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目的:观察裸花紫珠颗粒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抗炎、降眼压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裸花紫珠颗粒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视力、前房积血吸收时间、眼压、并发症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视力(≥1.0,包括矫正视力)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积血完全吸收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继发性青光眼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血染、继发性前房积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裸花紫珠颗粒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有较好疗效,视力恢复好,积血吸收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泼尼松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48眼)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按就诊时间和积血程度随机分成血栓通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4例(24眼),对照组半卧位休息、包眼制动、给予止血剂;观察组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3粒3次/d口服,泼尼松片30 mg每日顿服。结果 2组患者在伤后1 d前房积血完全吸收例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伤后3 d和7 d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泼尼松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疗效更佳,值得临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行西医常规治疗和高压氧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治疗组21例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用丹参针和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佐以电针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59.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梗塞灶的体积治疗组由治疗前的(15.81±3.05)cm3下降为(8.68±3.79)cm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由治疗前的(16.12±4.13)cm3下降为(12.53±6.51)cm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外伤性脑梗塞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在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病例为2006年4月—2008年6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重度AOPP患者38例,按入院后是否接受血液灌流治疗分为灌流组(HP组)和非灌流组(非HP组),非HP组按常规予积极洗胃、导泻、催吐,并予阿托品解磷定治疗。HP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HP治疗,观察2组住院时间、ChE恢复时间、病程中阿托品的用量及中间综合征(IMS)发生率。通过对HP组与非HP组上述指标的比较,判断HP与非HP治疗重度AOPP患者的疗效。结果HP组住院时间为(7.5±2.3)d,非HP组住院时间为(10.5±3.1)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hE恢复时间HP组为(5.5±1.4)d,非HP组为(8.3±2.5)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阿托品用量HP组为(355.3±88.0)mg,非HP组为(527.5±79.0)mg,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IMS发生率HP组为5%,非HP组为22%,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P治疗重度AOPP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患者ChE恢复时间,减少阿托品的用量,降低IMS征的发生率,因此,HP在治疗AOPP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三七片口服治疗。2周后对2组出血吸收时间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6d内吸收11例,吸收率为45.8%;治疗组6d内吸收21例,吸收率为87.5%。2组吸收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继发青光眼8例,发生率为33.3%;治疗组继发青光眼2例,发生率为8.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利水明目法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并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外伤性前房积血并继发性青光眼33例33只眼采用活血化瘀、利水明目法治疗,用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加减(药用生地、当归尾、赤芍、川芎、地龙、红花、茯苓、猪苓、车前仁、白术等);对照组31例31只眼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生地、当归尾、桃仁、赤芍、川芎、红花)。结果:经15天的治疗,治疗组痊愈18只眼,显效12只眼,好转3只眼,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12只眼,显效11只眼,好转7只眼,无效1只眼,总有效率为96.77%。两组痊愈+显效率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痊愈时间对照组少1.8天。治疗后治疗组的眼压、视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活血化瘀、利水明目法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并继发性青光眼,较传统的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可收到疗效更好、疗程较短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和同组指征相近38例筋膜外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筋膜内组手术时间(66.41±19.56)min,显著短于筋膜外组的(78.40±22.28)min(P<0.01);筋膜内组术中出血(51.24±5.56)mL,筋膜外组术中出血(48.34±4.43)mL,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筋膜内组肛门排气时间(28.4±4.23)h,术后下床时间(27.25±2.56)h,术后住院时间(7±1.21)d;筋膜外组分别为(39.24±3.44)h、(36.13±3.52)h、(8±1.31)d,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损伤小,时间短,恢复快,保持了原有盆底结构,利于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挫伤性前房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87只眼)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止血敏或安络血治疗。观察组46例,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前房出血吸收时间为(4.12±2.28)天,对照组为(6.83±3.29)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挫伤性前房出血,可使积血吸收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出血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老年组(A组)42例及中青年组(B组)4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A组的呕血黑便率、无腹痛率、并发休克率、伴随疾病率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消化性溃疡仍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位病因,老年组胃溃疡(GU)略多于十二指肠溃疡(DU),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青年组DU明显多于GU,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率高,常无腹痛,伴随疾病多,消化性溃疡仍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0.
牛晋智  庞慧霞  梁静 《光明中医》2010,25(6):1060-1060
目的探讨巴曲亭联合血栓通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60只眼)外伤性前房出血,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各30只眼)。治疗组为巴曲亭联合血栓通治疗(30只眼),对照组为一般止血药物治疗(30只眼)。观察指标:①由活动性出血变为静止性出血的时间(t1);②前房血凝块形成后全部吸收所需要的时间(t2);③继发性出血的发生率;④住院天数。结论巴曲亭联合血栓通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消除前房积血,改善患者视力,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1.
<正>外伤性前房积血,多由外力作用,为虹膜血管破裂引起。前房积血多能自行吸收,但若积血量大或在吸收中再次出血(发生率16%~20%,多在伤后2~3 d发生),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眼球疼痛和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12.
缩宫素加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将200例存在产后出血危险性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在分娩后子宫体注射缩宫素20 IU+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0.4 mg;对照组在分娩后常规肌肉注射缩宫素20 IU,并比较2组的产后出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2 h为(177.36±2.92)mL,24 h为(239.83±6.70)mL;对照组的产后出血量2 h为(257.35±11.86)mL,24 h为(290.09±15.72)mL。2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率为0,对照组为7%,2组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体注射缩宫素+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是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多药性和多病性。方法 621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依据电子病历记录被分为成人高血压组和老年高血压组。以高血压作为第一诊断患者为统计对象,药物计算为出院前1 d使用的药物数量,病种数以出院诊断为统计依据;同时使用5种或5种以上药物为多药性。结果成人高血压组使用药物(4.5±3.8)种,老年高血压组使用(10.4±6.3)种,老年高血压组使用药物数比成人高血压组高(P<0.01);老年人亚组使用药物:65~74岁使用(10.1±7.5)种,75~84岁使用(10.5±7.8)种,≥85岁使用(11.5±8.4)种,65~74岁亚组与≥85岁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老年高血压组病种数为(8.3±4.8)种,成人高血压组病种数为(7.8±4.3)种,老年高血压组病种数比成人高血压组病种数高(P<0.01)。老年人亚组病种数:65~74岁(6.3±3.5)种,75~84岁(6.7±4.2)种,≥85岁(7.3±4.4)种,65~74岁亚组与≥85岁亚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多药性和多病性,高龄患者更突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101例中重度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微创组48例行常规保守治疗加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保守组53例仅行保守治疗。比较2组疗效、血肿消失速度和治疗后15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微创组显效率38%,总有效率65%,保守组分别为15%和4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微创组病死率为23%,保守组为4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微创组血肿完全消失(16.2±3.6)d,保守组为(41.3±5.2)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15 d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加快血肿清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蒲七汤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降眼压、抗炎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免煎剂蒲七汤以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两组病例均以7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综合临床疗效、前房积血吸收、视力恢复及眼压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综合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前房积血吸收时间、视力恢复及眼压控制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蒲七汤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张荣珍 《陕西中医》2012,33(2):146-147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成药联合华法令治疗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抗血栓栓塞的疗效。方法:将无抗凝禁忌症的NVAF患者200例随机分为3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华法令治疗组60例,单纯加用华法令治疗;活血通络胶囊治疗组60例,以活血通络胶囊治疗;活血通络胶囊合华法令治疗组80例,以活血通络胶囊联合华法令治疗。结果:3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进入治疗后1周及1、2、3、6月)6min步行试验比较,中西医结合组、华法令组分别与活血通络胶囊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西医结合组与华法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年脑卒中发生率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分别与华法令组和活血通络胶囊组比较,差异分别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华法令使用剂量达到目标值(1NR:2.0~3.0)时中西医结合组为(2.260±0.14)mg/d,华法令组为(2.90±0.22)mg/d。结论:华法令配合活血通络胶囊对NVAF的抗血栓治疗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三联疗法合用香丹注射液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经胃镜证实伴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活动期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68例。2组均给予H.pylori根除的三联疗法,试验组同时给予香丹注射液静滴,治疗时间均为1周。结果用药1周后上腹痛消失时间:试验组为(0.6±1.1)d,对照组为(2.4±1.2)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6周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试验组为(30.4±2.0)分,对照组为(49.7±2.8)分,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和66%,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三联合用香丹注射液治疗活动期胃溃疡能更快缓解多种临床症状,止痛效果好,溃疡的愈合率和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8.
张帆  候聪 《辽宁中医杂志》2012,(9):1850-1854
目的:通过构建围绝经期大鼠模型,观察更年汤对模型大鼠内分泌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更年汤延缓卵巢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更年汤组、教材方组、模型组、青年组、老年组各10只。前三组采用自然老化的围绝经期大鼠模型,青年和老年组为正常青年、老年模型。分别灌胃更年汤、教材方和生理盐水15日,于末次给药24h后麻醉,颈动脉取血5mL,剖取子宫、卵巢,观察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子宫、卵巢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对照组E2含量均升高,治疗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对照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LH含量(P<0.01),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对照组FSH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能显著降低血清GnRH含量(P<0.01),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对照组均使卵巢、子宫指数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卵巢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更年汤可明显提高模型大鼠E2水平,升高大鼠卵巢、子宫指数,降低血清FSH、LH、GnRH水平,从而达到延缓卵巢功能衰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剂合20%甘露醇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以丹参粉针剂合20%甘露醇治疗,对照组35例以传统治疗方法治疗。5d后观察积血吸收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7.37%,有效率为92.11%;对照组分别为22.86%、74.29%。2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丹参粉针剂合20%甘露醇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有效,优于传统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9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对照组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68.2±9.1)min,对照组(91.5±8.4)min,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对照组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髋关节活动恢复优良率85%,对照组优良率为6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早期骨折愈合,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