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在基层医院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快速诊断及治疗转归。方法:对122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22例急诊胃镜出血检出率100%,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Mallory~Weiss综合征、胃恶性肿瘤、Dieulafoy病、静脉曲张破裂、息肉及异物损伤。胃镜治疗的止血成功率为96.7%,胃镜治疗后转外科治疗3例,治疗抢救失败死亡1例。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合并活动性出血及大出血在胃镜下止血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增加止血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在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临床地位,总结不同病因上消化道大出血镜下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98年3月-200年7月急诊胃镜治疗57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治疗方法、急诊止血率和以分析总结。结果:门脉高压性出血占64.29%,其次为消化性溃疡和Dieulafoy病,分别占19.30%,15.79%;活动性出血为61.40%,急诊止血率92.98%,其中门脉高压性出血套扎,硬化,组织粘合剂治疗急诊止血率分别为100%,92.86%,100%;非门脉高压性出血急诊止血率85.71%,钛夹和硬化剂治疗急诊止血率分别为83.33%,100%。结论:急诊胃镜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诊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镜下治疗以其急诊止血率高及微创性应成为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检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诊断及内镜下止血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在2010-2013年期间23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诊胃镜检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6例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97.88%(231/236),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贲门及胃恶性肿瘤、Dieulafoy病、Malory—Weiss综合征,其他原因不明。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95%(217/236),内镜下止血成功率87.71%(207/236),手术率8.90%(21/236),死亡率2.12%(5/236)。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病因,有活动性出血者用镜下止血是安全而有效的,可提高止血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首次出血死亡率〉50%,未治疗再出血率高达60%。传统的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止血率低,并发症多且再出血率高;外科急诊手术病死率高,效果欠理想;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EVS)和套扎术(EVL)由于疗效可靠、创伤小,已被广大医师及患者所接受。我们从1996年2月-2006年2月分别采用内镜下EVS、EVL及两者联合治疗的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共68例,  相似文献   

5.
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急诊手术16例,16例均达到即刻止血;5年再出血率7.6%,10年再出血率15.4%,5年生成率92.6%,10年生存率69.2%,疗效满意,即刻止血率高,手术死亡率低,近远期再出血率低,术后生存质量满意,加之手术操作简单,在基层医院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应首先考虑的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6.
食道静脉曲张(EV)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首次出血病死率超过50%,未治患者再出血率高达60%,常规内科治疗,止血率低,再出血及死亡率均较高。我院自2002年开始对34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急诊套扎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死亡率高,首次出血死亡率可达50%~70%,暂时止血后仍有较高复发率。为提高急诊出血的止血率,减少注射针孔的出血,减少再出血的复发率,我院自1992年起应用内镜下硬化剂(1%乙氧硬化醇及5%鱼肝油酸)和立止血联合序贯注射治疗EVB,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我院于1992年~1994年间有68例次为因呕血和/或黑便入院,经急诊胃镜证实有明显食管静脉典曲张并除外胃十二指肠出血性病变。年龄30~68岁,平均48.5岁。按出血情况分为三组(1)急诊床边治疗组12例次(17.6%),突然大量呕…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最常见的,同时也是最有生命危险的疾病之一。急诊内镜止血以其快速、高效而成为首选,它还降低了患者的再出血率、手术率和死亡率。我科自1997年1月-2003年1月以急诊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共308例,效果显著。现作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诊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11年7月-2014年5月收治147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在急诊胃镜下采取止血措施,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125例非静脉曲张性患者急诊止血成功率92.8%,近期再出血率4.0%;2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急诊止血成功率90.9%,近期再出血率13.6%.1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治疗期间死亡,余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时给予胃镜检查,根据出血原因、部位以及程度选择适宜的镜下治疗方法,可获得良好的止血效果和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我院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95年至今共选出68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均行断流术,急诊手术22例,择期手术44例,预防性手术2例。结果子术后近期死亡率为27%,均为急诊手术。择期手术死亡率为9%。预防性手术死亡1人。结论断流术因手术操作不复杂,易于规范术式,止血确切,费用较低,肝功能较差者也能耐受,更适于基层医院。原则上不宜急诊手术,尤其是肝功能差,黄疸,腹水的病人。但对于出血凶猛,尤其是二次出血量特别大,短时间内(6—8小时)不能止血,应考虑急诊手术。除非静脉曲张严重,极有可能破裂,否则不宜做预防性手术。  相似文献   

11.
本刊声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立霞 《中国医刊》2005,40(1):45-45
目的 分析急诊胃镜检查治疗非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急诊胃镜对活动性出血及有近期出血血痂的病灶给予1:10000肾上腺素10ml与巴曲酶(立止血)1kU配成的混合液局部直接注射止血治疗。结果 1890例非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胃镜检查及内镜下介入性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内镜下止血成功率为94.8%。结论 急诊胃镜检查是安全的,内镜下局部直接注射肾上腺素及立止血是防止再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止血效果与患者年龄及病灶部位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种急诊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镜下止血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0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后,立即行胃镜下止血治疗,按出血情况予药物注射止血、金属钛夹止血以及这两种方法联合止血。结果所有患者即时止血率及急诊镜下止血率均100%。结论急诊胃镜是检查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止血治疗的重要方法,具有出血灶检出率高、止血治疗快速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大出血3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并发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38例,死亡3例,死亡率7.8%,其中肝功能C级急诊手术4例,死亡3例,死亡率75%。随访30例,随访期间死亡2例,再出血3例,再出血率10%。该手术操作简单,近期止血效果确切,适用于基层医院急诊手术。但肝功能C级者急诊手术死亡率很高。死亡原因主要是肝功能损害。结论 降低再出血率的关键是提高手术操作水平、断流彻底。选择病例可降低手术死亡率。降低术后近期死亡率的关键是注重围手术期治疗,术后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46例,根据患者胃镜诊断的时间分为急诊胃镜组86例,非急诊胃镜组60例,分析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以及内镜治疗的疗效。结果:急诊胃镜组中上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为96.5%,活动性出血率为82.6%,而非急诊胃镜组中上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为80.0%,活动性出血率为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内镜下治疗的止血成功率高达95.9%,死亡率为1.4%。结论:急诊胃镜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以及检出准确率高,且在内镜下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联合金属止血夹治疗,止血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总结晚期血吸虫病性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48例,其中肝功能ChildA级12例、B级28例、C级8例;急诊纤维胃镜检查28例,发现9例为胃粘膜病变致出血。44例行非手术治疗,止血率93.2%,急诊手术止血4例,肝功能均为A级,全部停止出血,全组即期止血率93.8%。因此,只要病情允许,均应行急诊纤维胃镜检查;胃粘膜病变出血占门脉高压症出血的20%-40%,这些出血手术危险性大,应尽量行非手术治疗;三腔二囊管填塞止血,多种药物等综合治疗,仍然是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林汉利  李俊达  郑昌京 《中国热带医学》2009,9(7):1296-1296,1283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急诊止血的时机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因呕血和/或黑便入院,经急诊内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221例。根据内镜检查时间分为48h内检查治疗组和48h后内镜检查治疗组,比较两组内镜止血效果。结果出血48h内急诊内镜检查治疗组143例,止血成功率99.3%,非急诊组78例,止血成功率89.7%,二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出血内镜止血治疗简单有效,而且在出血48h内进行内镜止血能达到更有效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救治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有效、简便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10年救治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274例,其中有146例做了急诊胃镜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根据病因不同采取相应止血措施,对糜烂、溃疡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硬化剂治疗或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对隆起病变行微波凝固治疗。对没有做急诊胃镜的病人,首先采用静脉滴注法莫替丁和垂体后叶素,无效时换用生长抑素衍生物或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结果: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占41.09%,胃、十二指肠、食管糜烂占30.82%,消化性溃疡占24.65%,急诊胃镜下止血成功率为97.52%;法莫替丁和垂体后叶素止血成功率为47.65%,对无效病例,应用生长抑素衍生物善得定止血成功率为93.30%,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成功率为80%,对没有做急诊胃镜及镜下止血的128例病人根据临床诊断抢救成功率为75%。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最有效、安全的诊疗措施是尽早急诊胃镜检查及镜下止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内镜下硬化疗法对食管静脉曲张急诊止血及预防出血的疗效。方法 内镜下采用5%鱼肝油酸钠进行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结果 硬化治疗急诊止血率92.6%,对预防止血亦有明显疗效。结论 硬化治疗是食管静脉曲张的一种有效方法,其适应症宽,方法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9.
食道静脉曲张(Esopnogeal Varices)出血是门静脉高压严重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死亡率可达50~75%。沿用的治疗方法为垂体后叶素,静滴降门静脉压和三腔管局部压迫止血,有手术指针者可作门腔静脉分流术和断流手术,近几年来,经内镜将硬化剂直接注入曲张静脉内或曲张静脉周围,作静栓塞及硬化,达到急诊止血治疗和预防出血作用,  相似文献   

2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首次出血死亡率高达50%,反复出血死亡率为80%以上。因此有效地控制出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以往使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成功率达到60%,但半数以上的病例在拔管后72小时内有再出血。近年来,由于内镜设备、技术的迅速发展,经内镜下止血的成功率得到提高,我院8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镜下止血治疗及临床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