组,各80例。观察两组PCI前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及梗死区心肌灌注(TMP)分级,观察PCI后30d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术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早期应用组PCI前TIMI 3级及TMP 3级的获得率分别为31.3%、33.8%;PCI后TIMI 3级及TMP 3级分别为92.5%、75.0%;两组PCI前TIMI 3级与TMP 3级及PCI后TMP 3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STEMI急诊行PCI的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及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高,并有年轻化趋势,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为临床有效治疗方法,但其可增加血栓形成,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抗栓治疗非常重要。替罗非班为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抑制血栓形成,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可明显降低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血流、心脏标志物、血小板聚集率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AMI行PCI治疗的临床资料。一部分病例采取常规PCI治疗(对照组),其他行常规PCI+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口服,观察组术中给予替罗非班并维持至少24h,观察AMI溶栓试验(TIMI)2~3级血流获得率、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2~3级获得率、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术后6个月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PCI术后TIMI3级血流获得率及TMPG2~3级血流获得率均高于对照组;术后24h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肌钙蛋白和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MACE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替罗非班可以改善PCI术后心肌血流,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少A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标记物的升高,减少患者术后MACE的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T1MI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入院STEMI患者43例,随机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替罗非班组PCI术前开始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持续泵入至术后36—48小时。对照组应用常规PCI。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急诊PCI术后TIMI血流3级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改善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脉介入的影响,观察C反应蛋白的变化,评价其对远期预后影响.方法:选择42例急性心梗并行急诊冠脉介入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心梗的基础上加替罗非班400mL,12mL/h.对照组常规应用抗心梗治疗.测量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血清C反应蛋白的含量,从而衡量病人心肌损伤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对照组C反应蛋白由9.5±0.7 mg/L降低至9.0±0.8mg/L,治疗组C反应蛋白由9.3±0.8mg/L降低至5.4 ±0.9mg/L,对照组内C反应蛋白降低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后差别显著(P<0.01).结论:替罗非班可以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手术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减少心肌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使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AMI)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肌灌注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首次因急性ST段抬高AMI行急诊PCI治疗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试验组(替罗非班)38例。试验组于PCI术前开始给予盐酸替罗非班,观察对照组和试验组PCI术后15min校正的TIMI帧数计数(CTFC)和进行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测定,并比较发病就诊时,PCI术后6h,12h的cTnT,CK-MB水平;记录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试验组CTFC和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术前cTnT和CK-MB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在术后6h及12h试验组cTnT和CK-MB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中发生1例顽固性心肌缺血;而对照组新发心肌梗死和顽固性心肌缺血各有1例。结论:在ST段抬高AMI行PCI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心肌损伤的发生,同时改善PCI术后患者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及住院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316例急性STEMI患者,随机决定急诊室给予替罗非班(156例)与否(160例)。根据急诊冠脉造影结果分为TMP 0~1级组(218例)和TMP 2~3级组(98例)。所有TMP 0~1级患者均行紧急PCI,据替罗非班的应用情况分为替罗非班亚组(91例)与常规治疗亚组(127例)。分析替罗非班与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PCI术后心肌灌注、住院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结果 TMP 2~3级组甘油三酯、白细胞升高显著低于TMP 0~1级组(P〈0.05),且替罗非班的应用比例显著高于TMP 0~1级组(P〈0.01)。亚组分析表明,替罗非班组PCI术后即刻校正的TIMI桢数、住院时间、TMP 0~2级及住院期MACE发生率均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增高(P〈0.05);高龄、替罗非班治疗、左室射血分数降低、术后TMP0~2级与住院期MACE发生率相关(P〈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增加急性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率,改善急诊PCI术后梗死区域心肌再灌注与住院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80例已确诊的AMI患者PCI术前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PCI术后即刻梗死相关动脉肌梗死溶栓心肌组织灌注(TMP)分级情况、24 h及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TMP3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4 h及30 d内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够改善心肌组织再灌注,减少不良心脏事件,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可安全用于AMI介入治疗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诊PCI)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行急诊PCI,共置入了66枚支架。观察术后TIMI血流、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落率和术后1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53例急诊PCI获成功,未发生与PCI相关的并发症,术后达TIMI3级血流53例,心电图ST段回落41例,术后1月内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致死亡1例,其余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安全,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STEMI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PCI术+替罗非班)和对照组(直接进行PCI术)两组,比较两组术后血流TIMI分级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两组术后LVEF及住院时间;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PCI术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流TIMI分级II级及III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I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比较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非大量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室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观察组ST段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咀显,且PCI术后观察组缺血导联的个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明显改善了STEMI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及时给予优化急诊诊治流程处理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4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AMI患者平均出入急诊室时间、就诊至球囊扩张时间、总住院天数等.结果 试验组出入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7.9%)高于对照组(93.6%),死亡率(2.1%)和复发率(2.1%)均低于对照组(6.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有效地给予急诊诊治流程对于AMI的治疗极为重要,可有效降低死亡率,使患者及时得到救治,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急性ST段抬高心梗(STEMI)患者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或溶栓治疗,探讨直接PCI治疗STEMI的疗效。方法:入选STEMI患者81例,分为直接PCI组(32例)和溶栓组(49例)。直接PCI,取桡动脉或股动脉为冠状动脉造影(CAG)径路,采用Judkins法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梗死相关动脉(IRA),采取PTCA+支架或直接支架方式仅干预IRA。溶栓治疗,重组链激酶150万单位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半小时内滴注完毕。临床评价指标,IRA再通率、ST段回落(STR)≥50%、2周时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衰、梗后心绞痛、非致死性再次心梗、死亡。结果:进门-溶栓时间平均为57 min,进门-球囊扩张时间平均为91 min。直接PCI组血管再通率高于溶栓组(P<0.05),直接PCI组STR≥50%率高于溶栓组(P<0.05),直接PCI组再次心梗、梗后心绞痛、心衰发生率低于溶栓组(P<0.05)。结论:直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梗疗效优于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7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1例70岁以上AMI患者经急诊冠脉造影示TIMI0-1级,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替罗非班组30例,PCI术前开始应用替罗非班,持续泵入至术后36~48h。对照组31例,治疗同常规PCI。观察两组冠脉复流、30d再梗死和死亡情况及并发出血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急诊PCI术后TIMI3级血流发生率100%,无慢复流、无复流现象发生,30d内无再梗死及死亡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小出血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70岁以上A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应用替罗非班既可开通冠脉,又可改善冠脉血流,减少术后再梗死,达到真正意义上挽救心肌的目的,但应注意对消化道出血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心电图ST段下降与高血糖的关系,以揭示高血糖对心肌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急诊行PCI的AMI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related artery,IRA)前向血流TIMI0~1级,PCI后IRA前向血流恢复到3级。术前行常规心电图、心肌酶检查及抗栓、抗心肌缺血等治疗。术后90min复查心电图。将患者分为两组:有糖尿病病史或者既往无糖尿病病史但入院血糖≥8mmol/L者列为I组,既往无糖尿病病史并且入院血糖<8mmol/L者列为Ⅱ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导联ST段抬高的平均值及术前、术后ST段下降程度以及AMI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Ⅰ组患者无痛性心肌梗死较多见(P<0.05),导致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延长(P<0.05),其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发AMI、梗死后心绞痛及心血管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Ⅱ组(P<0.05)。Ⅱ组和Ⅰ组相比,术后90min各导联抬高的ST段平均值及术前、术后ST段下降程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PCI治疗后心电图抬高的ST段下降程度受高血糖的影响;高血糖和高血脂影响PCI后心肌组织的微循环灌注;PCI后心肌组织的灌注状态与临床预后有关,高血糖患者发生AMI时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途径负荷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因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入院、并接受直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92例,分为试验组(冠脉内负荷替罗非班+PCI)42例和对照组(静脉负荷替罗非班+PCI)50例。观察两组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情况,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30d主要心血管事件(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和死亡)及出血、血小板减少症、输血等的发生。结果试验组PCI术前梗死相关血管各级TIMI血流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PCI术后即刻达TIMI3级血流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PCI术后30min达到TIMI3级血流比例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h、4h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66%(P〈0.05)。两组间所有出血相关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冠脉内负荷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改善术后心肌灌注,降低心血管事件,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