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能有效地治疗外伤或恶性肿瘤切除后的重建、发育不全缺陷、骨不连接、溃疡和肢或指的再植等 ,而麻醉及管理恰当与否 ,可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自 1993年6月~ 1999年 6月 ,作者对 2 5 6例四肢显微外科手术选择适当的麻醉及管理 ,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 6例 ,男 135例 ,女 12 1例 ,年龄 4~ 5 5岁 ,ASAⅠ ~Ⅱ 级。急诊 6 9例 ,择期手术 187例 ,其中合并高血压 3例 ,心脏病 8例 ,断指 (肢 )再植 34例 ,多发性骨折并血管损伤探查吻合 5 5例 ,游离足趾代拇指移植 6例 ,带血管游… 相似文献
3.
开放骨折是常见的创伤,如早期彻底清创,大多数伤口都能获得一期愈合,若果损伤广泛,挫伤严重,或早期未及时处理和处理不当,常导致严重的化脓感染,给治疗带来很多困难。过去严格遵循感染创面和骨折分期处理疗法⑤,病人痛苦多, 相似文献
4.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8)
目的:探讨在四肢创伤的骨科手术中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7月四川省会东县中医医院收治的70例患者在四肢创伤的骨科手术中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结果:Pilion骨折15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4例,肱骨干骨骨折16例,胫骨多段骨折12例,桡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13例,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平均优良率为91.4%,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结论: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对修复患处和骨支架的固定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创口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李运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4)
<正> 声带外展术是治疗声带麻痹的一种手术方法,通常采用声带切除术和声带外缝合固定术,但术后遗留发音嘶哑等弊病。利用喉外肌矫治声带麻痹可避免上述之弊,且效果满意。我院于1990年对1例因喉外展肌麻痹致严重呼吸困难患者,采用Euoy式手术方法,将胸骨甲状肌与麻痹侧声带突吻合,利用胸骨甲状肌替代喉外展肌的功能,手术获得成功。现将病历及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我院自1980~1992年共收治儿童股骨干骨折252例,其中对32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作者认为儿童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可选用钢板、髓内钉等,但髓内钉更安全,简单。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14岁,平均10.6岁。左侧19例,右侧13例,上段16例。中段8例,下段8例。其中横断型18例,短斜型10例,螺旋型4例。闭合骨折25例,开放骨折7例,新鲜骨折14例,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18例,合并其它伤7例。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如何减少四肢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主要根据我院骨科2007—2009年度进行四肢创伤手术的2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系统分析。结果及结论:调查的患者中发生院内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有8名,占全部手术病人的4%,对其原因分析高龄,手术清创不够彻底,术前未使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预防,有基础疾病,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缺血严重未及时再通,手术季节和情绪与伤口感染有确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如何减少四肢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方法:主要根据我院骨科2007-2009年度进行四肢创伤手术的2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系统分析.结果及结论:调查的患者中发生院内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有8名,占全部手术病人的4%,对其原因分析高龄,手术清创不够彻底,术前未使用有效的抗生素进行预防,有基础疾病,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缺血严重未及时再通,手术季节和情绪与伤口感染有确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彭力平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3,(6)
21970例急诊创伤病人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创伤就诊人次与气温呈正相关(P<0.01);骨折以11~20岁最多(21.90%),男女之比为2.14:1,上肢骨折中左侧多于右侧(P<0.01);脱位以21~30岁最多(31.34%),男女比例为1.45:1,侧别无显著差异(P>0.05);创伤严重度(ISS)人均2.22分。对一些发病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外科临床上的治疗,有了较广泛而迅速的发展,尤其在手术方面,进步更为显著,这除了由于诊断的准确、抗休克的完备、抗菌素的应用、手术理论和技术操作的不断提高外,而深入细致的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妥善护理,对保障手术的成功、避免手术后的合并症,并于较短时期内恢复机体最大限度的功能,实有其极重要的意义.有些病例,如食道癌、胃癌、溃疡病反复出血、溃疡性结肠炎、晚期血吸虫病等,由于较长期的营养摄取不足或消耗过甚,呈现消瘦、贫 相似文献
12.
改良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僵硬(附25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44年Thompson[1]首创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膝关节伸直位僵硬以来,众多学者[2~5]对该术式做了许多改进,使其日臻成熟完善,临床疗效明显提高。但是由于患者个体病理变化的特异性,兼之适应证选择、操作方法、术后处理、功能锻炼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患者最终功能恢复仍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四肢创伤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四肢创伤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患者48例,对这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并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感染的预防工作进行总结。结果:通过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得出,在这48例患者中5例患者手足部切口发生感染在伤口愈合后出现了部分功能丧失的现象,其余43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对四肢受创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感染预防以及抗感染治疗能够使患者的术后恢复得到很大的提高,值得临床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灌注疗法在四肢创伤中的疗效。方法:用灌注疗法治疗四肢创伤的36例患者,随访其骨折愈合时间和患肢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患者骨折愈合时间〈8周12例(33.33%),8—12周18例(50.00%),12—16周6例(16.67%)。患肢功能恢复满意24例(66.67%),尚可10例(27.78%),不满意2例(5.44%)。结论:灌注疗法治疗四肢刨伤效果较好,临床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老年四肢骨折也随之增加,由于老年人生理特点,骨折原因、部位、愈合过程均与青壮年有显著的不同,因此在治疗原则及方法上有很多不同之处。正确掌握老年人四肢骨折的处理,对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我院自1993~1997年间共收治老年人四肢骨折365例,其中手术治疗298例(占81.6%),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有关问题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98例中,男167例,女131例。年龄60~69岁116例,70~79岁107例,80~89岁67例,90岁以上8例,平均75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解放军第91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20例采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20例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方式进行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得以明显提高,创面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患者疼痛感减弱。 相似文献
17.
<正> 迷宫手术是一种以切断心内膜下所有可能潜在的心电折返通路,以解除心房纤颤,限制折返波扩展的手术。1995年6月我院对二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的病人在施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同时施行了精简迷宫手术,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病人房颤均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现将手术配合的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二例,男一例,女一例,年龄分别为42岁、44岁,二例均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和心房纤颤、左房血栓,病 相似文献
18.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分析总结自2010至2015年到重庆市九龙坡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53例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行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8例,肾窦内肾盂切开加肾后下段间区切开取石术38例,肾后段切开取石术5例,肾实质切开取石术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3例均手术成功,术后康复顺利。随访47例,5例肾盏内残留小结石(0.5 cm)。结论:基层医院治疗复杂性鹿角形肾结石以肾窦内肾盂切开加肾后下段间区切开取石术较为实用,具有操作简单,受设备条件限制少,对肾脏损伤小,恢复快,术后结石复发率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断及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腹腔镜对9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得到确诊;完全腹腔镜手术63例,手辅助腹腔镜手术2例,中转开腹手术20例,无需手术5例,阴性探查6例。术后未发生与腹腔镜技术相关的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在诊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时诊断价值确切,治疗效果满意,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手术,创伤性小,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