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粘膜给药是指药物与生物粘膜表面直接接触,通过该处上皮细胞进入循环系统的给药方式。目前常用的中药粘膜给药制剂有栓剂、灌肠剂、气雾剂、滴鼻液等.由于粘膜不存在皮肤那样的角质层,且粘膜下毛细血管丰富,使粘膜给药具有剂量小,起效快,无肝脏首过代谢,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但有易流失,难于维持长久疗效的缺点。后来有人将生物粘附技术引进中药制剂,制成的新剂型称为生物粘附制剂,在保持其优点的同时克服了原有剂型的缺点,本文就近几年来中药生物粘附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生物粘附制剂的作用机制 生物粘附制剂是将药物与某…  相似文献   

2.
口服生物粘附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述口服生物粘附制剂研究的进展,为其研究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期文献,从生物粘附作用的机制、口服生物粘附剂的选择、口服生物粘附制剂的制备及发展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口服生物粘附制剂具有很多优点,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制剂。  相似文献   

3.
生物粘附制剂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粘附制剂技术(Thepharmaceuticaltech-nologyofbioadhesion)是指利用某些高分子物质对生物粘膜有一定亲合性的特性,将这些高分子物质作为药物载体,使制剂具有定位、缓释性能的制剂技术。近年来,生物粘附制剂技术的研究非常活跃,生物粘附制剂发展很快。由于生物粘附制剂技术在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控制药物释放、减轻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生物利用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已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1 生物粘附制剂技术的基本原理[1]所谓生物粘附(bioadhesion)是指两种物质中有一种或两种均为生物属性,由外力影响使此两种物质的界面较持久地…  相似文献   

4.
对肺部吸入制剂的评价方法进行介绍,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通过中国知网,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对近12年来27篇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将各种肺部吸入剂的评价方法按其特点进行分类.肺部吸入剂的评价方法主要有:惯性撞击器法、现代光学仪器法、药效学评价、药动学评价、肺内沉积评价法等.肺部吸入剂评价方法存在体内、外评价相关性不强,药动学、药效学评价方法单一,动物模型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安全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有待于逐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复方丹参制剂对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补体致敏酵母菌血凝法检测3种不同的复方丹参制剂对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提示,3种复方丹参制剂对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均有增强作用,而复方丹参滴丸对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增强作用明显强于另外两种复方丹参制剂对小鼠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7.
中药缓控释微丸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丸作为一种多单元释药系统,具有流动性好,释药稳定、可靠、均匀等特点。随着现代制备工艺的逐渐成熟及辅料的发展,微丸在缓控释制剂中的应用备受瞩目。作者对中药缓控释微丸制剂释药机制、制备方法、辅料及其体内过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研究开发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药脂质体口服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脂质体(Liposome)是由脂质组成的,具有类似生物膜活性的双分子层封闭小囊。脂质体制剂进入体内,通过防止药物快速降解,延缓药物释放而延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以脂质体作药物包埋,不但能提高药物的靶向定位作用,还能减少药物的用量及降低毒副作用。近年来脂质体制剂在抗肿瘤、抗病毒、抗真菌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功效。口服脂质体因具有服用方便、副作用少等优势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学者将中药或其有效成分制成口服脂质体制剂,在增效减毒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其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1 制备研究 双参脂质体口服液由…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制剂作为中医药产业现代化的重要代表,是中药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中药复方成分复杂、作用机理不明,制约了中医药发展这一问题,现代中药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就。从过去单一指标检测发展到多指标,中药指纹图谱与药效学相结合的研究也有了一定成果。"一测多评"方法、"量-效"指标、"等效成分群"、中药质量标志物等质量评价方法的提出也为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带来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缓释制剂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国俊  潘金火  陈军  蔡宝昌 《中成药》2011,33(12):2137-2140
由于中药复方缓释制剂具有多成分和整体性的特点,其缓释性能的评价不能完全参照化学制剂的评价方法。本文阐述、分析了目前中药缓释制剂常用的体内外评价方法,包括体外释放度、指纹图谱、药物动力学、血清药理学等,结合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出将PK-PD结合模型、代谢组学等方法应用于中药复方缓释制剂的评价,并分析了这些方法评价中药缓释制剂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期为中药复方缓释制剂的缓释性能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药生物黏附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药生物黏附制剂是将生物黏附聚合物用于中药的现代制剂。本文就生物黏附作用机制、常用生物黏附剂、中药生物黏附制剂的优势与开发、制剂黏附性评价方式进行概述。旨在为中药不同给药途径生物黏附新剂型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酮康唑生物黏附性阴道片,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评价。方法在考察Carbopol934P,974P,HPMC K4M和HPC等生物黏附材料的黏附性质的基础上,用Carbopol934P分别配以HPMC和HPC作黏附剂,加入泡腾剂增加药物释放,设计5种酮康唑黏附片处方,比较不同处方之间的溶胀速率、黏附力、体外释放等指标。结果5种自制黏附片均有生物黏附及缓释效果,其体外释放符合Fick′s扩散机制。结论设计的酮康唑生物黏附性阴道片制备工艺简便,具有黏膜黏附和缓释特点,有望用于治疗妇女的阴道念珠菌感染。  相似文献   

13.
朱春燕  陈卫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4):1877-1880
 目的研制三七总皂苷生物黏附片,考察其体外释药动力学、对离体肠黏膜的黏附力。方法释放度测定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采用显色法测定黏附片中三七总皂苷的释放,用零级释放、一级释放模型、Higuchi方程、Peppas方程对释放度进行动力学模拟,考察药物释放机制。以自制的黏附力测试装置测定生物黏附片对兔肠黏膜的黏附力。结果三七总皂苷生物黏附片体外释放符合设计要求,生物黏附片对于肠黏膜具有较大的黏附力。结论生物黏附片处方设计与制备工艺合理,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确定黄连解毒黏附微球的最佳处方工艺。方法:以成品收率,小檗碱、栀子苷、黄芩苷包封率,微球在人工胃液中的黏度为指标,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黄连解毒黏附微球的处方工艺,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对最优条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各指标二项式方程拟合度较好,按处方优化得到最佳条件制备黄连解毒黏附微球,各项指标与预测值接近。结论: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黏附微球工艺条件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5.
陈卫  朱春燕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2):917-920
 目的考察三七总皂苷胃肠道生物黏附片中的总皂苷及主要单体皂苷的体外释药动力学、生物黏附片体外对离体家兔肠粘膜的黏附力。方法释放度测定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转篮法,采用显色法测定黏附片中三七总皂苷的释放,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测定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释放特征,分别用零级释放、一级释放模型、Higuchi方程P、eppas方程对4者的释放曲线进行动力学模拟,阐明其释药机制,并采用相似因子法判断各单体皂苷和总皂苷的释放曲线是否相似;采用自制的黏附力测试装置测定生物黏附片对兔肠粘膜的黏附力,对黏附力进行体外评价。结果三七总皂苷,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b1的释放符合Peppas方程,人参皂苷Rg1的释放曲线符合一级释放动力学;相似因子法判断3种单体的释放曲线均与总皂苷的释放曲线相似。生物黏附片对肠粘膜的黏附力明显大于普通片(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胃肠道生物黏附片中单体皂苷与总皂苷的释放机制不同,但释放曲线相似。生物黏附片对于肠粘膜具有较大的黏附力。  相似文献   

16.
格列齐特生物黏附缓释片的研制及其体内体外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考察格列齐特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体外释药行为,离体组织黏附力,以及在犬体内的药动学。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和卡波姆(Carbopol,CP)为生物黏附材料和骨架材料,乳糖为稀释剂制备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以磷酸盐缓冲液(pH8.6)为溶出介质,测定生物黏附性缓释片的释放度。以自制黏附力测定装置测定片剂对家兔离体胃、肠组织的黏附力。采用HPLC测定犬血浆中的格列齐特浓度,研究格列齐特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与格列齐特Ⅱ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生物黏附性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缓释制剂要求,其与家兔离体胃、肠组织的黏附力明显大于普通片剂,且与肠的黏附力大于与胃的黏附力。格列齐特生物黏附缓释片对格列齐特Ⅱ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282.74±20.75)%。结论格列齐特生物黏附缓释片在胃、肠道具有较强的黏附作用,利用生物黏附技术可以提高格列齐特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生物黏附性神衰果素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及释药规律,并测定其体外黏附力。方法采用转篮法,以900mL水为释放介质,转速100 r·min-1测定其累积释放度,用多种数学模型对释放曲线进行拟合,根据各模型拟合的AIC值、计算值与真实值的绝对误差以及相对误差确定最优模型。以自制黏附力测定装置测定了生物黏附性缓释片的大鼠离体胃、小肠组织的黏附力。结果缓释片以Higuchi,Ritger-Peppas模型拟合皆佳,在大鼠离体胃、小肠组织的黏附力分别为6.1,13.2 kPa。结论生物黏附性神衰果素缓释片的释药参数n=0.619 9,药物的释放是通过扩散和凝胶骨架溶蚀两种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在大鼠离体胃、小肠组织均具有黏附作用,且在小肠组织的黏附作用强于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新概念,系统评估中药复方双黄连制剂(胶囊、颗粒、口服液)质量,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快速鉴定双黄连制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根据鉴定化学物质基础分析其生源途径、成分特异性及相关药理作用,建立HPLC-DAD同时定量分析双黄连制剂中环烯醚萜苷类、有机酸类、木脂素类和黄酮类共计22种主要活性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马钱苷,獐牙菜苷,断氧化马钱苷,芦丁,野黄芩苷,木犀草苷,连翘脂苷A,松脂素-β-D-吡喃葡萄糖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黄芩苷,连翘苷,木蝴蝶素A-7-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的含量,结合双黄连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与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为双黄连质量Q-Marker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定性分析采用UPLC-Q-TOF-MS,Waters CORTECS C18色谱柱(2.1 mm×100mm,1.6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甲酸水(B)梯度洗脱,柱温45℃;飞行时间质谱,采用负离子模式扫描。定量分析采用HPLC-DAD,安捷伦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1%甲酸和3%甲醇的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柱温30℃。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检测波长为240,276,326 nm。结果:UPLC-Q-TOF-MS经过质谱精确质量数及对照品比对,准确鉴定双黄连制剂中的22种化学成分(包括环烯醚萜苷类、有机酸类、木脂素类和黄酮类),并以其为基础分析Q-Marker依据,四类成分均具有代表性,建立的HPLC-DAD同时测定22种双黄连制剂主要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回收率均在95%~106%,RSD 2.0%~4.6%,并且通过化学计量主成分分析结合Marker现代药理研究情况,选择双黄连制剂的Q-Marker。结论:通过UPLC-Q-TOF-MS联用技术,为鉴定双黄连制剂的化学成分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定性分析方法;建立的HPLC-DAD同时测定双黄连中4大类共22种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准确,可靠,进一步筛选作为双黄连制剂的Q-Marker成分,为全面评价双黄连制剂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脑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近年来脑靶向制剂的研究现状,为新型中药脑靶向制剂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解释了血脑屏障的生理结构特点,介绍了常用的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方法;通过了解脑靶向制剂的给药方式及新剂型研究(β-环糊精包合物、前体药物、脂质体、纳米粒、微乳、原位凝胶),阐述了中药经鼻腔给药发挥中枢治疗作用的优势和可行性,认为中药在脑靶向给药方面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考察野菊花总黄酮生物黏附双层缓释贴片中蒙花苷的体外释放规律与体外透膜机制。方法:选择蒙花苷为指标成分,考察野菊花总黄酮生物黏附双层缓释贴片的体外释放规律;采用牛蛙的腹皮,通过透皮扩散试验探索药物的透膜机制。结果:体外释放和黏膜渗透的拟合方程分别为lnQ=1.387lnt-0.461(r=0.990),lnQ=0.969lnt+3.240(r=0.994 3),均符合Ritger-Peppas方程,该制剂在释放介质中释药体系为Fick扩散和凝胶骨架溶蚀的协同作用。结论:该缓释贴片的释药性较好且具有一定黏膜透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