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抢救口服中毒患者的安全洗胃模式,以提高洗胃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将62例口服中毒需实施洗胃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的操作者采用患者头顶站立位插管、使用改良的低侧孔胃管、延长胃管插入长度等方法洗胃;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就两组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首次吸出液体时间、总洗胃时间、洗胃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操作者自身受污染情况作比较。结果两组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首次吸出液体时间、总洗胃时间、洗胃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操作者自身受污染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洗胃模式可明显提高洗胃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又利于操作者的自身防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喉镜直视下插入胃管法,在口服中毒昏迷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可行性,探讨循证方法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 锦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集40例中毒昏迷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实验组采用喉镜直视下插入胃管法洗胃,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盲目插入胃管法洗胃,比较两组的插管时间及一次插管的成功率.结果20例昏迷患者实施喉镜直视下插入胃管法,胃管置入均一次性成功,在置入过程中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将喉镜辅助置管应用于昏迷患者洗胃,保证了呼吸道的通畅,使洗胃安全、省时、有效,明显优于传统洗胃方法.同时证实了循证方法对临床护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提高临床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探讨应用鼻胃管接低压多功能引流袋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再次洗胃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对64例由临床医生依照AOPP诊断标准诊断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第一次使用洗胃机常规洗胃后,治疗组几小时后从患者鼻腔插入鼻饲胃管用三通接低压多功能引流袋为病人再次洗胃;对照组在第一次常规洗胃后,拔出胃管,几小时后仍经口插入胃管接洗胃机按常规洗胃方法再次洗胃,然后通过观察两组病人的病情变化,阿托品的用量、患者清醒时间、胆碱酯酶等。结果:经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及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洗胃方式效果比较,两组差别极显著,观察组的病人能配合治疗。结论:使用低压多功能引流袋为重症中毒患者再次洗胃不仅可以阻断毒物的再吸收,同时可减少因再次洗胃而引起各种并发症,可以减少阿托品的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操作简单、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稀释液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的效果。方法10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需洗胃患者按照随机配对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用0.008%去甲。肾上腺素稀释液洗胃,对照组52例用清水洗胃;观察两组24h试纸法全血胆碱酯酶活力、阿托品化时间、24h阿托品用量、胃黏膜出血、呼吸衰竭、住院时间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24h试纸法全血胆碱酯酶活力较高,达到阿托品化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24h阿托品用量、胃黏膜出血例数、呼吸衰竭例数及死亡例数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应用0.008%去甲肾上腺素稀释液洗胃,能减少毒物吸收和胃黏膜出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改进胃管插管方法和插入长度对洗胃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改进胃管插管方法和插入长度对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4例口服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3例,对照组8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插管方法;观察组采用头低脚高左侧卧位并使用塑料口咬协助插管,置管成功后再延长插入长度10~15cm,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所需时间、洗胃耽搁时间、总洗胃时间及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置入胃管所需时间、洗胃耽搁时间、总洗胃时间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缩短,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结论:洗胃时采用头低脚高左侧卧位,使用塑料口咬协助插管并延长插入长度的方法,较传统方法洗胃速度快、洗胃液引流通畅,对胃黏膜刺激、损伤小,不良反应轻,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2种洗胃方法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方法 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24例,按不同的洗胃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为主,左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胃管插入的长度延长为55~70 cm,并留置胃管4~6 h重复间歇洗胃,对照组采用患者取坐位或或半坐位,胃管插入长度为45~55 cm,单次洗胃.结果 观察组洗胃时间缩短、洗胃次数减少、洗胃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死亡率与反跳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改进洗胃方法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将110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插入胃管55~60cm,25~38℃清水单次洗胃,甘露醇导泻。实验组采用左侧头低脚高位,插入胃管长度70 cm,25~30℃生理盐水重复洗胃,清洗口腔和食管,生大黄煎剂导泻。结果: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抢救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洗胃法能缩短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活性碳、大黄、留置胃管重复洗胃及微泵静脉推注阿托品"维持阿托品化"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8例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23),对照组采用常规间断分次按时静脉推注阿托品,观察组(n=25)采用活性碳、大黄、留置胃管重复洗胃及微泵静脉推注阿托品,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性碳、大黄、留置胃管重复洗胃及微泵静脉推注阿托品"维持阿托品化"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临床效果好,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留置胃管反复洗胃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文斌 《临床医学》2004,24(2):23-24
目的 :研究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对重度有机磷中毒 (AOPP)患者的治疗及愈后影响。方法 :选择资料完整的重度AOPP患者共 5 0例。按常规洗胃后留管与否分为留置胃管组及非留管组两组。研究两组间中毒至开始抢救时间 ,达阿托品化时间、达阿托品化阿托品量、阿托品总量、CHE恢复正常时间及死亡数、住院时间等项目。结果 :5 0例重度AOPP患者留管组 2 1例 ,占 42 %。未留管组 2 9例 ,占 5 8%。留管组与非留管组达阿托品化时间分别为 ( 4 9± 1 2 )和 ( 6 8± 1 2 )h ;达阿托品化量留管组与非留管组分别为 ( 2 89 3± 187 5 )和 ( 4 49 7± 2 2 3 6)mg ;CHE恢复正常时间留管组与非留管组分别为 ( 15± 4 6)和 ( 18± 5 2 )d。死亡数留管组与非留管组分别为 1例和 9例。上述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 ( P <0 .0 5 )。结论 :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可明显减少AOPP患者阿托品化量、缩短达阿托品时间及CHE恢复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镜胃管合并使用在胃镜直视下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3例,分实验组41例,对照组42例,比较两组洗胃时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插管一次性成功率、阿托品化出现时间、住院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洗胃时间为(25.46±6.34)min、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为9.76%、插管一次性成功率为95.12%、阿托品化时间为(3.27土1.62)h、住院时间为(7.21±3.34)d、抢救成功率为97.56%;对照组:洗胃时间为(35.31±8.50)min、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为73.81%、插管一次性成功率为73.81%、阿托品化时间为(6.58±4.25)h、住院时间为(13.24±4.38)d、抢救成功率为78.5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胃镜胃管合并使用在胃镜直视下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能明显地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口服中毒患者洗胃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以寻求有效降低洗胃并发症的护理方法,确保洗胃效果及患者安全。方法:选取2012年1~10月急诊口服中毒洗胃患者154例为对照组,2013年1~10月急诊口服中毒洗胃患者15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洗胃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按QCC活动步骤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及洗胃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洗胃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口服中毒患者洗胃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口服活性炭和甘露醇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毒物清除作用.方法 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重症AOPP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活性炭吸附毒物和甘露醇导泻治疗组,n=21)和对照组(未用活性炭吸附毒物和甘露醇导泻治疗组,n=20).两组患者均进行AOPP急救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阿托品化时间、抢救成功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阿托品化时间、抢救成功率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3.60±1.6)h vs.(17.5±13.4)h;(4.1±1.45)d vs.(8.00±2.13)d;100% vs.(70.0±4.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活性炭和甘露醇联合应用较传统洗胃法更能有效清除进入体内的有机磷农药,且能缩短患者阿托品化时间和住院时间,进一步提高AOPP的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风险评估和预警措施在中毒患者洗胃救治中的作用,以减少洗胃并发症发生,保证救治安全。方法抽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急诊科实施强制洗胃患者90例,2009年中毒洗胃患者45例为对照组,2010年中毒洗胃患者4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洗胃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洗胃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1,P<0.01)。结论风险评估可提高护理人员对洗胃风险的预见性,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改进的洗胃管路固定装置在急诊科中毒患者洗胃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改进的洗胃管路固定装置包括螺旋母滑栓、面颊固定带、防误吸侧口、唇齿保护层和咬口器主体.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沈阳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中毒洗胃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试验组采用改进...  相似文献   

15.
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洗胃治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更为有效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洗胃治疗方法。方法将该院急诊科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洗胃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进的洗胃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中需进行反复胃管插管的患者比例,到达阿托品化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治愈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反复插管患者比例、达阿托品化的时间、发生反跳的比例、洗胃液呈红色的比例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且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发生大泡性皮疹的比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呼吸道插管技术及辅助呼吸机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不仅可有效避免反复插管,缩短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也有助于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洗胃对口服中毒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讨洗胃对口服中毒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测定11例口服患洗胃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以18例健康体检做为正常对照。结果 洗胃后多项血液粘滞度指标显下降,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升高。结论 中毒患常规洗胃后血液处于低粘状态,是易于并发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多孔胃管,并在传统插管长度的基础上再延长10~15cm,在肠梗阻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3例胃肠减压置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60例和试验组63例。传统组采用普通胃管,插管长度为45~55cm;试验组采用多孔胃管,插管长度为55~70cm。观察两组置管时间和效果。结果试验组较之传统组,检验胃管是否在胃内的结果准确,堵管率低,置管时间短,效果优于传统组(P<0.01)。结论肠梗阻胃肠减压病人采用多孔胃管并延长插入长度,可明显提高胃肠减压效果,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