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1岁,因在卖肉时刀尖不慎将左侧股静脉刺伤,喷血不止,被在场人员简单包扎后送到我院。查体:患者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肢体发凉、潮湿、眼球内陷,瞳孔稍扩大,对光反射消失,按压指甲和皮肤驱除微血管内血液使其变白后,其色恢复正常明显迟缓。肺(-),呼吸快而浅,心音弱,心率156次/分,血压2.7/0kPa,二便失禁。化验:血红蛋白10g/L,红细胞0.8×10~(12)/L 二氧化碳结合力16.8容积%。在抢救时,因静脉输液较困难,立即行双上肢及右下肢静脉血管切开快速输入液体,以纠正酸中毒,同时输入同型血1200ml,0.9%氯化钠2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1000ml,5%碳酸氢钠250ml,  相似文献   

2.
我科从 1998年 3月开始采用针眼式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 4 8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4 8例 ,男 38例 ,女 10例 ,年龄 6~ 75岁 ,平均 31岁 ;2 6例为单纯头伤病人 ,2 0例为头伤合并骨折病人 ,2例为头伤合并肝、脾破裂病人。操作方法 :首选右侧锁骨下法。病人去枕 ,两肩胛之间脊柱正中垫一小柱形枕 ,头偏对侧 ,使右肩关节尽量下垂 ,术者位于右侧床边操作 ,器械准备为静脉穿刺包 1个 (含持针钳、缝线、注射器、纱布、弯盘及孔巾 )、生理盐水、局麻药、穿刺套针及配套的导丝和中心静脉导管 ,术者穿无…  相似文献   

3.
我院ICU于2005年11~12月间收治DIC,产后大出血并失血性休克患者2例。患者住我科前均在当地县医院经抗休克,子宫次全切除术止血等治疗,仍未能纠正休克和止血而转入我院,经我科积极救治,存活1例,并发MODS死亡1例,现将治疗过程中抢救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方法 对72例行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危重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优缺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穿刺成功70例,成功率97%。穿刺误入股动脉4例,发生巨大血肿1例,小血肿1例,导管无法置入1例,置管后穿刺点渗血不止1例,无神经损伤、穿刺点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因其本身技术上的缺陷在临床上日趋少用,但对颈部及胸部外伤、颈部手术、头颈部烧伤、气管切开等危重患者在无法行颈内静脉穿刺时仍可采用。  相似文献   

5.
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急救时作大量快速输血,输液及静脉内高营养的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并可借用此导管监测 CVP。我们对50例重危病人进行了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现总结如下。资料50例中小儿4例;成人46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其中休克患者35例,占总数的70%。操作注意点1、选用18号穿刺针及聚乙烯导管(也可引用进口穿刺针,导丝及导管)于卵园  相似文献   

6.
7.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抢救外科休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抢救外科休克的效果。方法 :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技术。抢救治疗外科休克患者 5 3例并与 5 6例四肢静脉穿刺置管进行比较 ,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穿刺所用的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通畅性、留置的时间及并发静脉炎等情况。结果 :上述各项内容比较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组均优于四肢静脉穿刺置管组 (P <0 .0 5 )。结论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穿刺所需时间短、成功率高、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利于病人术后下床活动 ,条件允许者均可适用。  相似文献   

8.
抢救危重病人时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是一种有价值的诊疗手段。同时为长期输液,取血标本或静脉高营养提供了良好的途径。近几年来作者在抢救危重病人时曾进行过多种途径的深静脉穿刺置管输液、输血,其中颈外静脉穿刺置管34例,股静脉穿刺置管254例。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以皮行股静脉穿刺置管具有穿刺方便、容易掌握、并发症少等优点,宜基层医院推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股静脉穿刺置管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头颈部手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或伴有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者常不宜行颈部的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为不失时机确保治疗有效地进行,行经皮股静脉置管治疗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股静脉穿刺置管法通常采用高位穿刺,误穿动脉、穿刺失败的发生率较高,且输液的通畅与否与体位关系很大。2002年以来,我科试用低位股静脉穿刺置管法,成功率高,且不易出现淤斑、血肿等并发症。现对2种穿刺置管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低位进路法股静脉穿刺置管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02/1999-02我们在急危重症患抢救中采用低位进路法行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或监测中心静脉压(CVP)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失血性休克是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和衰竭的主要原因,其首要抢救措施是早期补充血容量。笔者采用股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法对6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杨彩花 《右江医学》2000,28(2):155-155
产科出血是产科特有的症状 ,与妊娠分娩直接有关。大出血者并发失血性休克 ,病情凶猛 ,抢救不及时将危及生命。因此 ,迅速扩容对症处理 ,改善缺氧 ,防止肾功衰是抢救产科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关键。我院妇产科 1997年~ 1999年收治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 11例 ,现将抢救措施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11例患者中年龄最小 2 0岁 ,最大 4 0岁。妊娠子宫破裂 1例 ,宫外孕破裂 3例 ,前置胎盘 2例 ,软产道裂伤 1例 ,产后宫缩乏力 2例 ,凝血机制障碍引起的出血 1例 ,不全流产 1例。2 .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阴道流血 ,面色…  相似文献   

14.
赵杏香 《广西医学》2002,24(6):914-915
特大面积烧伤病人 ,烧伤后血容量骤减及微循环改变 ,机体代偿功能障碍 ,发生休克是烧伤早期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因此 ,扩容治疗 ,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的重要措施是多管道快速补液纠正休克。另外烧伤后用药多 ,需持续静滴用药观察。但是由于机体遭受严重烧伤后 ,全身毛细血管痉挛、充血渗出、血栓形成及表皮真皮间水泡和组织水肿、皮肤脱落 ,常规穿刺部位均烧伤 ,在休克期穿刺比较困难 ,无法静脉穿刺 ,延误抢救时机 ,影响病人生命。1 临床资料1 1 资料 :选取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烧伤病房住院的特大面积烧伤病人 2 8例 ,烧…  相似文献   

15.
PICC穿刺置管失败中转股静脉置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CC置管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保留时间长,可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和高浓度液体、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带来的痛苦,同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静脉通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共开展PICC置管320例,由于患者自身血管和护理人员置管技术的原因,13例置管失败,中转股静脉置管成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寇凤英 《中原医刊》2005,32(14):61-61
对120例失血性休克病人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以此快速补血补液、监测中心静脉压,抢救效果显著。通过规范操作和精心护理,穿刺成功率达100%,无感染和其它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我科1996年12月至2003年4月,对571例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以股静脉置管行抢救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年龄34岁,因“颈后、右侧肢体僵硬1年,头晕、恶心4个月”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80次/min、呼吸:15次/min、血压:110/65mmHg(1mmHg=0.1333kPa)、体重:63kg。头颅CT:梗阻性脑积水。余无异常。诊断:梗阻性脑积水。拟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前先行右侧股静脉穿刺置管,此时患者极为紧张,同时诉穿刺处疼痛,脉搏:105次/min、血压:160/105mmHg。穿刺过程不顺利,持续约20min,曾误穿动脉血管一次,终于穿刺出静脉血,置入导丝,扩皮时又使钢丝打折,导管不易置入。此时患者突然不语,大汗淋漓,脸色苍白,表情淡漠,监护仪显示心率降至52次/min,血压降至90/60mmHg,立即停止置管,行外周静脉套管针穿刺成功,立即给予阿托品0.5mg,快速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心率、血压逐渐上升,约10min心率、血压恢复正常,意识恢复。放弃股静脉置管,行常规全麻诱导插管,手术历时2.5h,患者正常苏醒,安返病房。术后随访3d无麻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股静脉穿刺留置单针双腔管是急诊血液净化时常用的血管通路,但由于穿刺时造成血管损伤,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以及原发病等因素。均可导致血栓形成,通过对113例股静脉插管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患的观察及护理,认为股静脉穿刺置管血栓形成易发生于老年患,原发病为糖尿病,多囊肾,因此对于股静脉穿刺置管患勤观察,个体化使用肝素及压迫止血时力量适中是防止血栓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王六峰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3):1056-1057
为了更好地配合医生临床用药输液治疗,我科对昏迷、躁动及长期输液末梢血管不充盈的患者,采取了股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