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利用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慢性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征。方法搜集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单侧慢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11例,行CT灌注成像及磁共振(MRI及MRA)检查。结果慢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CT灌注特征是患侧脑血流量(CBF)降低,脑血容量(CBV)升高,平均通过时间(MTT)延长。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反映慢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脑血流灌注特征,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杨毅  侯浩宇 《海南医学》2022,33(4):486-490
目的 探讨CT脑灌注成像(CTP)和CT血管成像(CTA)对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107例(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参加体检的高血压患者35例(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做CTP与CTA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全脑灌注(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患者进行CTP和CTA联合检查,按照MCA狭窄程度分为轻、中及重3级,进行病变侧与健侧的脑血流量(rCBF)、局部血容量(r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灌注参数对比.结果 病变侧与健侧分水岭区rCBF、MTT及TTP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r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节区rCBV、rCBF、MTT及TT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受侧枝循环等多种因素影响,MCA重度狭窄或闭塞与脑内血流灌注降低有相关性,轻中度狭窄与脑灌注降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中的临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已经确诊的大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和12名正常成年人行头颅螺旋CT平扫、CTP(CT脑容积灌注成像)和CTA(CT血管成像)检查.以患者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 (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P)等参数值,判定脑动脉狭窄所致缺血状况.结果:临床64例患者,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36例,其中8例CTP正常,另外2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CTP灌注延迟.双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28例,为双侧脑缺血.结论:脑CTP检查所显示的MTT和TP图能准确显示MCA狭窄或闭塞所致的脑灌注损伤,是脑缺血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鸿波 《中外医疗》2013,32(2):183+185-183,18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CTP)以及进行CT血管成像(CTA)在对病患大脑中动脑(MCA)狭窄或闭塞应用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3年间前来该院所属神经内科132例病患为研究组(均为MCA狭窄或闭塞的确诊病患),以37例正常成人作为本文的对照组,以上两组均行CTP、CT以及相应的CTA检查。随后则通过对两组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VBV)平均通过时间(MTT)以及其达峰时间(TP)等诸项参数,进行判定病患脑动脉狭窄所引起的缺血情况。结果通过对132例病患资料检查,70例病患呈现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此70例病患中,56例存有不同程度CTP灌注延迟,14例CTP正常。62例病患,双侧MCA狭窄,甚至出现闭塞现象,并呈双侧脑缺血。结论患脑CTP检查后,MTT及TP图可以准确、清晰地显示出病患MCA狭窄或闭塞后,所引发的脑灌注损伤,是对病患脑缺血诊治的极为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在脑穿支动脉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5月吉林市化工医院(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4例穿支动脉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穿支动脉脑梗死3个月预后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均完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加权成像(3D-ASL)序列扫描,建立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诊断穿支动脉的快捷模式,进行早期诊断以及评估患者是否伴有微出血;观察DWI、ASL序列是否存在不匹配,进而判断是否预示存在缺血半暗带(IP),分为IP组与IP阴性组;再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或非溶栓治疗,利用SWI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示的IP进行评估,对比分析在不同溶栓时间及非溶栓治疗下患者3个月时的预后差异。结果:SWI序列判断0级脑微出血患者25例预后良好,7例预后不良;1级30例预后良好,18例预后不良;2级3例预后良好,11例预后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患者50例,其中进行溶栓治疗29例,26例预后良好,3例预后不良;非溶栓治疗21例,5...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医学》2017,(1):61-62
目的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灌注成像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方法选取深圳市坪山新区人民医院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收治时间在2015-03—2016-04间,对50例患者均进行同一治疗方案,并采用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在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定量测量脑血流量变化情况,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双侧放射冠白质、双侧基底节区、双侧顶叶灰质8~24 h与48 h脑血流量(CBF)值显著优于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有效救治时间短、起病急等特点,采用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灌注成像检查,能够了解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与明确缺血部位,对患者预后判定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利于后期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研究对象为近1年本院明确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55例,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39岁~81岁,平均年龄67岁。应用MRA检测所有患者的颅内动脉,并同时与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对比。结果: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特异性为90.6%,敏感性为75.9%。MRA假阳性率为34.9%,假阴性率为4%。结论: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方面MRA有较好的可靠性,可指导临床医师进行临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单侧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患者脑灌注成像及与血管狭窄程度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该院确诊为单侧ICA/MCA中度以上狭窄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将对侧颈内动脉系统无血管狭窄或仅存在轻度狭窄作为对照组,行颅脑CT灌注成像(CTP)及同步CT血管造影(CTA)检查,比较两组脑灌注成像参数[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并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狭窄组(狭窄率50%~69%,n=35)、重度狭窄组(狭窄率70%~99%,n=23)和完全闭塞组(狭窄率100%,n=16),比较不同血管狭窄程度患者的TTP、MTT、CBV、CBF,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TP、MTT、CBV、CBF与血管狭窄程度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MTT、TTP长于对照组,CBV、CBF低于对照组(P<0.05)。完全闭塞组单侧ICA/MCA狭窄患者MTT、TTP长于重度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CBV、CBF低于重度狭窄组和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单侧ICA/MCA狭窄患者MTT、TTP长于中度狭窄组,CBV、...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MRI成像方法探讨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梗死灶分布与卒中机制之间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住院的138例单侧大脑中动脉主干狭窄伴供血区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头颅MR检查(包括T_1WI、T_2WI、DWI、MRA)。依据DWI上高信号病灶的分布部位将梗死灶分为皮层梗死、深穿支梗死和交界区梗死;依据DWI上高信号病灶数目分为单发梗死(MCA供血区的单一梗死灶)、多发梗死(MCA供血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不连续病灶);依据MRA将MCA主干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比较不同狭窄程度之间病灶的数目与梗死分布之间的差异。结果 138例图像用于分析,其中单发梗死者61例、多发梗死者77例;大脑中动脉中度狭窄组54例、重度狭窄组58例、闭塞组26例。中度狭窄组以单发的深穿支梗死为最常见的分布类型(χ~2=13.197;P0.001)。重度狭窄组以多发的皮层梗死+深穿支梗死+交界区梗死多见(χ~2=5.561;P=0.018)。闭塞组病灶分布在单发与多发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842),但大面积梗死较其他组多(χ~2=24.745;P0.001)。结论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的病灶分布与梗死机制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在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CA)慢性闭塞后脑灌注状态的评价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收集我院2017年8月至2020年3月具有临床症状而就诊的MCA慢性闭塞患者42例,进行常规MRI、MRA及3D-pCASL检查,3D-pCASL采用两个标记延迟时间(PLD=1.5 s、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的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SC-MRI)技术和动脉自旋标记(ASL)方法的差异,并明确ASL方法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血流灌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证实的一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选择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多参数三维假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 pCASL)与动态磁敏感增强灌注成像(DSC PWI)对短暂性脑 缺血发作(TIA)责任病灶的检出率。方法比较39例临床诊断TIA患者,并在首次发作24 h内进行磁共振检查。扫描序列包括 常规头颅MR成像、MRA(MRA),DWI、3D pCASL(选取两个标记延迟时间post-labeling time, PLD, PLD=1.5 s及PLD=2.5 s), DSC PWI。后处理获取3D pCASL的脑血流(CBF)图像和DSC PWI 的Tmax图像。比较不同灌注方法与MRA及DWI结合法 对于缺血病灶检出率和缺血面积。结果TIA患者的缺血病灶检出率,3D pCASL(PLD1.5 s 及PLD2.5 s)的CBF图像与DSC PWI Tmax 对比无差异;3D pCASL(PLD1.5 s)的CBF 图像对于缺血的检出率高于MRA结合DWI 法;DSC PWI Tmax、3D pCASL(PLD2.5 s)CBF与MRA结合DWI法无差异。显示低灌注面积,3D pCASL(PLD1.5 s)的CBF图像显示的面积最大,其 次是DSC PWI Tmax,而3D pCASL(PLD2.5 s)的CBF图像显示的低灌注面积最小。结论3D pCASL脑灌注成像技术无创、快 速、可重复性强,推荐作为临床可疑TIA患者的影像筛查手段,不同PLD的3D pCASL序列对于病灶的检出及缺血面积的显示有 差异,选择较短PLD有可能提高病灶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陈军法  袁建华  宋琼  徐健  王振  罗祖炎 《浙江医学》2016,38(9):614-616,652
目的探讨 320 排 CT 在单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侧支循环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预 后的评价作用。 方法 对 63 例单侧 MCA 闭塞患者行 320 排 CT 头颈联合多参数扫描,获取常规 CT 血管造影(CTA)、4D-CTA 及 脑灌注图像,分析常规 CTA 和 4D-CTA 图像的侧支状况,计算侧支循环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并比较侧支循环良好组和侧支循环不 良组的脑灌注差异。 结果 在 4D-CTA 上侧支循环良好者 40 例(63.5%),而在常规 CTA 上仅 25 例(39.7%)。基于 4D-CTA 的侧支 循环评分与 90d 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616,P<0.01)。侧支循环良好组患侧的相对脑血流量及相对脑血容量均高于 侧支循环不良组(均 P<0.01)。两组患侧的相对平均通过时间及相对平均达峰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 结论 320 排 CT 是评价单侧 MCA 闭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的有效方法,4D-CTA 成像评估侧支血流和预测预后较常规 CTA 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单侧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ICA)狭窄与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MRI上的病灶模式。方法常规MRI和FLAIR序列研究脑梗死的形态学表现,利用DSA定位MCA/ICA血管狭窄程度,对照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41例患者(ICA65例,MCA76例)MRI上缺血病灶模式分为4种:区域梗死、皮质下梗死、边缘带梗死和弥散小梗死。MCA组中皮质下梗死的发生率较ICA组高(47.4%vs27.7%;χ^25.74,P〈0.05);ICA组中区域梗死的发生率较MCA组高(32.3%vs5.2%;χ^217.57,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MCA病变患者多见于皮质下梗死,而ICA病变患者多见于区域梗死。  相似文献   

16.
Ma QF  Jia JP  Wu J  Xu EH  Yu YY  Lu J  Zhang M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7):3337-334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早期CT灌注成像(CTP)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并检测发病时间与CTP缺血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急诊就诊的75例发病8h内的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CT平扫、CTP检查,分别在发病当天、发病14 d、发病90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功能残疾水平.结果 (1)超早期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病时间的长短与CTP各参数无相关性;(2)患者缺血区脑血流量(CBF)异常面积与发病8h内(r=0.391,P<0.001)、发病14 d(r =0.564,P<0.001)、发病90d的NIHSS(r=0.549,P<0.001)和BI以及mRS评分均有相关性,脑血容量(CBV)异常面积和达峰时间(TTP)异常面积也与三次的NIHSS、BI和mRS评分有相关性.结论 研究证明急性脑血管病起病8h内,发病时间不是推断脑梗死缺血程度和范围最敏感的指标;CTP可以成为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织缺血程度和范围的依据之一,并可据此推断患者的功能预后情况,其中灌注异常面积是最为敏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改良兔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讨简单、实用的兔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建立方法。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 为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4只),实验组电凝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并于术前及术后4h、8h和12h监测动脉血 pO2、pCO2、pH、血糖和体温,对照组仅暴露右侧大脑中动脉而不予电凝。对照组动物在术后4h和12hDWI检查后 处死,实验组在术后1h、4h、8h和12h进行DWI检查后处死,取兔脑组织进行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实验组 术前及术后各时点动脉血pO2、pCO2、pH、血糖和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DWI扫描未发现异常, 实验组MCAO后1hDWI右侧基底节和顶叶皮层均显示异常高信号,随时间延长,异常高信号区逐渐增大。实验 组MCAO后1h光镜下未见明显改变,4h光镜下可见神经元细胞核固缩,8h出现间质水肿,12h可见神经细胞坏 死。结论:电凝法制备兔MCAO模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