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术后脑出血与"脑染色"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早期(6 h之内)动脉溶栓治疗后即刻脑CT征象及脑出血危险因素.方法对82例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后的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观察即刻、4~6 h、24 h脑CT表现.结果即刻CT扫描出现27例高密度区,包括脑组织染色8例,其中神经核团染色5例,脑灰质染色3例;溶栓后脑出血15例;亚急性脑梗死区脑组织染色4例.CT早期缺血改变及较低的ESS评分是脑动脉溶栓术后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它们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8.33和11.35.结论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即刻脑CT显示的脑组织染色是由于闭塞的脑血管部分或全部再通,引起缺血-再灌流损伤,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血脑屏障受损,含对比剂的血液内液体成分渗到脑组织间隙所致,使血管再通区受损伤的灰质或神经核团的脑组织染色,白质不染色.随着对比剂在体内的减少,染色在几小时后逐渐变淡,此种表现是闭塞的脑血管再通前局部脑组织已出现缺血性脑梗死的征象,勿误认为脑出血征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CT征象及临床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的CT征象及临床资料,其中46例患者进行了2—5次CT复查。结果:根据CT表现,将52例患者分为24例弥漫型和28例半球型。所有患者CT均表现为基底池(包括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大脑大静脉池)及第三脑室受压变窄或闭塞。其中基底池受压变形或部分变小12例,显著变窄25例,大部分或完全闭塞15例;第三脑室变小或显著变窄28例,闭塞15例,正常9例;第四脑室闭塞13例;双侧或单侧外侧裂池变窄或闭塞34例;脑挫裂伤23例,其中迟发性脑血肿6例,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12例;中线结构移位39例;脑密度升高或减低44例。结论:基底池和第三脑室变小或闭塞可作为CT诊断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的可靠征象,基底池的闭塞可作为重型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经手术证实的等密度硬膜下血肿35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 主要CT征象包括:血肿等密度、脑室变形、脑沟消失、灰白质界面内移.结论 脑室、脑池及脑沟的变形移位及灰白质界面内移是诊断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重要CT征象.  相似文献   

4.
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赵顺英  江载芳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11):1217-1219
典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的诊断比较容易,但有些不典型的病例诊断较难,易发生漏诊或误诊。典型的结核性脑膜炎病例起病缓慢、大约有1周左右的前驱症状(早期或前驱期),然后进入病程的中期(脑膜炎期),出现持续的脑膜炎或脑膜病炎的表现,包括颅神经受损表现和脑实质受损表现以及典型的脑脊液改变。如果未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35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CT表现进行分析。方法本组35例患者,男27例,女8例,平均31.6岁,全部病例行CT轴位扫描,观察其CT特点。结果CT征象以骶髂关节毛糙、模糊、受侵蚀出现率最高,其他如关节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融合、髋关节受损等亦常出现。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主要表现关节面侵蚀及囊变,CT在发现早期病变影像征象方面有显著作用,临床对可疑者可予以确诊。  相似文献   

6.
我们收治肺吸虫病68例,其中脑型31例(45.59%)。男23例,女8例。年龄5~13岁。全部来自农村。 1.诊断标准:(1)在流行区有食生(半熟)螃蠏史;(2)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阳性;(3)酸性细胞(E)增高;(4)具有不同程度中枢神经系统(CNS)受损表现,并排除了其他神经系统(NS)疾病;(5)有皮下游走性包块,活检符合肺吸虫病病理特点;(6)有不同程度呼吸系统表现及肺吸虫病肺部X线征象。前四项是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7.
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其在艾滋病患者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病原学证实的16例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患者(其中9例为艾滋病患者,7例非艾滋病患者)头颅CT及MRI的表现.比较CT、MRI对其影像征象的显示能力和其在艾滋病患者的影像特点.结果: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的主要影像学表现为脑实质内的胶状假囊、脑膜强化、脑积水及脑萎缩.MRI在检测影像征象上明显优于CT,其在艾滋病患者的影像表现明显轻于非艾滋病患者.结论:MRI对新型隐球菌脑膜脑炎病灶的检出明显优于CT,能有效显示该病的影像特征,辅助临床诊断并可观测疗效.  相似文献   

8.
吴颖  王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413-2413
收集我院2009-06— 2010-12结核性脑膜炎病例56例,回顾性分析其脑脊液检测结果及头MRI表现,以提高结脑的早期诊断率,减少后遗症及病死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科 本组男32例,女24例,男女比例1.3∶1.其中小儿结脑8例(14.28%),年龄19月龄~12岁;成人结脑48例(85.72%),年龄14~72岁,平均42.5岁.农村及外来打工人员42例(75%),城镇人口14例(25%).其中浆液型9例(19.64%),主要表现为脑膜刺激征及脑神经障碍不明显,脑脊液改变轻微,脑脊液细胞和蛋白轻度增高或正常,脑脊液压力轻微增高;脑底脑膜炎型13例(26.79%),主要表现为有明显的脑膜刺激症状及脑神经障碍,可有不同程度的颅内高压及脑积水症状脑脊液有典型的结脑变化,无抽搐、昏迷等表现;脑膜脑炎型28例(42.8%),主要表现为除有脑膜刺激症状、脑神经受损外,常有脑实质受损症状,出现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及脑积水症状显著;脊髓型6例(10.71%),主要表现为除脑及脑脊膜损害外,也出现脊髓及脊神经根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瘤瘤内出血的影像特点.方法 26例肺癌脑转移瘤瘤内出血患者,接受CT 和MRI检查.结果共发现脑内转移瘤43个,其中出血性转移瘤38个,占转移瘤总数的88.4%,表现为CT和MRI上一致性高密度或高信号病灶,或瘤体内部分高密度或高信号出血,隔期复查显示出血有吸收但肿瘤占位征象较前明显;增强扫描显示肿瘤有结节状或环行强化.结论发现脑内不典型部位出血病灶时,应注意有转移瘤瘤内出血的可能,隔期复查血肿吸收但占位征象更明显、以及增强扫描肿瘤强化等有助于转移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脑胶质瘤与脑脓肿的CT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易混淆的脑胶质瘤与脑脓肿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分析20例脑胶质瘤(星形细胞瘤)和20例脑脓肿的CT表现。 结果 两者病灶均呈环状强化 ,胶质瘤的环状强化壁厚簿不匀 ,都在近脑中线侧较厚 ;可见壁结节 ,在环内侧及壁结节内有斑状及毛细血管纹状强化 ,这一征象具有特征 ;脑脓肿环状强化壁完整 ,厚簿均一 ,在环状强化边缘部位和相邻层面出现小结节性强化灶 ,这一征象有鉴别意义。 结论 只要掌握脑胶质瘤与脑脓肿两者的CT特征 ,诊断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不典型脑膜瘤的MRI表现特点并与组织病理对照,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脑膜瘤的MRI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22例,术前第一诊断均误诊为其他肿瘤,所有病例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将MRI表现与病理分级分型对照。结果 22例误诊病例MR征象:酷似脑内肿瘤的脑膜瘤8例,少见发病部位的脑膜瘤8例,常见部位的脑膜瘤6例;信号不均匀15例,形态不规则、具有侵袭性改变12例。术后病理特点:WHOⅠ级12例,WHOⅡ级4例,WHOⅢ级6例。结论因肿瘤组织学结构复杂、生物学特性差异及少见特殊发病部位,导致了脑膜瘤的不典型MRI表现,充分认识不典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及其与病理分级分型的相关性,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Shy-Drager综合征是神经系统多系统变性病的类型之一,又称为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症,属于少见病,近10年来,我科收治护理3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龄43-76岁,平均57岁。病期10月-10年,平均3年。 38例均为隐袭性发病。缓慢逐渐进展,临床表现头昏21例,前倾屈曲姿位26例;表现构音障碍、走路不稳、运动笨拙及共济失调等小脑受损征象者36例,出汗少、尿失禁、性功能障碍和(或)便秘等植物神经系统受损征象者38例;面部表情呆板、主运动少、四肢肌张力高及震颤等锥体外受损征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神经精神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特点、影像学表现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中15例NPSLE患儿的临床资料,行脑电图检查12例,脑CT检查8例,脑MRI检查3例,脑脊液检查6例.结果 15例NPSLE患儿中80%(12/15)在确诊SLE第1年内出现神经系统受损表现,20%(3/15)以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头痛8例、癫痫发作2例、记忆力减退2例、昏迷1例、情绪失调1例、舞蹈样动作1例.脑外表现:15例患儿均有发热,占100%;皮肤、黏膜损害13例,占87%;肾损害11例,占73%.脑脊液检查:3例正常,3例压力升高,但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8例头部CT检查:6例异常;12例脑电图检查:8例异常;3例头部MRI检查均异常.随诊中死亡2例.结论 儿童NPSLE可有多种临床表现,影像学和脑电图检查有助于NPSLE的诊断,有效的治疗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痫(HIE)的MRI影像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7—01/2008—11临床诊断的76例HIE磁共振征象与病理联系。结果:76例HIE轻度9例MRI未见异常;中重度67例MRI表现不同的异常信号。结论:MRI能够及时发现新生儿HIE脑损害程度及范围。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颅内单发脑转移瘤的MR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单发脑转移瘤的影像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或临床确诊颅内单发脑转移瘤24例,分析其MR影像特征.结果:在24例单发脑转移瘤病例中,病灶分布于幕上者16例,其中13例位于皮髓质交界;肿瘤实体直径> 3.0 cm者14例,轻度水肿10例;环形强化14例,其中皮质侧显著增强12例,毛刷状征象12例.结论: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与瘤周水肿比例,增强扫描表现等征象有助于单发脑转移瘤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16.
不典型星形细胞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总结和探讨星形细胞瘤的不典型影像学表现和诊断要点,方法 对40例有完整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的星形细胞瘤进行总结,并对一些不太常见的影像学特点结合国内外文献作重点分析,并与容易混淆的几咱疾病作讨论和鉴别诊断。结果 不典型影像学征象包括:(1)肿瘤发生的部位不典型;(2)影像学表现不典型;(3)病变处于稳定期而无典型征象的;(4)受CT分辨率的限制。结论 在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中,不但要注意其典型征象,  相似文献   

17.
续建华 《家庭护士》2009,7(2):134-135
中枢性高热护理是一个系统的护理.中枢性高热发生于下丘脑、第四脑室和上颈髓部位的手术者及伤者,其特点为切口或其他部位无感染征象,脑脊液细胞数正常,血常规正常;体温可骤然升高至40℃以上,持续不降呈稽留热,但无寒战;四肢温度不高,头部及躯干部温度极高;皮肤干燥、无汗;单纯用药物降温效果不好,物理降有一定疗效[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MMMT)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及病理学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MMMT的超声表现,总结病变形态学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等超声征象,并探讨其病理学基础.结果 单发、边界模糊、不规则形态、蜂窝样结构、囊性变及丰富血流是MMMT较为典型的超声征象;病变超声征象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病灶血流丰富程度与囊性变的程度和类型呈负相关.结论 MMMT具有较为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其超声征象与组织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早期不典型脊椎结核及化脓性脊椎炎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表现不典型的早期脊椎结核患者6例及化脓性脊椎炎患者7例,均经临床及病理证实.分析其椎体、椎间盘、周围软组织及增强检查后MR特点.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病例的MRI特征.结果 化脓性脊椎炎中早期椎间隙变窄(8/10,80.00%)、椎体上/下部条状异常信号(12/18,66.67%)、终板下线样高信号(13/18,72.22%)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脊椎结核(均无以上征象).脊椎结核中椎体前部局限异常信号(4/12,33.33%)、跨椎体脓肿(5/6,83.33%)发生率明显高于化脓性脊椎炎(均无以上征象).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能鉴别早期表现不典型的脊椎结核及化脓性脊椎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深静脉血栓(DCVT)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临床诊断为DCVT的CT(12例)、MRI平扫(12例)、MR静脉成像(MRV,3D-时间飞跃法,8例)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8例)表现,评估其直接征象(静脉异常)及间接征象(脑实质表现),4例进行了MRI及MRV复查。结果CT表现为正常3例,深静脉“绳索征”9例,深静脉回流区(丘脑、基底节区及脑深部白质)梗塞3例。12例MRI显示脑深静脉血栓T1WI及T2WI呈等或高信号,深静脉回流区水肿、梗塞或出血性梗塞8例,8例MRV及8例DSA显示与MRI一致。4例MRI复查显示了深静脉的再通。结论CT平扫脑深静脉“绳索征”可以提示DCVT。MRI对DCVT的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均很敏感,结合MRV可以准确地作出DCVT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