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观察不同时期的眼压变化、视神经的损伤情况和玻璃体中游离谷氨酸浓度的变化.方法 Wistar大鼠30只,分为3组.用波长为532nm的氪离子黄绿激光光凝大鼠小梁网,光凝前测量一次眼压,以后每周测量眼压.在第3、6、9周分别处死1、2、3组大鼠做全视网膜铺片,1%甲苯氨蓝染色,记数平均视网膜神经元细胞密度;取20μL玻璃体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测量游离谷氨酸盐浓度.结果 对照眼平均眼压为(13.25±4.10)mmHg,光凝眼第1~9周平均眼压升高了1.73~2.17倍.对照眼视网膜神经元密度值为2516±196,第3、6、9周光凝眼分别为2124±108,1865±136,1654±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7);第3、6、9周光凝眼玻璃体游离谷氨酸盐浓度分别为(20.10±2.45)μmol/L,(22.35±2.75)μmol/L,(23.56±2.80)μmol/L,对照眼为(18.32±2.3)μ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61).结论 激光光凝大鼠小梁网后,眼压中等程度升高;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的视神经损害表现为视网膜神经元密度值逐渐下降,玻璃体中游离谷氨酸盐浓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鲍捷  刘东敬  陈晓明 《眼科研究》2007,25(2):102-104
目的建立一种慢性青光眼模型,为青光眼的基础和临床科研提供实验条件。方法使用波长532nm的氪离子黄光通过角膜缘光凝20只Wistar大鼠的右眼小梁网,左眼为对照眼。分别于光凝前,光凝后不同时间测量眼压,检测并比较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丢失程度。结果第1次激光光凝后3d,第2次光凝后3、7、14、28、35d,实验眼光凝后不同时间眼压较光凝前明显升高(P<0.01)。第2次光凝后35d光凝眼视网膜铺片RGCs平均密度为(1992±108)个/mm2,对照眼RGCs平均密度为(2516±196)个/mm2,光凝眼较对照眼明显减少(P<0.01)。结论激光光凝损伤小梁网引起眼压升高是建立慢性青光眼模型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 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的建立是青光眼发病机制研究的基础,以往激光光凝建立慢性高眼压动物模型的方法存在模型眼压波动大,需要重复光凝和并发症多的问题,造模方法的改良对于顺利开展相关的实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用经房角镜光凝小梁网法建立大鼠慢性高眼模型,并与以往的经角膜缘光凝法进行比较. 方法 选取8 ~12周龄清洁级Fischer344大鼠36只,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经角膜缘光凝组和经房角镜光凝组,每组12只,经角膜缘光凝组采用532 nm YAG激光经角膜缘光凝大鼠右眼小梁网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激光能量为440 ~ 500 mW,激射光斑40 ~ 60个;经房角镜光凝组激光能量为800 ~850 mW,激射光斑100~120个.光凝后用Tonolab眼压计测量并观察各组大鼠眼压变化;于光凝后第3周每组处死5只大鼠,分离视网膜,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视网膜中Tuj-1阳性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数目.实验动物的使用及喂养遵循ARVO声明.结果 造模后3周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可,眼表无明显损伤.经角膜缘光凝组和房角镜光凝组慢性高眼压模型的成模率分别为75%和100%.正常对照组、经角膜缘光凝组和经房角镜光凝组大鼠模型眼造模后3周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1.0±1.3)、(23.4±12.6)和(25.3±4.9)mmHg(1 mmHg=0.133 kPa),峰眼压分别为(12.3±1.0)、(50.5±7.3)和(44.3±12.3)mmHg,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496、80.762,均P<0.001),其中经角膜缘光凝组和经房角镜光凝组大鼠模型眼平均眼压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而2个组间平均眼压和峰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0.195).正常对照组、经角膜缘光凝组和经房角镜光凝组大鼠视网膜中Tuj-1阳性RGCs数目分别为(2 048.2±148.5)、(645.2±177.1)及(1 223.7±148.6)/mm2,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767,P<0.001),其中经角膜缘光凝组和经房角镜光凝组大鼠视网膜中Tuj-1阳性RGCs数目均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且经角膜缘光凝组大鼠视网膜中Tuj-1阳性RGCs数目明显少于经房角镜光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经房角镜光凝小梁网能够诱导大鼠慢性高眼压并导致RGCs损害,但眼压升高模式及RGCs损害程度与经角膜缘光凝法有所不同,经房角镜光凝法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成模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观察眼压、病理和视功能改变.方法:SD大鼠45只,麻醉后使用532二极管激光行右眼角膜缘360°光凝,角膜缘激光斑为80~100个,大鼠角膜缘颞侧、颞上及颞下巩膜浅层静脉3条,每条静脉光凝3~4个斑点,功率0.45W/0.7s.左眼为对照眼,3d后测量眼压,部分眼压升高不明显者,进行同样的二次光凝.Tono-penXL眼压计监测3,7,30,60,90,180d麻醉状态下的眼压.激光术后60,180d取大鼠各5只,40g/L多聚甲醛灌注固定,摘取双侧眼球和视神经,分别进行冰冻和石蜡切片,采用HE染色、尼氏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光镜下观察房角变化,不同时间视网膜节细胞计数,比较视神经髓鞘密度的变化.60,180d大鼠10只,使用TEC-350V视觉电生理仪行F-VEP检查;然后6mo大鼠5只,进行逆行荧光金标记RGCs,7d后40g/L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全视网膜铺片,荧光显微镜下比较视网膜节细胞数量变化.结果:大鼠高眼压模型成功38只,平均最高眼压在激光后30d,平均值为25.0±4.1mmHg,对照眼17.1±3.2mmHg,180d时眼压基本恢复正常.病理改变:实验眼前房角明显变窄,小梁网间隙压缩、变窄,甚至部分闭锁,消失,少量梭形成纤维细胞聚集,组织致密、硬化,而小梁细胞减少,虹膜部分卷曲,水肿、肥厚出现明显异常.逆行荧光金视网膜铺片和视网膜切片尼氏染色见实验眼视网膜节细胞数量有明显的减少;尼氏染色切片每400倍视野总平均数,60d组对照眼为41±10.6个,实验眼为35±11.2个,180d组对照眼为40±9.8个,实验眼为34±11.0个,周边视网膜平均值减少最为显著,均值相差可达8个神经节细胞;180d时模型眼视神经甲苯胺蓝染色显示的髓鞘密度明显降低;视功能检查:高眼压大鼠模型60,180d的实验眼和对照眼均可引出典型的和重复性好的NPN波形,60d时实验眼AP1(N1-P1振幅)均值降低,为13.03±3.11ms,对照眼为21.14±3.10ms,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波幅值降低持续至180d仍未恢复;LP1(P1峰潜伏期)60d时无明显变化,180d时则明显延迟,实验眼为74.47±8.05μV,对照眼为59.73±4.16μV,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532-二极管激光角巩膜缘小梁网及巩膜浅层静脉光凝能成功升高眼内压,眼压升高近8mmHg;病理显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显著减少,以周边视网膜为著;视神经髓鞘密度亦显著地减少;视觉电生理检测,F-VEP的AP1振幅降低,LP1波峰潜伏期延迟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蒺藜皂苷(gross saponins from tribulus terrestrisL,GSTT)及灯盏细辛注射液[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EBHM]对慢性高眼压模型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高眼压组、EBHM治疗组和GSTT治疗组,高眼压组和EBHM治疗组及GSTT治疗组的兔眼前房内注射20g/L甲基纤维素制成慢性高眼压模型,EBHM治疗组的兔每日耳缘ivEBHM注射液4.5mg/kg,GSTT治疗组的兔每日耳缘iv GSTT注射液5mg/kg,高眼压持续4wk时,处死实验兔,摘取眼球,做RGCs电镜检查。结果:造模后各组眼压均升高,电镜下高眼压组相对于GSTT治疗组及EBHM注射液治疗组,RGCs超微结构有明显损伤。结论:GSTT及EBHM注射液对慢性高眼压兔RGCs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孙静芬  王玲 《国际眼科杂志》2009,9(8):1466-1468
目的:制作高眼压大鼠模型,观察高眼压对视神经的损害。方法:成年Wistar雄性大鼠65只,烧灼右眼上方2支和外侧1支巩膜上静脉,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左眼作为对照眼。对造模成功的,分别于造模后1d,1,2,3,4,6,8,10wk各摘除6只大鼠双眼。在取出眼球前24h,用Fluoro-gold进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逆行性染色,做视网膜铺片计数RGC,观察不同时段高眼压对RGC的影响。结果:右眼巩膜上静脉烧灼后各时间点造模眼平均眼压分别为42.2±1.8mmHg,37.9±2.3mmHg,36.1±2.0mmHg,33.6±2.2mmHg,32.2±2.4mmHg,30.1±2.0mmHg,30.5±2.1mmHg和27.6±1.3mmHg。术后各时间点的成模率分别为80.0%,76.9%,74.5%,71.7%,63.8%,56.1%,42.9%,41.4%。成模率和成模眼的眼压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实验组和对照组的RGC密度在早期(巩膜上静脉烧灼术后3wk内)没有显著差别。造模后4wk高眼压组RGC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别越来越显著。结论:巩膜上静脉烧灼法能诱导出持续的肯定的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成模眼的眼压和随时间而下降。高眼压持续的时间越长,RGC的损失越多。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连续观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视 盘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变化。 方法:选用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鼠32只眼 ,右眼为激光光凝眼,左眼为对照眼。用波长为532 nm氩激光在全麻下光凝右眼小梁网,引 起眼压 慢性、中等程度升高并观测眼压变化。眼压升高后第3、6、9周时用OCT做视盘线性扫描, 计算机自动测量视盘RNFL厚度,然后处死大鼠,将每组8只大鼠右眼做光学切片行组织学 测量RNFL厚度,将另外8只大鼠右眼做全视网膜铺片甲苯胺蓝染色,记数视网膜神经元细胞 密度,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激光光凝后大鼠眼压缓慢、中等程 度升高,在第3、6、9 周时光凝眼眼压分别比对照眼眼压为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OCT检查结果显示在3、6、9周时大鼠光凝眼视盘RNFL厚度分别小于对照眼,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死大鼠后组织学测量RNFL厚度,在3、6、9周时,光 凝眼为(64.38±6.54)、(51.47±6.4)、(42.10±6.10)μm,对照眼厚度为(76.23±6.78)、(78.64±6.15)、(77.64±6.63)μm。将两种方法测 得RNF L厚度值进行回归分析,两者变化趋势一致,相关系数(R=0.932,P<0.001)。全视网 膜铺片甲胺蓝染色结果显示两组视网膜神经元细胞(RGC)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 结论:激光光凝大鼠小梁可以成功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OCT对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视盘RNFL厚度的测量与 在光学显微镜下的测量值变化趋势一致,相关性好;OCT可以连续活体监测大鼠慢性高眼压 模型视盘神经纤维厚度变化,从而了解大鼠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慢性高眼压模型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 ganglion cells,RGCs)和视神经中9位丝氨酸磷酸化糖原合酶激酶3β[p-GSK3β(ser9)]的表达变化,探讨GSK3β是否在慢性高眼压RGCs及视神经退行性病变中发挥作用.方法 取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慢性高眼压模型2周组、慢性高眼压模型4周组,每组10只.取大鼠右眼,采用巩膜上静脉结扎并烧灼法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周和4周取5只大鼠眼球行冰冻切片,尼氏染色观察RGCs数目,免疫荧光染色观察RGCs和视神经中p-GSK3β(ser9)的变化;各组取另外5只大鼠眼视网膜,Western blot检测p-GSK3β(ser9)及总-GSK3β的表达.结果 造模前3组大鼠右眼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造模后3组间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高眼压模型2周组和4周组眼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分别升高了59.13%和26.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O.01).视网膜尼氏染色RGCs计数发现模型对照组RGCs数为(149±12)个,慢性高眼压模型2周组和4周组RGCs数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减少,分别为(120±10)个和(86±7)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4周组比2周组进一步减少(P<0.01).慢性高眼压模型2周组和4周组视网膜中p-GSK3β(ser9)阳性着色,同模型对照组相比,其RGCs层及视神经中p-GSK3β(ser9)染色荧光减弱;4周组较模型对照组减弱更明显.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慢性高眼压模型2周组和4周组视网膜中总-GSK3β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4,P=0.79);而3组间p-GSK3β(ser9)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慢性高眼压模型2周组和4周组视网膜中p-GSK3β(ser9)分别减少了19.89%和36.46%(均为P <0.05).慢性高眼压模型4周组比2周组视网膜中p-GSK3β(ser9)表达持续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高眼压模型鼠RGCs数目减少,RGCs和视神经中p-GSK3β(ser9)表达减少,推测p-GSK3β(ser9)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慢性高眼压模型鼠RGCs及视神经退行性病变.  相似文献   

9.
背景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视网膜中的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关系十分紧密,胶质细胞在神经元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急性眼压升高引起的视网膜、视神经及视交叉各部位胶质细胞的早期反应特点以及其与视神经损伤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大鼠视网膜、视神经及视交叉的胶质细胞对急性高眼压的早期反应,同时观察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巢蛋白(nestin)在反应性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9只,分为正常对照组3只和急性高眼压组6只,急性高眼压组大鼠采用右眼前房灌注生理盐水的方法升高大鼠眼压至110mmHg,持续60min。于术后第3天和第7天用过量麻醉法处死各组动物各3只,摘出眼球分离视神经和大脑标本,并制作冰冻切片。利用Nissl染色的方法测量高眼压眼视网膜内层厚度,观察视网膜和视交叉的大体形态。用BIU-tubu|in免疫荧光染色法标记视神经内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轴突,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nestin双重标记显示视网膜、视神经及视交叉的胶质细胞反应,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大鼠的视网膜、视神经以及视交叉内均可见到一定量的GFAP阳性胶质细胞,但nestin的表达量很低。急性眼压升高后的第3天,视网膜内丛状层厚度明显变薄,RGCs数目较损伤前减少约46%。视网膜内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显著增加,细胞突起由神经纤维层伸展至整个视网膜,增生的胶质细胞内可见nestin的明显表达。视神经内RGCs轴突发生变性样改变,GFAP阳性胶质细胞内nestin的表达较眼压升高前明显增加。同损伤眼相对应的一侧视交叉的横断面积减小,出现大量星状GFAP和nestin共表达的胶质细胞。以上改变在眼压升高后第7天更趋明显。结论急性眼压升高早期即可引起RGCs的丢失及轴突的变性,视觉神经元改变的同时伴随胶质细胞的反应,增生的胶质细胞表达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物。视网膜与视神经和视交叉的改变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0.
背景 中枢神经系统以及视网膜中的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关系十分紧密,胶质细胞在神经元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急性眼压升高引起的视网膜、视神经及视交叉各部位胶质细胞的早期反应特点以及其与视神经损伤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大鼠视网膜、视神经及视交叉的胶质细胞对急性高眼压的早期反应,同时观察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巢蛋白( nestin)在反应性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方法 成年雌性Wistar大鼠9只,分为正常对照组3只和急性高眼压组6只,急性高眼压组大鼠采用右眼前房灌注生理盐水的方法升高大鼠眼压至110 mmHg,持续60 min.于术后第3天和第7天用过量麻醉法处死各组动物各3只,摘出眼球分离视神经和大脑标本,并制作冰冻切片.利用Nissl染色的方法测量高眼压眼视网膜内层厚度,观察视网膜和视交叉的大体形态.用βⅢ-tubulin免疫荧光染色法标记视神经内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轴突,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nestin双重标记显示视网膜、视神经及视交叉的胶质细胞反应,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大鼠的视网膜、视神经以及视交叉内均可见到一定量的GFAP阳性胶质细胞,但nestin的表达量很低.急性眼压升高后的第3天,视网膜内丛状层厚度明显变薄,RGCs数目较损伤前减少约46%.视网膜内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显著增加,细胞突起由神经纤维层伸展至整个视网膜,增生的胶质细胞内可见nestin的明显表达.视神经内RGCs轴突发生变性样改变,GFAP阳性胶质细胞内nestin的表达较眼压升高前明显增加.同损伤眼相对应的一侧视交叉的横断面积减小,出现大量星状GFAP和nestin共表达的胶质细胞.以上改变在眼压升高后第7天更趋明显.结论 急性眼压升高早期即可引起RGCs的丢失及轴突的变性,视觉神经元改变的同时伴随胶质细胞的反应,增生的胶质细胞表达神经前体细胞的标志物.视网膜与视神经和视交叉的改变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白蒺藜皂苷对慢性高眼压兔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兔慢性高眼压模型视网膜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4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高眼压模型空白组(B组),高眼压模型灯盏细辛(erigeron brevicapas hand mass,EBHM)治疗组(C组),高眼压模型蒺藜皂苷(gross saponins of tribulus terrestris,GSTT)治疗组(D组);以20g/L甲基纤维素前房注射建立兔慢性高眼压模型,EBHM治疗组实验兔每日耳缘静脉推注EBHM注射液4.5mg/kg,GSTT治疗组实验兔每日耳缘静脉推注GSTT针剂5mg/kg,连续用药4wk并每日测眼压,于第28d摘取眼球检测兔视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兔眼造成青光眼模型后,其眼压在观察期内维持在32~39mmHg;高眼压模型空白组与正常对照组、EBHM治疗组、GSTT组比较,视网膜中MDA和SOD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BHM治疗组、GSTT组之间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BHM治疗组、GSTT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视网膜中MDA的含量仍略高(P<0.05),SOD的含量略降低(P<0.05)。结论:白蒺藜皂苷能有效提高慢性高眼压下兔视网膜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对持续性高眼压视网膜氧化应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灯盏细辛治疗青光眼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美尔瑞片(中草药灯盏细辛)对眼压控制后的青光眼是否具有视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对99例(113眼)眼压已控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口服美尔瑞片6mo后对视野的疗效,本研究采用VFDS视野缺损计分法,从0(无缺损)至20(所有检测点均不可测出)。结果:美尔瑞治疗组55例(66眼),安慰剂对照组44例(47眼),治疗前及治疗后2,4,6mo2组的眼压均<15mmHg,2组间同一时期眼压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服美尔瑞2,4,6mo后VFDS净减值分别为0.44±1.60,1.27±2.16及1.42±2.37,呈现随治疗时间延长,视野缺损逐渐好转趋势。对照组2,4,6mo后VFDS净减计分值分别为-0.02±1.5,0.68±1.73和0.40±1.57。VFDS净减值两组间同一时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6mo后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灯盏细辛可用于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有助于扩大/保持视野。  相似文献   

13.
灯盏细辛对眼压已控制青光眼患者视野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对眼压已控制青光眼患者视野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有青光眼视野缺损,眼压控制在18mmHg以内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24例40眼。按随机、双盲法予药物口服,药物分别为灯盏细辛片和安慰剂。患者每日口服3次,每次2片。2mo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每2mo随访1次。试验结束由药物提供方拆盲并反馈信息。结果:①用药前后各疗程对照组和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眼压、C/D、视力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且所有患者用药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②治疗组用药6mo后的平均缺损(MD)、平均敏感度(MS)与用药前的MD、MS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中晚期治疗组用药2,4,6mo后的MD、MS分别与用药前MD、MS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降低眼压对部分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有保护作用。灯盏细辛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视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应用疗程越长,视野缺损改善越明显;而对于原发性中晚期青光眼患者,灯盏细辛改善视野更显著。灯盏细辛对血压、脉搏、眼压、视力、C/D比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灯盏细辛注射液对鼠实验性高眼压视神经轴浆运输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Zhu Y  Jiang Y  Liu Z  Luo X  Wu Z 《中华眼科杂志》2000,36(4):289-291,I018
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是否对急性实验性高眼压大鼠视神经浆运输阻滞有促进恢复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右眼制作成急性高眼压模型后,随机分成3组。A组6只鼠,做经左侧上丘逆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 radish peroxidase,HRP)标记,并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ion cells,RGCs)计数。B组12只鼠,再分灯盏细辛腹腔注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只鼠,高眼压  相似文献   

15.
灯盏细辛对NMDA所致的大鼠视网膜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EBHM)是否对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导致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RGCL)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有保护作用。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54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B组(EBHM组),C组(生理盐水加NMDA组),D组(EBHM加NMDA组),每组各18只大鼠。C、D两组大鼠右眼玻璃体内注射NMDA 10 nmol/2 μl制成视网膜损伤模型,左眼玻璃体内注射相同剂量PBS液作为自身对照。B组及D组均在NMDA注射前7d起按15 mg·100 g-1·d-1剂量予6%EBHM腹腔内注射,C组予生理盐水0.5 ml腹腔内注射。在NMDA处理后4,7和14 d处死动物剥取视网膜作全层铺片行RGCL神经元计数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双眼RGCL神经元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00)。NMDA干预后4、7 d和14 dEBHM组RGCL神经元计数,双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生理盐水加NMDA及EBHM加NMDA组实验眼在以上各时段RGCL神经元计数与正常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左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眼14 d时RGCL神经元计数EBHM加NMDA组高于生理盐水加NMDA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4),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单独使用EBHM对正常大鼠RGCL神经元计数无影响,EBHM可对N  相似文献   

16.
灯盏细辛对NMDA所致大鼠视网膜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已有一些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显示灯盏细辛(G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2EBHM),对青光眼患者及动物模型有神经保护的作用,本研究探讨灯盏细辛是否对NMDA导致的大鼠RGCL神经元兴奋毒性有保护作用。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6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其余54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B组(EBHM组),C组(生理盐水+NMDA组),D组(EBHM+NMDA组),每组各18只大鼠。C、D两组大鼠右眼玻璃体内注射NMDA10nmol/2μL制成视网膜损伤模型,左眼玻璃体内注射相同剂量PBS液作为自身对照。B组及D组均在NMDA注射前7d起按150mg/(kg·d)日剂量予60g/LEBHM腹腔内注射,C组予生理盐水0.5mL腹腔内注射。在NMDA处理后4,7,14d处死动物剥取视网膜作全层铺片行RGCL神经元计数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双眼RGCL神经元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00)。NMDA干预后4,7,14dEBHM组RGCL神经元计数,双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生理盐水+NMDA及EBHM+NMDA组实验眼在以上各时段RGCL神经元计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左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眼14d时RGCL神经元计数EBHM+NMDA组高于生理盐水+NMDA组,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4),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单独使用EBHM对正常大鼠RGCL神经元计数无影响,EBHM可对NMDA所致大鼠RGCL神经毒性提供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灯盏细辛对青光眼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长华  蒋幼芹 《眼科研究》2003,21(5):527-530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片对眼压已控制的青光眼血流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将眼压已控制的中晚期青光眼患者42例(眼),随机分为年龄匹配的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口服灯盏细辛,对照组口服安慰剂,连续6个月,每月复诊1次。采用彩色多谱勒成像系统测量眼动脉、睫状后短动脉及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6个月中眼压分别为(14.30±2.48)mmHg和(14.44±2.02)mmHg(P=0.841)。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眼动脉阻力指数较治疗前降低0.059(P=0.009)。灯盏细辛对血压、眼灌注压和脉搏无影响。结论 灯盏细辛可降低眼动脉阻力指数,但不能证明其具有直接改善青光眼视乳头血流的作用,对青光眼血流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对外源性VEGF诱导的大鼠早期视网膜血管病变的作用,并阐明其对视网膜内核层单个毛细血管管腔面积、内皮细胞面积和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的影响。方法: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VEGF组、VEGF+EBHM组和VEGF+NS组。VEGF+EBHM组每天ip灯盏细辛浸膏溶液。首次注射VEGF后2wk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注射VEGF实验眼,约10d后表现为眼底大血管呈结节样扩张,周围视网膜水肿。VEGF+EBHM组较VEGF组、VEGF+NS组轻。实验眼在视盘、视盘周围、后极部视网膜大血管出现高荧光,荧光素从曲张区中央开始消退。VEGF+EBHM组实验眼后极部血管局限性高荧光较VEGF组、VEGF+NS组弱、显示的范围小。VEGF组、VEGF+NS组实验眼视网膜内核层毛细血管管腔缩窄,血管内皮细胞肥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EBHM组毛细血管管腔面积无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无肥大,与VEGF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VEGF组,VEGF+NS组实验眼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总波幅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EBHM组视网膜振荡电位总波幅没有变化,与VEGF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EBHM对VEGF诱导的大鼠早期视网膜血管病变有抑制作用。能抑制rrVEGF164诱导的大鼠早期视网膜内核层毛细血管管腔变窄、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肥大。能抑制rrVEGF164诱导的大鼠早期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总波幅的降低。  相似文献   

19.
to evaluate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of a Chinese herbal drug, erigeron breviscaPus (vant.) hand-mazz (EBHM),on glaucoma Patients with controlled intraocular Pressure (IOP) after surgical and/or medicaltheraPies. ·METHODS: Atotalof 99 Primary glaucoma Patients (113 eyes) with medicallyor surgically controlled IOP were givenorally either EBHMor Placebo for 6 months andthen evaluated in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and double masked clinicaltrial by quantifyingthe visual field changes using visual field defect scoring (VFDS). ·RESULTS: After 2, 4, 6 monthsoftreatment,the VFDS in EBHM GrouP (66 eyes/55 Patients) decreased by 0.44±1.60, 1.27±2.16 and 1.42±2.37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atime- dePendent imProvementof visual field uPon EBHMtreatment, whereasthe VFDS in Placebo Control GrouP (47 eyes/47 Patients) decreased by -0.02±1.5, 0.68±1.73 and 0.40±1.57 resPectively. Statistically,the differencesof VFDS betweenthe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P <0.05) at 2 and 4 months, and highly significant at 6 monthsoftreatment (P = 0.007).the average IOP in both grouPs was 15mmHg (range 8-18mmHg) duringthe Periodofthe study (P >0.05). No serious side effects were rePorted in glaucoma Patientson EBHM. ·CONCLUSION: EBHM aPPearedto be safe and effective in neuroProtection for Patients with glaucoma. More studies are neededto determine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of longer-term EBHMtreatmen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草药灯盏细辛对大鼠标定性视神经压榨伤所致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损伤的防护和修复作用。方法  4 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用特制微型视神经夹直接夹持视神经 ,制作成单眼视神经部分压榨伤模型后 ,A组不予任何治疗 ,B组予以灯盏细辛治疗 ,直至处死动物。以上两组按致伤日至处死日动物的存活时间又分为 :A1组和B1组 (损伤后 4d) ,A2 组和B2 组 (损伤后 14d) ,A3 组和B3 组 (损伤后 2 1d) ,每组各 7只大鼠。于处死前 3d双上丘直接注射 3%快蓝标记双眼RGC。处死日行眼球摘除术后 ,将双眼全视网膜组织铺片置于荧光显微镜下 ,在距视乳头 1mm处的颞上、颞下、鼻下及鼻上 4处作荧光摄影 ,并输入计算机经图像分析仪计数RGC。计算RGC标识率 ,即 (损伤眼RGC数 /未损伤眼RGC数 )× 10 0 %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大鼠中 ,A1、A2 及A3 组的RGC标识率分别为 (77 79± 7 11) %、(6 3 76± 3 79) %、(5 4 6 6±4 75 ) % ;B组大鼠中 ,B1、B2 及B3 组的RGC标识率分别为 (80 13± 12 0 3) %、(78 17± 9 19) %及(83 5 9± 12 6 1) %。A2 和A3 组分别与B2 和B3 组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t=14 10 8,36 2 0 3;P<0 0 1)。结论 大鼠标定性视神经压榨伤后用灯盏细辛治疗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