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脂蛋白(LDL)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内皮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影响及17β-雌二醇对此的作用。方法:经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将LDL、oxLDL与HUVEC孵育,及HUVEC经他莫昔芬(tamoxifen)和(或)17β-雌二醇预处理后,再与LDL、oxLDL孵育,检测培养液中IL-6和TNF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HDV(+)重型肝炎外周血中TNF、IL-1及IL-6变化状况。方法 分离16例HDV(+)/HBV(+)重型肝炎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EIA法则TNF,IL-1参照Mizel法,IL-6参与OkudaMuraguchi,以21例HDV(-)/HBV(+)重型肝炎为疾病对照,20例献血员为正常对照。结果 两且重型肝炎患者血浆及PBMC上清中TNF、IL-1及IL-6均非常显著升高,与献  相似文献   

3.
将烧伤早期病人中性粒细胞(PMN)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孵育,观察内皮细胞的病理形态变化和检测培养液中LDH、ACE、6-keto-PGF1α含量,以反映细胞损伤程度。并计数PMN与HUVEC粘附百分率。发现烧伤早期PMN可使HUVEC变形、细胞收缩、细胞间裂隙形成、胞浆出现小空泡、核固缩、部分内皮细胞从培养皿上脱落。培养液中LDH、ACE、6-keto-PGF1α含量升高。预先用CD11a/CD18单抗(mAb)和CD11b/CD18mAb处理PMN后,降低了PMN与HUVEC粘附百分率,HUVEC损伤也明显减轻,尤其是二者联合应用时。结果提示:烧伤早期PMN可引起EC损伤,损伤与CD11/CD18介导的PMN-EC粘附相关,应用CD11a/CD18mAb和CD11b/CD18mAb可部分阻断PMN对EC的粘附和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α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变异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及3′-碱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对43例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TNFα、IL-6含量及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的检测。结果:HBV前C区突变株,检出率为48.8%(21/43),突变株感染组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野生株感染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基因变异有密切关系,机体免疫压力的增高可能是导致HBV前C区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TNF,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变异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及3‘-碱基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法对43例HBV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TNF,IL-6含量及HBV前C区1896位点突变的检测。结果:HBV前C区突变株,检出率为48.8%,突变株感染组TNFα、IL-6水平明显主于野生株感染组。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及IL-6水平与HBV前C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碘化钠(NaI)、促甲状腺激素(TSH)、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了-α(TNF-α)、地塞米松(DEX)、肾上腺素等因子对Graves病(GD)甲状腺细胞(TEC)生成IL-6的影响。方法 以超敏ELISA方法,检测甲状腺培养细胞上清液中IL-6含量。结果 单层培养的TEC能够产生高浓度的IL-6、TSH(10^3mU/L)、IL-1(10U/ml)、TNF-α(10^-  相似文献   

7.
肝炎肝硬化患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HC)患者体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了41例HC患者血清和腹水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HC合并感染组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无合并感染组(P〈0.01),死亡/恶化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好转组(P〈0.005和  相似文献   

8.
胡厚源  陈运贞 《重庆医学》2000,29(5):385-387
目的:研究氧化高密度脂蛋白(oxHD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的影响及丙丁酚、17-β-雌二醇(E2)和尼膜地平的干预作用。方法用试剂盒检测HUVEC培养上清中NOS和ACE活性。结果oxHDL对HUVEC中NOS的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丙丁酚、E2和尼膜地平可减轻oxHDL的抑制作用,与oxHDL组相比,NO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在检查丙肝病毒感染中的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42例正常人及87例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sIL-2R和TNF-α水平。另外,将感染者分为3组,即A组(抗-HCV-Ab(-),HCV-RNA(+)),B组(抗-HCV-Ab(+),HCV-RNA(-)),C组(抗-HCV-Ab(+),HCV-RNA(+))。结果:87例感染者血清中sIL-2R和TNF-α水平较正常人都明显增高P<0.001),所有组的血清中sIL-2R和TNF-α水平也与正常人差异显著(P<0.01)。不同组彼此间比较sIL-2R和TNF-α水平,除A组与C组外,A组和B组之间、B组和C组之间都有显著差异(P<0.001~0.05)。结论:对sIL-2R和TNF-α水平的检测可作为丙型肝炎辅助化验检查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探讨当归补血汤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及分泌GM-CSF和IL-6的影响,试图阐明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的机理。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将HUVEC与“当归补血汤”不同剂量(0、40、400μg/mL)一起培养,以MTT比色法测定内皮细胞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仪测定内皮细胞增殖周期。同时收集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对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GM-CSF和IL-6进行测定。结果:“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分泌GM-CSF和IL-6(P〈0.05),促进细胞进入增殖期(P〈0.05)。结论:①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自发分泌GM-CSF和IL-6的功能。②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以及GM-CSF和IL-6的分泌。以上结论为当归补血汤益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6((IL 6)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 4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IL 6和TNF α含量 ,并与 3 6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IL 6和TNF 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恢复期两种细胞因子有下降的趋势 ,但仍高于正常。结论 :脑梗塞发病过程中存在IL 6和TNF α介导的炎症和免疫反应 ,IL 6和TNF α的测定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的:探讨高脂诱导肥胖模型大鼠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6(IL 6)的水平及其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大鼠高脂饮食8周后,以体重比对照组重30?g为标准,分出肥胖大鼠,继续饲养4周,空腹麻醉下,心脏取血,分离血清。葡萄糖氧化酶法测血清血糖;放射免疫法(RIA)测血清瘦素、胰岛素;酶联免疫法(ELISA)测血清TNF α、IL 6水平。以空腹胰岛素/血糖(Insulin/Glucose,I/G)比值作为胰岛素敏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胖大鼠空腹胰岛素、I/G比值,瘦素、IL 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TNF α水平无差别;肥胖大鼠I/G比值与血清瘦素、IL 6均密切相关(r=0.772, P=0.036; r=0.898, P=0.015),与TNF α不相关(r=0.341, P=0.254)。结论:肥胖大鼠血清瘦素、IL 6显著增高,参与了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血清TNF α未增高,与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sIL-2R、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与肺癌诊断、疗效判定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sIL-2R、IL-6和TNF-α水平,并进行化疗前后对比.结果:肺癌患者sIL-2R、IL-6和TNF-α的生物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化疗后sIL-2R、IL-6和TNF-α水平较化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性著(P<0.01).结论:sIL-2R、IL-6和TNF-α可作为肺癌诊断、疗效判定及预后评价的辅助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老年肺癌病情和预后的关系,采用ELISA法检测了40例老年肺癌患者血清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表明:1.老年肺癌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有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的早期患者;2.化疗有效、病情稳定和缓解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化疗无效、病情进展者血清IL-6和TNFα的水平则升高;3.患者死亡前3个月内血清TNFα水平有持续升高的趋势。提示IL-6和(或)TNFα水平的升高可作为老年肺癌病人预后不良和病情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极化液配合黄芪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8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轻度中毒者24例、中度中毒者26例和重度中毒者31例,按随机分层原则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44例,常规治疗 极化液配合黄芪注射液(B组)37例;采用动力学法和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分别对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进行检测;心电图检查采用床旁心电图监测.观察各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动态变化情况,并对相关机理进行探讨.结果 入院时A、B两组血浆生化指标和细胞因子明显增高,但组间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8 h,A组血生化指标和细胞因子相对于B组增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床旁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A组出现严重心电图异常的几率较B组更显著.治疗后7天病人上述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极化液配合黄芪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极化液帮助恢复心肌正常生理功能,黄芪可能通过抑制TNF和Il等炎性因子作用对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BPI)对分泌性中耳炎(OME)大鼠中耳黏膜TNF-α和IL-6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和意义。 方法:采用大鼠中耳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制备OME模型,动物分为LPS实验组和BPI治疗组。利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中耳黏膜组织TNF-α和IL-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LPS实验组和BPI治疗组在第1、2天均有IL-6的表达,但LPS组表达量高于BPI组(P<0.05)。在第7天后两组均无表达;而TNF-α的表达贯穿于两组实验的始终,但LPS组表达量高于BPI组(P<0.05)。结论:IL-6和TNF-α在中耳炎病变的形成中起作用;BPI通过抑制细胞因子表达和分泌,减轻炎症刺激;BPI是一个潜在的治疗OME 的有效药物,可能预防慢性OM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采用敏感的白细胞介素6(IL6)依赖细胞株KD83增殖实验检测60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IL6活性,同时用ELISA法测定相应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发现AL患者血清IL6和TN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并与白血病的分型有关。动态观察46例AL患者,发现疗效不同IL6和TNF的水平及变化情况也不同。本研究提示,IL6和TNF可能参与了AL的发病过程,测定AL患者血清IL6和TNF水平可能对病情监测和疗效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孙爱玲 《中原医刊》2011,(15):26-27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a)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以及25例健康儿童的血清IL-6、IL-8及TNF-a水平。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早期血清IL-6、IL-8及TNF—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清IL-6、IL-8与TNF-a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早期(P〈0.05)。紫癜性肾炎(HSPN)组TNF—a水平高于无肾损害HSP组,HSP与HSPN组血清IL-6、IL-8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因子IL-6、IL-8与TNF-a可能在HSP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IL-13和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3(IL 13)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 :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将受试者分为COPD急性加重期组 (n =2 0 ) ,COPD稳定期组 (n =15 )和正常对照组 (n =2 2 ) ,用双抗夹心ABC ELISA法同时测定血清IL 13和TNF α水平。结果 :IL 13和TNF α在COPD急性加重期组、COPD稳定期组中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COPD急性加重期组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组 (P <0 .0 5 )。COPD急性加重期组IL 13和TNF α水平呈直线正相关 (r =0 .91,P <0 .0 0 1)。结论 :IL 13和TNF α均与COPD的发病有关 ,且与导致COPD急性加重的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0.
Wang L  Zhang W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3):216-217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及其绒毛羊膜炎孕妇血和羊水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46例胎膜早破孕妇和20例正常足月孕妇血及羊水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胎膜早破孕妇血中IL8和羊水中IL8、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破膜时间与母血中IL8、羊水中IL8、TNFα水平有明显关系,破膜时间越长母血中IL8、羊水中IL8、TNFα水平越高;绒毛羊膜炎孕妇血和羊水中IL8、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绒毛羊膜炎孕妇(P<0.01~0.05)。结论母血和羊水中IL8、TNFα水平可以作为识别胎膜早破和绒毛羊膜炎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