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静  徐超红  吕慧慧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2):116-117,119
目的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以2006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行MHD治疗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与综合护理干预(出血前积极宣教,出血时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重点进行透析中护理,指出透析前用肝素盐水预冲管路和透析中血流量大于250mL/min对完成无肝素透析最为重要),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结果干预组ICU住院例数、死亡例数、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1例终未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未并发消化道出血的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透析周期长、吸烟、喝酒、辛辣刺激饮食、消化道基础疾病及肝素个性化等情况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血肌酐、尿素氮、透忻不充分、不合理使用刺激性药物、不良饮食习惯、消化道基础疾病、透析前贫血、低蛋白血症及肝素缺乏个性化是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的高危病因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中18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与同期无出血的维持性透析患者18例做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肌酐和尿素氮、血浆白蛋白、血脂、凝血常规、透析龄、透析肝素用量、饮食情况等。结果 下消化道出血组患者每周透析时间少,吸烟量、饮酒和进食辛辣饮食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明显。结论 透析不充分、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下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每年因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为9%。本文分析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传统危险因素以及透析患者特有的危险因素,以便于临床医师更好地监测、评估、积极处理MHD患者中存在的各种CVD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和病变特点,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心脏腔径及心功能参数,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患病率、病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137例存在心脏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和瓣膜反流,患病率为63.7%。其中向心性肥厚的患病率为49.8%(107/215),离心性肥厚的患病率为50.2%(108/215)。与无心脏病变患者相比,伴心脏病变者的超滤量、收缩压、舒张压、超敏C-反应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明显增高,而血红蛋白、胆固醇、血清白蛋白和Kt/V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滤量、收缩压、超敏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激素和血红蛋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左房增大和瓣膜反流。超滤量、收缩压、超敏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激素和血红蛋白水平可能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每年因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为9%.本文分析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传统危险因素以及透析患者特有的危险因素,以便于临床医师更好地监测、评估、积极处理MHD患者中存在的各种CVD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透析技术已在国内广泛应用。随着透析技术的发展 ,血液净化技术更接近生理的净化 ,能有效地改善尿毒症症状和减轻某些并发症 ,但仍可诱发和加重出血。出血也成为持续性透析患者的重要死因。本文作者旨在探讨尿毒症患者血透过程中出现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并评价其预防措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35~ 70岁 ,均为慢性肾衰患者 ,其中慢性肾炎 7例 ,糖尿病肾病 2例 ,肾囊肿 3例 ,在透析过程中发生消化道出血的 8例 ,在透析间期发生消化道出血 4例 ,除 2例死亡外 ,其余均抢救成功。1.2 典型病例 …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行MHD患者118例,根据是否发生骨质疏松(OP)分组,OP组46例,非OP组72例,并收集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分析导致MH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果 MHD患者118例中,合并OP患者46例(38.98%),未合并OP组患者72例(61.02%)。OP组年龄≥60岁、女性、透析时间>5年、甲状旁腺素(PTH)>250 pg/mL、尿酸(UA)≤420μmol/L、碱性磷酸酶(ALP)>110 U/L,均高于非OP组(P均<0.05);两组在合并基础疾病、体质量指数(BMI)、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肌酐、血磷、血钙、白蛋白(ALB)、CRP比较,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女性、透析时间>5年、PTH>250 pg/mL、ALP> 110 U/L为MH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易发生骨质疏松,高龄、女性、透析时间>5年、PTH>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0年9月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规律血液透析患者162例,采用PHQ-9抑郁症筛查量表进行抑郁心情的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态等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的400例MHD合并CV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死亡将其分为观察组22例和未死亡组378例,检测透析前两组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A1)、血肌酐(Scr.PHD)、载脂蛋白B(apo B)、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白蛋白(ALB)、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MHD患者CVD死亡的关系。结果:观察组TC、hs-CRP、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未死亡组,LDL-C水平明显低于未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DL-C、apo A1、apo B、ALB、ScrPHD、Hcy及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及hs-CRP水平升高是MHD患者CV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NT-proBNP及hs-CRP水平升高是MHD患者发生CV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左心室肥厚(LVH)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最常见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近一半的MHD患者死于LVH引起的心血管病变。已知导致MHD患者LVH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贫血、钙磷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血液净化方式不同及透析期间体质量增加等。这些因素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导致其发生重构。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住院治疗及影响因素,以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和未住院治疗MH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住院治疗MHD患者38例,住院治疗的前两位直接病因为心功能不全(42.10%,16/38)和呼吸道感染(26.31%,10/38)。与同期未住院MHD患者比较,住院MHD患者透析次数少、透析充分性差、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多,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透前血肌酐水平均较低,且干体重减轻明显(P<0.01,P<0.05)。结论:心功能不全、呼吸道感染是我院血液透析患者住院治疗的前两位直接病因,营养不良为患者住院治疗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加强营养支持与管理在内的综合治疗可能会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住院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发生低血压(IDH)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MH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3个月内每次血液透析中是否发生低血压[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或平均动脉压下降≥30mmHg)分为发生低血压组和未发生低血压组,对两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0例MHD患者中,28例(28.0%)发生低血压(发生低血压组),72例(72.0%)未发生低血压(未发生低血压组)。两组患者性别、透析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体重指数≥25、高通量透析方式、血流量>300ml/min、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均为ID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既与患者自身情况有关,又与透析过程有关,增强患者身体素质,采用合理透析方式,维持低头未透析姿势均有利于降低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血透室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治疗的74例MHD患者纳入MHD组,并选择同期74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入组次日对两组受检者进行SF-36量表评分;收集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HD组患者的SF-36量表生理健康总评分(PCS)、心理健康总评分(MCS)及综合评分分别为(56.19±19.28)分、(55.16±18.78)分、(56.07±21.6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79±23.36)分、(84.43±24.42)分、(86.17±28.9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婚姻情况、经济状况、透析时间、白蛋白、糖尿病、透析充分性是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白蛋白、Kt/V及糖尿病均为影响MHD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降低,年龄、白蛋白、透析充分性及糖尿病均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缺血性脑梗死组23例和非脑梗死组185例。对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分析MHD患者发生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结果  208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梗死23例,脑梗死发生率为11.06%;对2组患者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缺血性脑梗死组患者在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透析前收缩压、透析前舒张压、尿酸(UA)等方面均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患者(均P<0.05),而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透析年限、透析频率、高脂血症、吸烟史、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口服拜阿司匹林、口服他汀类药物、血磷(phosphorus,P)、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白蛋白(albumin,ALB)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糖尿病、透析前收缩压、透析前舒张压、心房颤动和UA属于MHD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MHD患者发生缺血性脑梗死的比例较高,其中冠心病、糖尿病、透析前收缩压、透析前舒张压、心房颤动和UA属于MHD患者发生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MHD患者治疗中应给予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降低脑梗死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30d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我院肾内科住院的166例MHD治疗患者根据30d内是否再入院分为再入院组和未再入院组,比较两组年龄、透析龄、病因等指标,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再入院组33例,平均住院天数(15±7)d,两次入院间隔(16±8)d;两组间透析龄、透析前血钙、透析前血磷、白蛋白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入院组年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均大于未再入院组[(67±14)岁vs.(61±14)岁;(22 291.5±13 855.0)pg/ml vs.(11315.3±11 896.5)pg/ml],再入院组血红蛋白小于未再入院组[(102.2±20.0)g/L vs.(112.8±14.4)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水平和NT-proBNP为MHD患者30d内再入院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不达标和NT-proBNP> 20 000 pg/ml是30d内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