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汀类药物的出现是调脂治疗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近年一系列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二级和一级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血运重建术,而在脑血管病、周围血管病、骨质疏松、肾脏疾病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也有很多进展;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以外的多效性是其作用广泛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就以上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自1987年世界上第一个他汀类药物一洛伐他汀在美国默克公司问世以来,瑞典的辛伐他汀、日本的普伐他汀相继上市。目前全世界已上市的他汀类药物还有氟伐他汀、阿伐他汀、西立伐他汀、柏伐他汀、尼伐他汀等。1995年我国获准从国外进口的他汀类药物是洛伐他汀,现已有多种他汀类药物用于临床。他汀类药物的基本作用是调脂降压,目前国外还发现具有一些非降脂作用,现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他汀类(Statins)药物是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其降脂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有关他汀类药物临床试验,都证实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调整血脂水平,而且能够减少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他汀类药物治疗带来的临床益处远远超出其调脂作用所产生的效率。本文就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的脂调节作用与非降脂作用及其不良反应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循证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汀类药物是 3 羟基 3 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目前对这类药物的药理研究发现它除了良好的降胆固醇、降甘油三脂的调脂作用外 ,还具有重要的非调脂作用 ,如抑制炎症、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状态、抑制平滑肌增殖等作用。因而目前他汀类药物在  相似文献   

5.
氟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已广泛用于冠心病的一级及二级预防。近年发现他汀类药物有许多调脂外的作用,临床及基础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性左心室重构也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初步探讨氟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晓丽  邵慧真 《新医学》2011,42(9):622-624
他汀类药物即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其多效性日益受到广泛重视。除普遍意义上的调脂作用外,他汀类药物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及慢性肾脏疾病等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他汀类药物改善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他汀类药物调脂之外的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心肌细胞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拮抗细胞因子以及抗炎等非调脂作用[1],在改善心功能及抑制左心室重构方面可能有益.多项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改善具有显著作用,而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全面拮抗神经内分泌治疗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对心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胡少东  庞英  赵维江 《临床荟萃》2004,19(9):528-529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简称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的问世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是对调脂治疗的一个重要贡献。该类药物具有调脂作用强、副作用小等优点。斯堪的纳维亚辛伐他汀生存研究(Scandinavian Simvastatin Simvastatin Survival Study,4S)、西苏格兰冠心病预防研究(WOSCOPS)、胆固醇和复发事件研究(CARE)以及普伐他汀  相似文献   

9.
高艳珍  赵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076-6077
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近年来,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明,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明显降低血脂水平,而且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内皮功能、抗炎、抑制细胞增殖等多种非调脂作用,几乎可以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个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事件发生。血脂代谢异常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重要因素。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疗效确切的调脂药物,除降脂作用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抗氧化、修复损伤内皮、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等多重作用。笔者对部分冠心病患者应用辛伐他汀强化调脂治疗,通过与维生素E烟酸酯对比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业已证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致病因素,并证实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改善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预后。但目前在应用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过程中仍有一些治疗的“误区”,有必要及时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2.
他汀类调脂药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达国家,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生命的前位杀手。在我国,因心脑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而动脉粥样硬化的致病因素之一就是血脂代谢紊乱。尤其低密度脂蛋白更是罪魁祸首,几个大的国际国内临床试验证实,一定程度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以明显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他汀类药物作为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调脂药,担当起了调节脂质代谢的重任。同时,他汀类药物的调脂外作用,也为它在心脑血管系统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该类药物作为新一代调脂药的代表目前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新的研究表明,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PTCA/CABG术后患者,尽早服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危险,他汀类药物还可降低C-反应蛋白(CRP)水平、抑制平滑肌增殖。近年来,围绕他汀类药物进行的多项试验取得了一些成就,本文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祖敏  吴永清  赵远莲  魏其梅 《临床荟萃》2005,20(19):1102-1103
心房颤动(房颤)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通常会增加病死率和脑栓塞发生率.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作为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调脂药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外,其非调脂作用也对改善心脏疾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他汀类药物是否能有效地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的再发率,以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房颤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他汀类药物是公认的高效降脂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降脂作用是通过抑制3-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胆固醇合成途径的限速酶),从而抑制胆固醇(TC)的合成,使血液中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下降。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5种,在相同剂量下,其调脂强度依次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近年来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越来越多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除了降脂作用外,可使血管松弛,  相似文献   

16.
两种他汀类降脂药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调脂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秀 《临床荟萃》2004,19(14):820-821
脂质代谢紊乱是糖尿病代谢异常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故纠正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内容。大量前瞻性的临床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常为一线调脂药物。我们对96例合并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旨在探讨两种药物的调脂疗效。  相似文献   

17.
他汀类药物因其抗炎、调脂的作用目前被广泛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然而,其相关不良反应如肌病、横纹肌溶解、肝损伤等屡见报道。本文就他汀类药物致肝损伤的特点、发病机制、监测以及处理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他汀类药 ,是 3 羟基 3 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自 70年代问世以来 ,该类药物不断发展品种(除西立伐他汀具有肌病致死毒性作用 ,已从全球撤出外 ) ,在临床上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影响和效应。现就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等内容综述如下。1 临床应用1.1 高脂血症1.1.1 高胆固醇 (CH)血症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各种高CH血症的主要药物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他汀药物有 5种。在相同剂量下 ,其调脂强度依次为 :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氟伐他汀[1] 。一般认为 ,其调脂幅度为 :降…  相似文献   

19.
他汀类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他汀类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治疗和预防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相继证明,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减少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在冠心病的一级、二级预防中有重要作用,为目前临床上最重要、应用最广的调脂药.  相似文献   

20.
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是临床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其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同时,抑制了甲羟戊酸及其衍生物的形成,因而具有多效性。大规模临床研究已证实,他汀类药物除可有效降低血脂外,还可明显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其所带来的临床益处已远远超过其调脂作用。目前比较肯定的他汀类药物调脂外作用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抗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稳定斑块和抗炎作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