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乌头类中药主要包括川乌、草乌和附子等,是历史悠久的临床经典药物,常应用于治疗风湿病、跌打扭伤等各类处方及中药制剂中,其特征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主要是生物碱,按结构主要分为单酯型、双酯型和胺基醇型[1],其中双酯型毒性最大[2]。双酯型生物碱主要有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因这三种生物碱含量高、特征性强,既是有效成分又是毒性成分,所以在含乌头类制剂中常被列为含量测定的目标物。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操作简便、样品用量少、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2):149-151
乌头类中药为临床常用中药,主含乌头碱等生物碱,易引起毒性反应。本文通过分析历代本草中关于乌头毒的记载,结合现代研究文献,从引起毒性反应的物质基础、分子机制,毒性反应的临床主要表现及对策,评价乌头类中药毒性与药效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乌头类中药毒的科学认识及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乌头类中药毒代动力学及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头类中药是一类常用中药材,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然而毒性极强,其主要毒性成分是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同时也是有效成分,因此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应受到广泛关注。随着药物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了解药物的毒性,更迫切地需要了解其致毒机制及毒性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以便对药物的安全性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因此毒代动力学及代谢组学评价已逐渐成为创新药物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科学、客观、规范的乌头类中药安全评估体系,正确评估和运用其毒性,是药物性能开发的重要内容。作者通过近年来对乌头类药物的毒代动力学和代谢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加强乌头类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工作,尽快建立科学,规范的安全评价体系,使民族瑰宝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邓江  龙丽娜  杜方麓 《中成药》2007,29(12):I0014-I0015
川乌、附子、草乌[3]等均为毒性较大的中药,其毒性主要由乌头碱类生物碱引起。人口服乌头碱0.2mg可引致中毒,乌头碱的致死量为3~4mg。故临床一般不提倡服用生品,一般服用炮制品,通过炮制可以使药材中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会降低十倍,毒性也明显降低(苯甲酰乌头胺毒性即降低约仅为乌头碱的1/200,而乌头胺的毒性更小,仅为乌头碱的1/2000左右)。常见的炮制品种主要有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等等。如今,市面上存在的有关乌头类炮制品种繁多,各个品种的产地,炮制工艺,品次均有不同,我们对流通于长沙药材市场的各种乌头类炮制品种中的乌头总碱、酯型…  相似文献   

5.
乌头炮制与解毒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乌头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块根,包括川乌、草乌。临床上其主要的功效是祛风除湿、散寒止痛,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以及跌打损伤疼痛等病症。其止痛效果尤为突出。但由于乌头具有较大的毒性,在使用中稍有不慎,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因此,临床应用前必须进行严格的炮制,以便控制毒性,达到安全有效的目的。乌头……  相似文献   

6.
中药中毒因往往比西药缓慢,故常为临床所忽略.现对两种中药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作粗浅分析,供临床参考. 1 乌头类药物 资料:一患者不适来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脾肾阳虚,开出处方为真武汤,服后出现口麻、恶心呕吐、冷汗、四肢麻木、呼吸困难、耳鸣等.经过洗胃、抗心律失常、输液、纠正休克、利尿等治疗,服药24小时后不良症状全部消失. 分析:真武汤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的主要方剂,方中以附子为君药,附子是属乌头类中药,其有效成分为乌头碱、次乌头碱,具有很强的毒性.病人之所以产生不良反应,是因为方中的附子没有先煎所引起的.乌头碱结晶体的致死量为2~4mg,其毒性经过加热C-8位的乙酰基被分解成毒性低百倍或千倍的乌头次碱、乌头原碱等成份,经过120 C、40分钟热处理的附子,其半数致死量为100g/kg.附子中毒机制主要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及刺激心脏,表现为口舌麻木、流涎、发热、恶心、呕吐、冷汗、手足蚁走感、四肢无力、呼吸困难、脉律不齐,严重者会呼吸麻痹或心脏骤停,本病最显著特点的是心律不齐,治疗时如无严重心律失常者洗胃,对症处理各种心律失常.休克时应用升压药,呼吸衰竭时吸氧,应用呼吸兴奋剂,输液等治疗.因此,药剂人员配药时,处方中如有乌头类药物,虽然药房都是应用已经热处理的制品,为安全起见,还要注明和叮嘱病人先煎30分钟,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刘洪  钟凌云  邓延文  童恒力  陈浩  王硕  卢兴美 《中草药》2023,54(5):1397-1410
目的 比较生附片、淡附片、阴附片、阳附片4种附子炮制品入方四逆汤化学成分以及毒性差异,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分别以阴附片、阳附片、生附片、淡附片制备单味药以及四逆汤汤剂,经UPLC法检测汤剂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甘草苷、甘草酸、6-姜酚含量,通过系统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4种四逆汤进行分类分析,再经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比较4种附子炮制品四逆汤毒性差异。结果 4种四逆汤中成分含量以及毒性大小存在显著性差异。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及其总量高低排序为生附片四逆汤>阴附片四逆汤>阳附片四逆汤>淡附片四逆汤;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及其总量高低排序为...  相似文献   

8.
李佰玲 《光明中医》2012,27(7):1312-1313
目的 研究附子配合甘草、干姜时乌头碱含量的变化.方法 通过不同剂量附子配伍到甘草、干姜中,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乌头碱含量,整理记录不同剂量下的配伍对乌头碱含量的变化,总结大程度降低乌头碱含量的配伍标准,在保证附子药性的同时,确保其毒性最低情况.结果 通过附子与甘草、生姜配伍后,乌头碱的含量可以有效的降低,使用的附予剂量越多,乌头碱含量越多,毒性越大,配伍甘草、干姜剂量过多时,附子药性也随之降低,在白附子中乌头碱含量11.3 mg/L,与干姜配伍合煎乌头碱含量8.8 mg/L,与甘草配伍合煎乌头碱含量3.8mg/L.结论 使用附子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效果非常显著,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根据需求进行配伍,降低附子中乌头碱含量,减小毒性,在使用中需要合理配伍.  相似文献   

9.
健龙强肾浴剂是由蛇床子、肉桂等数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外用制剂,它通过沐浴过程使方中有效成分通过皮肤吸收,达到治疗男性阳痿的目的。现已通过江苏省卫生厅有关中药保健药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的评审。方中黑顺片含毒性成分—乌头碱、中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因此,我们在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反相HPLC法对健龙强肾浴剂中的乌头碱进行限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
乌头各组织部位生物碱类成分动态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期乌头不同组织中乌头总碱和双酯型生物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为毒性及药效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乌头不同组织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40 mmol· L-1乙酸铵水,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柱温30℃.结果:6月4日之前采收的乌头的不同组织部位总生物碱含量明显小于6月18日和7月3日,乌头最佳采收期可确定为6月底至7月初.乌头地上部分乌头类总生物碱的含量小于地下部分,不同采收期乌头各组织部位中乌头类总生物碱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顺序大体为:须根>子根>母根>叶片≈茎秆.结论:该研究初步了解了乌头各组织部位生物碱类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确认了乌头的最佳采收期及各组织部位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差异.  相似文献   

11.
生物碱是大多数乌头属药用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理活性和药用价值,但也是其主要的毒性成分,为便于对乌头属植物水解产物的深入研究,主要从中药模拟炮制现状、乌头属植物所含的生物碱种类、水解机制研究现状及液质联用方法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乌头类中药药理活性广泛,但其临床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接近,《普济方》是我国最大的方书,分析与研究《普济方》婴孩篇乌头类中药方剂,总结乌头类中药儿童的用药规律和特点,为指导乌头类中药在儿童临床运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和整理《普济方》婴孩篇乌头类中药方剂,建立乌头类中药处方数据表,统计与分析方剂中的乌头类中药、剂量、剂型、适应症及炮制品等。结果:共收集《普济方》婴孩篇中含附子、川乌、草乌、乌头、天雄5种乌头类中药方剂总计300首,64. 45%的处方以附子入药。治疗疾病种类涉及13种,主要是诸风、惊风(包括急慢惊风、慢脾风等)、吐泻、下痢、大小便淋秘等。乌头类中药用药剂量在3 g以下的方剂占有记载剂量的95. 10%,儿童乌头类中药方剂以内服剂型为主,且48. 33%为丸剂,同时丸剂用药剂量高于散剂、汤剂。使用炮制品的方剂有169首,占54. 17%,采用特殊服法的方剂有170首,"米饮服"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儿童乌头类中药方剂占《普济方》比例较少,用药剂量较轻,且不同方剂剂型用药剂量存在差异。通过研究乌头类有毒中药在儿童方剂中的应用,临床应从辨证遣药、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注重配伍、服药禁忌,加强临床用药监护等方面建立乌头类中药临床用药警戒,为儿童安全、有效地合理使用乌头类有毒中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Aconitum species have been used in China as an essential dru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for 2000 years. Reviewing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onitum, thei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toxicity and detoxifying measures, herb–herb interactions, clinical taboos, famous herbal formulas, traditional and current herbal processing methods based upon a wide range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s serve as a case study to explore the multidisciplinary implications of botanicals used in TCM. The toxicological risk of improper usage of Aconitum remains very high, especially in countries like China, India and Japan. The toxicity of Aconitum mainly derives from the diester diterpene alkaloids (DDAs) including aconitine (AC), mesaconitine (MA) and hypaconitine (HA). They can be decomposed into less or non-toxic derivatives through Chinese traditional processing methods (Paozhi), which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detoxification. Using Paozhi, the three main forms of processed aconite – Yanfuzi, Heishunpian and Baifupian – can be obtained (CPCommission, 2005). Moreover, some new processing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China such as pressure-steam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fingerprint assays, in particular HPLC, has set a good basis to conduct an appropriate quality control for TCM crude herbs and their ready-made products. Therefore, a stipulation for a maximum level of DDA content of Aconitum is highly desirable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clinical safety and its low toxicity in decoctions. Newly developed HPLC methods have made the accurate and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DDA content interesting.  相似文献   

14.
15.
贾旭晨  许妍妍  李遇伯 《中草药》2023,54(24):8282-8289
复方青黛丸(胶囊、片)是临床治疗银屑病的国家基本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治疗之中。尽管复方青黛制剂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优势,但因该制剂所引起的如胃肠道不适、肝损伤等不良反应正在引起关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曾通报了复方青黛制剂造成的不良反应。通过文献检索和总结发现复方青黛制剂中单味药青黛、绵马贯众、白鲜皮具有一定的胃肠毒性和肝毒性。因此,从药味组成、不良反应、毒性成分及毒性机制等方面对复方青黛制剂进行综述,为该药的临床合理使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乌头属藏药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毛茛科乌头属藏药植物达60种15变种,该属植物中含有多种类型的的化学成分,其中大部分为二萜生物碱,此外还有黄酮、酚酸以及其他类型的化合物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乌头属藏药中分离得到了339个化合物。该文将对乌头属藏药的化学成分进行综述,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耿晨蕾  王玉玉  刘思佳  许妍妍  李遇伯 《中草药》2023,54(10):3329-3336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有毒蒙药在治疗疾病及救治疑难杂症中具有重要作用。多种有毒蒙药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且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其本身的毒性,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蒙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有毒蒙药的多种减毒方法,如采用配伍、炮制等减毒手段进行处理,以达到降低毒性、提高疗效的作用。通过对3种代表性有毒蒙药斑蝥Mylabris、草乌Aconiti Kusnezoffii Radix、瑞香狼毒Stellerae Chamaejasmes Radix的抗肿瘤作用、毒性机制及减毒策略进行综述,为其临床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任瑶瑶  蔡子君  赵梅宇  宋良科  江南屏  谭睿 《中草药》2018,49(19):4614-4620
目的乌头属藏药植物变异极为复杂,品种繁多,商品来源复杂,极易造成药材混乱,且大多乌头属藏药具有较大的毒性,使安全用药面临巨大挑战。采用ITS2序列为DNA条形码,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鉴定乌头属藏药药材的方法。方法从青藏高原地区采集展花乌头、凉山乌头、工布乌头、露蕊乌头、铁棒锤、甘青乌头、木里乌头、弯喙乌头、多裂乌头、缩梗乌头等乌头属藏药样品50份,分别提取样品DNA,对ITS2目标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其ITS2序列信息;运用MEGA 6.0对50条ITS2序列进行对比,计算种间、种内遗传距离,构建neighbor joining(NJ)系统进化树,并比较样本ITS2序列间的二级结构差异。结果乌头属藏药植物样本种间最小距离大于种内最大距离,NJ树显示各种乌头属植物种内之间各单独形成一个分支,ITS2序列二级结构也有明显差异,能够将乌头属各种植物区分开。结论 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以将乌头属藏药植物进行准确、快速的识别和鉴定,为乌头属藏药的安全使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陈榕  何梓炫  颜烨  郑博瀚  黄小红  林昭妍 《中草药》2023,54(18):6092-6105
栀子Gardeniae Fructus是茜草科植物Gardenia jasminoides的果实,属于药食同源中药,其使用范围广、用量大,具有许多显著的药理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栀子提取物具有抗炎、抗血栓、抗病毒、抗肿瘤等功效,且对肝脏、胃肠道、心血管、神经、软组织都具有保护作用;然而毒性研究提示栀子的某些提取物有损伤肝、肾、肠道的风险,且具备基因毒性。通过对栀子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作用、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阐述栀子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和毒性研究,同时对栀子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为栀子的相关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