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肺动静脉畸形的影像诊断(附18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肺动静脉畸形PAVMs相关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PAVMs的影像学表现,其中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9例临床表现典型并经相关影像检查确诊。结果:18例PAVMs中,单发病灶11例,双发病灶2例,多发病灶5例。18例行X线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2.2%;CT平扫7例,诊断符合率为85.7%;5例肺动脉造影,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瘤样扩张的血管囊腔与其相连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血管为PAVMs的其本构筑,X线检查与CT平扫对征象典型的病例可作出诊断,对征象不典型和多发性病变诊断有限度。肺动脉造影是检查和诊断本病的金标准,能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征。螺旋CT增强扫描和三维重建是诊断PAVMs理想和无创伤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肺动静脉瘘的X线与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认识水平。方法:分析22例肺动静脉瘘的病例探讨其影像学特征。结果:根据影像学表现可将肺动静脉瘘分为囊状肺动静脉瘘、弥漫性肺动静脉瘘并各具有其特征性表现。结论:肺动静脉瘘的影像学表现对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一种少见的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真菌病,报道较少,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普通肺炎或肺部肿瘤等。笔者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诊断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肺血管瘤较少见,本文通过对6例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血管瘤病人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的回顾性分析,认为,肺血管瘤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并就肺血管瘤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特征、以及与肺部相关疾病的影像学鉴别诊断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肺内孤立结节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内孤立结节性病变(SPN)是肺部病变中较常见的一类疾病,近年来虽然国内外对此类病变报道较多,但由于影像学征象复杂多样,特异性较少,因而对SP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仍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难题.本文收集我院近6年来41例病理证实的SPN进行综合影像学分析,主要对其形态学、特征性征象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以提高手术前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经皮穿刺经导管栓塞术治疗肺动静脉畸形(PAVMs)的安全性和疗效。资料与方法 对10例PAVMs患者进行了经导管栓塞治疗,男4例,女6例,平均年龄12岁(6个月~28岁),均为先天性。临床表现有紫绀和杵状指/趾7例,劳力性呼吸困难6例,胸部血管杂音4例,咯血2例和心功能不全2例。栓塞时用微型钢丝圈2例,普通钢丝圈8例。结果 PAVMs病灶为多发性7例,单发性3例。10例共做栓塞治疗12次,技术成功率为100%,治疗结束时复查肺动脉造影显示单发病灶完全消失,多发病灶者主要异常血管不再显影。术后血氧饱和度从平均78%增至96%。2例术前存在心功能不全,术后症状消失;胸部血管杂音消失。术后出现轻微胸痛5例,少量胸腔积液3例;1例术后2个月死于栓塞肺叶肺梗死继发化脓性感染。9例随访18个月~9年,一般情况良好,日常生活正常,无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除2例弥漫型动静脉畸形血氧饱和度持续在85%~90%外,其余缺氧症状未再复发。结论 经导管血管内栓塞术是治疗PAVMs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孤立性肺结节是肺部常见的局灶性病变,国内外对此病变研究报道较多,但由于影像学征象多样,缺乏特异性征象,因此对孤立性肺结节做出准确诊断困难。笔者搜集我院九年来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26例,并对其CT征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经血管内介入栓塞已逐渐代替外科手术成为治疗肺动静脉畸形(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PAVMs)的首选[1-10].PAVMs的栓塞通常应用各类机械性栓塞物,最常用为弹簧圈[1-4].异位栓塞是PAVMs栓塞治疗最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发生于供血血管直径>8 mm的高流量PAVMs[1,3].Amplatzer血管塞(Amplatzer vascular plug,AVP)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栓塞材料,由于其各项性能的优势得以广泛应用于心和外周血管的介入栓塞治疗[5].国内有关应用AVP介入栓塞治疗PAVMs的相关报道甚少.因此,笔者总结5例应用AVP对PAVMs行成功栓塞治疗的临床经验,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肺母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母细胞瘤是肺内原发性恶性肿瘤,文献报道甚少,目前,国内文献报道102篇,全世界报道200余篇.由于本病罕见,临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常误诊为其他病变,延误了疾病的治疗,导致了病人预后不良的严重后果.因此,本文将本院近期遇到的肺母细胞瘤一例及国内近年文献报道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95例做一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病理、病因及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肺真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并分析其价值和限度。方法 肺真菌病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手术病理证实4例,CT导向穿刺活检证实2例,痰培养真菌阳性6例。全部病例均行X线及CT检查,2例行增强CT检查,4例有随访系列X线片。结果 12例肺真菌病影像表现为肺段或叶的实变6例,厚壁空洞2例,结节或肿块2例,霉菌球2例。影像学正确诊断5例,误诊7例。结论 影像学对有特征性表现的肺真菌病可正确诊断,对于无典型表现者,密切结合临床及影像表现的动态观察对诊断本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2012年的RSNA胸部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COPD肺功能的影像学评估、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胸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及肺栓塞的影像诊断,重点是肺特殊气体应用、PET-CT与MRI-PT的对比研究及肺能谱CT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癌肺外转移的病理机制,并与典型的X线表现进行对照研究。方法 对100例经X线、CT诊断为肺癌肺外转移的病例进行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分析。结果 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均符合肺癌肺外转移的病理机制,给诊断带来方便。结论 掌握了肺癌肺外转移的病理机制,并结合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对高发人群进行胸部常规检查,具有重要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34例肺真菌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加深对各种肺真菌病的临床影像学认识,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对34例经手术、痰检、脑脊液培养证实的肺真菌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像学表现有:团块状球形病灶共19例(其中6例有“新月征”,4例有“空气支气管征”,3例边缘有“毛刺征”,2例有“晕征”)。两肺或一肺斑点状小结节状病灶共11例。大的肺脓肿改变1例。大片状实变1例。纵隔淋巴结增大伴胸腔或心包积液1例。结论:本病临床症状无特征性,病史有参考价值。在影像表现上球形病灶有新月征、空气支气管征、晕征对本病有提示价值,如发现半月形空洞内有随体改变的“洞中球征”,对肺曲菌病有重要诊断价值。本病的确诊需病理和细菌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影像学特征、动态变化及CT影像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或病理证实的40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且按照影像学形态、病理基础及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分型,并评价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结果:40例艾滋病合并PCP患者中,表现磨玻璃影22例,肺气囊9例,而且两肺弥漫性表现者占77%以上。依据PCP的CT影像学表现及利于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将其分为5型,即磨玻璃型、肺气囊型、斑片型、间质型、混合型。影像学动态变化特点:最初小片状渗出、磨玻璃样改变向双肺散在斑片状及弥漫实变过渡,最后常遗留间质性改变。结论:AIDS合并PCP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是肺部磨玻璃影及肺气囊。影像学分型在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相关肺孢子菌肺炎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的肺孢子菌肺炎影像学特点。材料和方法:收集58例AIDS患者经临床诊断发生肺孢子菌肺炎的胸片(40例)和CT(20例),并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肺孢子菌肺炎的典型表现是两侧肺门周围对称性磨玻璃影、网状或网状结节影,呈斑片或地图状分布,由肺门向外周肺野发展并融合趋势;不典型表现为肺内多发结节、肺囊肿、胸腔积液、气胸、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HRCT显示以上征象明显高于胸片。临床主要表现为低热、干咳、进行性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结论:艾滋病患者发生肺孢子菌肺炎时有一定的影像特点,影像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6.
肺撕裂伤合并含气囊肿是肺部创伤的一种少见结果,多数由重度胸部钝性创伤所致,主要形成机制是受压肺组织的破裂,并在胸廓复位过程中肺组织进一步撕裂,伴有气体、血液进入,形成含气囊肿或气液囊肿。CT检查能清楚显示病灶,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笔者报道1例因车祸引起的肺撕裂伤合并含气囊肿的影像诊断,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7.
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外周型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外周型病变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80例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的肺周边型肿块需明确诊断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 80例病人均穿刺成功,成功率100%。病理诊断结果:恶性肿瘤64例,其中鳞癌38例,腺癌20例,大细胞癌2例,小细胞癌2例,恶性淋巴瘤1例,恶性间皮瘤1例;良性病变16例,其中良性错构瘤1例,结核8例,炎症7例。并发气胸、咯血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好、并发症少及重复性强等优点,可作为肺外周型病变定性诊断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肺内结节性病灶,一般是指其直径3cm的肺内圆形或类圆形的病变,其性质诊断一直是影像学的难点,本文根据我院5年来对62例肺部结节性病灶的特征性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肺隐球菌病14例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肺隐球菌病是肺真菌病中较少见的1种,多发生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其他原因所致免疫功能低下者。近年来非HIV感染者肺隐球菌病的报道有增加的趋势。肺隐球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易误诊为肺癌、肺结核等疾病。自1999年以来,本院曾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发生于非HIV感染者的肺隐球菌病14例,现搜集相关资料,回顾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初步探讨肺隐球菌病在影像学上与肺癌、肺结核等疾病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像学表现(附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1例,全部病例均摄胸片,其中18例行螺旋CT扫描,对所有病例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胸片显示两肺野模糊,肺透光度减低.类似肺透明膜样病改变j例,局限性肺气肿4例,弥漫性间质纤维化病变4例。胸片无异常8例。18例CT检查,表现为毛玻璃样病变和实变影5例,多发囊泡状阴影11例,肺间质纤维化改变5例。结论: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病史及影像学资料。胸片、CT表现虽无特征性,但具有诊断意义,尤其是高分辨率CT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征象,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