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酸蚀处理影响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洁 《口腔医学纵横》2001,17(4):309-310
目的:采用改良的USPHS系统评估酸蚀处理对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体缺损的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酸蚀处理后用Dyract修复楔状缺损牙160颗,不酸蚀处理直接用Dyract修复142颗,用改良的USPHS系统对2年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的成功率为92.5%,对照组的成功率为80.98%。两组成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两 组成边缘密合性和边缘着色指标上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用Dyract复合体充填楔状缺损前用酸蚀处理牙釉质和牙本质可以改善修复体与牙齿的边缘密合程度。  相似文献   

2.
酸蚀处理对Dyract AP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酸蚀处理对DyractAP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的影响。方法  6 3例患者共 4 16颗楔状缺损患牙用DyractAP复合体修复 ,第一组 2 0 5颗牙在充填前用酸蚀处理 ,第二组 2 11颗牙不用酸蚀处理 ,直接修复 ,于修复后 6~ 18个月采用改良USPHS系统评价其疗效。结果  18个月第一组成功率为 89.16 % ,第二组为 80 .95 %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两组在边缘密封性和边缘着色方面的成功率有显著差异 ,第一组优于第二组。结论 酸蚀可增加DyractAP的边缘密封性。  相似文献   

3.
酸蚀处理影响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边缘微渗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就楔状缺损 (以下简称楔缺 )的光固化复合体材料充填治疗中,是否需采用边缘酸蚀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选择口腔内科门诊就诊的楔缺患者 60例,年龄 25~72岁。其中男 33例,女 27例,共 381颗患牙。检查时按Smith磨损指数(toothwearindex, T  相似文献   

4.
Dyract复合体在临床修复楔状缺损中的固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索Dyract复合体在充填楔状缺损时的固位方法以期降低充填物的脱落率。方法:先将临床楔状缺损依据缺损角度分为浅、深两型。再用Dyract复合体充填420颗己分类的楔状缺损患牙,随访一年后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Dyract复合体在充填浅型楔状缺损时,制备洞型组的成功率为94.90%,未制备洞型组的成功率81.00%,二者有显著性差别(P<0.05);充填深型楔状缺损时,制备洞型组与未制备洞型组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临床用Dyract复合体充填楔状缺损时,建议对浅型楔状缺损适当制备洞型,对深型楔状缺损可不制备洞型。  相似文献   

5.
Dyract复合体在临床修复楔状缺损中的固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Dyract复合体在充填楔状缺损时的固位方法以期降低充填物的脱落率。 方法 :先将临床楔状缺损依据缺损角度分为浅、深两型。再用Dyract复合体充填 4 2 0颗已分类的楔状缺损患牙 ,随访一年后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Dyract复合体在充填浅型楔状缺损时 ,制备洞型组的成功率为 94 .90 % ,未制备洞型组的成功率81.0 0 % ,二者有显著性差别 (P <0 .0 5 ) ;充填深型楔状缺损时 ,制备洞型组与未制备洞型组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别(P >0 .0 5 )。结论 :临床用Dyract复合体充填楔状缺损时 ,建议对浅型楔状缺损适当制备洞型 ,对深型楔状缺损可不制备洞型  相似文献   

6.
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患牙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 1997年 6月以来应用Dyract复合体 ,为 15 3例楔状缺损患者的 6 12颗牙作了充填修复 ,疗效良好。1 .病例选择 :选择有复诊条件的患者 15 3例 6 12颗患牙 ,其中男 73例 ,女 80例 ,年龄 2 5~ 83岁 ;楔状缺损程度 :浅 111颗 ,中 42 3颗 ,深 78颗 ;牙髓活力均正常 ;无龋坏。2 .设备和材料 :光固化机 (杭州新亚公司 ) ;Dyract复合体套装 (DentsplyCo .)。3.方法 :先将缺损区牙面用超声波或酒精棉球彻底清洁 ,用Dyract复合体套装中的比色板比色 ,选择相应的树脂子弹。常规隔湿 ,酒精棉球消毒患区 ,充分吹干 ,…  相似文献   

7.
Dyract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比较Dyract复合体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150例648颗楔状缺损牙分成两组,一组用Dyract复合体修复348颗牙,一组用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300颗牙.结果 经过1~2年的追踪观察,Dyract组成功率达93%,复合树脂组成功率为7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yract复合体粘结性强,对牙髓刺激性小,是修复楔状缺损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Dyract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5 0例患者 2 0 0个楔状缺损在同一环境分别使用Dyract复合体和光固化树脂修复 ,经 1年的临床观察 ,评定疗效。结果 Dyract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 ,疗效满意 ,成功率达94 % ,优于光固化树脂修复。结论 Dyract复合体具有多种优良理化特性 ,可用于修复楔状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Dyract AP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40例856个患牙,用Dyract AP修复.结果成功率为93.34%.结论光固化Dyract AP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光固化单组分复合体Dyract是90年代新型牙体充填修复材料,它综合了光固化复合树脂与玻璃离子粘固剂的性能优点,充填前不用酸蚀,对牙髓刺激小,操作简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楔状缺损的充填。本文应用Dyract与光固化树脂修复400颗楔状缺损患牙,并观察治...  相似文献   

11.
Dyract和古莎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用USPHS系统评价两种材料(Dyract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用Dyract修复楔缺牙164个,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楔缺牙140个,USPHS系统对2年后的随访结果进行评价。结果:Dyract组2年成功率92.07%,光固化复合树脂组2年成功率56.43%,两者成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Dyract修复楔缺成功率高,优点多。楔缺程度影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材料及方法用于楔状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2例中度楔状缺损患者183名,楔状缺损深度1-2 mm,仅出现牙本质过敏、无牙髓炎症状。将患牙随机分为3组:A组3M玻璃离子充填组;B组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组;C组3M玻璃离子+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组。随访3-12个月。结果:C组修复成功率86.33%,高于A组77.69%及B组74.44%。C组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对于预防术后敏感和降低充填体裂隙率及保持充填体的完整性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季陆军 《口腔医学》2010,30(7):426-427
目的 评估光固化复合体(DyractAP)和可乐丽菲露AP-X复合树脂修复楔状缺损(楔缺)牙齿的临床疗效。方法 门诊用DyractAP修复楔缺牙204颗,用AP-X复合树脂修复楔缺牙192颗,用改良USPHS直接临床评估系统对6个月和1年的随访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Dyract组6个月成功率99.02%,1年成功率91.18%;AP-X复合树脂组6个月成功率97.92%,1年成功率88.54%。2组成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USPHS评估系统分析则发现2组边缘密合度、边缘着色、修复体脱落方面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2种充填材料与楔缺程度对修复成功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3种方法修复深型楔状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彭华光  刘亭彦 《口腔医学》2007,27(3):124-125
目的确定疗效较理想的修复深型楔状缺损的材料和方法。方法150例患者的486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GCFujiⅡ型玻璃离子、DyractAP复合体和夹层技术修复深型楔状缺损,修复后1、2年复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修复后1、2年成功率分别为:GCFujiⅡ型玻璃离子组85.52%、75.81%,Dyract复合体组91.61%、86.26%;夹层技术组94.12%、89.51%。术后1年夹层技术组成功率高于GCFujiⅡ型玻璃离子组,2年夹层技术组和Dyract复合体组成功率均高于GCFujiⅡ型玻璃离子组(P<0.05)。结论夹层技术、DyractAP复合体用于楔状缺损修复较GCFujiⅡ型玻璃离子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树脂联合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540个楔状缺损牙分别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和二者联合应用修复,观察1—2年的修复效果。结果: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楔状缺损2年成功率高于复合树脂修复(P<0.05),二者联合应用1年及2年成功率均高于二者单独应用的成功率(P<0.05)。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树脂联合应用是修复楔状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不同深度楔状缺损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不同深度的樱状缺损及其尖部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方法:建立下颌第一前磨牙模式图,选择4种不同深度的楔状缺拟,应用二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对楔状缺损及其尖部进行应力分析。结果:随着楔状缺损深度的增加,缺损心力呈增高的趋势。结论:楔状缺损对牙体破坏的速度是逐渐加快的,临床上应尽早对楔状缺损进行允填修复。  相似文献   

17.
两种新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估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 应用改良的USPHS系统评估两种新材料--光凝单组份复体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六汀修复楔状缺损牙齿的临床疗效。方法 门依用Dyract修复楔缺 317颗,用3M-Vitremer修复楔缺牙192颗,用改良USPHS系统对1年3主2年的随访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Dyract组1年成功率91.17%,2年成功率88.64%;3M_Vitremer组1年成功率81.77%,2年成功率80.21%。两组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改良USPHS系统评价2种粘结剂及相关因素对F2000复合体修复楔状缺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69例患者417颗楔状缺损患牙均用F2000复合体修复,其中A组207颗牙用全酸蚀粘结体系(Sconchbond Multi-Purporse酸蚀剂,Adper Single Bond粘结剂),B组210颗牙用AdperPromptL-Pop自酸蚀粘结剂。修复后1w、1、6、12、24个月用改良USPHS系统评价其疗效,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F2000复合体修复楔缺12、24个月后总成功率分别94.32%、87.33%。其中A组成功率分别为95.09%、88.36%,与B组(93.53%,86.3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按USPHS系统逐条分析,A组的边缘不密合和边缘着色发生率为1.06%、0.53%,低于B组(4.55%,3.53%),有统计学差异。其疗效还受咬合力、楔缺程度、刷牙方法等多种因素影响。结论:适当的充填材料和酸蚀粘结体系、调牙合、消除致病因素及必要的宣教,均是修复楔缺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