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对纠正重症脑科患者缺氧及防治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比较重症脑科患者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25例和常规吸痰机吸痰25例动脉血氧纠正情况、肺部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两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明显迅速改善缺氧,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肺部感染治愈时间显著低于非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组(P<0.01)。结论对重症脑科患者可先考虑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取代常规吸痰以通畅呼吸道,尤其是合并明显缺氧、呼吸道异物和肺部感染者。  相似文献   

2.
仇毅洲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6):815-816,819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两组均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祛痰药,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对照组用普通吸痰机常规吸痰。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各主要指标差异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对照组除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氧分压外,其他指标治疗前后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改善呼吸道症状和通气功能,提高肺部感染治愈率,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肺泡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分为两组各29例,两组常规给予吸氧、抗感染、止咳祛痰、解痉、雾化吸入、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观察组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冲洗,对照组使用吸痰管常规吸痰。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1周后动脉血气指标及痰培养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症状缓解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灌洗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明显提高治疗疗效,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104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对症处置,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给予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并局部注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气指标等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肺活量(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痰菌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期间每日排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指标,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氨溴索治疗对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10例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55例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并局部用药治疗,对比不同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少于对照组,PaO2、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PaCO2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局部使用阿米卡星、氨溴索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替硝唑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灌洗治疗肺脓肿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惠  孙芳  韩芳芳  马鹏  杨娟利 《吉林医学》2011,(33):7075-7076
目的:观察替硝唑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灌洗治疗肺脓肿的疗效。方法:将76例肺脓肿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1例,观察治疗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周应用替硝唑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灌洗治疗1~2次/周。结果:观察治疗组在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脓臭痰消失的时间、疗程及胸部X线或胸部CT脓腔愈合时间上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硝唑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灌洗治疗肺脓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赵方 《吉林医学》2015,(9):1802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为观察组,在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另选择同时期25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及普通吸痰管吸痰。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 O2,Sa O2、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术治疗ICU患者重症肺部感染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该院ICU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吸痰,观察组进行纤支镜下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比较两组两组患者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肺功能、炎性因子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7.58±5.14)d,住院时间(15.05±2.28)d;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9.46±1.88)d,住院时间(18.35±2.14)d;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2.409、2.7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aO2、PaCO2、SaO2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CRP (131.3±47.6)mg/mL,PCT(0.99±0.45)ng/mL;观察组治疗后CRP(11.5±1.5)mg/mL,PCT(0.15±0.10)ng/mL;两组患者治疗后CRP、PC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患者CRP、PCT指标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ICU机械通气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感染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4例难治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与传统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治疗1周后体温、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各主要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除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氧分压外,其他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前后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痰培养阳性率与平均住院天数,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能提高难治性肺炎治愈率,增大痰培养阳性率,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经纤维支气管镜(FOB)治疗误吸所致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 将28例误吸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16例)与对照组(12例),均建立气管内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组应用FOB进行气管内吸取和支气管肺泡灌洗,对照组用吸痰管吸取.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治疗后24 h血气分析、氧合指数差值及总机械通气时间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 PaO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改善(P<0.05),总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经FOB进行气管内吸取和支气管肺泡灌洗能使气道内异物和分泌物清除更彻底,更有利于呼吸衰竭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冲洗术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治疗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痰液较多(每天≥ 50 ml)的老年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在监护下并备好急救设施后,按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要求,插入纤支镜后先吸出气道内滞留的分泌物,然后用冲洗液反复冲洗,直到分泌物基本消除,支气管冲洗完毕后接面罩进行NIPPV,第2、3天若气道分泌物多则再次进行支气管冲洗术;对照组则单纯给予NIPPV治疗。若2组病例治疗无效且患者呼吸衰竭逐渐恶化时则改为有创通气治疗。结果: 治疗组第1次支气管冲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升高(P < 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则显著下降(P < 0.01),其中42例进行第2次支气管冲洗后较第2次冲洗前PaO2上升不明显(P > 0.05),而PaCO2仍显著下降(P < 0.01)。对照组无创通气后PaO2亦显著上升(P < 0.01),PaCO2则显著下降(P <0.01)。治疗组治疗成功率为87.5%,改为有创通气者7例;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无创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P < 0.01)。结论: 支气管冲洗术联合NIPPV治疗老年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3):83-86
目的观察俯卧位通气治疗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5月转入ICU的AE CO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30例,给予俯卧位通气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30例,给予仰卧位通气联合雾化吸入。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监测感染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患者痰液量和性状变化。结果两组间PaO_2、PaO_2/Fi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WBC、PCT、痰液引出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在改善AECOPD患者氧合、加速痰液引流方面优于仰卧位通气,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住院日有所缩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目标导向干预对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功能改善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目标导向干预。分别记录两组干预前和干预6 h后循环功能(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氧合功能〔中心静脉血氧浓度(Scv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肾功能(尿量、血肌酐)指标,统计两组患者干预30 d后生存人数、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费用,用于评价两组患者功能改善、生存率以及治疗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心率、ScvO2、PaO2、PaO2/FiO2、尿量、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 h后观察组患者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ScvO2、PaO2、PaO2/FiO2、尿量较对照组升高,心率、血肌酐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30 d后总生存率为69.1%(47/68),高于对照组的41.2%(28/68)(χ2=10.731,P<0.001)。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目标导向干预应用于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功能和治疗情况,提高生存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老年脑卒中并重度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共收集患者168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支气管镜治疗组(110例)和常规治疗组(58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按需吸痰管吸痰.支气管镜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按需吸痰管吸痰基础上每周行1-2次支气管镜下吸痰并用适当稀释的敏感抗生素局部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结果支气管镜治疗后,PaO2增加,呼吸频率(RR)、心率(HR)和PaCO2降低(P〈0.05).支气管镜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PaO2改善;RR、HR和PaCO2降低(P〈0.05);胸片炎症吸收时间缩短和患者死亡率降低(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并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按需吸痰管吸痰基础上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肺部感染的控制及呼吸功能的改善可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米卡星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SAP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抗感染和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7天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致病菌清除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PaO2/FiO2和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NIHSS)。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致病菌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CPIS评分和PaO2/FiO2均好于治疗前,在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NIHSS评分在观察组明显降低,在对照组降低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米卡星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作为SAP的辅助治疗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肺部感染、帮助促进肺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肺部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对作者医院2010—10/2012—12月收治的60例14岁以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上给予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和氨溴索,定时叩背排痰等,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5000U/kg,2次/d,持续5天;对照组不使用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治疗1周内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和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动态变化情况;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乳酸(lactic acid,LAC)和OI等;治疗后两组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肺部感染持续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结果治疗过程中两组各有2例患儿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乌司他丁组患儿在治疗3天后PaO2和OI曲线高于对照组,并持续至观察结束。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患儿治疗后,PaCO2和OI高,LAC、WBC、PCT和CRP较低,肺部感染和抗生素使用时间较短。除PaCO2外,上述检测指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乌司他丁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肺部感染的治疗作用明确,能够稳定病情,缩短肺部感染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排痰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9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4)。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排痰护理。结果观察组咳嗽、喘息、胸闷、肺部哮鸣音等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FEV1、FEV1/FVC、PE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实施排痰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对重症肺炎老年患者免疫功能、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提供新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细胞、肺功能指标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细胞(CD3+、CD4+和CD4+/CD8+)、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最高呼气流速(PEF)、第1秒钟最大呼气容积(FEV1)以及平均最大呼气流量(MMEF)和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标(PaO2/FiO2)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显著降低,而CD8+水平变化不明显;治疗后观察组老年患者免疫细胞(CD3+、CD4+和CD4+/CD8+)、肺功能指标(FVC、PEF、FEV1及MMEF)和血气指标(PaO2、SpO2、PaO2/FiO2)显著高于治疗后对照组,PaCO2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而CD8+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左氧氟沙星与盐酸氨溴索的联合治疗提高了重症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了患者呼吸状况、增加了患者血氧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的器官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急诊病房脓毒症患者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UTI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1例),UTI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200000U静注,q8h×7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7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氧合指数(PaO2/FiO2)、肝肾功能(ALT、Cr)、APACHEⅡ评分、MODS发生率。结果①治疗后第1、3、7天乌司他丁组CRP、WBC、ALT、Cr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第1、3、7天UTI组PaO2/FiO2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UTI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MOD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治疗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改善各项炎症指标及氧合指数,保护肺、肝、肾、脑等器官功能,可以有效阻断MODS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