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道疾病中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应用。方法本次选取80例胆道疾病患者,均为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采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诊断。结果胆总管良性狭窄14例,单纯胆总管结石60例,盲袢综合征1例,胆道蛔虫症1例,壶腹部肿瘤1例,肝门部肿瘤2例,胆管癌1例。胆总管结石采用EST方案取石,成功58例,另2例因乳头位于憩室或乳头旁憩室,不具EST或ERCP条件,或结石过大,需行开腹手术。胆总管良性狭窄14例行胆道支架治疗或气囊扩张。壶腹部肿瘤、胆管癌、肝门部肿瘤行支架治疗。针对蛔虫症者,取出残体。本组无严重并发症,仅ERCP术后有少量渗血。结论胆道疾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具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l至12月ERCP发生医院感染58例患者的病例,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护理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结果ERCP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率为12.1%(58/479),同期住普通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率为4.4%(36/812),前者住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无论ERCP患者还是普通病房患者,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均是医院感染最常发生的部位,ERCP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呼吸道(67.2%),其次是泌尿道(29.3%),其构成比与普通病房接近。ERCP患者医院感染患者58例中死亡5例(8.6%),高于普通病房的5.6%(2/36,P〈0.05)。结论ERCP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和泌尿道,预防ERCP患者医院感染是防治工作重点,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ERCP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胰腺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并发胰腺炎(PEP)的危险因素,为PEP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 896例ERCP患者,分为PEP组(n=285)及无PEP组(n=1 161),对比分析两组各相关危险因素,涉及患者因素、操作因素及术者因素。结果患者因素中女性、年龄(小于60岁)、胰腺炎病史、无胆总管结石、疑有Odd i括约肌功能障碍者易并发PEP(P〈0.05);而有无胆红素增高、胆总管直径过小(小于0.4 cm)、有无壶腹部憩室、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与PEP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操作因素中胰腺显影、胰管括约肌切开术、胆道括约肌气囊扩张术患者在PEP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无PEP组(P〈0.05);而治疗性或诊断性ERCP、Odd i括约肌测压术、胆道括约肌切开术患者在两组中所占比例无显著差异。术者操作例数少、操作时间长、插管困难或失败与PEP的发生相关(P〈0.05);而ERCP操作失败与PEP无关(P〉0.05)。结论年龄小于60岁的女性,且有胰腺炎病史和疑有Odd i括约肌功能障碍、胰腺显影差、术者熟练性差、插管困难等是PEP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双导丝(DTG)法在胆总管深插管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择89例患者,诊断为壶腹部肿瘤的患者被剔除.在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时,先用常规导丝引导切开刀或导管选择性胆总管插管.如导丝3次进入胰管后,则保留胰管导丝,重新从活检钳道插入第2根导丝进行选择性胆总管插管.根据导丝的走行及切开刀或导管抽吸胆汁证实选择性胆总管插管成功.双导丝插管难度评价标准:第2根导丝在1~3次内成功进入胆总管为容易;4~6次内成功为中等难度;7~10次以内成功为难度;如果10次内插管不成功为插管失败.并比较双导丝插管方法或常规插管方法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 89例患者中,常规插管方法进行胆总管深插管的成功率约为67.4%(60/89).5例患者(5.6%,5/89)导丝不能进入胆总或者胰管,其余24例(27.0%,24/89)采用DGT法.在DGT法插管中,13例(54.2%,13/24)为容易DGT插管,6例(25.0%,6/24)为中等难度DGT插管,4例(16.7%,4/24)为难度的DGT插管,只有1例(4.1%,1/24)患者虽然经过调整角度导丝仍然进入胰管而改用PSP法.在常规方法进行胆总深插管的患者中,4例(6.7%,4/60)例患者有术后胰腺炎,而DGT法中有2例(8.7%,2/2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ERCP的操作中,DGT法是常规胆总管深插管失败后比较可靠的一种选择胆总管深插管方法.DGT法不会提高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容易掌握,可推荐作为ERCP术常规插管方法.  相似文献   

5.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胰胆管刷检的细胞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胰胆管刷检的细胞形态学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及其在诊断胆道和胰腺肿瘤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行ERCP胰胆管刷片细胞学检查的病例212例,对照术后病理诊断及临床最终诊断,分析胆道及胰腺肿瘤的细胞学特点及意义.结果 212例中样本满意率99%(2例无上皮细胞),细胞学报告阴性者137例,其中临床最终诊断恶性45例(阴性预告值60.2%).细胞学报告低级别异型增生者11例,临床最终诊断恶性6例(阳性预告值54.5%).细胞学报告高级别异型增生和恶性者可信性较高,高级别异型增生23例,1例失随访,临床最终诊断恶性19例(阳性预告值86.4%).细胞学报告恶性41例,临床最终诊断均为恶性(阳性预告值100%).细胞重叠、核大小不等、染色质增粗、黏附性差、坏死背景、核仁、病理性核分裂等特征具有诊断意义.结论 提高诊断效率依赖于从取材、制片、固定到阅片诊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区分"低级别异型增生"和"高级别异型增生",对临床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结合胰胆管腔内超声( IDUS)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月~7月收治的胰腺癌患者127例,其中113例行ERCP检查,113例中16例行IDUS检查,并与122例体表B超( B-US )检查结果对照。结果ERCP的诊断准确率为92.0%(104/113), IDUS为100%(16/16),B-US为81.1%(99/122),ERCP结合IDUS为99.1%(112/113)。 ERCP诊断胰腺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B-US, ERCP结合IDUS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ERCP及B-US(均<0.05)。结论 ERCP在胰腺癌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必要时结合IDUS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中的医护配合及护理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预后质量。方法选取60例平均年龄55岁的患者,其中对20例可疑患有胆总管结石症的患者行单独ERCP检查,40例确诊患有胆总管结石症的患者行治疗性ERCP术与EST。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常规护理准备,术中与医师熟练配合,协助医师插管、注射造影剂、取出结石、退管及放置引流管,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手术效果,做好并发症护理工作。结果通过与医师术中、术后的熟练配合与护理,20例疑似患者经ERCP检查均确诊为胆总管结石,本组60例患者中58例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治疗目的,只有2例并发了急性胰腺炎,经正确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后也痊愈出院。结论护士在ERCP及EST术前准备充分、术中与医师密切配合、术后正确及时的高质量护理水平都会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见性干预对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200例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患者,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PE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转录因子EB(TFEB)、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表达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PEP患者105例为观察对象,设为PEP组,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62例)、中度组(32例)和重度组(11例);选择同期ERCP后未发生PEP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FEB、TREM-1表达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术后对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健康与慢性疾病(APACHEⅡ)评分;Spearman法分析PEP患者外周血TFEB、TREM-1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Pearson法分析PEP患者外周血TFEB、TREM-1表达水平与CRP、IL-1、IL-6的相关性。结果 PEP组术后血清CRP、IL-1、IL-6水平显著高于术前,且PEP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胆道蛔虫病的发病机制,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对胆道蛔虫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接受治疗的26例经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和数据分析。结果26例患者结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后,24例取虫成功,2例转入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后病情好转,治疗成功率为92.3%,后期无出血、呕吐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对于成人胆道蛔虫病的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健康、安全且无并发症的安全新兴诊断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舒适护理模式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目前已成为胆系和胰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本技术手段之一^[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本院就诊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分别采用ERCP取石术和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费用和住院费用.术后2周,记录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和术后2周采用胃肠疾病生活质量指数(GIQLI)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结石未净的发生率、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随访显示,治疗组患者的自觉症状、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ERCP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近期(3 d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彻底治疗胆系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胆囊结石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及胆道感染的46例患者,ERCP后1-3 d内行LC的患者21例,设为实验组;ERCP后1-3个月行LC的患者25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LC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中转开腹率,胆囊部分切除率,LC手术前后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及血清淀粉酶含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中转开腹率、胆囊部分切除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5、0.242、0.796、0.836、1.000);实验组术前直接胆红素[(16.80±4.38)vs(7.86±3.35),P=0.000]、谷丙转氨酶[(60.33±21.01)vs(45.66±19.69),P=0.019]及血清淀粉酶值[(69.61±39.71)vs(45.70±16.67),P=0.009]均高于对照组,术后两组间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血清淀粉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5、0.114、0.316)。结论 ERCP联合近期内行LC彻底治疗胆系结石是可行的。掌握此时期手术的所需技巧,可以达到安全、尽早彻底治疗患者胆系结石及炎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在逆行胆胰管造影术中应用导丝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行ERCP术的患者80例,术中应用导丝插入法根据阻力大小轻轻插入导丝。结果直接成功插管者20例,导丝引导下插管者60余例,失败1例,无1例并发胰腺炎。结论灵活应用导丝不仅可以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胆排石汤联合熊去氧胆酸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效果及对胆汁成分、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河北省霸州市第三医院行ERCP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胆胰疾病多由胆道梗阻引起,及早解除梗阻、通畅引流最为关键。妊娠期胆胰疾病中胆总管结石最常见,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是处理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常规ERCP需要在X线辅助下完成,尽管大多数专家认为,单次ERCP所需X线照射剂量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不大,但X线照射的安全性仍受到广泛关注和担忧,因此,对妊娠期女性进行无X线ERCP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胰胆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胰胆系统疾病的患者60例均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对照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种诊断方式的特异度均为10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略高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在诊断胰胆系统疾病中具有同样的价值,且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具有无创性,可替代诊断性ERCP,为ERCP术前明确患者病情,确定手术方式提供重要参考,避免诊断性ERCP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并发鼻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总结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641例行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鼻出血的病因观察和术后护理过程的经验。结果641例手术患者均手术顺利,54例发生术后出血,给予止血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鼻内镜术后易发生鼻出血并发症,我们应做好鼻内镜术后出血的风险评估,给予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出血后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是患者术后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在胆胰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的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为75.2%,诊断明确率远远超过B超与CT,有62.4%的入选者采用了治疗性ERCP,其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5%。结论 ERCP在诊断与治疗胆胰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内镜下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依据临床手术指征,对47例胆总管结石的老年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乳头开窗术、鼻胆管引流术(ENBD)等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中45例常规ERCP成功,成功率95.7%,另2例因结石嵌顿乳头深入插管困难者采用乳头开窗术取石成功;一次取结石40例,放置鼻胆管引流后二次取石成功6例,总成功率97.8%.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癌2例,急性胰腺炎1例,少量肠道出血2例,无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9d.结论 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