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剖宫产是是解决难产和许多产科难题的重要手段,剖宫产分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子宫下段纵切口和子宫体段纵切口(古典式剖宫产)切开腹膜后,按暴露子宫下段的路径不同,分为腹膜外剖宫产和经腹剖宫产。“新式一剖宫产,并非剖宫产的单独类型,只是切开及缝合技术与传统方式有所不同。疤痕子宫在再次妊娠的晚期和分娩期易发生子宫破裂或子宫切口裂开,子宫破裂分先兆破裂和完全破裂,在妊娠晚期和试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术即是在麻醉情况下切开腹壁及子宫壁,从子宫中取出胎儿附属物,然后将子宫壁及腹壁各层组织缝合.目前由于围产医学的发展、消毒、无菌技术及抗感染技能的进步,以及手术操作技巧的娴熟,使剖宫产成为当今处理难产的重要手段,应用适当,使母婴安全.根据子宫切口的不同,分为子宫体和子宫下段剖宫产.又根据切开子宫的途径不同,分为腹膜内和腹膜外剖宫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子宫下段剖宫产是指妊娠末期或临产后,经腹腹膜内切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推开膀胱,切开子宫下段娩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目的:浅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应用.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利用子宫下段的解剖特点,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手术方式.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其他术式比较具有应用最广、方法最简单、速度最快、效果最佳和术后并发症最少等特点,是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腹膜外剖宫产术130例临床体会大庆市第四医院妇产科赵瑾凤二院妇产科张玉兰腹膜外剖宫产术是不经腹腔切开子宫下段取出胎儿的手术,适应妊娠合并感染而有指征剖宫产术者,可避免宫腔内感染物流入腹腔引起腹膜炎,减少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进食早,进入液体少优点...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Stark医生创始的Stark剖宫产术已在中国迅速普及。这种新式剖宫产术是对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改进而来的。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不同的是:不缝合膀胱子宫返折腹膜及腹壁腹膜。因此所导致的并发症成为我们重视之处。本文对Stark剖宫产术与我院开展了近20年的腹膜外剖宫产术在盆腔粘连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剖宫产率明为上升。目前我省采用的手术方式最多的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膜内),并且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优缺点人们已经熟知,腹膜外剖宫产术主要是分离膀胱技术难度高,术中发生胎头娩出困难及一过性肉眼血尿或膀胱损伤,为了克服腹膜外剖宫产及腹膜内剖宫产术的缺点,并保留各自的优点,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探索总结出一种半腹膜外剖官产术式,临床应用效果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优越性。方法:对110例腹膜外(腹膜外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120例传统腹膜内(腹膜内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种剖宫产术式在年龄、术前血象及术中从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传统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比,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有术后排气早、进食早、恢复快等优点。结论: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主要有以下优点:未进行腹腔操作,术后肛门排气快、胃肠功能恢复快、进食早;术后不会发生肠粘连、肠梗阻;术后腹痛轻、营养好,有利于切口愈合;乳汁分泌早,有利于母乳喂养;操作方法简单并能熟练掌握,对医疗设备无特殊要求。该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金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816-1817
目的比较腹膜内剖宫产与腹膜外剖宫产的优缺点,为合理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在我院2012年剖宫产患者中随机选取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与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各45例,对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患者平均年龄、孕周、手术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和术后病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术相对于传统的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很多方面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应针对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9.
腹膜外剖宫产术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剖宫产术是指妊娠28周后,切开腹壁与子宫壁取出胎儿及胎盘的手术.其种类有: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古典式剖宫产术、腹膜外剖宫产术、剖宫产子宫切除术.还有再次剖宫产术应用腹膜外术式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叶茵 《当代医学》2009,15(12):46-47
目的探讨腹膜外剖宫产应用于试产失败患者的优越性与弊端。方法对2006年6月-2008年6月辽宁省葫芦岛市妇婴医院80例经阴道试产失败改行剖宫产的患者,将其分成两组.分别行腹膜外剖宫产、子宫下段剖宫产结束分娩。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时间、肠胀气、肠麻痹、腹腔内感染发生率及胎儿娩出时间。结果腹膜外组在排气时间上短于子宫下段组,肠胀气、肠麻痹、腹腔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子宫下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外组在胎儿娩出时间上明显长于子宫下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外剖宫产在试产失败患者中应用具有肠功能恢复快,腹腔内感染少等优越性,值得采用,但应考虑胎儿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经腹腔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再造膀胱腹膜反折,减少腹腔污染及术后腹腔脏器黏连的临床价值。方法常规进腹,于膀胱上2cm处打开腹膜进入腹腔,探查子宫及双附件,横弧形打开子宫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暴露子宫下段,用0~2可吸收缝合线将膀胱腹膜反折上缘与腹壁腹膜上缘连续缝合,隔离腹腔与手术野。切开子宫下段,按分娩机制娩出胎儿及附属物,缝合子宫,清洗切口,将腹壁腹膜下缘与膀胱腹膜反折下缘缝合3~4针于腹膜上缘。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6 .5min,术中出血平均240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19 .6h。结论改良经腹腔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损伤小、排气早、术后病发率低、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三种剖宫产术式的比较以了解更适用于临床的剖宫产术式。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 1998年 1月~1999年 12月 35 9例剖宫产产妇 ,按术式分成三组 :新式剖宫产、腹膜外剖宫产、子宫下段剖宫产。对其手术时间 ,娩头困难、术后排气、切口感染、术后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新式剖宫产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及术后感染、术后病率均显著低于腹膜外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式应用前景优于腹膜外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  相似文献   

13.
季艳梅 《吉林医学》2013,34(4):655-656
目的:探讨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优点。方法:选择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20例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膜外组)和20例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腹膜内组),术后观察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结果:两种剖宫产术式在年龄、术前血象及术中从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总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腹膜外剖宫产有术后排气早、进食早、下床活动早、不会发生肠粘连、肠梗阻、恢复快等优点。结论:腹膜外剖宫产主要优点有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排气早、创伤小、未进行腹腔操作、防止腹腔感染、术后不会发生肠粘连、肠梗阻、术后腹痛轻、进食早、营养好、有利于切口愈合、乳汁分泌早、有利于子宫复旧及母乳喂养、下床活动早、有利于产后恢复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是一种产科常见手术,在21世纪,因为它的“普遍”及惊人的使用率,成为产科领域的热门话题。剖宫产术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尸体剖宫产、切开子宫取出胎儿、不缝合子宫的剖宫产、波罗式剖宫产子宫次全切除术、古典式剖宫产、经腹腔的腹膜外剖宫产、腹膜外剖宫产。子宫下段剖富产已成为当前最主要的手术方法,但其术式仍有改进的余地。现将我院2004年综合新式剖宫产的诸多优点在手术步骤上加以改良,进一步保证手术安全,缩短手术时间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腹膜外剖宫产术由于手术不在腹腔内操作,术后进食早,疼痛轻,恢复快,无腹腔粘连等优点,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易被产妇及家属接受,现将我院2006年3月~9月半年内68例腹膜外剖宫产术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玉霞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100-102
目的:探讨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选取76例行剖宫产术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行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间等各项观察指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腹膜外剖宫产术操作简单,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优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助产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膜外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情况. 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患者腹膜及膀胱反折腹膜粘连情况进行观察.其中腹膜外剖宫产2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32例.比较两组剖宫产术后腹直肌、腹膜、大网膜、膀胱反折腹膜粘连发生情况.结果 腹膜外剖宫产组在腹直肌与腹膜、膀胱粘连,子宫下段与膀胱粘连发生率上明显高于子宫下段组,在腹膜与大网膜、子宫粘连上低于子宫下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膜外剖宫产在腹膜、膀胱反折腹膜粘连方面明显高于子宫下段剖宫产,为二次开腹带来困难,不应作为剖宫产首选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是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腹膜外子宫下段4I宫产术在44宫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8年3月-11月100例需行剖宫产的孕妇施行腹膜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膜外组),与100例行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腹膜内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膜外组肛门排气时间为(17.25±4.2)h,术后病率0%(0/100),术后镇痛3例,明显少于腹膜内组[肛门排气时间为(38.55±31)h,术后病率6%(6/100),术后镇痛16例1,P〈0.05从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腹膜外组(22±1.5)min,腹膜内组(16.2±2.1)min,P〈O.0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手术时间:腹膜外组(36.5±5.3)min,腹膜内组(36±5.5)min,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外剖宫产术较传统的剖宫产手术有较多的优越性,减少了腹腔感染的可能性,患者自觉症状少,进食早,术后恢复快,大大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对263例孕妇进行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以同期130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及腹膜外剖宫产术作对照组,比较手术中及手术后情况;结果: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进水,进食及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其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次数亦少于对照组;结论;表明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优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及腹膜外腹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术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手术,是解决难产、产科并发症、合并症的主要手段。改良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是采用Joel-Cohen切口开腹,倒悬漏斗式腹壁切口,子宫下段高位置切口、不缝合腹膜的一种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娩头容易等优点。我院自1998年5月开展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5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