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椎板切开治疗椎管内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半椎板切开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椎管内肿瘤19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行了半椎板入路肿瘤切除,与同期的116例全椎板切除病人进行比较。结果:半椎板切除病人手术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起床反应轻微,远期效果较全椎板好,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小。结论:单侧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损伤小,最有利于脊柱稳定性的维持。病人手术后住院时间短,反应轻微,远期疗效好。但也有暴露局限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髓外肿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优缺点及适应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采用半椎板开窗方式切除椎管内肿瘤的17例病人的手术、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7例病例,3例为脊膜瘤,14例为鞘膜瘤。颈部3例,胸部8例,腰部6例,颈部3例中有1例为哑铃型,胸、腰部有3例为多发性。除颈部哑铃型肿瘤椎管外残留部分肿瘤,其他16例均全部切除肿瘤,没有一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废损,没有脊柱畸形、腰背疼痛等症状出现。结论:半椎板开窗切除椎管内肿瘤,具有创伤小,有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的优点,也有暴露受限的缺点,适用于椎管内脊髓外肿瘤、且肿瘤大部分偏向椎管一侧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3例经半椎板人路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患者的护理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 21例患者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3例患者因肿瘤所属的神经根切断出现相应肌肉运动障碍,随访6个月,其中2例完全恢复,另1例恢复不完全.其他患者未见脊柱畸形或活动障碍.结论 半椎板入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半椎板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椎管内髓外肿瘤的应用。方法经半椎板显微镜下切除21例椎管内髓外肿瘤,其中神经鞘瘤11例,脊膜瘤7例,神经纤维瘤2例,蛛网膜囊肿1例。结果肿瘤均获全切,随访期内(248个月)症状和体征均明显改善,无手术并发症和脊柱畸形。结论单侧半椎板人路切除椎管内肿瘤损伤小,有利于脊柱稳定性,具有术后住院时间短,反应轻微,远期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临床广泛应用全椎板人路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虽然疗效确切,但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大,因此开始行半椎板人路显微镜下切除椎管内肿瘤,其可行性及疗效已得到证实,且可以切除椎管内大部分肿瘤。神经内镜在颅底疾病如垂体瘤、脊索瘤、颅咽管瘤、脑膜瘤、脑脊液瘘等手术的应用已经很广泛,但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椎管内肿瘤报道较少。本院2011年9月-2013年1月采用半椎板入路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切除22例椎管内肿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椎板切开成形术切除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后路椎板切开椎管内肿瘤切除后椎板复位成形术治疗16例椎管内肿瘤患者,16例均平均随访12个月,回顾性对比研究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16例患者13例肿瘤全切,3例次全切除,术后神经根性疼痛均在1周内好转,肢体、躯干运动感觉障碍在3个月内逐渐改善。3例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中2例在半年内明显改善,1例改善不明显。所有患者均获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经M RI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2例患者因术中脊髓神经根牵拉术后出现单侧下肢无力,随访半年后1例恢复良好,1例无明显改善,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路椎板成形治疗椎管内肿瘤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185-2186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复位术应用于椎管肿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椎管肿瘤患者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给予椎板棘突复位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椎板棘突咬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脊髓横截面积、脊髓成角畸形、脊柱不稳病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棘突椎板复位术应用于椎管肿瘤实现了解剖复位,减少了对脊柱生理结构的破坏,保证了脊柱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活动度,有效地避免了术后脊柱不稳、椎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椎板内板切除回植术治疗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治疗椎管狭窄症的方法。方法 用椎板内板切除回植方法治疗椎管狭窄症84例,评价其疗效。结果 术后椎板厚度平均减少6mm;矢径扩大7mm;横径扩大6mm;椎管截面积增加108mm^2,术后随访5-8年,优68例,良16例。 结论 术式对解剖结构切除和破坏较少。手术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较小,脊髓和神经根在椎管内的容纳更合适。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部分半椎板入路与半椎板入路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4例经部分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以及同期采用半椎板入路治疗的30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及脊柱稳定性、住院时间及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肿瘤均获全切除,患者症状和体征术后均明显改善。与半椎板入路组相比,部分半椎板入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与脊柱畸形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部分半椎板入路较半椎板入路创伤更小,不增加手术风险与并发症,用于治疗椎板节段间椎管内神经鞘瘤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棘突椎板原位回植在椎管内肿瘤后路手术椎管重建中的作用.方法 我院于2007年8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11例椎管内肿瘤患者,在后路手术时采用肿瘤切除后棘突椎板复合体原位回植,用微钛片进行固定行椎板重建术.髓内肿瘤2例,髓外肿瘤9例;病变位于颈部2例,颈胸段4例,胸段2例,胸腰段2例,腰段1例.随访6~24个月,复查术区疼痛、椎管畸形及骨性愈合等情况.结果 11例患者未发生因椎板重建所导致的硬脊膜、神经根及脊髓的损伤;1例存在术区中至重度疼痛,2例存在轻度疼痛;未出现脊柱活动受限的病例,CT或X线检查未见椎管狭窄表现;9例椎板均有不同程度的骨性愈合,其中5例椎板完全愈合.结论 椎管内肿瘤后路手术采用微钛片进行椎板重建,有助于恢复脊柱正常的生理结构,保持脊柱的稳定性,避免医源性椎管狭窄的发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半椎板切除联合椎管侧前方减压与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组 2 5例根据CT扫描和术前检查结果切除椎管卡压和神经症状较重的一侧骨折上位脊椎椎板下部 1/2和骨折脊椎椎板上 2 /3的半椎板及部分关节突 ,椎体后缘压迫骨块通过潜挖锤平或取出致压物解除脊髓前方压迫。结果 经平均 1年 7个月随访 ,患者脊柱均恢复正常序列 ,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至 92 .6 %( 85 .8%~ 96 .0 %) ,Cobb角降至平均 2 。( 0 。 ~ 6 。) ,脱位全部纠正 ;神经功能恢复 :术前A级 1例 ,恢复至B级 ;B级 2例 ,恢复至C级 1例 ,D级 1例 ;C级 2例 ,恢复至D级 1例 ;D级 13例 ,恢复至E级 11例。结论 保留骨折椎的一侧椎板下部、棘突及对侧椎板的完整性 ,通过较小的创伤 ,一次性清理椎管前后致压物 ,可在确保椎管减压同时尽最大可能保留脊柱的稳定结构 ,保持三柱结构连续性 ,棘突及一侧半椎板的保留还可提供更大的植骨床 ,使植骨融合后的脊柱更为稳定 ,手术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颈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17例,其中神经鞘瘤12例,神经纤维瘤3例,脊膜瘤2例。结果:17例均完全切除肿瘤。随访6~48个月,无新的神经功能损害及并发症,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未见脊柱畸形,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偏于一侧,位于脊髓的侧面或侧背面生长的颈髓外硬膜下肿瘤,经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有利于脊柱的稳定性的优点,是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椎板截骨回植治疗椎管内肿瘤是一种能充分显露椎管除硬膜内肿瘤,又能保持脊柱结构稳定的理想方法。本作对23例椎管内肿瘤患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训练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扩大半椎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以评估该术式对于临床的借鉴指导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因腰椎管狭窄症行扩大半椎板切除联合对侧潜行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手术并获得随访的患者95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腰椎神经功能状态JOA评分。结果共收集病例95例,男40例、女55例,平均年龄64.9岁(52~81岁)。术前JOA评分(14.5±3.2)分,术后末次随访JOA评分(23.4±4.1)分,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术后患者骨性融合率98.9%;治疗改善率,优42例、良4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92.6%;术中1例撕破硬膜导致脑脊液漏,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扩大半椎板切除+对侧潜行减压椎间融合术是一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理想手术方式。对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半椎板切除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LSS患者分为两组,A组(n=36例)采用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B组(n=36例)采用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术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椎板切除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LSS患者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6.
赵晶 《护理研究》2007,21(4):980-981
颈椎椎管内病变,如肿瘤、狭窄症等的治疗主要是以椎板切除达到暴露视野、椎管扩大、减压及神经根管减压为主,往往需要将椎板甚至连同小关节一并切除,此类手术颈椎脊柱后路的结构不可避免地受到破坏,脊柱的节段稳定性将会丧失,同时缺乏椎板的有效保护。因此,病变切除后,将椎体进行复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或重建椎板,减少了颈部功能受损,保存了颈椎后部肌肉-韧带复合体,防止了椎板塌陷,有效防止术后局部瘢痕组织的形成。现将10例颈椎椎管内肿瘤切除后巧用多余钛网对椎板进行复位的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胸椎腰椎椎管内肿瘤患者经过全椎板切除后回植ARCH钢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胸腰椎椎管内肿瘤患者进行全椎板切除,在肿瘤摘除后,再利用ARCH钢板进行全椎板回植固定并行棘上韧带修复。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按计划顺利完成,术后病痛明显减轻,甚至消失,且下肢麻木症状减轻。结论对于胸腰椎椎管内肿瘤而言,全椎板切除后回植内固定是一种安全且有助于胸腰椎稳定、防止椎管内疤痕增生的有效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共42例椎管内神经鞘瘤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入路摘除椎管内神经鞘瘤。其中男18例,女24例;年龄36~72岁,平均53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0.6个月。肿瘤发病节段:颈段3例,胸段25例,腰段12例,骶段2例。神经损害按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8例,D级20例,E级12例。术后定期门诊随访,同时电话或门诊进行〉12个月的末次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复查X线片及MRI,观测内固定的稳定情况及肿瘤有无复发。结果42例患者肿瘤术中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神经鞘瘤。手术时间1.5~3.5h,平均2.0h,术中出血量30~200ml。术后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脊液漏,予绝对卧床、局部加压、缝合处理后,脑脊液漏停止。2例胸段载瘤神经根切除后出现胸壁感觉麻木异常,给予甲钴胺及加巴喷汀处理口服处理后,症状2~4个月内逐渐消失。获随访患者39例,平均随访时间12~35个月,平均22个月。随访期内,39例患者MRI复查无肿瘤复发,内固定位置好,无松动断裂现象。术后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D级9例,E级30例。结论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治疗椎管内神经鞘瘤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MRI在肿瘤的诊治中起重要作用,脑脊液漏及载瘤神经根切除是防止复发和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管内髓外肿瘤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了15例采用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管内髓外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哑铃型神经鞘膜瘤椎管外残留部分肿瘤,其他11例均完全切除肿瘤。无一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伤及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在术后早期恢复活动及工作。结论:半椎板切除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椎管内髓外肿瘤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且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的优点,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带蒂椎板成形术重建胸腰椎后部结构的临床效果。方法:胸腰椎管狭窄患者56例.均施行带蒂胸腰椎板成形术。结果:术后经过l~5年随访.47例(83.9%)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或大部消失.成形椎板愈合良好,椎管完整,9例(16.1%)完全截瘫。结论:带蒂椎板成形术符合脊柱的解剖生物特性.可替代现行的椎板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