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晓钟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1):2170-2170,2172
通州市地处长江人海口北翼,气候温暖,农业耕作方式及居民的生活习惯均适宜肠蠕虫病的感染和流行。据1989年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人群肠蠕虫病感染率达68.49%。近10多年来,通州市每年都对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进行集体驱虫。对农村感染机会较多的重点人群积极进行防治。为了解现阶段的肠蠕虫病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控制肠道蠕虫病试点防治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要求,1987~1990年我们对长沙市等30个县(市)120个调查点进行了人体寄生虫分布感染情况调查,显示我省寄生虫感染率为76.70%。为了贯彻卫生部关于《全国寄生虫病防治“八·五”计划和2000年规划》指示,...  相似文献   

3.
群众性驱虫控制肠道蠕虫病流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甲苯咪唑药盐和复方甲苯咪唑群众性驱虫的效果。方法:按《全国肠道蠕虫病防治试点方案》,选择乐长市与南靖县的4个村为试点,进行观察。结果;两批驱虫3年后,总感染率分别由原来的91.4%,85.7%,70.1%和80.6%,下降至25.3%,14.6%,1.8%和3.5%。其中钩虫下降率为96.5%-98.8%。蛔虫下降率17.6%-97.4%。鞭虫下降率82.7%-88.5%。南靖县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孙桐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0):888-889
为了解山东地区立克次体性疾病感染和流行状况,分别进行了斑疹伤寒、Q 热、斑点热和恙虫病的流行病学和血清学调查。结果发现,山东是全国斑疹伤寒的重点发病疫区之一,以第四季度为发病高峰,青壮年病人较多,男多于女,农民和学生是主要职业;山东人间Q 热、斑点热感染率分别为118 % 和1007 % ,动物间也有较高的感染率;恙虫病在山东的危害日趋严重,疫区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
肠蠕虫病是我市广大农村流行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据历年调查资料显示,人群肠蠕虫感染率高达引.46%。1994年我市开展肠蠕虫病防治工作以来,感染率逐年下降,已从1994年的36.03%降至1998年的18.63%。为分析我市肠蠕虫病防治形势,及时总结经验,应用指数曲线对1994年~1998年肠蠕虫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工材料与方法1.l材料所用材料系1994年~1998年我市城区肠蠕虫病防治纵向监测点调查统计资料。1.2方法以每年调查的肠蠕虫感染率为人以逐年的调查年份为x,按指数曲线公式y=IO“”3”,求出a、p值,代入公式计算理论感染率入再与实…  相似文献   

6.
广西带绦虫病(囊虫病)分布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摸清广西绦虫病和囊虫病的流行情况、虫种分布以及影响流行因素,选择桂北、桂中、桂南和桂西4个片区7个县部分居民共15523人进行调查,以询问病史上为主,以囊虫病ELISA酶标诊断为辅。结果表明桂北少数和民族地区以牛带绦虫感染率较高,有的村屯高达65.93%,桂中、桂南、桂西感染率较低,属散发状态,作者认为感染率的高低主要与生食肉类等不良卫生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7.
俞文美  周亚清 《中国校医》1999,13(5):358-359
为了解当地学生的肠道蠕虫感染情况,以利适时采取防治对策,特作如下调查分析。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和指标1992-1997年对嘉兴市秀城区中小学生作肠道蠕虫感染率、感染度调查。以整群随机抽样收集受检者粪便作检查。1.2方法改良加藤法粪便厚涂片检查肠道蠕虫卵,小学一年级学生加做透明胶纸肛门粘拭法检查统虫卵。2结果2.1蛔虫感染情况6年累计调查小学生1983人、初中生1456人、高中生448人。蛔虫累计感染率分别为2.82%、2.32%、5.20%(表1)。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比较:初中生与小学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高中学生之间差…  相似文献   

8.
孙林明 《药物与人》2014,(7):303-303
目的:探讨城郊人群肠道蠕虫病感染现况,分析该地区人体肠道蠕虫流行影响因素。方法:以卫生部相关指示为依据,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经现场调查并取样于实验室中进行检测肠道蠕虫病感染现况。结果:共检查3670人,共计158人感染蠕虫,感染率4.31%。相对于2006-2009的6.93%已下降了2.62%。当地居民经济水平、公共环境、卫生行为习惯、身体健康意识及公共厕所的卫生条件等均已显著改善,但结果显示城郊目前仍有一定肠道蠕虫感染者,推算出不容忽视国内其他县郊区肠道蠕虫感染状况。结论:虽然城郊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率已显著下降,但感染率18.4%仍体现着较高的感染风险,为有效应对高感染实况,需进一步分析该地区肠道蠕虫病的流行影响因素,以便于具有针对性的加大控制力度,确保人们免受蠕虫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化学药物治疗(药疗)前后肠蠕虫感染率的变化,评价全民药疗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连续9a对兴化市荻垛乡西茆村进行全民药疗及重点人群集体药疗。投药期间进行3次流行病学调查,检查蠕虫卵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结果 肠蠕虫感染率从治疗前的80.81%降到10.7%,感染虫种从6种降到3种,感染度从重度、中度、轻度都有降为轻度为主。结论 全民化疗可以使肠蠕虫的感染率迅速降到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9年卢氏县正常人及主要家畜(羊、牛、犬)立克次体血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根据地理位置及农村牲畜饲养分布特点,选择官道口、范里、文峪、东明4个乡镇为调查点。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和家畜斑疹伤寒群立克次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贝氏苛克斯氏体、查菲埃立克体、人粒细胞无形体、巴尔通体、海南斑点热分离株等8种常见立克次体血清抗体。结果在4个调查点244份人血清和97份家畜血清中8种立克次体抗体均有检出。人群血清学检测阳性率最高为人粒细胞无形体(26.23%),最低为恙虫病东方体(0.82%);畜群感染率最高为海南斑点热分离株(90.72%),最低为贝氏苛克斯氏体(8.25%)。人群人粒细胞无形体感染率有明显地区间差异;羊的斑疹伤寒群立克次体和恙虫病东方体感染率,牛的巴尔通体感染率,犬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畜种。结论卢氏县人畜间广泛存在多种立克次体感染,局部地区高发、多发,应作进一步调查研究并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掌握重庆市长寿区布病疫情动态、流行规律,预测布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15年从事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布病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监测,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监测高危人群1 213人,感染39人,感染率为3.22%.以青壮年感染为主,年龄、性别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间感染率比较,奶牛饲养员感染率最高(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03,P<0.01).共监测6 688头奶牛,血清阳性率为5.95%.结论 长寿区奶牛是人间布鲁氏菌病感染的主要传染源,饲养奶牛人员为主要受威胁人群,应加强牲畜检疫,加强人群监测,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减少人群感染.  相似文献   

12.
土源性蠕虫病的化学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国家卫生部公布了“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2001年6月~2005年底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组织开展的调查结果,全国总感染率为21.74%(不包括血吸虫病、丝虫病)。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19.56%,推算全国感染土源性线虫为1.29亿人,钩虫感染3930万人,蛔虫感染8593万人,鞭虫感染2909万人。同时也公布了肝吸虫病、包虫病、囊虫病、肺吸虫病、旋毛虫病和弓形虫病等感染情况。并指出:将把土源性线虫病的控制、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和西部包虫病的防治作为重点领域,把对人民健康危害较大的钩虫病、肝吸虫病和包虫病作为重点防治的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3.
杨宏茂 《中国校医》1994,8(1):31-33
为了解城乡中小学生感染状况,进一步探讨防治措施,特进行此项调查。且调查方法1.1调查对象:县城选择中学、小学各1所,农村选择中学、小学各1所,每所学校的每个年级各调查1个班级。四所学校近2年内部进行过驱虫治疗。1.2检验方法:对采集的粪便分别采用改良加藤法和炮和盐水漂浮法进行检查,镜检见虫卵者为阳性。ZW查结果2.1城乡中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情况:四所学校调查1217名学生,其中县城中小学生614人,感染211人,感染率34.36%,农村中小学生603人,感染2t16人,感染率4O。SO%,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CO.05);县城中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广东省广州市肠道蠕虫的感染状况及流行特点,为防治蠕虫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广州市各区的地理分布,从1998-2010年的资料中分期分批选择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粪检蠕虫卵.结果 粪检共41 280人,阳性感染者6 211人,总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15.0%,其中肝吸虫感染率为7.3%,钩虫感染率为3.3%,蛔虫感染率为3.4%,鞭虫感染率为1.1%.1998-2009广州市区肠道蠕虫感染率不断增高,2010年有所下降.职业中以工商人员的感染率最高,其次是农民、干部及医务人员;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肝吸虫及农村土源性线虫仍是目前重点防治的寄生虫.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人群的肠道蠕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对非牧区秭归县布病调查结果证实,人间布病的职业人群感染率为5.24%,无布病患者。感染率随年龄、工龄的增加而升高,并呈一定相关关系。不同职业人群感染以皮毛收购员及皮毛加工工人最高,饲养员最低。女性高于男性,且有显著性差异。畜间布病被证实存在,阳性率0.88%。以羊感染率最高,猪感染率最低。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莎车县儿童的肠道蠕虫感染情况及分布特征.于1995年10月进行了本次调查。1对象与方法选择市区8所学校部分班级7~历岁中小学生369名,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2结果蠕虫总感染率为499%,其中男女生的感染率分别为slg%和478%,男女生间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小学生的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1992 ̄1994年湖北省中小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结果,6个监测点共监测学生10385人,监测点校服药率为95% ̄99%,相对定群学生感染率分别为41.02%。33.98%和21.08%,定群学生感染率分别为50.42%、39.14%,25.23%。虫种感染率以蛔虫最高,钩虫最低,感染率及分类虫种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相对定群监测学生感染率1994年与1992年比分别下降了48.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了于1992年4月至8月,在西藏日喀则地区进行的弓形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5个调查点平均感染率为5.29%,其中以亚东镇感染率稍高,为6.70%。在人群中,又以男性(5.68%)、40岁以上(11.47%)的藏族(6.43%)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土源性蠕虫感染与地理流行病学分析蔺西萌,李桂莲,常江(指导者)寄生虫的地理流行病学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如利什曼病有平原与西北荒漠之分;血吸虫病有山区和河滩型之别;肺吸虫病有明显的山区流行性;疟疾、丝虫病的不同种也有严格地理划分等,这都与地理流行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河南省农村居民肠道蠕虫的流行现状,为制定本省蠕虫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至2015年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5个县的104个点,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开展肠道蠕虫检查,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美洲钩虫与十二指肠钩虫,3~9岁儿童同时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和带绦虫卵。结果 河南省农村居民肠道蠕虫总感染率为1.48%,标化率为1.30%,不同肠道蠕虫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113.669,P<0.001),其中蛲虫感染率最高(〖XC小五号.EPS;P〗=168.647,P<0.001);居民肠道蠕虫感染率与二次寄调相比也有大幅下降。不同年龄组间肠道蠕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142.775,P<0.001),且0~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XC小五号.EPS;P〗=31.148,P<0.001);不同职业人群中学龄前儿童肠道蠕虫感染率最高(〖XC小五号.EPS;P〗=83.397,P<0.001),且感染虫种均以蛲虫为主,不同文化程度居民间肠道蠕虫感染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且感染率随文化程度升高呈下降趋势(〖XC小五号.EPS;P〗=159.603,P<0.001)(〖XC小五号.EPS;P〗=110.548,P<0.001)。结论 河南省居民肠道蠕虫感染率大幅下降,儿童蛲虫感染应为今后寄生虫病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