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玄归止痛滴丸治疗气滞血瘀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气滞血瘀型胃痛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服用玄归止痛滴丸,10粒/次,3次/d;对照组30例,服用元胡止痛片,5片/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1~7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有效率为90.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起效时间、药效维持时间及疗程中总给药次数均优于对照组,用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玄归止痛滴丸对气滞血瘀型胃痛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元胡止痛滴丸联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浩  张磊  杨晓平 《中国药业》2013,(16):96-97
目的探讨元胡止痛滴丸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8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同时服用元胡止痛滴丸及氟桂利嗪胶囊,对照组41例仅服用氟桂利嗪胶囊,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镇静、止痛药,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41.46%,明显低于治疗组的69.05%(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元胡止痛滴丸能明显缓解头痛程度,减少头痛发作次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梅斌 《医药导报》2001,20(7):429-430
目的:对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进行疗效对比。方法:将101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用氟桂利嗪5mg,bid;对照组50例,用尼莫地平30mg,tid。评价服药后头痛情况,并选取有效病例针对症状控制所需时间再次进行对比。结果:氟桂利嗪与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有效率分别为82.4%和80.0%,治疗组用药后2周内头痛控制率40.5%,高于对照组15.0%,结论: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起效快,能迅速减轻症状,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玄归止痛滴丸的毒理学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昱  李新田  张琰  陈崇尚  史锋庆  吴玫 《中国药师》2010,13(9):1277-1279
目的:观察动物灌胃(ig)玄归止痛滴丸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确定无毒反应的剂量,评估玄归止痛滴丸长期用药安全性。方法:以最大浓度最大体积的玄归止痛滴丸唔ICR种健康小白鼠,测定最大耐受量;以高、中、低3个剂量对大鼠进行连续唔给药,连续6周,给药6周后每组取2/3只动物进行检测,观察大鼠的一般体征、体重、食物消耗量以及血液细胞学、生化学指标、组织病理学检查,余下动物停药后继续饲养2周后进行相应检查。结果:小鼠1d内ig玄归止痛滴丸最大耐受量20g·kg^-1,相当于临床日剂量的869倍,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检查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玄归止痛滴丸对小鼠、大鼠均无明显的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王建民  张华 《中国药师》2010,13(9):1324-1325
目的:观察驱白巴布期片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1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服用驱白巴布期片5片,po,tid;对照组72例服用白蚀丸2g,po,tid;两组同时外用驱白巴布期喷剂。6个月后分别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0.53%,明显高于对照组(41.67%),P〈0.05。结论:驱白巴布期片治疗白瘢风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牙痛停滴丸治疗智齿冠周炎7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汉明  雷明朗  张磊  曾坤 《医药导报》2003,22(2):100-101
目的:观察牙痛停滴丸治疗智齿冠周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智齿冠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外用牙痛停滴丸,于患处置药;对照组服用牙痛一粒丸,每次2粒,tid,均连用3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97.06%(P>0.05),临床未发现该药有不良反应.结论:牙痛停滴丸是治疗智齿冠周炎的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玄归止痛滴丸对气血淤滞所致疼痛的药效学。方法:取玄归止痛滴丸用新沸过的蒸馏水配置3个剂量组(相当于原生药0.25、0.5、1g.kg-1),灌胃给药,比较在活血、止痛、抗炎、常压耐缺氧功能及改善血淤模型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玄归止痛滴丸对模型动物的影响。结果:玄归止痛滴丸对模型小鼠有显著的镇痛、抗炎、抗凝血及常压下耐缺氧作用;玄归止痛滴丸对寒凝血淤证模型兔血液的黏、浓、凝、聚状态也有显著改善。结论:玄归止痛滴丸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和一定的活血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川菊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川菊止痛汤治疗,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川菊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偏头痛患者血浆ET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及分析氟桂利嗪与血塞通联合用药对血管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的104例血管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按照说明书用法仅服用氟桂利嗪,治疗组在服用氟桂利嗪的基础上,增加血塞通,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服用盐酸氟桂利嗪和血塞通一个疗程后,治疗组疼痛发作时间为(5.13±0.31)min,显著短于对照组(7.35±1.11)min,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86.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桂利嗪和血塞通联合用药对血管性偏头痛有良好的治愈及改善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唐永玲 《医药导报》2001,20(10):646-646
目的:为了解复方铝酸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73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39例,服用复方铝酸铋2.6g,tid。对照组34例,服用雷尼替丁0.15g,bid。两组疗程均6周。对溃疡愈合者,随访1a。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84.7%和67.6%(P>0.05),Hp根除率分别为66.7%和12.9%(P<0.01),胃窦炎症消失率分别为76.9%和29.4%(P<0.01)。1a后溃复发率分别为45.0%和16.0%(P<0.05)。结论:复方铝酸铋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硝呋太尔片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按就诊顺序将168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分为治疗组85例(硝呋太尔片0.2 g,tid×7 d)和对照组83例(甲硝唑片400 mg,bid×7 d),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82%、72.2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出现1例胃肠道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对照组出现22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硝呋太尔是可安全、有效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抗菌药物,其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联合伊托,Z-~q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复方阿嗪米特片,2片,po,tid,同时用伊托必利胶囊,50mg,po,tid;对照组应用伊托必利胶囊,50mg,po,tid,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症状变化。结果:在14,28d,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中总有效率分别为85.O%,90.0%;63.8%,67.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罗群  郑丽容  刘华珍 《中国药师》2011,14(12):1767-1768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儿童和青少年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符合罗马Ⅲ标准的青少年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年龄6~18岁,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6~8岁0.5 g,tid;8~12岁1.0 g,tid;12岁以上1.5 g,tid。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单项症状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儿童和青少年肠易激综合征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张晓雷  吴艳 《药学进展》2012,36(11):511-514
目的:观察盐酸沙格雷酯片(安步乐克)降低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体内血小板聚集率和炎症因子水平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TIA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口服安步乐克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各100mg,每日3次,连续服用(IL-6)、肿瘤坏死因子(TNF.d)水平。结果:用药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小板聚集率和炎症因子水平均较2周。治疗前和用药2周后空腹抽血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其中,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hs-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NF.d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安步乐克@可明显抑制老年TIA患者体内血小板聚集,降低hs.CRP、IL-6和TNF-a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苁蓉片治疗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地方性氟中毒中、重病区选择137例患者,其中37例作为治疗组,给予苁蓉片,口服,每次1.2g,每日2次;其余10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每次300mg,每日2次。疗程为4周。观察2种药物的总体疗效、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及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9%;起效时间在7~15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14%,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均较好。结论:苁蓉片是治疗地方性氟中毒的有效药物,疗效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匹维溴铵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95例IBS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70例,B组60例,C组65例),A组患者口服匹维溴铵50 mg,tid,并口服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0.4 g,tid;B组和C组患者分别单独口服匹维溴铵和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用法用量同A组。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于治疗8周后比较3组患者总的疗效。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0%,显著高于B组(85.00%)和C组(8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缓解腹胀、腹痛和改善排便频率、大便性状等方面均显著优于B组(P<0.05或0.01),但在改善排便频率、大便性状方面与C组相似(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维溴铵联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IBS疗效优于单用组。对于胃肠道感觉异常为主要症状的IBS患者可以单独使用匹维溴铵治疗;若IBS的主要症状以排便频率及大便性状异常为主,则单独使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也可达到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消肿止痛巴布膏,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观察其对30例骨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协定处方消肿止痛散,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将处方中各药材提取物与基质均匀混合,涂布于无纺布上制得巴布膏剂;测定该巴布膏的含膏量和稳定性。将消肿止痛巴布膏组(治疗组)与消肿止痛散组(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制得的消肿止痛巴布膏膏面光洁,厚薄均匀;含膏量为0.7156g.100cm-2,3个月内稳定性良好;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结论:该制备方法简便、可行,临床疗效显著,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邓智建  曹冬梅  卢振民 《中国药房》2011,(40):3811-3812
目的:观察盐酸非索非那丁片联合辛芩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根据就诊次序随机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盐酸非索非那丁片60mg,bid+辛芩颗粒5g,tid;对照组口服盐酸非索非那丁片60mg,bid。2组疗程均为3周。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定。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分别为(0.12±0.20)分和(0.56±0.3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9%、11.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非索非那丁片联合辛芩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3 d给予大剂量麝香保心丸(12丸/d)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疗法(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病人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133例术前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脏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和肌酸激酶-MB同功酶(creatine kinase-MBisoenzyme,CK-MB)阴性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加服麝香保心丸(4丸/次,tid),3 d。随后分别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测定PCI术前及术后12、24 h的血清CK-MB和cTnI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TnI,酶活性抑制法检测CK-MB。随访PCI后30 d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PCI术后12、24 h cTn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而CK-M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0 d试验组各项及总心血管事件发生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3 d给予大剂量麝香保心丸对于PCI围手术期病人的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对减少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