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职业暴露现状和职业暴露后应急预防处理的情况,完善预防职业暴露感染HIV的防控措施。方法收集广东省2008-2010年报告的HIV职业暴露案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应急处理情况、预防用药及时性及预防效果。结果广东省2008-2010年共报告380例HIV职业暴露者,医务人员294例,占77.4%;其次为公安人员74例,占19.5%。暴露方式以针刺和切割伤为主,占48.9%。暴露级别以I、II级为主,分别占50.3%和41.8%。88.7%(337/380)的暴露者实施了应急局部处理,85.5%(325/380)的人进行了预防性服药,58.8%(191/325)的人采用了合理的服药方案;14.5%(55/380)未进行预防性服药,其中60.0%(33/55)是真正无需预防性服药。所有病例医学观察12个月后,均未发现HIV抗体阳转。结论医务人员和公安系统人员是HIV职业暴露高发人群,应加强HIV职业暴露的宣教和防护,以减少因职业暴露发生的HIV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发生职业暴露,特别是HIV职业暴露的状况,为完善职业暴露后应急处理措施、避免HIV职业暴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下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全国艾滋病检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职业暴露数据库中的德宏州2016-2020年报告的所有职业暴露者流行病学个案资料,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908例职业暴露事件。其中,护士550例(60.6%),医生183例(20.2%),公安干警13例(1.4%),其他162例(17.8%)。暴露方式为针刺或锐器割伤802例(88.3%);暴露地点为医疗机构877例(96.6%)。暴露后立即对皮肤、黏膜或伤口进行清洗和消毒906例(99.8%),2例未进行任何处理,均发生在乡镇医疗机构。暴露源为HIV阳性117例(12.9%),暴露源为HIV阴性683例(75.2%),暴露源不明108例(11.9%)。225例HIV职业暴露者中,175例采取了暴露后预防用药(PEP),其中118例(67.4%)在暴露后2 h内采取了PEP,医务人员2 h内实施PEP的比例(72.4%)明显高于非医务人员(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检测无HIV抗体阳转者。结论坚持"普遍性防护原则"、暴露后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暴露评估后尽早接受PEP有益于避免和降低高危职业人员感染HIV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珠海市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特征,寻找影响暴露后预防性服药的因素,防止感染HIV。方法对HIV职业暴露个案进行问卷调查,描述HIV职业暴露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服药组和未服药组的影响因素。结果 2003-2012年珠海市共报告HIV职业暴露79例,其中医务人员暴露占68.4%(54人),警务人员占27.8%(22人),其他占3.8%(3人)。70.9%(56人)的暴露者接受了预防性用药,在性别和暴露源两个因素上,服药组和未服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暴露人员服药与自我意识有关,建议加强医务人员和警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培训。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2007-2010年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7-2010年云南省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情况,探讨减少医务人员和其他行业人员职业暴露的措施。方法对云南省2007—2010年发生和报告的由于职业因素引起的HIV暴露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间共发生HIV职业暴露911例,其中医务人员680例,公安司法干警197例,暴露方式主要为刺伤/割伤、皮肤/黏膜接触、抓咬伤。757人进行了预防性服药,所有对象在6个月随访期内未发现HIV抗体阳转。结论应进一步加强职业暴露预防工作,开展心理疏导以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应注意丙型肝炎等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发生、暴露后预防(PEP)及预后,促进HIV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方法对德宏州2004-2009年报告的所有HIV职业暴露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9年期间,德宏州共报告151人发生HIV职业暴露,其中77人(51.0%)为女性。暴露方式包括接触暴露、针刺或锐器刺伤等,以针刺或锐器刺伤为主,占59.6%(90/151);暴露发生地以医院为主,占41.1%(62/151);一级暴露87人(57.6%),二级暴露50人(33.1%),三级暴露14人(9.3%)。112人(74.2%)的职业暴露源为HIV患者,1人的暴露源为实验室标本,38人(25.2%)的暴露源不详。发生职业暴露后,139人(92.1%)对皮肤或黏膜进行清洗或消毒处理,12人(7.9%)未采取任何特殊处理。职业暴露后是否进行紧急处理与其是否接受过艾滋病安全操作培训有显著关联(2χ=6.19,P=0.01)。142人(94.0%)接受预防性用药,9人(6.0%)自愿不接受预防性用药;随访未发现HIV抗体阳转者。结论职业暴露后通过应急处理和预防性用药可有效预防HIV感染。但仍有必要加强部分人员的艾滋病安全操作和职业防护培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北京佑安医院7年来接诊的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病例的情况,为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措施的完善提供借鉴。方法 2007年1月至2014年7月,北京佑安医院性病艾滋病门诊共接诊了109例HIV职业暴露者。对这些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暴露人群的职业和暴露方式,评估暴露后的预防服药方案、服药疗程及效果。结果 109例HIV职业暴露者中,医务人员70例(64.2%),执法人员31例(28.4%);针刺暴露66例(60.6%)。有91例(83.5%)进行了紧急伤口处理。14例(12.8%)经风险评估后未给予HIV暴露后预防药物;95例(87.2%)接受了HIV暴露后预防性用药,其中29例(30.5%)接受暴露后预防基础方案,66例(69.5%)接受强化方案;有37例(38.9%)在暴露后2小时内开始服药,50例(52.6%)在2-72小时内开始服药,有8例(8.4%)在暴露72小时以后开始服药。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为主,耐受性总体较好,有3例(3.2%)因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而未完成4周疗程。分别在就诊即刻、暴露后第4周、8周、12周、6个月随访,未发现HIV抗体转阳者。结论医务人员及执法人员应加强HIV职业暴露培训,职业暴露后通过规范的应急处理和预防性用药可有效预防HIV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了解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现状,分析职业暴露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完善预防HIV感染的防控措施。方法对深圳市2003—2007年报告的HIV职业暴露案例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59起(77人)职业暴露包括医务人员和公安司法人员,暴露类型包括针头刺伤、抓咬伤和血液、体液接触皮肤或粘膜,主要途径是针头刺伤暴露。69人实施暴露后预防(PEP),有61人采用基本用药程序进行干预治疗,占79.2%(61/77);8人采用强化用药程序。目前所有病例随访未发现HIV抗体阳转者。结论需要对医务人员、公安司法人员加强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以减少HIV职业暴露发生率;健全职业暴露后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暴露后的阳转率。  相似文献   

8.
谢志满  杜丽群  黄绍标  韦彩云 《内科》2009,4(4):536-537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发生原因及结果,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自身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性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0例HIV职业暴露的临床医护人员的暴露原因、方式、危险程度及防护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例职业暴露人员中,3例为临床医生,16例为护士,1例检验师。针刺伤暴露15例,黏膜暴露4例,污染的利器划伤皮肤暴露1例。预防服药16例,未进行服药4例,经过连续5次检测,20例职业暴露人员均为HIV抗体阴性。结论医务人员重视自身防护和暴露后预防,是降低职业暴露及暴露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118例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暴露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8月在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登记的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118例,对其人群分布、暴露场所、高危环节、暴露源、暴露部位及暴露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18例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主要为护士、医生和实习工作人员,分别占54.23%、22.03%和13.57%。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场所为病房和手术室,占57.63%和27.12%。引起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环节主要为拔针与拔针后处理、手术操作和急诊抢救,分别占37.29%、32.20%和16.95%。暴露源中最多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占37.29%;暴露部位最常见的是手部,占77.97%;暴露方式最常见的是锐器伤,占66.10%。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局部处理率为100.00%,其中52.54%(62/118)的患者展开预防用药。结论护士是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建议根据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方式、暴露源、暴露部位和高危环节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艾滋病毒(HIV)感染人数的增加,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的人数也逐渐增加。为了避免HIV职业暴露的发生,分析HIV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及危险性,探讨防治措施十分必要。现将布拖县人民医院2004年10月-2008年3月所发生的12例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的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布拖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两所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血(体)液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情况,防护知识、态度情况,培训情况及培训意愿。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两所医院的392名医务人员采取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有81.2%(311/383)的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过,有62.7%(240/383)被病人的血(体)液溅到过黏膜或破损皮肤。近一年内暴露密度中位数为1.0次/人年;相关防护知识的知晓率在51.4%~95.4%之间。42.3%(166/392)的医务人员接受过HIV职业暴露防护培训,94.6%(368/389)表示希望得到HIV职业暴露防护培训。结论医务人员HIV相关暴露普遍存在,防护知识缺乏,相关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防护环境。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HIV/AIDS高发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高发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现状,探讨潜在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提高职业暴露防护能力。方法对40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医疗护理过程中的防护措施、锐器伤等。结果医务人员对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诊治和防病知识知晓率达94%,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98%,但自我防护意识淡漠,防护措施、防护设备不到位。结论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方面还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因素,应进一步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及培训,完善相关防护措施及防护设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云南省传染病医院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云南省传染病医院HIV职业暴露情况。结果 12年间通过院内网络直报调查5 232名医务人员,共95名发生职业暴露,暴露率1.82%,总频次186次,人平均例次(1.22±0.51)次。护士人员发生率65.26%(62/95);医生18.95%(18/95)。经皮暴露为主要暴露形式占80.00%(76/95),其中针刺伤65.05%(121/186)及污物喷溅19.89%(37/186)多见。暴露以Ⅰ级和Ⅱ级为主,占94.74%(90/95))。时段集中在早晚交接班期,6:31~9:30占41.05%(39/95),16:01~24:00占23.16%(22/95)。普通病房56.84%(54/95),手术室16.84%(16/95)。不同工作年限的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监管不到位57.89%(55/95),疲劳工作34.74%(33/95),标准防护不到位28.42%(27/95)是HIV职业暴露发生前三位危险因素。暴露后不同程度地对暴露部位进行了的应急处理,78.95%(75/95)的暴露者规定时间完成了预防性用药。随访至6个月时未发现职业暴露感染个案。结论传染病医院HIV职业暴露是医院管理重要课题,护士是职业暴露常见人群,针刺伤是主要暴露方式,暴露常发生在早晚交接班时段,及时有效防控可降低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地坛医院近7年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情况的追踪调查,探讨目前的职业防护措施是否安全有效,以便为临床医务人员提供全方位更好的防护。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该院2005年4月~2011年12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特征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7年里,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共272人次,以30岁以下的护士为主,占70.59%;针刺伤占76.1%(207/272);受伤部位主要为手指(220例,80.9%),其次为眼睛(39例,14.3%);HIV的职业暴露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对于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职业暴露者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抗一HBs)阳性的个体,暴露后不做任何防护是安全可行的。结论目前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安全有效,在现有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以及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现状,为开展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11月对北京市两家三级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基础知识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问的卷调查,分析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的影响因素。结果两家医院共获取有效问卷1077份,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7.9%(624/1077),发生职业暴露后伤口处理措施和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后抗体检测时间的知晓率分别为29.3%(316/1077)和35.0%(377/1077)。以前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培训、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等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了解,其中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培训对知晓率的影响最大[比值比(OR)=2.32,95%可信区间(CI)1.80-2.99]。结论此两家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知晓率偏低,应加强对新入职、学历低的医务人员的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16.
《内科》2017,(4)
HIV职业暴露预防处理是临床实习生、进修生、规培生等岗前培训的重要教学内容,但现实条件无法满足以上医务人员亲身经历现场处理的要求,影响了培训的质量。HIV职业暴露预防处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的构建和应用,能为医务人员的岗前培训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充分锻炼他们对HIV职业暴露现场的应急处理能力。虚拟实验这一新的教学方式必将成为高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传染病医院工作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探讨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减少职业暴露发生。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对该院2012-01~2014-12工作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41例职业暴露中,护士职称21例,占51.2%,护师职称8例,占19.5%,主管护师职称2例,占4.9%,护理人员共31例,占75.6%。保洁人员5例,占12.2%,主治医师、医师各2例,各占4.9%。23例发生在留置针拔针封管环节,占56.1%,9例发生在注射抽血环节,占22.0%,5例发生在处理医疗废物环节,占12.2%。职业暴露发生方式以针刺伤为主,有31例,占75.6%,其次为血液、体液飞溅至眼睛黏膜10例,占24.4%。结论加强职业安全培训,严格执行标准防护措施及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简便的职业暴露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并加强管理,严格落实,可预防HIV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产科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原因、方式、危险因素及暴露后的应急处理措施,探讨防范策略。旨在引起产科医务人员对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重视,以便加强防护有效减少职业暴露,确保产科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的顺利高效。  相似文献   

19.
HIV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艾滋病病毒(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为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帮助和信息.方法参照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分析HIV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和结果.结果42例医务人员、公安司法干警职业暴露后,经及时处理和预防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ART),在6个月的随访结束时均未发生血清阳转.结论HIV暴露后及时处理,及早用药可降低HIV感染的危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HIV感染者手术时防护流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避免职业暴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5年5月北京地坛医院骨科在对78例HIV感染者实施手术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防护流程,总结职业暴露发生原因,修正防护流程。结果 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中发生职业暴露17例(21.8%)。三级职业暴露4次,其中3次发生于急诊手术,1次发生于择期手术。暴露后按规定立即进行抗病毒药物预防,17名暴露者均未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结论外科医护人员应提高防范意识,加强防护教育,严格遵守防护流程,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仔细操作,尽最大可能避免HIV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