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向评价模式在提高血液内科护理带教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进行实习的60名护生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进行实习的58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护理带教方法,观察组护生采用双向评价模式进行护理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向评价模式有利于提高血液内科护生实习积极性,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方法(STOP)在手术室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实习的30名护生为研究组。选取2016年7月~12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实习的30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管理。观察组应用STOP管理。比较两组护生临床操作技能、操作知识评分及带教护士对护生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并记录两组护生职业风险发生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操作技能、操作知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针类损伤、刀剪损伤、安瓿损伤、血液溅落眼睛、血生化检测阳性污染等职业风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习主动性、团队合作能力、角色职责、职业认同、临床应变能力、临床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TOP管理方法应用于手术室护生带教中能有效提高护生操作知识水平,规范护生操作技能,降低护生职业风险,提高带教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教学组长与导师制双管理在手术室护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8批次共120名护生作为实验组,实施教学组长与导师制双管理带教模式。将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手术室实习的8批次共12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带教满意度及实习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满意度、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导师对实验组护生评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习护生中实施教学组长与导师制双管理教学,培养了护生的理论联系实践和操作技能,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6月~2015年4月的103名护生为观察组,每个护理单元建立护生实习责任组,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生分管床位,带教老师一对一临床带教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生临床带教实施表"的工作内容逐条落实,带教老师全程监督、指导、检查、评价,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连续性护理服务;2011年6月~2013年4月的98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师徒式"带教方法。对比分析2组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临床带教综合满意度及自评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患者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护生满意度、护生临床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此方法的临床应用显著提高了护生临床综合能力和带教质量,挖掘护生潜力,有助于培养"知识能力型"护理人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阶段实施人文教育对本科实习护生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7月进入实习的护生作为对照组,2018年7月进入实习的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习带教,观察组采用人文素质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习带教;比较两组的人文素质得分、护理专业承诺得分及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的人文素质各维度得分、专业承诺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带教老师的教学管理、教学态度、业务指导的满意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实习中实施人文教育可提高护生的人文素质、专业承诺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且对提高护生的护理核心能力也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实习阶段重视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标准化教学模式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5月实习的145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将2011年6月~2012年5月实习的159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标准化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及对带教老师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及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护生临床带教中应用PDCA循环标准化教学模式,有助于完善教学管理体系,提高带教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晓红  何婷  戴妙霞  李鸿   《护理与康复》2018,17(1):99-101
目的观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用于神经内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护生按学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2014学年60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以周目标为基础的传统临床带教教学法;2015学年60名护生为观察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操作成绩,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及学习效果自我评价,带教老师对护生的评价等。结果出科时,观察组理论、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生的评价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及学习效果自我评价(除沟通能力外)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临床带教能提高神经内科护生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中泌尿外科多民族实习护生护理带教方法,以提高护理带教质量。方法 2012~2013年度56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实施普通带教模式,2014~2015年度58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带教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职业归属感、带教老师满意度、护生满意度、病患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考核成绩、职业归属感、带教老师满意度、护生满意度、病患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优质护理带教通过带教前准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有利于提高护生实习质量,提高带教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入科实习的60例护生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微信公众平台带教。比较两组实习护生考试成绩、教学模式问卷调查评分、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综合能力满意度评分以及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实习护生操作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综合技能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医学知识、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实践操作、师生互动、学习负担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分析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临床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护理综合素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微信公众平台带教方法可增强实习护生护理操作技能掌握程度,改善带教质量,提高实习护生对微信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孙家蓉  刘啟  陶春红 《全科护理》2021,19(16):2299-2301
目的:探讨审核评估背景下护理专业教学过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对临床护生带教质量和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在医院实习的120名护生为观察组,另将2018年6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实习的120名护生设为对照组为对照组护生以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带教,观察组护生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的评价体系开展教学,比较两组护生教学成效和综合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护生护理技能得分及理论考核得分均超过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轮转科室安排、带教目标、班次安排、带教老师带教水平、教学方法灵活性、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态度等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审核评估背景下通过构建的结构-过程-结果教学评价体系将有助于提高护生带教质量及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孙琳琳  何云学 《全科护理》2020,18(18):2283-2285
[目的]探讨微课教学联合闯关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手术室10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手术室10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对一带教,观察组采用一对一带教+微课+闯关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及技能实践掌握情况、护生对教学满意度情况及医生对护生配合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带教后理论知识得分、技能实践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满意度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医生对观察组护生配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课教学联合闯关模式在手术室护生带教中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及技能实践能力,提高护生对于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从而提高医生对护生的配合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生记实习日记对手术室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9年7月~2010年5月在我科实习的156名护生,按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名。对照组按"情景模拟融合持续强化教学"实习带教,实验组增加记实习日记。并对两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老师对护生实习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护生实习结束前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带教老师对两组护生实习满意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生记实习日记,提高了护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了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同时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互动式手机APP教学平台在胸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3月在我院胸外科实习的16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选取2015年3~8月在我院胸外科实习的13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在传统带教基础上使用互动式手机APP教学平台。比较两组实习教学效果。结果:两组护生出科成绩高于入科成绩(P0.05),观察组出科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整体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式手机APP教学平台可提升胸外科实习护生的理论成绩,增强主动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消化内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实习护生108名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54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54名护生作为观察组,采用多元化带教方法,即构建愉快和谐的科室学习氛围、一对一带教、实习手册的应用、多种能力的培养、分期教学法等。比较两组护生出科时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病例分析得分和护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出科考试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病例分析得分、综合成绩及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多元化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可强化护生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提高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带教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的护生4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实验组应用案例教学法。2组护生入科前均进行岗前培训,入科后由带教老师一对一带教,先进行入科介绍,包括科室环境、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实习要求、考核内容等,实习护生与老师共同分管床位。比较2组护生在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学习主动性、工作积极性、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能带教方法及带教老师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实习护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习护生综合能力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实习护生学习主动性、工作积极性、沟通能力的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临床带教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不仅可激发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护生的理论和操作技能,还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带教法联合PBL教学法在手术室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我院手术室实习护生84名,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法,观察组采取临床路径式带教法联合PBL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综合能力、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知识、病例分析等考核成绩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综合能力量表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实习带教中实施临床路径式带教法联合PBL教学法,可提高带教质量,明显增强护生综合技能,有效改善其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质控表格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4月我院带教老师和护生为研究对象,将2011年3月~2012年3月的带教老师和护生设为对照组,2012年4月~2013年4月带教老师和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带教,观察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16项教学质控表格,比较两组护生专科理论考试合格率、实践操作考核合格率、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护生专科理论考试合格率、实践操作考核合格率、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教学质控表格能提高教学质量、护生学习效果以及对带教老师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教学管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格式化目标带教结合视频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名护生按进入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时间分组,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12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12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带教模式教学,观察组采取格式化目标带教结合视频模式教学。对比两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式化目标带教结合视频模式能提高护生实习效率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机制对新生儿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80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护生40名,应用师生双向评价反馈开展带教。对照组护生40名,采用常规带教方法。两组实习生实习时间均为1个月,采用常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老师对护生的评价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生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老师对护生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生对老师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中,运用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有助于改善教学方法,增强护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师生对带教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教学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90后"临床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的特点,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设立一对一的全程带教老师,评价带教效果。方法在PDCA循环中,将2015年来院实习的9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观察组每名护生设立一名全程带教老师,并由该全程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相应的管理。而对照组实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带教,按实习大纲要求完成各科室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对比分析两组的教学成效与护生的满意度,评价全程带教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生综合能力得分和护生的带教老师满意度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90后"临床实习生的特点,设立全程带教老师,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成效,并且能提高护生的满意度,对护生树立职业信念,端正职业态度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