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均有循环中炎症介质持续升高的表现。观察北京市区健康人循环中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循环中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关系,并评价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的种族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3-03/2004-03筛选中国北京地区30岁以上自我评价健康的汉族居民662人,男365人,女297人。通过身体检查及血液学及血生化学检测,了解调查对象健康状况;测定入选人群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检测白细胞介素6启动子区174(G/C),597(G/A),572(G/C)基因多态性,观察其与循环中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662人。①入选健康成人662人,174位均为GG型,未发现GC和CC型;597位GG型占99.24%,仅有5人为GA型,未发现CC型;572位存在GG,CC,GC3种基因型,G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2和0.78,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性别差异。②G等位基因(GG+GC型)携带者循环中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CC基因型犤(2.91±2.21)ng/L,(2.43±2.31)mg/L,(3.05±0.71)g/L;(2.44±1.47)ng/L,(1.41±1.57)mg/L,(2.70±0.64)g/L,P=0.03,0.01,0.01犦。③中国北京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6启动子区174(G/C),597(G/A)、572(G/C)的基因型分布与日本、韩国亚裔人群相似(174位和597位几乎均为GG型,572位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8,0.23,0.25,P>0.05),而明显不同于德国、瑞典高加索人群(174位存在GG,GC,CC,597位存在GG,GA,AA3种基因型,572位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95,0.93,P<0.01)。结论:白细胞介素6启动子区174(G/C),597(G/A),572(G/C)基因多态性存在种族差异,亚裔人群不存在174(G/C),597(G/A)基因多态性,572位基因型频率也明显不同于高加索人群。572(G/C)位存在基因多态性并影响循环中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从而影响机体炎症状态,G等位基因为少见基因,其携带者白细胞介素6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C型个体。  相似文献   

2.
刘永超  段宗明  张明娟 《临床荟萃》2011,26(14):1200-120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基因启动子区-174G/C、-572C/G和-634C/G多态性对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易感性.方法 严格按照诊断标准,选取无亲缘关系的CHD患者126例(CHD组)及健康对照组150例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polymorphism,Restriction Fragment,PCR-RFLP)技术检测-174 G/C、-572 C/G和-634 C/G 3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采用HaploView4.0及SPSS11.5软件分析各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及组间差异.结果 -572C/G位点及-634C/G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在CHD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572C/G位点的等位基因G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634C/G位点的等位基因G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连锁不平衡检验结果显示,IL-6基因这3个位点处于不连锁状态,D'<0.5.结论 IL-6基因-174G/C和-572C/G多态性可能与CHD有关,携带有-572C/G和-634C/G多态性位点G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更容易患CHD.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β基因5号外显子+3953C/T位点处存在多态性,这种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有关,而白细胞介素1β基因型在中国壮族的分布特点又如何呢?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β基因5号外显子+3953C/T多态性在中国广西壮、汉两民族中的分布,并与高加索人和非洲白人进行比较。 设计:对比观察。 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对象:观察对象为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健康体检者。壮族155名,男80名,女75名,平均年龄(37&;#177;9)岁;汉族195名,男100名,女95名,平均年龄(38&;#177;9)岁。相互间无血缘关系,且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 方法:实验于2003-06/2005—05在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科学实验中心完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55名壮族人和195名汉族人的白细胞介素1β基因5号外显子+3953C/T多态性,用基因直接计数法计算健康人群白细胞介素1β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结合文献与高加索人、非洲白人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 主要观察指标:不同种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β(+3953)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携带频率比较。 结果:纳入壮族和汉族健康体检者分别155和195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广西壮、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β基因+3953C/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相近(壮族人群CC,CT,TT基因型和C,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94.8%,5.2%,0,97.4%,2.6%;汉族分别为93.3%,6.7%,0,96.7%,3.3%,P〉0.05)。②高加索人、非洲白人与广西壮、汉两民族人群间白细胞介素1β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携带频率差异明显(高加索人CC,CT,TT基因型和C,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52.2%,43.9%,3.9%,74.1%,25.9%;非洲白人分别为60.4%,33.2%,6.4%,76.4%,23.6%,P〈0.01)。 结论:广西壮、汉族白细胞介素1β基因5号外显子+3953C/T多态性分布相近.但与高加索人、非洲白人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马莎  蒋凌月  董蔓丽  徐艳  严新民  张金章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508-4509,i003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是否有基因变异,探讨其多态性与疾病的相关关系。方法:老年脑梗死患者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60~90岁,平均69.0岁。健康对照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31~54岁,平均43.9岁。采用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ea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BFLP)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认识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的多态性;用ELISA定量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结果:老年脑梗死患者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均为GG型。老年脑梗死患者IL-6为(17.76&;#177;12.43)ng/L对照组为(2.35&;#177;3.50)ng/L,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IL-6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5.14,P&;lt;0.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未发现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的基因变异,-174位点的多态性可能没有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是否有基因变异,探讨其多态性与疾病的相关关系。方法:老年脑梗死患者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60~90岁,平均69.0岁。健康对照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31~54岁,平均43.9岁。采用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分析和DNA序列测定,认识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的多态性;用ELISA定量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结果:老年脑梗死患者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均为GG型。老年脑梗死患者IL-6为(17.76±12.43)ng/L,对照组为(2.35±3.50)ng/L,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IL-6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5.14,P<0.01)。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未发现IL-6基因调控区-174位点的基因变异,-174位点的多态性可能没有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IL-6基因启动子区-597G/A、-572G/C多态性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方法采用1对引物,2对荧光标记探针,结合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和熔点曲线分析技术,检测IL-6基因启动子区-572G/C,-597G/A2个位点多态性。结果用建立的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对123名健康查体者进行检测,发现中国汉族人IL-6基因启动子区-572位点有3种基因型,分别为GG,GC,CC型;-597位点仅发现4名为GA型,其余均为GG型,尚未发现从型。结论双重实时荧光PCR法简便快速,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准确、经济的特点,适合临床基因快速分型。  相似文献   

7.
背景存在启动子区的多态性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关系人类对疾病的易感性.白细胞介素6启动子基因多态性和民族以及很多疾病有关,不同民族其基因多态性表现特点也常常不同.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启动子-597和-572位点在西藏藏族人群的分布,为藏族群体遗传学和高原人群免疫背景提供基础资料.设计随机抽查.单位锦州医学院人类学研究所.对象于2003-10和2004-07分别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和那曲牧区进行样本采集.选择108名藏族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名,女48名,年龄14~21 岁.纳入标准父母均为藏族并经过严格体格检查确定健康.纳入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方法抽取108名藏族青少年的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盐析法提取人的白细胞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IL-6启动子包含-597和-572片断,对扩增片断进行限制酶切后取不同条带进行克隆后测序.主要观察指标西藏自治区藏族人启动子多态性分布情况,以及和中国汉族和其他民族比较结果.结果纳入的108名藏族青少年数据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性别人群IL-6启动子-572C/G位点多态性分布-597位点108个样本中都没有发现GA和AA基因型,仅发现GG基因型.-572位点存在CC,CG,GG3种基因型,频率依次为0.63,0.35,0.02;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1,0.19;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性别差异(P>0.05).②不同种族间IL-6基因-597G/A与-572C/G多态性分布英法白种人群中-597位点存在GG,GA,AA3种基因型,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0和0.40,明显不同于本实验中西藏藏族人群位点多态性分布;而日本人群中-597位点也不存在多态性,与我国汉族人群接近(P>0.05).③不同条带基因分型,DNA序列测定结果-597位点仅发现有GG基因型(不含酶切位点,酶切后为1条片段,长度仍为PCR扩增产物),未见GA和AA基因型.-572位点存在CC,CG,GG3种基因型,频率依次为0.64,0.35,0.01;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具有群体代表性;C,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0.81,0.19;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无性别差异.不同种族人群间IL-6基因频率及等位基因携带频率分布的比较,西藏藏族和我国汉族人接近,而与欧美西方白种人比较,差异明显.结论IL-6基因-597和-572多态性存在种族差异,西藏藏族人群可能不存在-597多态性;其-572位点有着自己的民族特点,存在CC、CG、GG3种基因型,G等位基因为少见基因,与欧美白种人相比-572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而与我国汉族和日本人接近,这种差异可能是与高原人特有的遗传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8.
背景: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β基因5号外显子 3953C/T位点处存在多态性,这种基因多态性与胃癌、风湿病、关节炎等疾病有关,而白细胞介素1β基因型在中国壮族的分布特点又如何呢?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β基因5号外显子 3953C/T多态性在中国广西壮、汉两民族中的分布,并与高加索人和非洲白人进行比较。设计:对比观察。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对象:观察对象为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健康体检者。壮族155名,男80名,女75名,平均年龄(37±9)岁;汉族195名,男100名,女95名,平均年龄(38±9)岁。相互间无血缘关系,且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实验于2003-06/2005-05在广西医科大学医学科学实验中心完成。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55名壮族人和195名汉族人的白细胞介素1β基因5号外显子 3953C/T多态性,用基因直接计数法计算健康人群白细胞介素1β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结合文献与高加索人、非洲白人进行了不同种族间的分析比较。主要观察指标:不同种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β( 3953)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携带频率比较。结果:纳入壮族和汉族健康体检者分别155和195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广西壮、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β基因 3953C/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相近(壮族人群CC,CT,TT基因型和C,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94.8%,5.2%,0,97.4%,2.6%@汉族分别为93.3%,6.7%,0,96.7%,3.3%,P>0.05)。②高加索人、非洲白人与广西壮、汉两民族人群间白细胞介素1β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携带频率差异明显(高加索人CC,CT,TT基因型和C,T等位基因分布频率:52.2%,43.9%,3.9%,74.1%,25.9%@非洲白人分别为60.4%,33.2%,6.4%,76.4%,23.6%,P<0.01)。结论:广西壮、汉族白细胞介素1β基因5号外显子 3953C/T多态性分布相近,但与高加索人、非洲白人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8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为哮喘组,158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7基因启动子区-152 G/A 多态性,分析其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易感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 IL-17基因启动子区-152A 等位基因频率为50.8%,显著高于对照组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8);哮喘组与对照组之间的 GG、GA 和 AA 等位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6,P <0.05),其中 AA 等位基因型在哮喘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9.7% vs 15.2%,P =0.023;OR=2.16,95% CI=1.11~4.2)。【结论】IL-17基因启动子区-152 G/A 多态性和儿童哮喘易感性之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背景:存在启动子区的多态性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关系人类对疾病的易感性。白细胞介素6启动子基因多态性和民族以及很多疾病有关,不同民族其基因多态性表现特点也常常不同。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启动子-597和-572位点在西藏藏族人群的分布,为藏族群体遗传学和高原人群免疫背景提供基础资料。设计:随机抽查。单位:锦州医学院人类学研究所。对象:于2003-10和2004-07分别对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和那曲牧区进行样本采集。选择108名藏族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名,女48名,年龄14~21岁。纳入标准:父母均为藏族并经过严格体格检查确定健康。纳入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方法:抽取108名藏族青少年的外周静脉血5mL,采用盐析法提取人的白细胞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IL-6启动子包含-597和-572片断,对扩增片断进行限制酶切后取不同条带进行克隆后测序。主要观察指标:西藏自治区藏族人启动子多态性分布情况,以及和中国汉族和其他民族比较结果。结果:纳入的108名藏族青少年数据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性别人群IL-6启动子-572C/G位点多态性分布:-597位点108个样本中都没有发现GA和AA基因型,仅发现GG基因型。-572位点存在CC,CG,GG3种基因型,频率依次为0.63,0.35,0.02;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具有群体代表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1,0.19;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均无性别差异(P>0.05)。②不同种族间IL-6基因-597G/A与-572C/G多态性分布:英法白种人群中-597位点存在GG,GA,AA3种基因型,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0和0.40,明显不同于本实验中西藏藏族人群位点多态性分布;而日本人群中-597位点也不存在多态性,与我国汉族人群接近(P>0.05)。③不同条带基因分型,DNA序列测定结果:-597位点仅发现有GG基因型(不含酶切位点,酶切后为1条片段,长度仍为PCR扩增产物),未见GA和AA基因型。-572位点存在CC,CG,GG3种基因型,频率依次为0.64,0.35,0.01;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具有群体代表性;C,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为0.81,0.19;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无性别差异。不同种族人群间IL-6基因频率及等位基因携带频率分布的比较,西藏藏族和我国汉族人接近,而与欧美西方白种人比较,差异明显。结论:IL-6基因-597和-572多态性存在种族差异,西藏藏族人群可能不存在-597多态性;其-572位点有着自己的民族特点,存在CC、CG、GG3种基因型,G等位基因为少见基因,与欧美白种人相比-572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显著差异,而与我国汉族和日本人接近,这种差异可能是与高原人特有的遗传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572C/G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并分析其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心绞痛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1例心绞痛患者及140例对照者IL-6基因启动子-572C/G多态性,同时用ELISA法检测心绞痛和对照者血清IL-6水平。结果心绞痛组IL-6血清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6基因启动子-572C/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心绞痛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心绞痛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665倍(OR=1.665,95%CI:1.089~2.544);结论IL-6基因启动子-572C/G多态性与心绞痛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6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具有调节血脂代谢、参与炎症反应、介导白细胞的粘附与聚集等多种功能。近年来,关于白细胞介素-6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在冠心病中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本就白细胞介素-6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基因多态性、以及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周文秀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1):1641-1644
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备受全球关注[1].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是遗传和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也包括细胞因子调节作用.白细胞介素-6 (IL-6 )是一种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有研究表明,IL-6 与其受体结合激发相关通路参与 HCC微环境构成、下游转录因子调控等过程,引起体内免疫、炎症反应并发挥着促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广西南宁地区人群是否存在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及其与纤维蛋白原表达的关系,并与其他地区比较。方法:调查于2003-11/2004-05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应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南宁地区123份DNA的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用PT衍生法测定全部123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检索国内及欧洲部分文献中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基因型频率后与之比较。结果:检出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GG型为常见基因型,G/A等位基因频率为0.789/0.211。基因频率与欧洲部分国家相近(P&;gt;0.05),但在国内存在差异。A等位基因组纤维蛋白原量为(3.4585&;#177;0.7231)g/L,G等位基因组纤维蛋白原量为(3.5058&;#177;0.7171)g/L,两等位基因组纤维蛋白原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7251)。结论:南宁地区多人群存在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多态性,该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差异。G/A等位基因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白细胞介素(IL)6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冠心病的关联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探讨IL-6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研究,应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1个研究(1821例病例和2453例对照)符合纳入标准。11个研究包括8个在中国,1个在韩国,1个在日本和1个在印度。IL-6基因三个多态性(-572C/G,-174G/C和-634C/G)适合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亚洲人中-572C/G多态性和冠心病之间存在关联(GvsC,P=0.00;CG+GGvsCC,P<0.01;GGvsCC+CG,P=0.00;GGvsCC,P=0.00;CGvsCC,P<0.01)。对于-634C/G多态性,Meta分析也显示了类似的关联(GvsC,P=0.01;CG+GGvsCC,P=0.24;GGvsCC+CG,P=0.00;GGvsCC,P=0.00;CGvsCC,P=0.83)。但在亚洲人中-174G/C多态性和冠心病之间无关联(P>0.05)。结论亚洲人中IL-6基因-572C/G和-634C/G多态性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关联,而-174G/C多态性和冠心病之间无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白细胞介素27 p28基因启动子区-964A/G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68例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和152例健康对照者白细胞介素27 p28启动子区-964A/G多态性进行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27血清学水平。结果慢性乙肝感染组白细胞介素27 p28启动子区-964位点的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OR=1.75;95%CI:1.12-2.72;P=0.013);白细胞介素27水平在慢性乙肝患者显著升高(P0.001)。结论白细胞介素27 p28启动子区-964A/G多态性与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A等位基因可能是HBV易感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7.
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与高血压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旭  刘素云  张建英 《临床荟萃》2008,23(3):180-181
高血压病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近来研究表明,血管内皮损伤所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机体炎症反应一种敏感但非特异性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促炎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和炎症反应.笔者对102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IL-6含量进行了检测,旨在探讨hs-CRP、IL-6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人群正常高值血压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11年门诊体检的新疆哈萨克族人群396例,按照血压水平分为血压正常组(n=124)、正常高值血压组(n=144)、高血压组(n=128)三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受试者血清hsCRP、IL-6浓度及其外周血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水平,比较3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三组间三酰甘油、总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正常高值血压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高于正常血压组[hsCRP:(0.8±0.3)比(0.4±0.2)mg/L;IL-6:(0.3±0.2)比(0.2±0.1)μg/L,均P0.01],同时低于高血压组[hsCRP:(0.8±0.3)比(1.0±0.3)mg/L;IL-6:(0.3±0.2)比(0.4±0.2)μg/L,均P0.01];血清hsCRP和IL-6与收缩压,舒张压独立相关(均P0.01)。结论新疆哈萨克族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体内已存在炎性反应,hsCRP和IL-6可能参与了新疆哈萨克族正常高值血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汉族人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多态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研究深圳市中国南方汉族人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多态性的分布与血脂等指标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及测序法测定了138例中国南方汉族人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多态性,并结合血压、血糖、血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相关指标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中国南方汉族人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多态性以G/G纯合子基因型为主,分布频率为136/138(98.55%),G/C杂合子基因型分布频率为2/138(1.45%),C/C突变基因型未发现,各基因型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低密度脂蛋白等关系不明显,与高密度脂蛋白有一定的关联(P=0.035)。结论中国南方汉族人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多态性不明显,是否为代谢综合征的易感基因之一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双重实时荧光PCR与DNA测序分析以及PCR-RFLP三种检测方法对同一样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分别采用三种方法对77例样本IL-6基因启动子区-572G/C,-597G/A2个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在77例样本中,采用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与DNA测序分析相比仅有3例结果不一致。用限制性内切酶BSrBI酶切,有20例与实时荧光PCR方法结果不一致。当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FokI酶切时,仅有5例被发现是GA型,另外两例未被检测出。结论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与其它方法比较具有简单、准确、快速的特点,便于临床实验室大规模样本筛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