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麻唤醒状态下定位切除脑功能区病变的方法对脑功能区颅内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脑功能区颅内占位病变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麻下开颅,术中麻醉唤醒,在清醒状态下,通过皮质诱发电位及皮质电刺激等方法进行脑功能区定位,在保护脑功能区的前提下切除脑内病变后在全麻下关颅。结果手术病灶完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患者术后均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8例脑功能完全恢复正常,3例较术前明显好转。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全麻唤醒状态下进行定位脑功能区手术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切除脑功能区病灶,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唤醒麻醉在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唤醒麻醉在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特点。方法对24例脑功能区占位病变病人进行喉罩插管、术中麻醉唤醒,在清醒状态下,通过皮质诱发电位及皮质电刺激等方法进行脑功能区定位,切除脑内病变后再在全麻下关颅。结果全部病例均在术中获得安全可靠麻醉唤醒,唤醒后脑功能区经采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得到定位,脑内病变得到最大程度切除,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8例,其中7例为暂时性功能障碍,1例为永久性功能障碍。结论唤醒麻醉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病变是安全、可行的,在术中结合皮质电刺激能最大限度切除病变,同时有利于脑功能的保护,减少术后并发症。高标准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脑功能区病变的手术易造成患者术后出现重要神经功能缺失,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判断脑内病变的部位和手术范围。只有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充分利用MRI、神经导航技术以及脑超声病变准确定位,在唤醒麻醉下进行皮层诱发电位、皮质电刺激的功能区定位和在清醒状态下的病变切除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切除病变,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区,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与提高生存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术中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相似文献   

5.
脑功能区病变的手术易造成患者术后出现重要神经功能缺失,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判断脑内病变的部位和手术范围。只有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充分利用MRI、神经导航技术以及脑超声病变准确定位,在唤醒麻醉下进行皮层诱发电位、皮质电刺激的功能区定位和在清醒状态下的病变切除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切除病变,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区,从而延长患  相似文献   

6.
脑功能区病变的手术易造成患者术后出现重要神经功能缺失,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判断脑内病变的部位和手术范围.只有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充分利用MRI、神经导航技术以及脑超声病变准确定位,在唤醒麻醉下进行皮层诱发电位、皮质电刺激的功能区定位和在清醒状态下的病变切除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切除病变,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区,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与提高生存质量[1-2].  相似文献   

7.
胡玲  魏革  李桂兰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0):793-794
通过对33例术中唤醒麻醉脑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前准备与术中配合资料分析,存在的手术配合难点有:患者对术中唤醒手术缺乏正确认识;唤醒下护患交流障碍;频繁躁动与体位变化致安全防护难;高科技设备操作多,配合难度大.认为通过做好术前访视和患者心理支持及指令性语言对话训练,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术中唤醒,再次麻醉中高标准的术中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颅脑肿瘤显微手术中定位、实时监测及引导切除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优缺点。方法 45例颅脑肿瘤患者,术中超声确定肿瘤的位置、手术切除范围及切除术后是否有残余肿瘤。结果 45例脑肿瘤患者,术中超声均能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及性质,对病灶的显示率为100%;与术前MRI、CT对照,术中超声探查45例肿瘤部位、大小与其基本一致,8例开颅后与术前影像定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漂移,术中超声重新准确定位。经手术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均未损伤颅脑功能区。结论术中超声可准确确定肿瘤的部位及切除范围,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是神经外科手术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杜艳 《天津护理》2011,19(1):16-17
总结10例脑功能区肿瘤患者全麻唤醒下脑功能区监测手术的护理配合,术前访视及指令性语言训练,术中密切配合并注意患者的安全管理,时刻关注患者的动态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以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地完成。  相似文献   

10.
龙曼丽  罗青  白红民 《护理学报》2010,17(16):45-46
总结全麻术中唤醒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患者失语的观察及护理经验。对于全麻唤醒麻醉切除肿瘤而导致失语的患者,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失语并处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沟通交流,护士掌握不同失语类型的沟通技巧,并通过良好的沟通对失语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本组患者术后当天出现失语的有12例,术后3~5 d出现失语10例,术后7 d出现失语4例。通过2周至1个月的功能锻炼,患者恢复至术前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术中超声在脑胶质瘤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脑胶质瘤外科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幕上原发性胶质瘤显微手术在术中采用实时超声定位肿瘤,确定边界和切除程度。结果所有30例胶质瘤的回声特性不同于正常脑组织,可被准确识别,实质性低级别胶质瘤以脑沟为边界,恶性胶质瘤最常见的回声表现是中心性坏死。所有肿瘤均在超声引导下获得全切除,只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神经功能缺失。结论术中超声可为脑胶质瘤手术提供实时信息,使之获得准确和有效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IOUS)在射频辅助肝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IOUS引导下应用射频辅助肝切除技术对32例患者实施肝切除,分析总结IOUS在肝切除前、切除术中及切除后的作用.结果32例患者在IOUS引导下成功完成肝切除手术,全部病灶均被完整切除,术中未出现拟保留血管、胆管的误损伤.平均肝切除时间(53.6±28.4) min,肝实质离断过程平均失血量(115.3±118.5) ml,术中及术后无一例输血.术后发生胆漏3例,淋巴漏1例,胸腔积液6例,均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痊愈.无术后腹腔内出血、肝功能衰竭及伤口感染等.术后平均住院(20.5±16.8)d.结论 IOUS能精确地引导射频辅助肝切除术安全、顺利地进行,确保病灶被完整切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肝组织,并且避免拟保留脉管结构的误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术中超声在脑胶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术中超声确定脑胶质瘤位置及超声特点,评估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脑胶质瘤患者,术中超声确定肿瘤的位置、手术切除范围及切除术后是否有残余肿瘤。结果46例胶质瘤患者,术中超声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及性质,对病灶的显示率为100%;与术前MRI、CT对照,术中超声探查40例肿瘤部位、大小与其基本一致,6例开颅后与术前影像定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漂移,术中超声重新准确定位。经手术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均未损伤颅脑功能区。结论术中超声可更精确地帮助手术医师确定肿瘤的部位及切除范围,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成为神经外科手术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中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在判断肿瘤切除后术腔周围残留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脑胶质瘤患者于脑胶质瘤切除术中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实时观察脑肿瘤切除范围,判断肿瘤切除后术腔周围有无残留肿瘤.同时在术腔四壁及底部取脑组织行病理检查.将术中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术中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引导下对38例脑胶质瘤患者行手术切除并引导术者在术腔取组织标本205处,病理结果证实术腔及周围组织有肿瘤残留10例(10/38),无肿瘤残留28例(28/38).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术中常规超声诊断术腔及周围组织有无肿瘤残留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29例(76.3%,29/38),漏误诊9例,诊断符合率为76.3%(29/38);术中超声造影诊断术腔及周围组织有无肿瘤残留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34例,漏误诊4例,诊断符合率为89.5%(34/38),高于术中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835,P<0.01).结论 术中超声造影能有效地检出术腔及周围组织中的残留肿瘤,有助于提高脑胶质瘤手术全切率.  相似文献   

15.
术中超声在脑血管疾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术中超声观察不同颅内血管性病变的显示情况,探讨术中超声实时定位病灶、指导手术切除的价值.方法 对204例颅内血管性疾病患者行术中超声检查,对动静脉畸形患者寻找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对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剪开硬脑膜切除病变前(术前)、经大脑皮层造瘘到达病灶时(术中)以及病灶切除术后(术后)均行术中导航及术中超声检查,并比较二者定位的准确性.结果 ①术中超声对颅内血管性疾病的显示率为98%,其中对颅内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的显示率均为100%,动脉瘤的显示率为81%,血管母细胞瘤的显示率为91%.②术中超声对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显示率为71%.③术中超声与术中导航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前定位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对95%,P=0.244).术中超声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术后定位的准确率明显高于术中导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对74%,x2=19.513,P<0.0001,100%对68%,x2=24.973,P<0.0001).结论 术中超声对颅内血管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显示率,并可准确定位病变,指导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损伤,提高手术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6.
高频超声在颅脑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不同病种的颅脑手术开颅后,采用7.5~10.0MHz的高频探头对颅脑囊、实性病变及出血进行性质鉴别、定位,判别大小等。结果46例患者,超声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35例,颅脑外伤及脑出血11例。结论高频超声对颅脑占位性病变等能准确定位,鉴别性质,指导切除,在颅脑手术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术中超声观察颅内动脉瘤的显示情况,探讨术中超声实时监测及定位病灶、指导手术夹闭的价值。方法在显微外科手术的基础上,将67例脑动脉瘤患者依据手术中有无超声辅助分为超声辅助组35例、常规组32例,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了脑血管造影检查,并与术中超声检测结果、术后并发症和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辅助组患者术中完全夹闭率94.28%,明显高于常规组(7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8,P=0.013)。超声辅助组手术时间(173.79±6.20)min明显短于常规组(189.45±3.70)min;超声辅助组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率(5.71%)明显低于常规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4,P=0.006);超声辅助组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26.79±3.20)d,明显快于常规组(32.45±1.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辅助组术后6个月CSS评分、术后12个月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Zc=-2.205,P=0.027;Zc=-2.475,P=0.013)。结论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常规应用术中超声,可准确定位病变、指导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损伤、提高手术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8.
术中超声在颅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术中超声在颅脑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初步经验。方法 选择23例幕上脑内肿瘤,使用查皇超声确定病灶的位置,决定皮层的切口,动态了解病灶情况,判断病变的切除程度。结果 所有肿瘤定位准确,23型例病人种瘤全切,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术中超声能够很好地确定肿瘤的位置,并且减少盲目性操作带来的脑损伤,能够实施监测肿瘤的切除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造影(CE-TCCS)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闭塞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临床疑似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的患者分别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及经颅超声造影检查,比较造影前后大脑中动脉狭窄显示率、定位狭窄部位、评价狭窄程度,并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核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86例中98支大脑中动脉狭窄,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狭窄79支(79/98,80.6%),经颅超声造影诊断狭窄98支(98/98,100%),其中M1段狭窄68支,M2段狭窄30支;经颅超声造影对大脑中动脉狭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4.9%(93/98),不同程度的大脑中动脉狭窄表现不同。结论经颅超声造影能够准确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狭窄部位定位准确,对狭窄程度的评价有一定作用,有望成为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病变首选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术中超声在神经显微外科切除颅内小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不同病种的颅内小病灶进行术中超声检查。开颅后,探头经无菌处理后置于脑表面,术中采用高频超声探头观察病灶的位置、大小及特点,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实时引导手术切除。结果所有病灶均在超声引导下准确定位,切除肿瘤;颅内不同病理的小病灶有不同的超声特点。结论术中超声可对颅内小病灶准确定位,有助于病变的完全切除,减少了手术损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