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12岁。因右下腹胀痛2d加重3h排尿困难就诊于邻县医院。经B超检查提示“卵巢囊肿6.6cm×10.2cm”,在邻县医院诊断为“卵巢囊肿”,拟行剖腹探查术。患者家属拒绝,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2.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B超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沈燕  姜萍 《四川医学》2002,23(3):288-288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B超探查,方法:对178人药流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了B超观察随访,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根据宫内膜及宫腔内异常回产大致分成三种情况:(1)宫内膜不清晰,宫内可见混合性回声团或不完整的囊样回声,提示不全流产,立即行清宫术;(2)宫内膜欠清晰或厚薄不均,宫腔内见中等强度的不均匀回声团,界限不清晰,大小直径0.8-2.0cm,提示宫内残留组织,行清宫术;(3)宫内膜清晰,宫腔内见点状或条状中等强回声,均<0.8cm,提示少放宫内残留组织可能,部分行清宫术,结论:B超能较直观反映宫内情况,药流后阴道出血行B超检查较重要。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 患者,28岁,因C3P2孕12wk而来我站行引产术及双侧榆卵管结扎术。入院B超检查提示“宫内单活胎,胎儿双顶径2.5cm,未见宫内节育器”,故行药物引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位可控性回肠膀胱术的疗效。方法:全膀胱切除术时,留取部分前列腺包膜,待吻合新膀胱。取末端回肠45cm,对系膜缘全层切开,缝合成“W”型肠盘,肠盘两边对合缝成新膀胱,最低点与前列腺包膜吻合,输尿管-新膀胱粘膜尿失禁,夜间排尿2-3次,遗尿2例,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B超及IVP提示无肾积水,膀胱造影无返流。结论:该术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接近生理排尿,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1岁。因B超发现子宫肌瘤,肌瘤直径约3.9cm,无明显自觉症状,在当地医院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前检查无介入手术禁忌症,术后四天始出现高热(体温达39.5℃)伴右腰部阵发性疼痛,阴道少量流血,B超示“右肾盂积水,子宫增大”。抗炎治疗7天后体温正常,腰痛减轻,要求行子宫切除术入院。入院查:右下腹轻压痛,右肾区叩痛,妇查:子宫2^ 月孕大小、无明显压痛、右附件增厚。入院后辅查,B超:右肾盂积水(轻度),膀胱壁增厚,子宫轮廓现示不清,前后径5.4cm。宫腔内大量增强回声区,双附件显示不清。尿常规:白细胞( ),脓细胞( )。入院后考虑介入手术后继发盆腔感染,膀胱输尿管阻塞致肾盂积水。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增大如50^ 天大小,色较苍白,质软,宫底右前侧穿孔,与肠管粘连,分离粘连见穿孔大小约2.0cm,有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流出,肌瘤大小为直径4.0cm,呈淡咖啡色,瘤体组织质地腐朽,部份组织中有脓性分泌物。右侧输尿管增粗,表面水肿,直径约1.0cm,无蠕动,游离输尿管见右侧下段近膀胱处输尿管坏死,膀胱壁水肿明显。遂行子宫切除术 右侧输尿管膀胱移植吻合术。术后30天痊愈。病检示送检组织广泛退变坏死伴细胞浸润,其中一结节符合平滑肌瘤改变,慢性宫颈炎。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 患者,女,15岁,以“尿频、尿急伴尿痛1个月余”为主诉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伴尿痛,当时尿液混浊,但无明显肉眼血尿,无排尿中断,无发热寒战,自述下腹不适,触压时明显。当地医院B超提示:①双侧卵巢囊肿,考虑畸胎瘤;②膀胱内占位,未做特殊治疗。而后转入我院,行B超检查:①膀胱内占位性病变;②双侧附件区占位病变(畸胎瘤?)。膀胱镜检报告:①膀胱占位;②畸胎瘤恶变?  相似文献   

7.
廖用文  杜云章 《四川医学》2004,25(2):234-234
患者,男,50岁。因排尿困难1天,自行用一塑料管导尿,症状缓解,塑料管全部置于膀胱内,导致小便淋漓不尽2月余入院。查体见中下腹深压痛。B超示膀胱内有一条索状阴影。治疗:行膀胱异物取出术。从膀胱内取出一长38cm,直径0.8cm硬质胶管,冲洗膀胱,再行导尿,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8.
患女,32岁。4年前在当地医院以节育目的放入T形节育器,术后渐感腰部胀痛。近半月来出现尿频、尿痛,阴道流尿等不适,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无缓解于2004年2月26日入院。体查: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实验室检查:尿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下腹部B超提示:宫内未见节育环,膀胱右侧壁可见T形节育器插入。腹部平片提示,盆腔内见T形节育器,位于耻骨联合上方约4.0cm,偏右约1.5cm处。膀胱镜检查:于膀胱右侧壁见有T形节育器插入膀胱约3cm,  相似文献   

9.
兰明献  徐涛  熊荣勤  申霞 《西部医学》2006,18(5):637-637,639
目的 探讨卵巢囊肿蒂扭转的B超诊断方法。方法 对32例患者行全腹B超检查,重点扫查盆腔,观察囊肿的张力及位置、大小等。结果 盆腔囊性肿块,形态类圆形或正圆形,张力高,直径在10.0~17.5cm之间,探头重压时有“硬性感”,且患者感局部疼痛。结论 B超声像图特征结合病史资料可以提示卵巢囊肿蒂扭转。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134例,术中发现双胆囊畸形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性,40岁。以“间断性右上腹不适1年”之主诉入院。入院诊断:胆囊结石、胆囊炎。B超提示:胆囊大小5cm×2cm,壁厚0.2cm,内部可见两个强光团,后伴声影,胆总管内径0.4cm。经术前准备,全麻下行LC术,常规四孔操作,术中见胆囊无粘连,呈“移”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