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川崎病系一种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发疹及淋巴结肿大的疾病,我院1986~1991年共收治7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138例临床分析王华曾庆玉刘德明川崎病(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好发于婴幼儿的病因未明的疾病。以持续发热、皮肤粘膜炎症反应及颈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已成为发达国家后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病因。现将我院1991~1994年住院治疗的病例总结分析如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崎病的发病及治疗情况,提高治愈率。方法:对102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102例患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特征是持续发热、黏膜皮肤受累、颈部淋巴结大、手足硬肿。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主要发现心电图异常、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示冠状动脉扩张、胸部X线片影像图异常、C反应蛋白阳性、血小板增高、白细胞增高等。治疗采用阿司匹林50~80mg/kg·d,87例患儿联合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川崎病早发现、早治疗,可提高治愈率。联合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小儿川崎病的皮疹特点,为本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86例有皮疹表现的川崎病患儿的皮疹进行分析.结果:86例伴有皮疹的川崎病患儿中,在发病第3天时出现皮疹者最多,出疹后2~3天皮疹消退多见;以荨麻疹样皮疹为主,麻疹样皮疹次之;多分布于头面及躯干部;出疹时多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消退后均无色素沉着,恢复期手足大多有皮肤膜样脱屑.结论:提高对川崎病皮疹特点的认识,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误诊和并发症的发生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7.
197例川崎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对197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内,男孩多发,以典型病例多见,但仍有28.9%患儿为非典型病例。发热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无死亡病例。有35.0%的误诊率,误诊的病种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药物性皮炎、淋巴结炎等儿科常见病。结论:川崎病早期容易误诊,对不明原因发热5天以上,并伴有川崎病主要临床表现中的任何一项的儿童,应警惕川崎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总结分析了176例川崎病(KD)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等方面的资料。结果:176例患儿除具经典的发热、淋巴结肿大及各种皮肤黏膜损害外,尚有79例(45%)出现肛周红斑脱屑,41例(23%)卡介苗接种处红肿;162例(92%)超声心动图均见冠状动脉病变(含5例冠状动脉瘤)。提示肛周红斑脱屑、卡介苗接种处红肿似可作为KD较特征性的皮肤表现,应为临床医师所重视;超声心动图对KD冠状动脉病变的及时发现和诊断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27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6年272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 272例川崎病患儿中男女之比为2.58 ∶ 1,发病年龄多为1 ~ 3岁,占59.2%。发热持续5 d以上者占100%,全身一过性多形皮疹的发生率为76.1%,两眼球结膜充血为74.6%,口唇潮红皲裂为47.8%,杨梅舌为58.5%,早期手足硬肿、掌跖泛红为22.8%,亚急性期甲床皮肤交界处膜样脱皮为31.2%,颈淋巴结肿大为36%。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者占80.5%,血小板增高者占87.5%,ESR增快者占96.2%,C反应蛋白阳性者占81.6%。心脏彩超显示合并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损害者占54.3%。272例患儿均采用阿司匹林治疗,258例患儿联合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人丙种球蛋白治疗。所有患儿均热退病情稳定后出院,平均住院8.9 d。结论 对出疹性疾病伴发热,尤其是发热时间超过5 d、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应高度怀疑川崎病;血小板指标及心脏彩超对本病的诊断有帮助。阿司匹林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同时联合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人丙种球蛋白可以短期内控制发热症状。  相似文献   

10.
成人硬肿病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科自2001年6月-2006年6月共收治31例成人硬肿病(scleredema aduhorum)患者,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川崎病误诊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例误诊病例的特点、误诊过程等情况。结果川崎病误诊因素:①对川崎病的认知缺乏及对疾病诊断缺乏统观全病程的意识;②对与川崎病相鉴别的疾病了解不足,片面做出疾病诊断;③询问病史及查体不够细致。结论提高对川崎病的认识,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减少该病误诊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川崎病 (KD)患儿皮疹表现及其特点 ,提高川崎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详细描述记录KD患儿皮疹的类型及表现 ,入院次日做血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血沉等检查 ,入院时至病程第 6周进行心脏冠状动脉检查 2~ 3次。结果 KD患儿皮疹多在病程 3~ 4天出现 ,种类以猩红热样、麻疹样、荨麻疹样皮疹较多见 ,1例表现为无菌性脓疱疹。有皮疹的患儿误诊率较高 ,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较高。结论 临床医生对小儿发热疹性疾病应高度警惕KD ,以免因误诊而失去预防冠状血管损伤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合并HIV感染的银屑病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例合并HIV感染的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寻常性银屑病6例,关节病型银屑病1例,脓疱型银屑病1例,红皮病型银屑病4例;男女比例5:1;银屑病病史平均(7.88 ±7.86)年,入院时病...  相似文献   

14.
神经梅毒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和早期诊断依据。方法对12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有症状神经梅毒既往未接受驱梅治疗,临床表现多样。7例无症状神经梅毒接受首次驱梅治疗的时间较迟,表现为血清固定或血清复发。10例在治疗后1~6月复查脑脊液的各项指标,白细胞计数和蛋白含量均下降或转阴,而脑脊液(CSF)-VDRL试验仅2例转阴。结论未能早期发现和治疗梅毒是导致神经梅毒的重要因素。神经梅毒的诊断目前尚无金标准。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与蛋白含量是监测神经梅毒疗效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白塞病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的特点 ,从而提高白塞病的诊断水平 ,以减少白塞病的漏诊、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8例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中 ,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及外生殖器溃疡、皮肤病变及眼炎。其中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者有 17例 (4 4 .74% ) ,在整个病程中 ,口腔溃疡的发生率为97.3 7%。针刺反应阳性率为 71.0 5 %。行ANCA检查的 5例患者 ,有 4例阳性。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分别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反应停、氨苯砜等 ,单用或联用。 3例完全缓解 ,其余均部分缓解。结论 反复口腔溃疡、针刺反应是诊断白塞病的主要依据 ;ANCA检查可能会提高白塞病的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6.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DM/PM)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比分析116例DM/PM和33例DM/PM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合并ILD组关节痛、发热等比无ILD组多见,差异有显著性或差异高度显著性;合并ILD组眼睑紫红色斑比无ILD组少见,抗Jo-1阳性率、ESR升高等比无ILD组多见,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ILD在DM/PM中发病率较高,发热、关节痛、抗Jo-1阳性率、ESR升高是ILD发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当前儿童猩红热的临床表现及皮疹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1年12月笔者诊断为猩红热的患儿87例,对其临床表现及皮疹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87例患儿中,发热42例(48.3%),咽痛73例(83.9%),咽峡炎77例(88.5%),典型皮疹51例(58.6%),不典型皮疹36例(41.4%);发现面部针尖大丘疹84例(96.6%),躯干针头大丘疹伴砂纸感75例(86.2%),手足针头大丘疹伴砂纸感79例(90.8%)。结论儿童猩红热的临床表现倾向轻症化;首次发现猩红热患儿面部常有针尖大丘疹;猩红热患儿面部针尖大丘疹、躯干和手足的针头大丘疹伴砂纸感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带状疱疹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婴幼儿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婴幼儿带状疱疹的临床资料。结果1岁以内者5例,1~3岁者7例;4例有水痘接触史,2例母亲在妊娠末期患水痘,3例母亲在妊娠末期患带状疱疹;12例均有典型的呈带状分布的成簇状绿豆大丘疹、水疱性损害;3例行CD4,CD8检查,其中2例CD4/CD8低于正常;均予抗病毒及He-Ne激光照射治疗而痊愈。结论婴幼儿带状疱疹的发生多有直接或间接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接触史,抗病毒联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女童性病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女童性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情况,为女童生殖保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小儿妇科门诊105例性病的发病相关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淋病居首位,4~6岁为女童性病发病的高峰年龄段,间接传播为其主要传播途径。结论女童性病应重视预防,早期诊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