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评价三维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复杂性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3例复杂性骨折患者利用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快速成型制作出1:1大小的实体模型,依此对骨折做出明确的诊断,制定手术方案,术前模拟手术,指导手术治疗。结果:术中所见与虚拟三维重建图像及快速成型骨盆模型非常相似,术前的模拟手术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术中失血和麻醉药量。23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折复位,内固定器械的植入更加直观和准确。结论: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对于复杂性骨折的诊断及治疗均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复杂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复杂骨盆骶骨骨折患者行CT扫描获取病变部位的二维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行骨盆骶骨骨折的三维重建解剖学模型,快速成型制作出与实体1:1大小的骨盆模型。依此对骨盆骨折做出明确的诊断、分型,制定手术方案,术前模拟手术,指导手术治疗。结果:术中所见与虚拟三维重建图像及快速成型骨盆模型非常相似,术前的模拟手术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术中失血,12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骨折复位。结论:计算机辅助技术能全面、直观、精确地显示骨盆的立体形态和各部位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于骨盆骶骨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均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作用,它使手术更精确、更可靠、更方便,它在复杂骨盆骶骨骨折的治疗中有着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数字化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技术在马蹄内翻足诊断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集26例复杂马蹄内翻足患儿足踝部CT断层扫描数据,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快速成型制备1:1三维实体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诊治、手术规划和术中参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26例患儿均在三维实体模型指导下完成,手术过程顺利。26例患儿术中所见与术前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和三维实体模型的畸形结构变化一致。术前的模拟手术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术中失血。结论:数字化重建与快速成型技术能够准确和直观地反映复杂马蹄内翻足畸形的立体形态和各部位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可指导制定手术计划和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4.
3D数字骨科技术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D数字骨科技术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3D 数字骨科技术进行辅助治疗的50例髋臼骨折患者资料,术前行薄层CT扫描获取骨盆二维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重建三维模 型,计算机辅助分析髋臼骨折情况并进行模拟复位,快速成型技术制出与实体1∶1大小的骨盆模型。根据模型对髋臼骨折做出 明确的诊断、分型,指导手术治疗。结果术中所见骨折及移位情况与术前三维重建图像及快速成型模型非常相似,术前模拟缩 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骨折复位情况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解剖复位41例,复位满 意9例;髋关节功能按照Harris评分标准,优32例,良12例,可6例,优良率88%。结论CT扫描三维重建、计算机辅助分析和模 拟骨折复位,快速成型技术能直观、精确地显示髋臼骨折的立体形态和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髋臼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 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镜根  胡昇 《中原医刊》2009,(21):17-18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对颌面部复合、多发骨折的术前诊断和手术计划制定的意义。方法对90例颌骨骨折进行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结果90例患者中75例经手术治疗,15例为保守治疗,所有手术病例都证实了术前三维CT的诊断。结论CT三维重建可使颌面部复杂性骨折的移位情况近似模型般再现,有益于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在跟骨骨折诊断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30例跟骨骨折患者行CT扫描获取病变部位的二维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行跟骨骨折的三维重建解剖学模型,快速成型制作出跟骨骨折模型。依此对跟骨骨折做出明确诊断、分型,制定手术方案,术前模拟手术,指导手术治疗。比较传统手术和计算机辅助手术两组的切开暴露时间、复位与固定时间及手术疗效优秀。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22个月。两组切开暴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复位与固定时间为(60.28±5.45)min,计算机辅助手术复位与固定时间为(48.75±5.8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快速成型辅助个体化技术能对跟骨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治疗均有很强的临床指导作用,可提高跟骨骨折手术效率与精确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诊断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14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行CT扫描获取病变部位的二维数据,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行DDH骨盆的三维重建解剖学模型,快速成型制作出骨盆模型。依此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做出明确诊断,制定手术方案,术前模拟手术,指导手术治疗。结果:术中所见与虚拟三维重建图像及快速成型骨盆模型非常相似,术前的模拟手术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术中失血,14例患儿均获得了良好矫正。结论:计算机辅助快速成型技术能够准确和直观地反映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骨盆畸形的立体形态和各部位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可指导制定手术计划和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复杂性四肢创伤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雷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性四肢创伤性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X线检查和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比较X线与CT三维重建技术对不同类型骨折诊断的总准确率、对骨折复位及内固定质量的评估效果。结果: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肘关节骨折、腕关节骨折、Colles骨折、髋关节骨折、胫骨平台骨折、尺桡骨骨干双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及总体的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与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折内固定质量的评估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折复位的评估效果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重建技术对复杂性四肢创伤性骨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更好地评估手术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颌面部多发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颌面部多发性骨折患者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后采用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手术。结果本组无1例漏诊患者,所有患者咬合关系恢复正常,无面部畸形及骨折不愈合,1例张口受限。结论颌面部多发性骨折术前完善检查,优先处理颅脑损伤、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病情稳定后尽早行手术复位钛板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胸外科漏斗胸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例漏斗胸患者利用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和逆向工程软件,快速成型制作出钢板模型,制定手术方案,术前模拟手术,指导手术治疗。结果:术前的模拟手术使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减少了术中失血和麻醉药量。6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效果,内固定器械的植入更加直观和准确。结论:计算机辅助技术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并发症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手术精确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内固定手术治疗合并中重型颅脑损伤下肢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合并中重型颅脑损伤下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术手术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9年我院收治合并中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为5~12分)下肢骨折患者136例,其中,保守治疗76例(保守治疗组),积极的手术方案内固定治疗60例(手术治疗组)。结果:采用积极手术内固定组在ICU时间、住院时间、卧床并发症、死亡率、均优于保守治疗组,且该组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6个月,积极手术治疗组后期的康复在骨折畸形愈合,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均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积极地行内固定手术治疗不但有利于患者脑外伤的康复,而且有利于患肢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解剖钢板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斌  张震  胡宗凯  李波  朱灏  钟波  卢哲  王旨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2):104-105,125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在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05年5月~2008年12月对38例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患者(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18例,股骨髁上及髁间骨折12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股骨髁部或髁间骨折6例,胫骨平台及胫骨上段、股骨髁上、髁间、髌骨粉碎性骨折2例;骨折按AO标准分类:c1型骨折10例,c2型19例,C3型9例)进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于术后4周、8周、12周随访观察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于术后4周、8周、12周、6个月、1年摄X线片显示骨痂生成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4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痂生成,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患者及家属认同该治疗方法,并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解剖钢板具备角度稳定性,具有骨折复位后贴附良好、固定可靠、无需外固定、可早期活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膝关节周围复杂骨折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评价血浆D-二聚体检测下,低分子肝素钙应用加自主功能锻炼预防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血栓形成。方法:3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第1天起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U于腹壁前外侧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使用21d。用药期间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并行双下肢自主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及踝关节背伸锻炼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果:38例患者中仅有1例,人院D-二聚体数值异常增高,经治疗达正常值后,手术治疗骨折。其余37例患者术后给予D-二聚体检测,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自主功能锻炼预防治疗。38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血栓形成。结论:D-二聚体检测下,低分子肝素钙应用加自主功能锻炼能有效预防老年人下肢骨折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四肢骨折合并多发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合并多发损伤的治疗及疗效。方法 :自 1997~ 2 0 0 1年共收治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四肢骨折 118例 ,骨折早期 (2 4h内 )内固定 6 0例 ,延迟 (2 4h后 )内固定或非手术治疗 5 8例。结果 :前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 ,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 ,骨折畸形愈合率显著降低 ,对 4 0例相同脏器损伤ISS评分接近的严重损伤患者 ,2 4h内行骨折内固定 15例 ,死亡 1例 (7% ) ,2 4h后行骨折内固定或非手术治疗 2 5例 ,死亡11例 (44 % ) ,P <0 .0 5。结论 :对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的患者早期 (2 4h内 )骨折内固定可降低死亡率 ,减少严重并发症 ;促进肢体及脏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应用自体植骨+钢板内同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方法。方法:对32例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同定,同时取自体髂骨块植骨,术后悬吊固定3周后积极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14个月,平均7个月达到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评分(按Neer标准)为85~95分,其中,优26例,良6例。结论:自体植骨+钢板内固定方法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和快速成型技术在胸外科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对9例胸外科肿瘤患者,术前行CT血管成像扫描,应用Mimics10.0软件对骨组织和肿瘤进行三维重建,采用快速成型打印血管、肿瘤块,根据术前设计方案完成手术。结果:全部病例均进行胸肿瘤数字化三维重建,得到肿瘤的三维立体图像。可以方便地从任意角度和方向观察肿瘤情况,测量有关数据。在数字化模型上进行手术设计。术中发现打印模型与肿瘤实际情况完全一致,随访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采用数字化技术和快速成型,进行术前模拟训练,设计手术,并发症减少,手术时间缩短,手术精确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技术治疗下肢骨折远端锁钉锁定失败的原因和提高锁定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2004年3月~2009年5月采用国产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128例,早期23例术中出现远端锁定钉锁定困难,就其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了一套提高锁定成功率的标准手术操作方法和出现锁定困难时的处置方法。结果本组128例病人远端锁定钉皆成功锁定,23例锁定困难的病例皆及时找出原因并处置后成功锁定,锁定成功率达100%。结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时,术前要充分准备,术中要按标准手术操作方法进行操作,遇到锁定困难时要善于分析找出原因,并从失败中进行总结,能提高锁定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张大伟 《中外医疗》2016,(21):194-195
目的:观察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在下肢骨折手术前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50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该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4月—2015年8月,所有下肢骨折患者均进行下肢骨折手术治疗,在手术进行前给予患者下肢静脉超声检查,观察50例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50例行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中存在14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28.00%,主要包括股浅静脉、股总静脉、胫后静脉、股深静脉、及胫前静脉等部位的血栓。结论进行下肢骨折手术前,对患者实施下肢静脉超声检查能有效检验出患者是否存在下肢静脉血栓,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