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乳腺癌患者HER-2、ER和PR的表达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进行联合检测,为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1例乳腺癌患者的HER-2、ER和PR的表达。结果乳腺癌标本中HER-2、ER和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40%、44.37%、45.70%,HER-2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HER-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5),ER和PR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无转移者(P<0.05)。结论联合检测HER-2、ER和PR,对评估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癌基因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常规免疫组化法检测213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组织中的CerbB-2、ER和PR表达.结果:CerbB-2、EB和PR的阳性率分别为43.2%(92/2131、54.0%(115/213)、50.7%(108/213).CerbB-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病理类型无关,在ER和PR均阳性组的表达低于二者均阴性组的表达(P<0.05);ER和PR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关.结论:CerbB-2、ER、PR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CerbB-2、ER、PR的测定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可以为临床制定乳腺癌的综合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内分泌治疗.方法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染色法对66例食管癌组织进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测定;对ER(+)和PR(+)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内分泌治疗的实验组和不给予内分泌治疗的对照组.结果66例食管癌中ER阳性率为72.7%,PR阳性率为66.7%.随着食管癌组织学分级的增加,ER、PR的阳性率减少(P<0.05).ER或PR阳性的食管癌患者,实验组比对照组的3年生存率高(P<0.05).结论测定食管癌患者的ER和PR可以判断食管癌的恶性程度和指导食管癌的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4.
HER2、EGFR、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8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小叶癌患者HER2、EGFR、ER、PR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HER2、EGFR、ER、PR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6.8%、42.3%、53.8%、50.5%.HER2的表达与EGFR呈正相关性(P<0.05),与ER和PR呈负相关(P<0.05).HER2、EGFR、ER、PR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HER2、EGFR、E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ER2、EGFR、ER、PR与乳腺癌的病理学类型、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乳腺癌中HER2、EGFR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ER、PR表达提示患者预后良好,HER2、EGFR、ER、PR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并可作为临床选择内分泌治疗或基因靶向治疗的指南.  相似文献   

5.
目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及免疫靶向药物赫赛汀生物治疗的前提是相应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的阳性表达及HER-2癌基因蛋白的过表达。目前对复发转移的乳腺癌病例受体表达情况的判断主要依据原发灶,而忽略了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本研究着重研究ER、PR及HER-2癌基因蛋白在乳腺癌原发灶及复发转移灶之间的表达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5例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及复发灶中ER、PR及HER2表达,分析研究ER、PR及HER2的变化率。结果:原发灶中ER、PR的阳性率分别为62.2%,60%(28/45,27/45),明显高于复发灶(37.8%17/45,31.1%14/45)(P<0.01)。复发灶中HER-2阳性率为62.2%(28/45),明显高于原发灶(26.7%12/45)(P<0.01)。结论:ER、PR及HER-2癌基因蛋白在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灶之间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在对复发乳腺癌进行临床治疗时,应考虑上述3种指标在复发灶中的确切状况。  相似文献   

6.
内分泌治疗是复发转移晚期乳腺癌最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阳性是目前临床应用内分泌治疗的重要指标,在治疗过程中有许多原则及注意事项,本文对此做一综述如下。1治疗机制和作用途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历史悠久,经历了100多年的演变,现已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治疗手段,特别是激素受体被发现以后,使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可以有目的地选择药物,并可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7.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ER、PR及HER-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青  魏娜  易亮  文安智 《贵州医药》2007,31(7):598-599
近年来,新辅助化疗作为一种新的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治疗策略,广泛运用于临床,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及原癌基因(HER-2)的表达在判断、选择内分泌治疗、化疗、基因靶向治疗及预测疗效和预后方面有重要的意义[1].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来曲唑在绝经后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受体(ER/PR)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临床应用价值、耐受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38例绝经后中晚期乳腺癌,给予来曲唑治疗3~12个月,平均4个月,并观察疗效,手术前后肿瘤标本进行ER,PR,Her-2,Ki-67检测,术后继续服用来曲唑,并随访1~3年。结果 临床客观缓解68.4%,超声客观缓解55.3%,3例进展(7.9%)后改为化疗。病理评价(33例手术)完全缓解1例(2.6%),部分缓解26例(78.8%),稳定6例(18.2%)。治疗后33例(86.8%)病人行手术治疗,其中保乳手术7例(21.2%),改良根治术26例(78.8%)。组织学分级低的肿瘤有效率高(P<0.05)。疗效与HER-2表达情况无关,Ki-67在治疗后下降,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中6例病人出现Ⅰ级不良反应(15.8%)。部分病人治疗后雌或孕激素受体表达消失。结论 绝经后受体阳性乳腺癌采用来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安全、有效、耐受性好,治疗后保乳率高,特别对年老体弱者是一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原癌基因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6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c-erbB-2、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9%、59.3%和46.1%、c-erbB-2阳性率与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ER的表达在不同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组别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c-erbB-2阳性表达与ER、PR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erbB-2的阳性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的指标,同时检测c-erbB-2、ER、PR不仅有助于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而且可以为临床制定综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术前性激素受体和C-erbB-2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前ER、PR以及C-erb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术前对30例女性原发乳腺癌患者行细针穿刺涂片,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ER、PR、C-erbB-2,对术后相应的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检测ER、PR、C-erbB-2,分析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关系。同时研究ER、PR与C-erbB-2之间相关性。结果30例术前细针穿刺者ER阳性15例(50%),PR阳性11例(36.7%)。相对应的30例石蜡切片组的ER阳性者13例(43.3%),PR阳性者9例(3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C-erbB-2癌基因蛋白在细针穿刺涂片上的阳性表达为16例(53.3%),阴性者14例(46.6%),相对应的石蜡切片上为阳性者13例(43.3%),阴性者17例(56.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C-erbB-2癌基因蛋白阳性者ER阳性3例、PR阳性3例;C-erbB-2癌基因阴性者ER阳性12例、PR阳性8例。ER、PR与C-erbB-2的相关性呈负相关(P<0.05)。结论①术前细针穿刺涂片检测乳腺癌ER、PR、C-erbB-2与术后石蜡切片测定的乳腺癌ER、PR、C-erbB-2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术前细针穿刺涂片检测乳腺癌ER、PR、C-erbB-2可于术前掌握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②术前细针穿刺涂片检测的乳腺癌ER、PR与癌基因C-erbB-2呈负相关,两者结合,可更准确地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及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对我院临床常用三种化疗方案[1.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CAF);2.紫杉醇+阿霉素(TA);3.环磷酰胺+甲氨蝶呤+5-氟尿嘧啶(CMF)]的敏感性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癌基因C-erbB-2的相关性。方法利用细胞原代培养和MTT法观察CAF,TA,CMF方案对乳腺癌原代细胞培养的抑制率,运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PR、C-erbB-2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细胞对3组化疗药物敏感率不同,CAF>TA>CMF,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在小于40岁组阳性率高于大于51岁组(P<0.05)。ER、PR和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5%、54.0%和63.7%,且与药敏检测有相关性。结论在进行乳腺癌药敏实验的同时,建议检测ER、PR和C-erbB-2,以便对乳腺癌采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骏白  黄瑞燕 《江西医药》2007,42(4):362-363
目的 评价绝经后Her-2基因过表达的晚期乳腺癌病人的内分泌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对我院于2005年~2006年间收治的15例乳腺癌病人进行芳香化酶药物治疗分析.结果 有效率为26.7%(4/15),临床获益率为53.3%(8/15).结论 Her-2基因过表达的病人即便是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均阴性或不明也不应放弃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3.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degrader,SERD)是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breast cancer)内分泌治疗的常用药物。艾拉司群(elacestrant)是治疗晚期乳腺癌ER阳性,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阴性的新型口服SERD,疗效优于其他内分泌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且对于ER基因α突变的乳腺癌患者有效。艾拉司群的上市将为ER阳性、HER2阴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14.
雌激素与雌激素受体(ER)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分泌治疗是ER阳性乳腺癌患者全身治疗的重要方法,通过阻断ER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近年来,非甾体抗雌激素类药物的应用是内分泌治疗的一个重要进展。他莫昔芬(TAM)是常用的抗雌激素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肿瘤细胞对TAM的原发性和获得性耐受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近期研究强调,生长因子受体和其他信号激酶途径高度激活,可介导ER基因组和非基因组作用,导致TAM治疗耐受。体外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EGFR/HER2途径在TAM内分泌治疗耐受中的作用更为显著,提示阻断其信号转导途径有可能克服TAM耐受。  相似文献   

15.
三阳性乳腺癌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均为阳性,约占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总数的50%~60%。三阳性乳腺癌中存在的ER信号通路和HER2信号通路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会削弱其抗HER2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这一特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同时阻断HER2信号通路和ER信号通路,如采用抗HER2双靶向+内分泌治疗±CDK4/6抑制剂,可有效规避治疗之间的相互耐药,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同时,生物标志物也在积极探索中,包括Ki67、内生亚型及多基因检测等,有助于选择真正获益的人群,指导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17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临床,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172例老年乳腺癌分为5种分子亚型:luminal A型[ER(+)和/或PR(+)且HER-2(-)]l、uminal B型[ER(+)和/或PR(+)且HER-2(+)]、HER-2过表达型[ER(-)、PR(-)且HER-2(+)]、三阴性[ER(-)、PR(-)且HER-2(-)]和未知分型,分析不同亚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结果 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和未知分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5.7%、7.6%、14.0%、7.6%和5.1%。肿瘤>2 cm及组织学分级III的乳腺癌在三阴性中的比例明显大于其他类型(P<0.05)。170例中位随访时间48个月,结果显示,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的远处转移率均高于luminal A型(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和脉管浸润情况为老年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老年乳腺癌分子分型对患者预...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标志物c-erbB-2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娟  李少林 《贵州医药》2004,28(2):184-186
乳腺癌是女性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死亡率位居癌症死亡的第二位^[1]。对乳腺癌标志物的研究,至今具有明确诊断价值的标志物仍然很少。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乳腺癌生物学标志物有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ER( )或PR( )患者推荐给予抗激素治疗。1996年美国临床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169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表达;Bloom-Richardson系统Nottingham改良方案测定组织学分级.结果 169例患者ER、PR、CerbB-2和Ki-67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6.21%、63.91%、54.44%和75.15%;Ⅰ、Ⅱ、Ⅲ级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阳性表达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着组织学分级的递增CerbB-2、Ki-67的阳性表达率随之增加(P<0.05);ER的表达与CerbB.2、Ki-67的表达间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不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加;CerbB-2、Ki-67的表达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加;ER的表达与CerbB-2呈负相关.而与Ki-67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105例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依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依从性,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12月在汕头市中心医院诊治的105例受体ER和(或)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随访数据(包括门诊随访、住院随访和电话随访),运用药物占用比(MPR)及白行设计调查问卷方法,了解辅助内分泌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原因.结果 成功随访102例,占97.14%,根据MPR将10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依从性良好组和依从性不良组,发现疾病认知程度、复查情况、就医环境和经济状况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相关.结论 本研究乳腺癌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总体依从性偏低.可从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定期门诊复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定期随访四方面来提高内分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三阴性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和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受体ER、PR和HER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称为三阴性乳腺癌,其生物学特征不同于其他乳腺癌的分子亚型,表现为肿瘤发展快、更具侵袭性、治疗后出现复发的时间短、内脏转移多见等特点。受体ER、PR和HER2均为阴性,内分泌及曲妥珠单抗治疗无效,如何制定有效的治疗策略成为临床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