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颈椎病穴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同时以针刺肩三针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颈椎病穴和穴位注射治疗,每周5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采用疼痛询问量表(VAS)、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分级法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3例,愈显率为85.1%,对照组治愈9例,愈显率53.2%,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肩关节上举外展、外旋、后伸内旋以及疼痛分级法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颈椎病穴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期肩周炎,在减轻疼痛、提高愈显率和上举外展、外旋、后伸内旋等功能活动的改善程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温通膏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肩关节功能锻炼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肩关节注射治疗,治疗组给予温通膏外涂联合玻璃酸钠肩关节注射治疗,疗程为5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5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83.33%(25/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对肩关节疼痛VAS评分的降低作用及对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和ADL评分的提高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温针灸配合拔罐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温针灸配合拔罐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采用常规的针刺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疼痛(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一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拔罐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具有较好疗效,可缓解疼痛与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肩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加局部痛点阻滞与单纯局部痛点阻滞治疗肩周炎方法的疗效。方法 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5mg加5%利多卡因注射液100mg共10mL,每个痛点注射混合药液3~5mL,观察组:采用患侧肩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及局部痛点阻滞(药物同对照组),两组均每周1次,共5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糊评分(VAS)与肩关节活动度(ROM)有无差别。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糊评分(VA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ROM)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疼痛症状均得到缓解,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高能量激光联合痛点阻滞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肩周炎病人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病人给予痛点阻滞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高能量激光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CMS)以及肩关节活动度,并评价综合治疗效果。 结果 2组治疗后CMS评分、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 < 0.01),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2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均明显提升(P < 0.01),且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内旋、外旋、前屈、外展高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痛点阻滞基础上给予高能量激光治疗能显著改善肩周炎病人肩关节功能及疼痛症状,有助于增加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析穴位针刺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肩周炎寒湿凝滞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100例肩周炎寒湿凝滞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另增加穴位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5周后的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5周后的肩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比较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5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治疗前,肩关节功能评分(CMS)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CM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针刺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肩周炎寒湿凝滞证患者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情况,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波疗法用于肩周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超声波疗法,对比两组肩周疼痛、肩关节活动度等指标。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VAS疼痛评分(7.5±1.5)分,对照组VAS疼痛评分(7.1±1.3)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1.5±0.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3.9±1.1)分,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与日常生活能力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6.0±1.4)分与日常生活能力(69.8±13.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肩周炎患者康复过程中,应用超声波疗法可以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温针灸与电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切,与电针治疗相比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增效作用。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分表法分为治疗组(浮针加温针灸)30例和对照组(温针灸)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次后、治疗7次后、治疗结束1月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次后、7次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与时间在VA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3次后、7次后治疗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与时间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结束1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疗法治疗肩周炎有明显增效作用,且浮针疗法远期疗效优于单纯温针灸。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和普通针刺两种治疗方法对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度和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纳入39例冻结期肩周炎患者,分为穴位注射治疗组19例和普通针刺对照组20例,分别观察患者接受穴位注射和针刺治疗后其肩关节疼痛度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穴位注射组有效率100%,普通针刺组有效率85%,2组关节疼痛积分的下降幅度以及关节活动度积分提高幅度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穴位注射法对冻结期肩周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降低VAS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2.
梁波  贺剑波  刘汉平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0):1911-1913
目的 观察比较艾条温针和乙醇温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71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艾条温针治疗和乙醇温针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及关节功能活动度Mell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Melle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条温针组治愈1例,显效7例,有效20例,无效6例;乙醇温针组治愈0例,显效9例,有效22例,无效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条温针治疗及乙醇温针治疗均能有效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肩关节的功能活动,两者疗效无差别,但乙醇温针具有操作简便、安全之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浅析对肩袖损伤用以温针灸“肩八针”和SET悬吊训练的效果。方法:病例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本院针灸康复科住院部的肩袖损伤者,60例肩袖损伤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穴位温针灸联合关节松动术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基于激痛点理论为基础的温针“肩八针”联合SET悬吊训练方案进行治疗,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医治前后2组病人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CMS)的状况,评价其最终疗效。结果:医治后病人的VAS评分相比之前有所降低,而UCLA评分和CMS评分相比之前有所上升,表明患者疼痛及关节活动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VAS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UCLA评分、CMS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显率为70%(21/30)优于对照组的36.7%(11/30)(P<0.05)。结论:以激痛点理论为基础的温针“肩八针”联合SET悬吊训练康复手法与常规穴位温针灸结合常规康复手法治疗均能改善肩袖损伤患者的疼痛及改善肩关节功能,且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对肩周炎患者三角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34例肩周炎患者,采用无针型针灸按摩仪按摩患者的肩髃穴、肩髎穴、肩前穴及臂臑穴处,同时利用表面肌电仪采集按摩前后以及按摩30s时该穴位的的表面肌电信号,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按摩前三角肌表面肌电值相比,5次按摩30s肩髃穴时三角肌表面iE MG值均有显著变化(均P<0.01),5次肩髎穴时三角肌表面iE MG值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两次按摩30s肩前穴、臂臑穴时三角肌表面iE MG值均有明显变化(均P<0.01),5次无针型针灸按摩仪按摩后与按摩前三角肌表面iE MG值比较均有明显变化(均P<0.01)。结论:无针型针灸按摩仪对肩周炎患者三角肌表面肌电值有一定影响,本研究为无针型针灸按摩仪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了依据,有助于按摩仪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肩三针穴位注射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依据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肩三针穴位注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前后比较,2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疼痛评分及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肩三针穴位注射与关节松动术结合治疗,可更好地提高疗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与肩关节活动度,并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肩关节注射术结合关节松动术及肌肉能量技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肩关节注射术,治疗组采用肩关节注射术结合关节松动术及肌肉能量技术,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三周后采用VAS模拟评分法及关节活动度测定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患侧肩关节VAS评分、AROM(主动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侧肩关节VAS评分、AROM比较均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侧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的AROM均大于对照组前屈、后伸、外展的AROM(P0.05)。结论:在肩关节注射术的基础上采用关节松动术及肌肉能量技术的患者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热敏灸联合刮痧与拔罐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刮痧与拔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热敏灸治疗,两组均持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干预前和干预后1个月的肩关节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中医症状积分、肩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分级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现在的疼痛状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抬举受限、肩部疼痛和局部肿胀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肩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热敏灸联合刮痧与拔罐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受限情况,提高肩关节活动度,进而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针刀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肩关节疼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江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90)和治疗组(n=90),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微针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疼痛评定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法评分均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肩周炎患者采用微针刀治疗的临床疗效较高,可有效降低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功能及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9.
韩龙 《黑龙江医学》2021,45(21):2303-2304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顽固性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0月间乳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顽固性肩周炎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比两组疼痛水平及肩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64±0.97)分较对照组(3.46±1.42)评分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64.48±12.08)分较对照组(55.76±11.52)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0、3.465,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和肩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浙江省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74例肩周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87例。对照组给予肩三针针刺,观察组给予肩三针温针灸。治疗后,统计2组患者疼痛[Mcgill疼痛量表(感觉痛、情感类别、视觉疼痛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肩功能[Neer评分(疼痛、功能、活动度)]及临床疗效。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探讨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和肩功能的影响。 结果 治疗后,2组Mcgill疼痛量表中感觉痛、情感类别、视觉疼痛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指标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Mcgill疼痛量表中感觉痛、情感类别、视觉疼痛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eer评分中疼痛、功能、活动度指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Neer评分中疼痛、功能、活动度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7%(P<0.05)。 结论 相比于肩三针,肩三针温针灸可有效降低肩周炎患者疼痛、提高肩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