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他汀序贯治疗对择期PCI患者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PCI患者98例,随机分为常规他汀治疗组56例(阿托伐他汀20mg/d)和他汀序贯治疗组42例,观察PCI术前、术后12h两组血清IMA、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PCI术前及术后他汀序贯治疗组血清IMA、hs-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他汀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他汀治疗组比较,他汀序贯治疗组PCI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序贯治疗能显著改善择期PCI患者心肌损伤,对心肌起主要的保护作用,降低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AMI患者65例,按发病前是否因心绞痛、血脂异常服用过阿托伐他汀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5周;对照组35例,未服用阿托伐他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血浆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抑制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9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B、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40mg/a,检测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后患者TC、u)L—C、sCD40L、血清hs—CRP、MMP~9水平。结果用药4周治疗后,40mg治疗组血清TC、LDL—C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01);三组治疗2周后血清hs—CRP、sCIMOL、MMP~9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4周后进一步降低,40nag治疗组降低最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ACS患者血脂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大剂量应用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他汀序贯疗法对PC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102例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改良他汀序贯疗法)和对照组50例(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检测PCI时(PCI前24h内)、PCI后30d早晨空腹hs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hsCRP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血ALT、AST、CK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他汀序贯疗法对降低PCI患者hsCRP水平更明显,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索红霞  陈丹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2003-2004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治疗术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实验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分别于药物治疗前、术后24h及术后3d,测定血清hs-CRP和cTnI浓度。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hs-CRP和cTnI浓度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清hs-CRP和cTnI水平增加;阿托伐他汀可降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hs-CRP和cTnI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sCD40L)的影响。方法选择105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⑴常规治疗组:抗凝、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⑵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10 mg阿托伐他汀;⑶阿托伐他汀40 m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40 mg阿托伐他汀。于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分别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及sCD40L浓度。结果药物治疗前,3组ACS患者血脂以及hs-CRP和sCD40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2周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和40 mg治疗组血脂水平无明显改变,但血清hs-CRP及sCD40L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40 mg组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4周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血脂水平变化不明显,但hs-CRP和sCD40L水平明显下降(P〈0.01),而40 mg治疗组血脂TC和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hs-CRP和sCD40L水平进一步降低(P〈0.01),与10 mg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早期降低ACS患者的炎症反应,大剂量应用时抗炎和降脂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炎症因子、调脂疗效的影响.方法:对72例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mg组(A组)36例,40mg组(B组)38例,手术当天、术后24小时、术后2周、术后4周空腹采血,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血脂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40mg组较20mg组PCI术后血清hs-CRP浓度降低更明显.2组术后2周血脂水平较术前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4周血脂水平较术前降低,阿托伐他汀40mg组较20mg组PCI术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降低更明显.结论: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hs-CRP升高;阿托伐他汀能降低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hs-CRP,LDL-C水平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较20mg阿托伐他汀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白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4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汀治疗组10mg,/d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2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l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白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治疗1周后血清白介素-6及高敏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白介素-6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他汀类治疗可能获益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在入院时及2周后检测高敏cRP结果。结果治疗组高敏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降低忽陛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CRP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他汀序贯疗法对PCI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2例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改良他汀序贯疗法组,52例)和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50例),记录PCI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明显降低(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肌毒性和肝毒性事件发生无差异。结论:改良他汀序贯疗法可减少PCI患者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瑞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将2012年6月—2014年3月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73311部队科盾医院就诊的心绞痛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降脂治疗方案不同接受瑞伐他汀治疗的观察组和阿托伐他汀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和炎症因子含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59.54±9.48)vs(53.32±8.32)mm、LVEF(69.32±10.16)%vs(62.14±8.76)%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IL-6(4.39±1.14)vs(9.52±3.21)pg/mL、CRP(1.34±0.23)vs(2.21±0.34)n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瑞伐他汀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心功能、缓解炎症反应,是治疗心绞痛的理想降脂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MIF、MMP-1及hs-CRP的影响。方法 将17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ACS组12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50例,另选同期4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同时随机将ACS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IF、MMP-1水平,用超敏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比较各组血清MIF、MMP-1、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ACS组血清MIF、MMP-1、hs-CR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血清MIF、MMP-1、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或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ACS患者血清MIF、MMP-1、hs-CRP水平,减少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症反应,增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早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hsCRP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一次/晚)、阿托伐他汀+福辛普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一次/晚、福辛普利10mg一次/日联合治疗)。冠脉造影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7d后测量血清高敏感性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ACS患者外周血hsCRP水平高(均P〈0.05);②阿托伐他汀单独或与福辛普利10mg联合降低hsCRP水平于治疗3、7d后均有显著意义(均*P〈0.05)。③阿托伐他汀单独或与福辛普利联合降低血浆LDL-C水平于治疗3、7d后均无显著意义(均*P〉0.05)。结论①炎症因子参与ACS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②他汀类药物和ACEI抗炎作用独立于其降脂、降压作用;③他汀类药物和ACEI早期治疗ACS患者,能够更有效降低炎性因水平,更多获益。(P〈0.05用于组内比较;*P〈0.05用于组间比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口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118例既往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两组: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1月后改为20 mg/d;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PCI术后8 h、术后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 (cTnI)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随访1月记录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CK-MB、cTnI及hs-CRP在PCI术后8 h、PCI术后24 h分别同PCI术前比较,数值明显升高(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K-MB、cTnI及hs-CRP增高程度显著降低(P< 0.05)。随访1月后,观察组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 STEMI患者PCI后口服阿托伐他汀,能减少PCI术后1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本文选取的资料,综合分析他汀序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9月到2013年4月接收的10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接受改良型他汀序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TC、LDL-C以及TG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他汀序贯的治疗安全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他汀序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在AMI患者急诊PCI术后1月血清LDL-C≥1.8mmoL/L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0月在北京燕化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PCI术后,经常规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治疗1月后LDL-C≧1.8mmoL/L的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依折麦布10mg/d+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急诊PCI术后6个月、12个月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和术后12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的MACE的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折麦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心功能指标、血浆NT-proBNP水平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心功能指标、血浆NT-proBN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NT-proBNP及LVIDd、LVID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与阿托伐他汀联用治疗慢性心衰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血清炎症因子、血浆水平与心功能指标,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脂蛋白(a)水平的影响,为ACS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地坛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ACS并行PCI的1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79例和瑞舒伐他汀治疗组75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除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外,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1次/d;瑞舒伐他汀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并行PCI治疗,PCI术后1年复查冠脉造影,并分别于PCI治疗24 h内和PCI治疗后12个月检测血清脂蛋白(a)及血脂等相关实验室指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阿托伐他汀组与瑞舒伐他汀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脂蛋白(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LDL-C和脂蛋白(a)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PCI术后12个月发生支架内再狭窄1例,靶病变狭窄1例,非靶病变狭窄3例;瑞舒伐他汀组发生支架内再狭窄1例,靶病变狭窄2例,非靶病变狭窄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瑞舒伐他汀组率为2.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可明显降低血清脂蛋白(a)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PCI的患者心肌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AMI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大剂量组66例及一般剂量60例,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80、10mg/d,在PCI前(0h)、术后12h、24h、72h及4周时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术后30min及24h记录心电图,观察ST段抬高最显著导联ST段回落的情况,同时比较术后1周、2周及4周后的白细胞介素(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大剂量阿托伐汀组与常规剂量阿托伐汀组相比较hs-CRP水平术后72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4周时两组hs-CRP水平较降低,两组比较P﹤0.05。术后30min及24hST段降落≥50%者,两组比较P﹤0.05。IL-6及TNF-α水平治疗1周及2周后,两组水平比较P﹤0.01,在4周后两组水平比较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心梗PCI术后患者C-反应蛋白、血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有显著影响,高剂量组显著高于常规剂量组,在ST段水平,在术后30min及24h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均好于常规剂量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心肌损伤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于术前2h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80mg顿服,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浆超敏肌钙蛋白(TNT-HS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TNT-HSST、CK-MB、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TNT-HSST、CK-MB、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前应用,可有效提高对患者心肌损伤保护作用,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