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多层螺旋CT在评价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之骶髂关节病变的MSCT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78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行MSCT扫描,并进行横断位、冠状位或前倾冠状位后处理多平面重组图像。对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MSCT表现特点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的髂骨侧,常见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毛糙、面下骨硬化或吸收及骶髂韧带钙化等改变。结论MSCT扫描对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WI在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骶髂关节炎活动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1例骶髂关节炎患者,根据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调查表、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活动组42例和稳定组39例,均行双侧骶髂关节常规MRI及DWI检查,测量并比较2组骶髂关节面下病变区的ADC值。结果:常规MRI及DWI可显示骶髂关节面软骨破坏、中断,关节面毛糙模糊,软骨下骨破坏、缺损,关节面下骨髓水肿、囊变、骨质增生硬化、脂肪沉积,关节间隙变窄、部分融合,累及周围肌肉,以及出现关节囊炎。活动组骶髂关节骶侧、髂侧的ADC值显著均高于稳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DW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ADC值可为临床判断骶髂关节炎是否处于活动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40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CT扫描,以提高其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40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结果:骶髂关节早期CT表现为关节间隙正常,骨性关节面侵蚀破坏,基本呈对称性,关节面骨皮质毛糙不整,局限性微小皮质破坏或局限性硬化:进展期为双侧骶髂关节面广泛骨皮质破坏,呈锯齿状或毛刷状,局部骨质硬化明显,关节间隙不规则变窄或增宽:晚期为关节骨性强直和普遍性骨质疏松。骶髂关节韧带部也可发生骨侵蚀和囊变;结论:AS骶髂关节的CT表现特点,有助于临床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特点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CT特点,协助临床评估病变程度,以提高其鉴别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结果AS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为病变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为主,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及面下骨结构改变以及骶髂韧带钙化。结论AS骶髂关节CT表现多种多样,但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AGiC STIR序列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骨髓水肿(BM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确诊的AS患者22例。对所有患者均行骶髂关节MR常规序列和MAGiC序列扫描。在斜冠状面图像上将每个骶髂关节分为4个区域。两名从事骨肌影像诊断的高、...  相似文献   

6.
王娟  张家雄  周守国 《放射学实践》2018,(12):1317-1321
【摘要】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对比增强(DCE)MRI对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活动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68例AS患者(活动期47例,稳定期21例)行骶髂关节DWI及DCE-MRI检查,测量骶髂关节感兴趣区(ROI)的ADC、Ktrans、Kep和Ve值,各参数值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患者的Bath AS疾病活动度评分(BASDAI)评分与DWI测量参数(ADC、Ktrans、Kep和Ve)值的相关性。结果:AS活动期组的ADC、Ktrans、Kep和Ve值分别为(1.14 ± 0.18)×10-3mm2/s、(0.75±0.12)min-1、(1.06±0.22)min-1和(0.45±0.17),稳定期组分别为(0.84±0.14)×10-3mm2/s、(0.19±0.09)min-1、(0.52±0.11)min-1和(0.31±0.14);活动期组的ADC、Ktrans、Kep和Ve值均显著高于稳定组(t值分别为6.850、18.670、13.279和3.253,P<0.01)。ADC、Ktrans、Kep和Ve值与BASDAI评分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644、0.813、0.742和0.449,P<0.01)。结论:磁共振DWI及DCE-MRI定量参数有助于判定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活动状态,且与BASDAI评分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CT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CT特征。方法:对23例AS患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象进行了分析。结果:23例AS患中,骶髂关节双侧受累18例,单侧受累5例;14例为早期病变的CT表现,其中4例为可疑病变,10例CT表现为骨皮质限局性硬化, 关节面模糊不清或斑点状脱钙,软骨下微小囊变,这些表现多见于骶髂关节中下部髂骨面,关节间隙基本保持正常或略增宽。结论:CT能清晰地显示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并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MRI骶髂关节SPARCC评分变化与临床病情活动性评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AS炎性活动期患者4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半年后行MRI扫描,参照SPARCC骶髂关节评分系统,对治疗前后双侧骶髂关节骨髓水肿行影像学评分并计算评分变化值,分析治疗前后骶髂关节SPARCC评分变化值与临床病情活动性评分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SPARCC评分变化值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变化值呈正相关(r=0.680,P0.05)。结论:骶髂关节SPARCC评分变化值与BASDAI变化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SPARCC评分可作为AS患者疗效评估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56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骶髂关节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的髂骨侧,表现为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面毛糙、骨性关节面下多发小囊状骨质吸收、破坏伴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硬化,骶髂关节间隙狭窄、消失、关节骨性融合及骶髂韧带钙化等。结论:多层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核素骨显像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核素骨显像骶髂关节与骶骨放射性比值测定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的价值。方法 16例AS患者,共31个骶髂关节,CT检查诊断为0、Ⅰ、Ⅱ、Ⅲ、Ⅳ期骶髂关节炎。先行全身骨显像、骶髂关节显像及放射性比值测定,1-3d后行CT引导下骶髂关节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 活组织检查示骶髂关节炎关节30个,均有不同程度的滑膜炎、软骨及软骨下骨板血管翳侵入、骨质破坏等病变。核素骶髂关节显像示放射性比值升高关节27个。16例患者均有全身其他关节或脊柱病变。结论 核素骨显像及其放射性比值测定有利于AS骶髂关节炎搂早期诊断,对其活动性监测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IL-8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IL-8在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期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通过cDNA微阵列及RT-PCR技术检测活动期AS患者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类风湿关节炎(RA)及膝关节外伤患者]的外周血、关节液中单个核细胞和滑膜细胞IL-8的表达.比较AS患者组与各对照组IL-8表达情况的差异。结果 在活动期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或关节液单个核细胞(SFMC)中IL-8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BMC中的表达,在RA患者PBMC中IL-8的表达亦高于健康志愿者PBMC中的表达.关节滑膜细胞IL-8的表达水平在AS患者也明显高于膝关节外伤患者。结论 IL-8在活动期AS中存在高表达,可能是AS的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介导AS滑膜甚至其他受累组织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 RI在强直性脊柱炎相关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临床怀疑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平片、C T及M R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X线平片检查确诊的7例共9侧;C T检查明确11例18侧骶髂关节病变;M RI多序列检查23例患者中均表现为异常,特别是X线平片及C T不能显示的骨髓水肿、滑膜病变、脂肪沉积、肌腱附着点炎、被膜炎及关节软骨破坏。结论 M RI多序列联合应用能发现X线平片及C T 不能显示的AS的早期病变表现,为临床怀疑AS病变相关性骶髂关节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临床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的螺旋CT征象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为髂骨侧关节面模糊,皮质部分或完全消失,近皮质部的松质骨增生硬化糜烂、密度不均呈"融雪状",骨小梁模糊,随病程延长可向骶骨侧与韧带部发展,关节内软组织肿胀等。结论: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局部细微结构,对病变早期发现与分期更准确,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赵伟  黄烽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30(11):981-984
目的检测破骨细胞在强直性脊柱炎(AS)外周关节滑膜组织中的分化情况,了解破骨细胞的分化与AS患者外周关节骨质破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酶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13例AS、16例类风湿关节炎(RA)、17例骨关节炎(OA)及6例健康对照关节滑膜组织中CD68蛋白表达及TRAP染色阳性滑膜细胞的分布状况,并通过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系统和半定量分析方法确定CD68分子表达水平及TRAP染色阳性细胞在各研究组滑膜组织中的差异性。结果滑膜组织中均有CD68阳性细胞,AS和RA组CD68表达水平较OA组和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其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滑膜衬里层,衬里下层也见少量表达;OA和健康者滑膜中仅有少量CD68阳性细胞分布。TRAP染色阳性细胞位于滑膜组织衬里层、淋巴细胞聚集区及滑膜软骨交界区,其中AS组阳性细胞百分数显著低于RA组,OA及正常对照组阳性细胞少见。RA组阳性细胞百分数与RANKL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42,P=0.043)。结论炎症关节滑膜组织中表达CD68分子及TRAP染色阳性滑膜细胞数量的增加为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提供了充足的细胞数量基础,破骨细胞数量和活性上调是造成强直性脊柱炎外周关节骨质破坏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全脊柱加骶髂关节SPARCC评分在评估及预测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4名活动期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并予以益赛普治疗,于治疗的基线期(治疗前)和12周进行临床评估及MRI检查。使用SPARCC评分系统,对患者治疗前后脊柱及骶髂骨的骨髓水肿进行评分,同时对比临床疗效评估进行研究。结果:治疗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骨髓水肿的改善与疾病活动度指标ASDAS、BASDAI、CRP、ESR的改善具有相关性(P <0.05),且Kappa检验显示使用SPARCC评分评估益赛普治疗的无效、显效与临床疗效评价指标ASAS40具有一致性(Kappa值=0.514,P <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显示全脊柱加骶髂关节的SPARCC评分(OR=1.086,P=0.045;AUC=0.811,P=0.005)是益赛普疗效的预测因素。结论:全脊柱加骶髂关节的SPARCC评分可以用于评估及预测益赛普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在骶髂关节的CT表现. 资料与方法对25例临床、实验室检查已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行CT扫描,分析其征象. 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改变的基本征象(1)局限性骨质稀疏、侵蚀、破坏;(2)骨质增生硬化;(3)关节间隙增宽或变窄;(4)关节强直;(5)关节软组织肿胀. 结论骶髂关节CT检查有助于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骶髂关节MRI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3例,男19例,女4例,行双侧骶髂关节MR平扫及增强扫描。均采用SE、短时反转恢复(STIR)序列。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化验指标与MRI对比分析。结果 23例患者,骨髓水肿11例,骨质侵蚀16例,脂肪沉积20例。骨髓水肿组、骨质侵蚀组、脂肪沉积组分别与无相应表现组在血沉(ESR)、血小板计数(PLTC)、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患者的整体评估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值均小于0.05。骨髓水肿组与无骨髓水肿组的骨质破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MRI能够显示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病理改变,并且MRI表现在评价疾病预后方面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骶髂关节不全脱位及其对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价值的CT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骶髂关节不全脱位的CT征象,探讨其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临床与CT确诊的AS者34例,正常对照组23例,在骶髂关节轴位CT片中观察并测量双侧骶髂关节前缘关节面的相对位置,经统计学分析,确定骶髂关节不全脱位的CT诊断标准。应用该标准复诊最初CT诊断正常、但最后临床确诊的AS20例,以确定该征象的诊断价值。结果 73.5%的AS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骶髂关节不全脱位,21.7%正常对照组骶髂关节前缘不齐。确诊组与正常对照组间脱位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其他CT表现的临床怀疑组中40%有不全脱位,对该组中8例有不全脱位者按AS治疗有效。结论 骶髂关节不全脱位在AS的早期CT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影像学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临床证实的AS患者的骶髂关节CR、CT及MRI表现特点,包括分级、部位和数量、钙化、关节间隙变化及关节面下骨质改变等。结果AS骶髂关节病变的CR正位及斜位片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变窄67例,关节面致密硬化22例,囊变15例,关节强直17例,钙化38例;CT显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软骨钙化55例,关节间隙变窄42例,关节面及面下骨质结构囊变43例,硬化65例,骶髂韧带钙化52例;MRI显示:关节软骨破坏40例,病变区周围水肿57例,骨内脂肪沉积15例。结论对AS骶髂关节的检查,CR为最基本的方法,CT对AS的分级较准确,而MRI对AS骶髂关节病变可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